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形成对外界的认知,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产生极大的差异。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会对成绩较好的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所以,在物理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分层至关重要。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采取了一致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班级内部产生了分化的现象。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并进行具体且有效的分析,应用分层教学法,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实现有效的分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索:
1、深入了解,实现学生的分层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同,部分学生在小升初的假期中就主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讲解过于简单,没有任何难度,还有学生认为物理概念晦涩难懂,难度太大。所以说,要想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并且,教师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不应该只考虑成绩这一个因素,而是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这样学生的分层才足够科学、合理。
比如:通过对本班学生的了解,笔者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物理学习能力、物理学习兴趣、上课态度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将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物理基础非常扎实,物理学习能力很强,对物理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上课态度积极认真,课后作业能够高质量完成,同时,能够解答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竞赛题目;B层次的学生物理基础扎实,物理学习能力一般,有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上课认真,能够按时按量完成课后作业;C层次学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物理学习能力较差,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有着畏难心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课后作业无法独立完成,经常会有不完成作业或者作业质量较差的情况发生。当然,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笔者会根据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表现,及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这样的方式也成为了学生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之一。
2、因材施教,实现目标的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设計不同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的分层为基础,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
比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层次,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只要能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从生活与实验中明确浸入液体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重的关系等基础概念,掌握读取石块分别在空气中和侵入水中的数据的方法即可。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正确解答较有难度的习题,并且,可以用科学的知识解释说明生活当中的现象,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归纳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不仅要能够解答较难的问题,还要掌握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的方法,并参与到拔高习题的解答当中,形成物理思维,具备解答物理综合题目的能力。笔者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增强体验,实现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作为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学评价也应该实现有效的分层。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标准。
比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归纳总结杠杆平衡的条件。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且,根据学生的表现,笔者及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要能够跟上笔者的思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掌握实验的方法,笔者就采取了赞扬的方式,给予了学生这样的评价:做得非常好!继续加油!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对于B层次的学生,在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肯定的方式,如:这样做是正确的!等。对于A层次的学生,笔者则是及时指出了他们的问题,并激励这部分学生主动寻找更好的方式,创新性的方式。在笔者这样的评价下,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需求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分层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所以,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的活动,实现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分层,最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陆建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89-190.
[2] 陆良平.立足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差异——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18-19.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采取了一致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班级内部产生了分化的现象。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并进行具体且有效的分析,应用分层教学法,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实现有效的分层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索:
1、深入了解,实现学生的分层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不同,部分学生在小升初的假期中就主动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讲解过于简单,没有任何难度,还有学生认为物理概念晦涩难懂,难度太大。所以说,要想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并且,教师对学生层次的划分不应该只考虑成绩这一个因素,而是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这样学生的分层才足够科学、合理。
比如:通过对本班学生的了解,笔者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物理学习能力、物理学习兴趣、上课态度及课后完成作业情况,将学生分成了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物理基础非常扎实,物理学习能力很强,对物理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上课态度积极认真,课后作业能够高质量完成,同时,能够解答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竞赛题目;B层次的学生物理基础扎实,物理学习能力一般,有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上课认真,能够按时按量完成课后作业;C层次学生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物理学习能力较差,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有着畏难心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课后作业无法独立完成,经常会有不完成作业或者作业质量较差的情况发生。当然,学生的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笔者会根据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表现,及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这样的方式也成为了学生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之一。
2、因材施教,实现目标的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设計不同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以学生的分层为基础,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
比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层次,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只要能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从生活与实验中明确浸入液体的物体会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重的关系等基础概念,掌握读取石块分别在空气中和侵入水中的数据的方法即可。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正确解答较有难度的习题,并且,可以用科学的知识解释说明生活当中的现象,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归纳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不仅要能够解答较难的问题,还要掌握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的方法,并参与到拔高习题的解答当中,形成物理思维,具备解答物理综合题目的能力。笔者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增强体验,实现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作为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学评价也应该实现有效的分层。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标准。
比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归纳总结杠杆平衡的条件。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且,根据学生的表现,笔者及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对于C层次的学生,只要能够跟上笔者的思路,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掌握实验的方法,笔者就采取了赞扬的方式,给予了学生这样的评价:做得非常好!继续加油!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对于B层次的学生,在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了肯定的方式,如:这样做是正确的!等。对于A层次的学生,笔者则是及时指出了他们的问题,并激励这部分学生主动寻找更好的方式,创新性的方式。在笔者这样的评价下,不同层次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需求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分层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所以,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的活动,实现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分层,最终,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贯彻和落实新课标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 陆建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89-190.
[2] 陆良平.立足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差异——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