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受信息技术的影响,社会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行业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带来了教学创新,增添了教育的活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成为了教育的重要方向。为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教师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学习提供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信息技术作为新式教育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高中语文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是本文中的重点讨论对象。基于此,本文中笔者将从高中语文的教学背景出发,探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融合与应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融合与运用;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其背后隐藏的是学生进入社会所需的技能。高中语文是语文理论学习的进阶阶段,高中生需要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理论,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高中阶段,高中生有着重要的学习任务,既要练就语文的应试能力,又要培养自己拥有合格的语文文化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扮演好“学习指导员”的角色。在此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师还必须要立足本职工作,锤炼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价值分析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较初阶语文比更为复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耗费许多精力,而且,高中学习科目很多,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非常严峻。虽然语文作为三大主修学科之一,但学生的可支配时间依旧有限,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时间受到了限制。面对考试的重大压力和教学任务的艰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可言,他们每天进行着机械的练习,渴望语文成绩的提高,但效果并不显著。
习题练习对于知识掌握有着重要的训练作用,但过于高频的练习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压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迫的练习远比不上学生自身的领悟。兴趣能为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融入语文世界感知语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和语文能力。信息技术多样有趣,能为学生们带来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课堂中沉闷的教学风格,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高中阶段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节奏紧凑,高中语文教师们需要承受较大的授课压力,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同时提高授课效率。教师授课必须要提前准备课程教案,为学生们规划课程内容,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不论是备课过程还是授课过程,均少不了教师手写的过程,而且黑板板书不可缺少,这对引导学生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语文课程内容较多,对于板书,语文教师只能书写关键词,若书写大段的语句则会浪费课上时间,但有些知识点对于学生学习比较有利,在没有板书的情况下,学生只能记录关键词,这样就会使得教师原本的备课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课上的教学效率被大大降低。
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工具连接电脑设备和互联网工具,其中PPT办公软件能够为教师提供非常适宜的教学路径,让教师们不再苦恼于授课的不完整性,能够在课上为学生们讲解所有的备课内容,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
基于以上对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多媒体工具在语文教學中可以发挥出潜在的力量,但是在使用多媒体工具的过程中,教师依然要注重对多媒体工具的合理应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策略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兴趣是多媒体教学工具所带来的价值之一,但要想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还是取决于教师在课上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文字、视频和图片于一体,既能展示严谨的理论内容,又能展示生动的动态内容,改善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氛围。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打造情景模式,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语文的学习情景之中。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指通过利用外界的环境,实现和学生的心灵共鸣,以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这个环境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自然存在的,多媒体教学就属于人为创造的环境。基于多媒体工具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先确定课程的风格,提前为情景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语文学习内容具有整体性,一般是以一篇课文为主,在学习时,学生要进行课文的通篇学习,从中总结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课文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对课文背景的理解。
针对课文背景的讲解,在以往的语文课程讲解中,教师一般是以注释为主,向学生介绍选文出处以及作者的情况,但这些内容不足以支撑课前导入的完成。正确的课前导入应是以介绍文章的背景为主要内容,而在多媒体工具的支持下,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应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片段或者作者生平故事来补足学生们的知识空缺。不仅如此,这样的课前导入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就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比如,《故都的秋》中,作者郁达夫被威胁,期间到达北平、怀念故土的背景下创作本文,但其背后却是对自己人生的感受。由此看来,文章背后蕴藏着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本文的学习背景,所以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作者相关的人生简介视频,让学生们在学习前充分理解课文背景,提高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资源
于教育事业而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高中语文学习以教材为主,但其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只能帮助学生培养出基本的语文能力,但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考试中所出现的阅读理解均是陌生的。基于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训练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互联网中有着海量的教学资源,涵盖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能力发展的语文题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寻找适宜的训练题目,并在课上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此外,语文应用的培养离不开课外阅读,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不过,对于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目标为标准。比如必修一“表达交流”中要求学生们“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进行写作练习。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素材,放到资源共享库中,让学生们自行选择是否阅读。这样一来,学生随学随用,有利于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于教育而言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教师要学会使用并有效利用,学生要学会抓住契机提高能力,两者相互合作,才能推动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平.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对策探讨[J].青海教育,2019(04):38.
[2]李霞.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88.
[3]汪阳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5):133-134.
[4]周斌.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27):141.
