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歌曲的艺术特色与传承意义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红色歌曲”简称“红歌”,主要形成于中国革命时期,在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要说到红色歌曲的经典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红色歌曲是优秀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时代的艺术审美标准,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反映和群众的呼声,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追求,因此传承与发扬红色歌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红色歌曲;王莘;艺术特色;传承意义
  从广义上讲,红色歌曲没有时间年代的限制,所有表达革命、民族精神的作品都可以称为红色歌曲。狭义上的红色歌曲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在此时间段内蕴含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歌曲,这也是本文所论述的范畴。
  一、红色歌曲的起源与发展
  自古以来,“红色”在中国被视为重要的颜色,许多皇室的装修和服饰都以红色为主,以示尊贵,“红色”也代表着节日的气氛,喜庆、热烈、隆重,结婚的红布头,春节的红对联等,可见中国人民历来对“红色”充满了喜爱与崇敬之情。不仅如此,“红色”也被视为生命,象征着革命走向胜利和进步,因为红色和血液有着同样的颜色。不难看出,上至国家,下至百姓,“红色”已经成为国人不可或缺的颜色,也被称之为“中国红”。
  “红色歌曲”简称“红歌”,包含于“红色文化”中,主要形成于中国革命时期,在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张胜良先生认为:“红歌,主要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积极正面的歌曲,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1]因此,红歌具有典型的发展历程。从时间上来看,中国红歌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之间。在此期间随着中国历经的社会变革,中国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出现了“学堂乐歌”,红歌开始流传,如《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共和国民》等歌曲。经过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孕育,一直到五四运动,红歌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学生、工人、老人开始吟唱,如《五四纪念爱国歌》《在太行山上》《从军歌》等。也是在五四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非常时期,红歌成了吹响人们集结、斗争的号角,如《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这些最优秀的红歌作品广为传唱、久唱不衰。而到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因为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等特征,红歌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弘扬和传承,如《我和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天耀中华》等。可以说,每一首红歌都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民群众的呼声。
  纵观红歌的表现内容和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
  其一,歌颂中国革命。在战争年代,社会动乱,人民内心恐慌。而音乐可以鼓舞人心,为革命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个时期创作的红歌往往旋律激昂,可以堅定人们的信念,鼓励人们参与革命抗争,歌词内容主旨是反对独裁和压制,追求民主自由、生活幸福。
  其二,歌颂共产党的领导。在革命年代,党给人民带来了无限可能和希望,为了感谢党做出的努力,音乐家们将满腔的热情和爱写入歌中。这些红歌的特点往往都是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明朗清晰,抒发了人们对党的忠诚和爱戴。
  其三,歌颂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举国以歌曲为载体欢庆这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样的红歌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如《歌唱祖国》,亲切易懂,诉说着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感恩、喜爱和自豪,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红歌不仅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艺术载体,而且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对于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坚定内心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歌唱祖国》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
  红色歌曲的经典作品,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莘的《歌唱祖国》。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建国两周年的唱歌通知,规定除《义勇军进行曲》之外,另一首全国人民必唱曲目就是王莘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
  (一)王莘生平
  王莘,原名王莘耕,19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荡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无锡历来是音乐之乡,王莘自幼受到无锡曲艺的熏陶,学会了演奏笛子和二胡。14岁那年离开家去上海打工,他开始白天工作,晚上去夜校学习,积极参加与音乐相关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一二·九”运动下,他成为了“教歌指挥训练班”的骨干青年。1938年考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自此开启了他的音乐创作道路。毕业后的王莘主动申请去前线,创作了《歌唱特等功臣黄丑和》《防控哨之歌》《中朝人民友谊歌》等数百首优秀作品。1950年9月,王莘写下了一生创作中最经典的《歌唱祖国》。他在晚年时曾说:“我虽然写了很多作品,但我认为我一生只写了两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谱写的《歌唱祖国》,另一首是我至今仍然在用心灵谱写着‘歌唱祖国。’”[2]1982年王莘不幸突发脑血栓,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但丝毫没有浇灭他的创作热情。在生病的25年期间,王莘创作了《摘星星》《真理的旗帜》等百首歌曲。
  王莘将自己的一生都致力于音乐创作中,曾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突出贡献老一辈音乐家”终身荣誉勋章。
  (二)《歌唱祖国》的创作背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王莘参加开国大典后,热泪盈眶,内心激动久久不能平复。他想用歌曲去歌唱祖国的伟大,歌唱人民的勇敢,歌唱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好日子。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王莘背着乐器,再次路过天安门广场。眼前是鲜艳的五星红旗、佩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耳旁是嘹亮的歌声,这一幕在他脑海里久久回放。在回家的路上,随着火车的起伏,窗外一一掠过祖国美丽的土地,随之灵感涌现“越过高山、越过平原”的歌词。就这样《歌唱祖国》在不起眼的烟盒上诞生了。
  1951年,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传到了北京工人合唱团。一时间,这首铿锵有力的歌曲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传播开。一年之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的歌词,由中央乐团录制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播放。   王莘虽已离去,可他留下的作品《歌唱祖国》经久不衰,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可以说,这首歌曲之所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并喜欢,是因为它的创作基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群情激昂,它用音乐的形式抒发了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和建设祖国的迫切心声。
  (三)《歌唱祖国》的艺术特色
