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征集的道义底线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只是一名行将退休的学校教职员,并非文博系统的专业工作者,但多年的教学相长,一直认为继承与弘扬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神圣义务与光荣职责,因而也始终有志于为祖国文物的保护与宣传竭尽绵薄。近年来,笔者除了在本职岗位上尝试为高校学生开设《文物保护与欣赏》选修课程之外,还坚持利用节假日在上海博物馆的组织和指导下,与许多同志一起从事志愿者服务,受到了认可与鼓励,同时使自己在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最近经历的一件事情,却使我感触良深。
  基于几代人的相互信任与交往,多年来我与沪上一名已故著名爱国实业家的女婿保持着良好关系。出于对前辈共同的景仰与缅怀,在几年前的一次相聚中,他将其岳丈生前手制的一件竹刻笔筒作为纪念转赠于我,并详加说明,使我深受教益。经过查考,初步推定笔筒制作于1947年初,时当抗战胜利后内战重开、民不聊生之际,其作为社会贤达的忧国忧民和向往正义光明之情令人动容。于是我自认为这件笔筒是领略前辈高风亮节的实物教材,在征得原主赞同之后,一直期待着有机会送交其家乡所在地的博物馆,以冀对鞭策后进有所裨益并促成相关纪念馆的及早建立。
  今年二月初,我专程携笔筒赴当地基层博物馆就教于专家。虽然馆内专家认真过目后认为“工艺简率、品相破裂”而价值不大,但是我与当天巧遇的另一位区政协委员暨竹刻行家却颇多共识。于是我当即表示愿意捐赠的意向,并建议其通过政协渠道敦促当地及早修建相关纪念馆。
  事后一周内,我又反复通过电话、信函、E-mail等多次送发相关资料,希望一方面能证明笔筒的真实流绪和无偿捐赠的诚意,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基层博物馆领导的重视与答复。可惜持续多年的热忱和努力终告徒劳,甚至在正式发出无偿捐赠意向后时近两月,仍然听不到明确的反馈信息,反而时遭不明就里者自作多情的讥讽与嘲笑。万般的失望与无奈,使我自己也对笔筒的现实价值产生了动摇与怀疑——终至在三月中旬鬼使神差地与一流动经营者换成一件自认为价值更高的竹刻笔筒。
  出乎意料的是事隔不久,赠物者女儿突然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称接到千里之外另一位长辈的来信,要求她年逾八旬、重病初愈的父亲按照家乡某人授意,出面收回原赠笔筒,然后再“提供”给当地。
  意外来电使我震惊不已,也有口难辩,内心如梦初醒地产生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原来这个名人手制的存世孤品并非真的“价值不大”,也不是不值得当地博物馆征集收藏,而是有人根据我提供的真实信息,幕后通过远距离的迂回抄掠,试图将无偿捐赠的原始当事人和现实收藏者撇开!而所有有关笔筒的翔实资料,包括实物图片、初步的考证心得、我的社会信息以及与世交挚友的合影,我只曾经通过推荐人定向提供给当地博物馆。
  我至今还不了解,主张由一位年逾八旬的高级知识分子出面追还赠物的始作俑者究竟是何身份,也不知道他由何得到笔筒行将捐赠博物馆的全部信息。但是退一万步讲,即使其人或许有堂皇的理由,然而却将我毫无思想准备地抛入了极度的被动与自责之中!不但在世交挚友心中可能陷我于不义,更使我有可能在如今世俗拜金浪潮的裹胁之下,面临随之而来的法律诉讼和经济索赔。
  因此我始终无法理解有人如此操作的初衷,同时在忧虑之中也对基层博物馆在征集文物和接收捐赠过程中应有的道义底线形成了一些想法。
  诚如国家文物局主持编写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书中所指明的: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藏品征集是博物馆的“基本业务工作”;而除了考古发掘、田野采集、社会调查征集、收购、交换、调拨等等之外,“接受机关团体或私人的捐赠,是藏品征集的又一重要途径”。
