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93-01
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ISH 2008)和第22次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6月14~1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85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论坛》、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日前在北京联合举行2008 ISH中国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呼吁要重视降压达标,并强调联合用药是未来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
1 高血压常伴有多个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人往往同时会伴有多个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约80%以上伴有各种不同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脂、代谢综合征、肥胖、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将会大大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一项覆盖全国282家医院、2.6万多名病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大约80.5%的高血压病人有至少1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45.9%的高血压病人存在2项危险因素,还有17.2%的病人有3项或者更多危险因素。
随着血压的升高,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也会越来越大。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即增高一倍。来自美国弗明翰心脏研究机构的一项有关“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的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报告指出,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达45.4%,中风21.3%,心衰13.9%。由此可见,与没有高血压病的人相比,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将是显著增加的,而降压则可使发生心血管的风险明显下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通过降低血压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三高三低”是目前我国高血压病防治当中的主要问题。三高是指: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全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高血压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患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高血压危害性高,因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脑卒中、心衰等成为重要的健康“杀手”。三低是指: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很低,大约只有30%,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的治疗率低,接受高血压治疗的病人只有24.7%;降压达标情况却不容乐观,94%的高血压患者降压不达标。
2 降压达标有助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近年来的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降压能显著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如将血压降到正常标准140/90mmHg以下,则可以减少40%的脑卒中和14%的冠心病的发生。降低2mmHg的收缩压,可减少心血管事件7%~10%。
那么血压应该降到多少才合适呢?
高血压的界定是人为的,心血管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成连续性的,因此并不存在较低的阈值。有效降压治疗的目标应当达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的血压下降,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血管危险。有无靶器官损害,是否伴随心血管病及肾脏损害等,都是决定高血压患者目标的重要参考因素。
目前国际降压标准也在越来越严格。以前,对于普通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标准为140/90mmHg,《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至少降至140/90mmHg以下,如果患者可以耐受,还应降至更低。对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以及曾经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高危或极高危患者,目标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对高血压的治疗需要评估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这是因为单纯血压升高的患者不是很多,绝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异常等;血压升高与同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对增加心血管风险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即使血压相同,心血管风险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治疗策略以及治疗目标和阈值与低危患者不同,评价总体心血管风险是决定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
3 80%病人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为使血压尽早达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应用2种或更多种的药物联合。2005年国际医学杂志发表的9个大型研究都说明,实现降压达标基本上都需要2个以上的降压药,最多的需要3种半,联合用药是当前及今后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今后几乎8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都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哪些患者需要聯合用药治疗呢?包括,绝大部分Ⅱ级(BP160/100mmHg)或Ⅱ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即使Ⅰ级高血压,但同时合并3项危险因素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或伴有临床心血管病的高危、极高危患者;60~65岁以上的收缩压较高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的患者。
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优点在于,不同的降压药物,其作用机理可以实现互补;降压达标率高,副作用少;患者长期用顺从性好,有效保护靶器官并可较为显著地降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只有将血压长期控制住,才能减少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的发病率。
在我国,超过2/3的高血压病人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来有效控制血压。越来越多的医生推荐强化降压治疗方案,即高血压患者应从起始阶段就采用2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这将有利于及早控制血压,从而达到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率的治疗目标。要想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通常一种药物是不够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随机临床试验证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为控制血压应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
4 联合ACEI是优选降压方案之一
ACEI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五大类高血压治疗药物中的一类。在《2007欧洲高血压指南》推荐的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将长效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长效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作为优选的联合降压用药方案。
ACEI作为最常用的一类高血压治疗药物问世已经有30年。1977年人类首次人工合成了第一个ACEI;1981年全球第一代巯基类ACEI药物开博通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成功。1985~1991年,第二代羧基类ACEI药物面世。1991年,唯一的第三代膦酸基类ACEI药物福辛普利(蒙诺)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成功。近30年积累的大量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以蒙诺为代表的第三代膦酸基类ACEI降压药,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降压达标,还能保护靶器官,显著降低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死亡风险。ACEI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初始和持续用药,也是唯一被推荐用于治疗心衰各阶段的药物。同时,ACEI还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蒙诺通过肝肾双通道排泄,避免了药物在身体内的蓄积,有助降蛋白尿以及延缓肾病进展。最近国际上所发表的一系列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如ONTARGET、ACCOMPLISH等也都将ACEI作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核心药物。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著名内科教授E.Braunwald和Victor Zhao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心血管事件链的概念及理论,其核心是强调了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直至左室重构、心力衰竭这一连续的心血管事件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趋势,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已成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高血压,第一要治疗已经升高的血压,第二要治疗所有已经明确的可逆转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第18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ESH/ISH 2008)和第22次国际高血压学会科学会议6月14~1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8500多名学者参加会议,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是本次会议的重点之一。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论坛》、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日前在北京联合举行2008 ISH中国行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呼吁要重视降压达标,并强调联合用药是未来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