  如果说《义勇军进行曲》向世界发出了中国最强音,那么作为第二首国歌的《歌唱祖国》无疑就是强音背后抒发中国人民对祖国母亲的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歌唱祖国》歌词朗朗上口,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人民群众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心声,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全国人民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结尾处的歌词“英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更是气势恢宏,把对祖国的爱推向了高潮。
  《歌唱祖国》旋律深入人心。全曲是带三部再现的曲式结构A+B+A’,为陈述部、展开部、再现部。曲调用了明朗的F大调,以2/4拍节奏谱写,进行曲特点明显,节奏铿锵有力,强弱分明。音区跨度小,从最低音c1至最高音f2,旋律激进,没有大跨度的跳跃,加之歌词朗朗上口,更加适合人们传唱。A段整体节奏鲜明、歌词坚定有力,主题旋律激昂澎湃,B段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比A、A’段,节奏没有那么短促,旋律线条平稳、柔和、流畅,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友爱的精神娓娓道来,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更具有抒情性。A’与A段交相呼应,节奏紧促,旋律平稳而雄壮有力。
  概言之,《歌唱祖国》是全国人民喜迎民族独立热血沸腾的嘹亮之音,是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民主的铿锵誓言,它的诞生离不开时代的特殊背景,它的艺术特色和时代息息相关。
  三、红色歌曲的传承意义
  红色歌曲是优秀音乐作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而言,都和时代的进程紧密相连,体现了时代的艺术审美标准,同时,红色歌曲也是中国文化的反映和群众的呼声,折射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和追求,因此,传承与发扬红色歌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依托词曲的审美性,弘扬中国文化
  审美性是音乐最主要的特性之一,红歌也不例外。人们在欣赏红歌的同时,会被其特有的精神所感动。在不同的时期,红歌代表着不同的审美特点,有的节奏铿锵,进行曲风格显著;有的抒情优美,舒展宽广如一幅水墨画;有的跌宕起伏,变化重复中显力量,它们以各种表现形式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鲜明性、进步性、促进着社会的发展。
  在革命战争年代,《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以音乐的形式点亮了中国的优秀文化,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民族。如今,无论是中小学的升旗仪式,还是奥运会颁奖仪式,都会齐唱国歌,这样的传承就是让人们从歌中体会到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和中国的优秀文化,居安思危,激发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牢记民族精神。如歌曲中三次音调上行的“起来”,它像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而对今天的中国人民而言,可以化作建设祖国的力量,成为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动力,而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之所在、红歌传唱意义之所在。
  而在现当代,红歌的体裁和范畴越来越广,越来越得到重视,红歌反映的中国文化也更趋于具体化、深入化。如歌曲《龙文》,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看似简洁明了,实则蕴含着中国的戏剧《牡丹亭》、中国的地貌“崇山峻岭”、中国的奇迹“万里长城”、中国的文字“横平竖直”等丰富的内涵,是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因此,传播和传唱这样的红歌,不仅在体验词曲的审美性,更是在为中国的戏曲、文字、智慧发声,在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随着“红歌会”和红色旅游胜地的推广,红歌已经成为时代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为各个时期的贡献谱写篇章,与民族共成长,同时也彰显着人类进步。从本质上讲,红歌是红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结合歌曲的时效性,激发爱国情怀
  正如儒家《学记》中所说“乐与政通”,红歌是音乐与政治的结合。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看到,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期间,中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人民当家作主,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音乐工作者们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将自己对于祖国的情感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因而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政治立场以及批判封建思想的歌曲。这些红色歌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不仅激发了各个时期中华民众的爱国情怀,又引发了人们对红色时代的自豪感。
  在中国革命的早期,音乐家们就开始以“救国图存”为时代主题创作歌曲,通过简单的歌唱形式和主题集中的歌词宣传革命,唤醒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激发斗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为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如《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民族危亡时刻广为流传的红歌,对坚定人民革命的信念、激发爱国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后来被定为国歌,其目的就在于发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红歌从未离去,它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引导作用。如社会主义成立时期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受欢迎和影响程度最深的红歌之一,不仅歌词振奋人心,而且旋律优美深入人心,表现了中国人民神采奕奕、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现如今《歌唱祖国》已经成为国家大型活动不可缺少的经典红歌作品。2007年“嫦娥一号”绕月人造卫星从38万公里以外的月球轨道向地球发来《歌唱祖国》的雄壮歌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童声演唱《歌唱祖国》,完成了王莘的遗憾——为奥运写歌;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2020年的70周年抗美援朝周年会上都有播放《歌唱祖国》。这首延续传唱了几十年的歌曲已经成为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神载体,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以火热的情怀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去,今后,该作品具有的歌唱性、抒情性和节奏性等艺术特征会结合崭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团结各民族人民的力量和精神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彰显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层出不穷,各种带有浓厚情感基调的红歌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传承,其在各个领域内产生的影响以及给人们精神上带来的陶冶、引领,更呈现出多维度、创新性等特点。如《我和我的祖国》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个人和祖国相依相存的关系,抒发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它的各种演唱版本和不同演奏形式的创新,让传承落到了实处。歌曲《春天的故事》以记叙性的语言,抒情性的曲调,讴歌了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变,它的广为传播有利于凝聚建設祖国的力量。
  结  语
  红色歌曲是中国人民在实践斗争中形成的,经过不断地演化、整合、重组、并吸收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经典歌曲越来越受人民的喜爱。在过去,红歌代表着人民团结一致的信念,在当下,红歌不仅仅成为人民作为宝贵的娱乐活动去歌颂和拥护党的领导,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促进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建设。红色歌曲传递的是中国精神,反映的是中国文化,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更好地传承。
  注释:
  [1]余伯流.传承革命精神的艺术瑰宝——略论中国红歌的历史轨迹及其深远影响[J].声屏世界,2008(02):5—7.