  于是我觉得在基层博物馆征集文物和接收捐赠过程中,应该有设立一个“道义底线”的必要。这个底线,关键在于捐赠和受赠双方在实事求是前提下的相互尊重与诚信。
  社会上不管团体也好,个人也好,一旦发现或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某件物品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或科技价值,并且如实提供合法来源、表明愿意捐赠的信息,相关的博物馆首先就应该对这种意愿和行为立即表示肯定和欢迎。然后及时由专业人员进行认真的评估鉴定和作出明确的反馈。这是对工作的负责,也是对捐赠人应有的尊重——不能因为对方是“普通人”或者是“外行”而施以冷遇;或者明明是名人手制的存世孤品,却言不由衷地斥以“价值不大”而拒之门外。更不应该出于某种动机而在没有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将捐赠者如实提供的所有信息泄露给局外人,甚至通过暗示或授意试图操纵和改变征集途径。
  我国专家沈庆林曾经在国际博协(ICOFOM)1994年北京年会上说过:“近、现代文物由于同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有联系,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因而成为文物。当人们尚未认识这种意义时,这件用品可能尚在使用,这种纪念意义一旦被认识,它就将退出使用,而被保护起来”。
  那么同样的理由,类似文物也会由于人们的草率和疏忽而重新甚至永远湮没于社会。另外,人们肯定更加不愿意看到的是,这种草率和疏忽不但有可能直接导致近、现代文物的灭失,而且在近年来私有意识和功利观念日益盛行的失常氛围之下,还会酿成亲戚之间的失和或朋友之间的反目,从而葬送世交挚友甚至几辈人的真诚情义,有悖于当前增强公信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理念。
  所以强调在实事求是前提下的互相尊重和诚信,这种道义底线的恪守,应该视作业内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成为基层博物馆在征集文物和接受捐赠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使之得以有效巩固和完善的工作信条。万一出现欠缺或失误,除了有气魄向当事人作必要的道歉外,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互相协作,尽一切可能力争挽回或减少损失。
  以上是个人因事而发、不尽恰当的初步看法,之所以不揣孤陋、公之于众,亟望求得专家和有识之士的点拨指正。
其他文献
1977年冬天,山东省沂水县西南40公里刘家店子村的农民在村西高岗取土改造河滩地时,发现了两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出土了陶器、铜器、金器和玉石器等各类文物600余件,相关资料从未公布。今将出土的几件精美的铜器做一介绍,以使读者先睹为快。    两座墓葬一大一小,南北并列,属于夫妻异穴并葬墓。一号墓规模较大,随葬器物较多,墓室内埋葬有近40个殉人,墓主应是男性,二号墓墓主当是其配偶。墓葬西侧
期刊
写篇解读赵孟頫的命题作文,正合我意。我早就想写一篇“有悖”旧说的文字,尽管这一旧说延续了数百年并几乎成了不可更改的定论。  焦点是“仕元”,赵孟頫的“气节”成了人们时不时拎起来纠缠一番的软肋。“仕元”不应该简单地认为是赵孟頫的“气节”问题,我们应该弄清楚元朝统治者是不是中华民族的敌人,才能再谈“气节”。同时,还要看赵孟頫“仕元”期间有没有“助桀为虐”。    蒙古人夺了汉人的位是事实,而才华横溢又
期刊
赵孟頫是元代文艺复兴之父,在书法、绘画、篆刻三个领域皆开一代新风。其家族中也出了不少艺术名人:他的亲弟赵子俊官知州,能人物和花鸟得其兄之风,妻子管道升、儿子赵雍、赵奕、孙子赵麟(彦徵)都精通书画,而他的外孙王蒙则是著名的“元四家”之一。在中国书画史上,惟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文征明父子可以和赵孟頫家族媲美,余者俱不足道。这个家族可以称得上是元代艺术界的“神圣家族”了。赵孟頫对喜书画的后辈是提携有加