关键词:高中语文;信息技术;融合与运用;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其背后隐藏的是学生进入社会所需的技能。高中语文是语文理论学习的进阶阶段,高中生需要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理论,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高中阶段,高中生有着重要的学习任务,既要练就语文的应试能力,又要培养自己拥有合格的语文文化素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扮演好“学习指导员”的角色。在此基础上,高中语文教师还必须要立足本职工作,锤炼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价值分析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较初阶语文比更为复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耗费许多精力,而且,高中学习科目很多,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非常严峻。虽然语文作为三大主修学科之一,但学生的可支配时间依旧有限,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时间受到了限制。面对考试的重大压力和教学任务的艰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可言,他们每天进行着机械的练习,渴望语文成绩的提高,但效果并不显著。
习题练习对于知识掌握有着重要的训练作用,但过于高频的练习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压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迫的练习远比不上学生自身的领悟。兴趣能为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融入语文世界感知语文,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和语文能力。信息技术多样有趣,能为学生们带来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有课堂中沉闷的教学风格,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高中阶段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节奏紧凑,高中语文教师们需要承受较大的授课压力,在保证授课质量的同时提高授课效率。教师授课必须要提前准备课程教案,为学生们规划课程内容,在以往的教学方式中,不论是备课过程还是授课过程,均少不了教师手写的过程,而且黑板板书不可缺少,这对引导学生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语文课程内容较多,对于板书,语文教师只能书写关键词,若书写大段的语句则会浪费课上时间,但有些知识点对于学生学习比较有利,在没有板书的情况下,学生只能记录关键词,这样就会使得教师原本的备课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课上的教学效率被大大降低。
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工具连接电脑设备和互联网工具,其中PPT办公软件能够为教师提供非常适宜的教学路径,让教师们不再苦恼于授课的不完整性,能够在课上为学生们讲解所有的备课内容,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
基于以上对信息技术教学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多媒体工具在语文教學中可以发挥出潜在的力量,但是在使用多媒体工具的过程中,教师依然要注重对多媒体工具的合理应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策略研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兴趣是多媒体教学工具所带来的价值之一,但要想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还是取决于教师在课上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文字、视频和图片于一体,既能展示严谨的理论内容,又能展示生动的动态内容,改善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氛围。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打造情景模式,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语文的学习情景之中。
所谓情景教学法,就是指通过利用外界的环境,实现和学生的心灵共鸣,以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这个环境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自然存在的,多媒体教学就属于人为创造的环境。基于多媒体工具的特点,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先确定课程的风格,提前为情景教学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语文学习内容具有整体性,一般是以一篇课文为主,在学习时,学生要进行课文的通篇学习,从中总结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课文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对课文背景的理解。
针对课文背景的讲解,在以往的语文课程讲解中,教师一般是以注释为主,向学生介绍选文出处以及作者的情况,但这些内容不足以支撑课前导入的完成。正确的课前导入应是以介绍文章的背景为主要内容,而在多媒体工具的支持下,教师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应的教学资源,比如视频片段或者作者生平故事来补足学生们的知识空缺。不仅如此,这样的课前导入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就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比如,《故都的秋》中,作者郁达夫被威胁,期间到达北平、怀念故土的背景下创作本文,但其背后却是对自己人生的感受。由此看来,文章背后蕴藏着作者丰富的人生经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本文的学习背景,所以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播放作者相关的人生简介视频,让学生们在学习前充分理解课文背景,提高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资源
于教育事业而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高中语文学习以教材为主,但其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只能帮助学生培养出基本的语文能力,但考试重在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考试中所出现的阅读理解均是陌生的。基于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引导学生训练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互联网中有着海量的教学资源,涵盖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能为学生提供符合能力发展的语文题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寻找适宜的训练题目,并在课上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此外,语文应用的培养离不开课外阅读,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不过,对于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目标为标准。比如必修一“表达交流”中要求学生们“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进行写作练习。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阅读素材,放到资源共享库中,让学生们自行选择是否阅读。这样一来,学生随学随用,有利于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于教育而言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教师要学会使用并有效利用,学生要学会抓住契机提高能力,两者相互合作,才能推动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伟平.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对策探讨[J].青海教育,2019(04):38.
[2]李霞.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7):88.
[3]汪阳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5):133-134.
[4]周斌.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2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