  [2]靳学东.他用音符和心灵歌唱祖国——怀念王莘[J].人民音乐,2007(12):53—56.
  [收稿日期]2020-12-24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JUSRP12096)。
  [作者简介]马  克(1969—  ),男,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德馨(1997—  ),女,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无锡  214000)
  (责任编辑:韩莹莹)
其他文献
Abstract: Sexism is a sex discrimination or devaluation directed against women. It has cultural background. American Feminism alarmed the world. People’s concept and attitude towards women changed. Wi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俗文化的发展也被提上了日程。渔鼓作为传统的曲艺形式之一,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湖南渔鼓。2004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国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湖南渔鼓文化保护计划的实施。本文以湖南省列入非遗名录的渔鼓为例,通过对渔鼓文化相关数据、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传统曲艺形式渔鼓
期刊
[摘要]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近代中国倡导并组织实施“美育”的先驱者。他认为音乐与教育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音乐教育是达成美育目标的路径之一,因而提出音乐美育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特点、功能以及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了详细论述,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有效的美育理论基础。本文将以“音乐胶囊”为喻,对包含在美育范畴中的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探析,从道德理
期刊
[摘要]  在欧洲小提琴音乐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帕格尼尼作为炫技派代表人物,对小提琴各项性能进行了极富创造性的深入挖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帕格尼尼小提琴代表作品的特点,并将其与同时期抒情派和民族派作品进行对比,彰显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独特魅力与具有革新精神的音乐巨人的传奇人生,以挖掘在当今时代仍然受用的精神与品格。  [关键词]帕格尼尼;浪漫主义;炫技派;创新;时代精神 
期刊
[摘要]  中国民间乐班历史悠久,音乐文化特色丰富,皖北的民间乐班是其典型代表。本文从应用环境、乐队编制、演出风格、常用乐器四个方面分析皖北民间乐班的特征,并通过分析曲目来源和音乐风格来剖析皖北民间乐班的音乐文化,最后阐释皖北民间乐班的音乐文化在人生仪式和文化传播两个方面上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乐班;特征;音乐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
期刊
[摘要]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著名的复调大师,他所创作的《巴赫创意曲集》是钢琴演奏者学习复调音乐一般都会弹奏的作品。《巴赫创意曲集》原本是巴赫为他儿子们练习所创作的,现在也被用来作为钢琴演奏者关于复调音乐学习的教材,目的是防止钢琴爱好者对枯燥的手指练习心生厌烦。本文首先介绍复调音乐的几种类型。其次,简述巴赫《创意曲集》的创作背景,并以《二部创意曲》为例进行分类。再次,以《创意曲集》中的两首作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001-03  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过一篇散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人现在还能朗朗背诵,但很少人知道此文题目的出处。早在1201年,南宋诗人王正功以68岁的高龄初到桂林任职时,便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诗句。而几百年之后,将桂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并使之名扬天下的,是20世纪60年代长影
期刊
[摘要]  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需要,它蕴含着人类世代的记忆,记录着另一种生命形式的永恒。那“道”更是作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它赋予“艺”以灵魂。本文将以《流浪者之歌》为例,从舞蹈中道具的运用观“艺”,从意境的营造观“道”,以及“艺”与“道”共振之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体会舞蹈艺术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相融交织,浑化一体。惊叹在舞蹈舞台上所建造的新世界,引你我共同品味中国文化之大美。  [
期刊
[摘要]  作为晚期浪漫派杰出的代表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本文从其生平、三个历史阶段的艺术歌曲创作及具体歌曲的演唱分析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以期更好地把握其晚期浪漫派艺术歌曲的创作及演唱特色。  [关键词]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演唱  [中图分类号]J6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089-03     一、理
期刊
[摘要]  于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给广大电影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视听盛宴和不小惊喜,这部影片也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成为2019年暑期档的一部现象级佳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电影中的配乐功不可没,运用类型与人物的变化转换、过程紧扣场景主题、中国民族乐同西方乐融合的技巧,很好地展现了我国民族元素,体现了独特的精神内涵,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