期刊
全球经济界关注的世界经济论坛首届“从达沃斯到大连――新领军者年会”9月6日至8日在中国大连举行,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商界、学术界和新闻界代表1700多人出席。本届年会主题是“变化中的力量平衡”,全球性经济前景、成长性公司的企业基因、变化中的全球商业环境等是与会者讨论的话题。中国话题无疑是论坛的焦点,中国资本市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政策环境展望、私人股权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中国新经济
期刊
2006年7月28日,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博文讲坛第一讲 中国古典家具艺术鉴赏》上,著名古家具研究专家张德祥向听众们介绍了木质笔筒的辨伪,他的演讲语言生动诙谐,以小见大,引人入胜。特辑录如下:      现在笔筒仿制得比较多。我到南方去,有收藏家让我看满屋子的笔筒,好几十个,他说这怎么老怎么好,花了上百万呢。我一看老的一个都没有,说明他还没搞清楚老笔筒到底什么样。     我十几岁时就开始研究笔筒
期刊
8月20日下午,中贸圣佳夏季拍卖重新恢复的瓷杂专场上,以8400万元成交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成为了大陆地区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中国瓷器。1019.2万元成交的清嘉庆粉彩八蛮进宝图双螭耳瓶,也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贵的一件嘉庆瓷器。当天的瓷杂拍卖中,还有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件高67.5厘米、署“慎德堂制”楷书红款的清道光粉彩三羊开泰图双象耳瓶,也以336万元成交,创下了目前所知道光瓷器拍卖的最高
期刊
2007年6月2日,匡时国际春拍在国内首次尝试推出的“文字的力量——中国书法篆刻专场”取得了88%的成交率,3353.053万元的总成交额。其中,编号408的赵孟頫《书札六帖》,以396万元成交,位列专场成交榜的次席。这件书札也成为了国内拍卖成交的第三高价位的赵孟頫书法作品。尽管成交价格已经超过估价,但是总经理董国强先生还是不甚满意,“没有拍到它应有的价位”。原因是,“现在缺少像启功先生、谢稚柳先
期刊
元初北方人马画,无论是宫廷画家的刻意之作、还是在野匠师的精心佳作,普遍地受到北宋李公麟和金代人马画家的影响,这与元代北方是北宋和金国故地有一定的关系,其深层的关系是以人马画为媒介传递这一地区的文化承传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特性。至元二十三年(1286),赵孟頫等文人学士离开湖州(今属浙江)供职内廷,由于赵孟頫“崇唐”人马画风的巨大作用,宫廷人马画在一定程度上远承唐人风范,其绘画题材集中表现了唐装人马
期刊
陈逸飞从美国回中国创作,分别经历了“海上旧梦系列”、“西藏系列”和“视觉艺术拓展”三个阶段。1994年创作的《山地风》描绘了山地的秉性、大风的气质、生活的激情和精神的高亢。1995年他创作了《母亲》、《恋歌》、《龙眼——西藏》、《晨曦》、《父与子》、《藏族人家》、《蓝色的运河》、《神庙》。陈逸飞与雪域高原有着深情厚意,多次来到藏北,为时空的苍茫而倾倒,为岁月的深沉而吟咏,为风情的豪爽而感慨,为根系
期刊
进入清代中晚期,在经历了瓷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康雍乾盛世之后,随着国力的减弱,瓷器的生产有所变化,虽然有些瓷器还保持有前朝的遗风,但瓷器生产的总体数量减少了。从故宫收藏的情况来看,造型以日用瓷数量为多,陈设瓷明显减少,创新造型不多,器物胎体比较厚重,胎质疏松,胎釉结合不紧密,波浪釉、菊皮釉明显;釉面白度变灰,坚硬性减小。康雍乾时期很多名贵品种消失,黄地、黄地粉彩器物增多。一些青花的颜色由青翠变为灰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