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三部曲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动提出问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学生只有心中有疑问,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去思考。但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不着边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质疑。
  一、在预习中质疑
  每篇课文教师在教学前布置学生按要求预习:第一,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划出或摘抄下来;第二,根据课文预习目标和老师设计的预习题进行批注质疑。先预习,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并把遇到的问题记在质疑本上,上课时提出来。通过学生质疑,老师获得了学生反馈的信息,掌握了预习情况,便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根据学生质疑水平的高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表扬。
  二、在审题中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起着统率全文的作用,往往是文章中心的凝结。因而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手,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笔者启发学生: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课题为什么要用海底世界”“海底世界是什么意思”“海底为什么是世界”“海底是怎样的世界”“海底世界有什么”……这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作了铺垫。又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可启发学生:读了课题,同学们会产生什么疑问?这时学生兴致可高呢:“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董存瑞是怎样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怎样”……有了这么多目标,他们一定会如饥似渴地去寻找心中的谜底,从而主动地读书。
  三、在讲读中质疑
  1.抓重点词质疑
  在阅读中产生的质疑,有的是课文中内在矛盾引起的。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矛盾,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如《我的第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又有爱说‘真糟’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用“真美”“真糟”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写出了两种不同的评价,目的是一样的——父母对“我”的爱,这样就培养了学生通过抓重点词来体会课文思想意义的能力。
  2.抓重点句质疑
  有的句子在全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读懂这些重点句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如讲读《鸟的天堂》一文,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来启发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意义。然后又放手让学生提问,归纳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这些问题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钥匙,不仅可以取代教师的分析,而且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
  3.抓重点段质疑
  抓重点段质疑比抓重点词、句质疑更容易出现偏差,这就要求老师随机应变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点拨,才能达到预定效果。在教学《我的第一首诗》一文的重点段时,学生默读课文后提出“相辅相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要竭尽全力在这两股风中驾稳我的风帆”?笔者紧扣课文的题目,启发学生思考:父母对“我的第一首诗”是怎样评价的?在这样的评价中,“我”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课文的核心思想内容上来。
  4.抓疑难点质疑
  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疑难问题,教师要抓住疑难点,启发学生自我设问。如教学《怀特森先生的课》一文中,怀特森先生向学生讲述“凯蒂旺普斯”,说那是一种夜行兽,它们在冰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而且边讲述边把一个头骨传给学生看,并且进行测验,结果所有同学都不及格。并且怀特森先生告诉学生,有关“凯帝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编造出来的。学生读到这里,产生了疑问:“怀特森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其目的是什么?”这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深化了课文主题。
  四、在总结中质疑
  在讲读、理解一段后,要进行归纳、小结,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第三段主要体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妙借箭的过程。笔者让学生读完这一段后引导质疑:这段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结果问题不少,有的同学说:“他为什么要选择第三天四更出发?”还有的同学说:“他们为什么要将十条船用绳索连起来?”也有的同学说:“他命令二十条船成一字儿摆开,叫军士擂鼓呐喊,这是为什么?”一个个新奇的问题,充分地表现他们进入了学习的自由王国。
  在讲读、理解整篇课文后,还要回读课文,总结升华提高。这时,要启发学生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乃至对教材提出不同看法。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不仅能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化,职业教育对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师德建设、业务学习、人才流动、校际交流、工学交替、定岗培训、技能比武、能力测评、名师示范,都是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师资队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终身学习 职业能力 教师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重要转变。提高
“爱是教育的起点。”这是陈少华校长常说的一句话。自2006年担任原浙江诸暨市技工学校校长之后,陈少华以爱心教育学生,以爱心管理学校,让学校更上一层楼——浙江诸暨技师学院正在按计划紧张有序地进行筹建。光阴荏苒,他俨然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在他眼里备感亲切,别具韵味。    走进浙江诸暨技师学院(筹),围墙上一张张技能精英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虽然他们不是那些鼎鼎有名
[摘 要]在高考英语卷中,语法填空题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题型,对非谓语动词的语法考查是本题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一个难点。通过分析句子成分等方法,可以有效解答考查非谓语动词的语法填空题。  [关键词]英语;高考;语法填空题;非谓语动词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40-02  笔者对近几年高考英语全国卷中的
高职院校实施的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需要多方引导企业参与顶岗实习工作,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和深入落实顶岗实习各项工作,长期有效地为毕业生顶岗就业寻找出路。  一、高职顶岗实习的现状  1.高职毕业生顶岗就业的现状  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增大,相应创造出一大批就业岗位,高职毕业生有了广
当前一些技校毕业生盲目追求就业的高层次、高薪酬,造成了“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而一些企业也出现了“企业用工难”,劳动力供求脱节的现象。技校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就业难、难就业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对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应进行全程有效的就业指导教育,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技校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增强技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一、技
中职教育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技能型劳动者。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劳动市场技能型人才的日益匮乏,以及产业转型对劳动者素质和新技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为企业培养大量技术工人的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然而,中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却面临严峻挑战,遭遇了困境,亟待有关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中职教育面临的困境  1.中职学校的吸引力不断下降  (1)过去的中职学生
摘 要:在微博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优秀的编辑,传播我们想要传播的信息,扮演一个正义的使者,把一切的不公平和所有的悲伤难过记录下来,去帮助,去号召,甚至去讨伐。微博很好地促进了社会民主的进程,提高了社会监督的效率。但是微博的强大影响力,也直接导致了微博暴力,欺诈和社会的不安定。面对现状,如何进行有效的微博管理,在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之间,如何选择,如何面对,是我们需要思考
高伟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广西地处西南,软件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这给高职高专软件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大挑战。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人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伟峰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特色做法,分享了他工作中的感悟。  软件人才培养唯有通过项目教学,以及通过项目研发的实战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相融”,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人才。从2005年起,广西南
“实而习之”就是在实际的生产和操作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验证,通过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的熟知,达到“习”而“熟”之。本文通过探讨“四步实训法”,来完善电子实训的结构和内容。   “四步实训法”是把实训的过程分为电子基础知识认知阶段、兴趣培养阶段、综合能力训练阶段、生产工艺实践阶段。通过“四步实训过程”为企业培养出纪律严明,技能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员工,形成教学与生产,学生与工
“俺在绿化所为枣阳城市美容干了几十年临时工,现在60岁光荣退休,每月还能拿到580元退休金。党的惠民政策真好!”枣阳绿化所家属工刘万才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据笔者近半年的调查发现,在湖北省枣阳的弱势群体普遍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九大亮点暖人心。  亮点一:社会保险全覆盖  《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