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密切联系,甚至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共同提高。写作能够强化对阅读的理解,阅读又能够渗透个体的感悟,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与阅读之间存在良好的循环过程。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只有将写作与阅读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与写作的双重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质量提升教学策略实施原则


  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质量提升教学策略实施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点。①普遍性。即面对所有的学生,让大家都能参与到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来,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提升。②读写一体化。即教师要合理选择与写作教学目标相一致的阅读教学,这样才能实现写作与阅读教学的共同提升。③先读懂后写作。要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共同提升,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真正领悟作品的含义。只有在真正理解了阅读作品后,学生才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

二、从阅读中挖掘素材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通过教材学习能够累积众多的知识与素材。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不仅保留了传统名作名篇,还有一些极具时代感的作品,这些佳作使学生的词汇量不断扩大,遣词造句的能力也不断提升。

三、从阅读中获得写作方式


  要取得用阅读指导写作的效果,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通过核心的引导从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再通过字里行间的研读领悟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这种详细的步骤能够让学生深刻掌握作品的中心思想与主旨,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表达的含义与目的,进而从文字上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掌握作品的内在思想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总结独特的写作方式,让学生从构思、布局等方面,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优化文字内容,练习文字表述,让学生在掌握写作方式的基础上,遵从紧抓中心、主题回归原则进行写作。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用心阅读,以个性化的审美眼光品味,并且累积大量优美的语句作为写作素材。

四、从阅读中学会使用素材


  首先,需要根据写作主旨选择适当的写作素材。选择的素材要相对典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是从众多能够表达父爱的素材中,选择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从阅读中获取的素材必然需要处理才能运用到写作中。因此,运用材料时要注意详写与略写的区别,突出中心,烘托作品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在处理不同材料时需要连接过渡。文章中需要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素材相连,需要安排相应的过渡段。例如,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需要过渡,从一个时间段到另外一个时间段需要过渡,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需要过渡等。学生运用素材的过程中不仅要累积丰富的写作材料,还要掌握优秀作品的写作方式,学会灵活使用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重要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重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優秀作品,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得丰富的素材,同时也学会写作的方式,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水平共同提升。
  作者简介: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大江东去与晓风残月》是《我的母语课》六年级的一个主题阅读单元。由《忆江南》《调笑令》《乌夜啼》《西江月》《念奴娇》五首词组成。笔者进行了如下主题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本单元五篇词,读出“婉约派”词与“豪放派”词的区别。  2.了解每篇词的大意及写作背景。  3.抓住词中的景物仔细体会,知道“有什么样的景就有什么样的情”。  4.知道不仅同一词牌所填的词有“豪放”与“婉约”之分
期刊
这学期我听过两节课,教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却上出了天差地别的效果。听过这两节课,我才发现导致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精彩,没有自己想法的问题所在——教师对文本浅尝辄止,教学过程平淡无味。  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样是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响、气势大。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规,先让孩子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完后,老师就提问:“感
期刊
经典,就是具有永恒意义、能够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它是历史证明出来具有高价值、比较重要的书籍。它具有典范性与权威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人类思想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泱泱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历代散文都堪称经典。  熟读成诵,从古至今,这是人们一直沿用的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古人读经,用的也是“恭熟忘合灵”的五字心诀,其中的“熟”指的就是熟读成诵。从“泛读”走向“精读”,需要一系列
期刊
语文是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写作教学,要求小学生写作要讲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等。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1.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有待提高。当前,小
期刊
成功上好一堂课,跟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妙用导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导语就像一座桥梁,架在学生通向理解课文内容、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这座桥梁架宽了,架牢了,能便于学生精神振奋、步伐沉稳地走下去。那么,怎样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创设情境,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教师讲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朗诵一首优美抒情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出现在课堂上,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尾随每一次学生表现之后,它的主要功能是诊断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和师生各自调节教学状态等。优质的评价是具有多元、适度和智慧特点的,它会在教师口中、手中、行动中巧妙变身,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以恰到好处的言行,以聪明的表达贴合教学,对付意外,激活课堂。  一、多元,选择方向丰富性  所谓教学评价的“多元”,是指随着教
期刊
文本的多元解读是指读者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主观审视,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独特观点和见解。多元解读,需要从文本的内涵、作者意图等层面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情感体验。以郭初阳的《愚公移山》课堂实录为例,笔者发现他对文本的解读与众不同,跳出一元解读的框架,大胆突破传统,从文化符号角度,对“愚公”提出质疑,并将“愚公移山”的故事放置到农业时代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之下,带领学生进行一场破
期刊
一、一次公开课的尴尬教学:对学生的回答视而不见  最近聆听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公开课,老师使出了浑身解数,展示了自己完整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案严格执行完成,学生回答也异常的热闹,可是我却发现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视而不见。  师:有的时候除了关键词,关键句也很重要,比如第五小节,就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找。  生:“而樟树本身却有这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我觉得这是关键句
期刊
当代心理学新锐李择轩说过,所有的道理都不是生硬地去要求孩子如何去做,而是分三步:先谈情,即接纳孩子的情绪,安抚孩子的情绪;再说爱,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最后说理,即冷静地从事实出发讲道理,而且讲道理是循循善诱的,让孩子自己说出自己的意愿并改变做法。我觉得她的心理能量理论同样适用于语文课堂,学生在语文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学能量场中,领略文本传达的人文力量。鲍老师的公开课《散步》,进行文本解读时,就善
期刊
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但愿人们能尽可能培养起良好的习惯。”习惯在人的一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且一旦养成就很难再改变,就像一台自动化的现代机器,直接影响甚至主宰着人们在自己的行为轨道上以不同的姿态践行生活。从古至今,孩子的天赋条件一般都相差不多,导致孩子人生之路千差万别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后天养成习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