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语言的表达特点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l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作为一种绘画材料的特点
  油画诞生后迅速成为西方最主要的画种,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这是与油画优越的工具性能和丰富的表现力所分不开的。油画材料是广大绘画材料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着重从油画材料、技法等方面介绍油画语言的表达特点,并通过对作品的介绍和分类分别分析,总结了油画创作中的一些独特的规律。
  油画颜料以干性植物油为载色剂,既起到粘合和稀释的作用,又使颜料具有可塑性。油画的颜色丰富、稳定,不发生干湿变化。油的透明性和折射率使得油画颜料可以获得最强的色彩饱和度和明度,可以画出深沉厚重的暗色调,是其他颜料达不到的。作画时,油色干得不快不慢,可以仔细考虑,从容下笔,色块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比较容易控制,容易衔接,也便于修改。油画颜色既可以变得十分稀薄,具有透明、半透明的效果,又可以十分浓稠,具有极强的遮盖力和粘着性,可以多层次地覆盖、厚涂,可以进行长时期的制作。油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也十分丰富多彩,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薄可厚,透明与不透明,灵活多变。总之,油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越性,绘画中的各种造型因素、色彩、明暗、线条等等都可以得到综合地、充分地运用。油画可以非常具体地、细致地表现对象的全部造型和视觉的特征——即再现对象在具体的时间、空间里的光色关系、明暗层次、形体结构、空間感和质量感,使画面形象达到异常逼真的地步。而且,油画颜色干透后,十分坚固,不易损坏,可以长期保存。比如鲁本·伦勃朗的原作虽然已经历了数个世纪仍光彩夺目,恰似新画一般,包括普通油画颜料和树脂油画颜料等。
  油画的技法和色层语言
  油画主要技法有:透明覆色法(即像水彩的作画方法,不用白色,用很薄的颜色层层覆盖),多层次着色法(即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直接着色法(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更有肥盖瘦(先用松节油,作画过程中逐渐加干性油),厚与薄(先薄后厚以防干裂),柔与刚(颜料韧性要先刚后柔,以防色层不牢),快与慢(先用快干的颜料,后用慢干的颜料),简与繁(在材料和颜料的选择上要从简,例如综合材料绘画容易开裂或变形),粗与细(粗底吸附力强,适用于厚画法,细底适用于画写),再例如在光滑的底子上覆盖较粗的涂层容易开裂的层次结构。它的作画每一步都是非常严谨的。
  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在画油画时,塑造的不只是造型和体积,它更重要的是塑造肌理和空间。在传统写实油画中,肌理的塑造可以直接体现被描绘物的质感。而空间则体现了画家所塑造的“画里面的空气”,让被描绘物有一个合理的存在环境,并寄托一种心情,然后把这些思想和情感传递给阅画人。这些都需要画家的层层去描绘,去体现。画家的作品往往表达的是自己认识上或者是意识里社会的现实、物体的展现、人物的精神等等,甚至更单纯地只是发挥心中的情绪,把快乐或者悲伤或者激扬发挥得淋漓尽致。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油画的创作规律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转化到主观意图的艺术创作,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证明。
  第一,平面照片或历史文献到绘画作品的转化。艺术家对图片上和文字上进行的提炼,构成画面合理的历史情景,需要高度的智慧和扎实的绘画造型能力。例如高小华老师的大型历史性创作《重庆大轰炸》,陈逸飞的《攻占总统府》,在视觉上还原了当时的情景,也深刻表达了历史。
  第二,对客观现实形成的精神上的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主观来自于客观,也就是生活体验给自己的直观感受。例如罗中立的《父亲》,把感受转化成绘画,成为一个代表性的农民形象,表达了文革结束后的生活状态。
  第三,风俗乡土油画体裁的表现。不能照搬照片情景,要有提炼性,有代表性。它所展现的是我们所要表达的某种社会环境和人物形态,也是造型能力和研究的严密结合。
  第四,违反了客观又来自于客观。比方说画面表达的情景来自于梦境、书目的感觉。就像达利的作品,把战争中的人变成怪物。这些同样符合油画的创作规律。
  第五,客观事物向主观事物转移,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符号。例如张晓刚的《家族》系列。体现了他对人物环境和生存状态的看法,系列的延续性也在人们心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印象。
  第六,玩世现实主义的各种跨时间、跨性质、跨国界等的结合。不能完全从艺术的技术上理解,要玩味它背后所体现的视觉空间错位的心理感觉。
  以上六点是对部分油画创作一般规律的总结。
  结语
  中国特色能丰富油画的语言,但要评价作品的优劣,仍然受油画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准则的制约。西方艺术家也是不断地在突破油画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准则的制约来发展和丰富油画的语言。根据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发自中国画家们的思维,揉进中国画的意境,按照油画创作的规律,创作出的油画作品才是真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轻视母语教育的倾向依然存在;环境对人学习、成长的作用;大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及操作方法——借助自然、社会、课程、活动及实践,彰显语
期刊
众所周知,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教育活动开展的组织目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生命教育逐渐走入我们的眼帘,所谓的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对个体生命的一种关怀教育。学前教育阶段作为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因素而逃避生命问题,要重视生命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们感知生命的价值,为其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这一意识的产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的生命
期刊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户外活动要具有挑战性,能吸引幼儿参与活动,并能使幼儿的身体动作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园尝试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充分挖掘幼儿园户外的优势资源,创设开放的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实现单一领域发展转向多领域发展,强调幼儿的自主、积极、健康、持续。那么,户外体能游戏区要如何设置富有挑战性、竞赛性的游戏从而满
期刊
熙熙,初见他时,大大的眼睛,大方的谈吐,说话时,眼睛会紧紧地盯着你,还会给你介绍家里的玩具,一看就是那种很能干的小朋友。开学的时候,别的宝贝都在哭得歇斯底里,而熙熙却已经能和别的孩子开心地玩耍了,能帮助教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遵守一些教师说过的常规。可是过了三个星期,他突然说不要喝牛奶,每次喝牛奶的时候也是眼泪汪汪的,当我看着他的时候,他好像做错了事一样,尽量让自己停止哭泣。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无论
期刊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外部情境进入内心世界,能产生感情共鸣,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灵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心境启智,由境生情,在情境交融中学习,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语文课堂。本文就语文课堂教学,谈谈巧设情境的作用,以及科学而艺术地实施教学情境的策略和方法。  创设氛围情境,点燃学生激情  新课标理念,教师不是课堂的权威而
期刊
传感器用陶瓷多数是着眼于致密陶瓷块体的物性。这些特性有介电性、磁性和半导性。发挥材料各自的固有物性,就能达到接近其单晶的水平。通过应用这种晶粒自身的物性,使各种陶
禅诗之“禅味”的抵达,首先要面对禅的“平常语”与诗的“陌生化”之间的悖离问题.通过独特的语言运作方式,诗又在修辞“反讽”中利用了这种悖离,使诗语言见月亡指、到岸舍筏
文学与历史可以说是相伴而行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文史不分家”.而且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这就为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此,将文学作品引入到
期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之所在,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根基所在。初中语文作为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教学载体,需要语文教师潜心研究高效教学的策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滋养每个学生的心灵,厚补学生的精神基底。但是当前日常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良现状。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忽视文化批判  学生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时代主体不仅要学会批判性的借鉴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吸收传统文化的
期刊
一、 创设游戏主题,激发交往主动性rn《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生活模拟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