1 高血压常伴有多个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人往往同时会伴有多个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约80%以上伴有各种不同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脂、代谢综合征、肥胖、吸烟等,这些危险因素将会大大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一项覆盖全国282家医院、2.6万多名病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大约80.5%的高血压病人有至少1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45.9%的高血压病人存在2项危险因素,还有17.2%的病人有3项或者更多危险因素。
随着血压的升高,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也会越来越大。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即增高一倍。来自美国弗明翰心脏研究机构的一项有关“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的心血管事件危险性”的报告指出,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达45.4%,中风21.3%,心衰13.9%。由此可见,与没有高血压病的人相比,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将是显著增加的,而降压则可使发生心血管的风险明显下降。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通过降低血压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三高三低”是目前我国高血压病防治当中的主要问题。三高是指: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全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6亿;高血压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患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高血压危害性高,因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脑卒中、心衰等成为重要的健康“杀手”。三低是指: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很低,大约只有30%,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高血压的治疗率低,接受高血压治疗的病人只有24.7%;降压达标情况却不容乐观,94%的高血压患者降压不达标。
2 降压达标有助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近年来的大量医学研究表明,降压能显著减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如将血压降到正常标准140/90mmHg以下,则可以减少40%的脑卒中和14%的冠心病的发生。降低2mmHg的收缩压,可减少心血管事件7%~10%。
那么血压应该降到多少才合适呢?
高血压的界定是人为的,心血管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成连续性的,因此并不存在较低的阈值。有效降压治疗的目标应当达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的血压下降,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血管危险。有无靶器官损害,是否伴随心血管病及肾脏损害等,都是决定高血压患者目标的重要参考因素。
目前国际降压标准也在越来越严格。以前,对于普通高血压患者,降压的标准为140/90mmHg,《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至少降至140/90mmHg以下,如果患者可以耐受,还应降至更低。对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以及曾经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高危或极高危患者,目标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对高血压的治疗需要评估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这是因为单纯血压升高的患者不是很多,绝大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异常等;血压升高与同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对增加心血管风险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即使血压相同,心血管风险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治疗策略以及治疗目标和阈值与低危患者不同,评价总体心血管风险是决定高血压患者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
3 80%病人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为使血压尽早达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应用2种或更多种的药物联合。2005年国际医学杂志发表的9个大型研究都说明,实现降压达标基本上都需要2个以上的降压药,最多的需要3种半,联合用药是当前及今后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趋势,今后几乎8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都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哪些患者需要聯合用药治疗呢?包括,绝大部分Ⅱ级(BP160/100mmHg)或Ⅱ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即使Ⅰ级高血压,但同时合并3项危险因素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或伴有临床心血管病的高危、极高危患者;60~65岁以上的收缩压较高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的患者。
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优点在于,不同的降压药物,其作用机理可以实现互补;降压达标率高,副作用少;患者长期用顺从性好,有效保护靶器官并可较为显著地降低死亡和心血管事件。只有将血压长期控制住,才能减少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的发病率。
在我国,超过2/3的高血压病人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来有效控制血压。越来越多的医生推荐强化降压治疗方案,即高血压患者应从起始阶段就采用2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这将有利于及早控制血压,从而达到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率的治疗目标。要想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通常一种药物是不够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随机临床试验证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为控制血压应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
4 联合ACEI是优选降压方案之一
ACEI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五大类高血压治疗药物中的一类。在《2007欧洲高血压指南》推荐的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中,将长效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长效钙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作为优选的联合降压用药方案。
ACEI作为最常用的一类高血压治疗药物问世已经有30年。1977年人类首次人工合成了第一个ACEI;1981年全球第一代巯基类ACEI药物开博通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成功。1985~1991年,第二代羧基类ACEI药物面世。1991年,唯一的第三代膦酸基类ACEI药物福辛普利(蒙诺)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发成功。近30年积累的大量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以蒙诺为代表的第三代膦酸基类ACEI降压药,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降压达标,还能保护靶器官,显著降低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死亡风险。ACEI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初始和持续用药,也是唯一被推荐用于治疗心衰各阶段的药物。同时,ACEI还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蒙诺通过肝肾双通道排泄,避免了药物在身体内的蓄积,有助降蛋白尿以及延缓肾病进展。最近国际上所发表的一系列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如ONTARGET、ACCOMPLISH等也都将ACEI作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核心药物。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著名内科教授E.Braunwald和Victor Zhao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心血管事件链的概念及理论,其核心是强调了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直至左室重构、心力衰竭这一连续的心血管事件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趋势,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已成为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高血压,第一要治疗已经升高的血压,第二要治疗所有已经明确的可逆转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