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使课堂教学发了明显改观。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现象:课堂上丢了课堂最宝贵的东西即有效。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注重意志力和习惯培养、在错误中寻源头、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培养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等,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有效性,使学生们更加高效得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改革;高效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程改革使教师教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出了很多由来已久的教学误区,课堂教学发了明显改观。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但与此同时,又出现了新的令人不安的现象:课堂多了新颖、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却丢了课堂最宝贵的东西——有效。这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相对有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就现代小学教育对教学有效的要求如何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在教给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对一些教学方法,我来作一点粗浅的阐述:
  一、注重意志力和习惯培养
  由于小学生的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控制自我的能力还不是特别的深刻,理性也不够强。能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集中精神,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1.意志力培养。意志力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力量。学习数学并不总是兴趣盎然的活动,有的同学遇到困难常常依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因此,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要通过适当难度的问题,有意地难一难学生。当学生急于依赖老师指导时有意拖一拖,设置悬念培养学生乐于做、敢于克服困难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心理品质。
  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正确率都有重要作用。
  二、在错误中寻源头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回答错误或理解错误。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错误的暴露和呈现开始,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认识,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识,掌握其错误思想的运行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千克与克”后,尽管已经用了足够的教具和学具,但还是有学生对这两个重量单位的概念不够掌握。瞧,一位学生这样回答:一个西瓜重360千克,一只鸭子重5克。教师请其他学生纠正,并把理由讲给他听。听,这些学生讲得多好:学生1:我的体重是32千克,一个西瓜肯定不会比我的体重还要多,所以一个西瓜的重量不是360千克。学生2:一个硬币约重1克,一只鸭子难道只有5个硬币重吗?教师问:“那么这个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接下来教师又让学生通过掂实物感知。这个学生出现的错误,关键时他没有真正理解“克”和“千克”的概念。问题找到了,错误自然少了。从这个教学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挖掘学生的错误资源,也是调整教学起点的前提。将错就错,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这样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错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学习者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如在教简易方程一节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你们心中各自记住—个数,我说你心中的数加上几,再减去几,得数再乘几,只要你说出结果,我就能知道你心中想的是几,你们信不信?”学生纷纷回答:“不信!”师说:“不信咱们试试看,我设计了一个题目。”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的让老师讲课。由于创设了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都能以积极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一方面,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做保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减少“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
  当今,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科研工作者开展科学研究,通常都是组建课题小组或项目小组,按一定方案,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序的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目的。探究式学习“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体验。他们也常常采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与同伴共同努力,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信息、讨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四、培养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
  人们历来把数学教学比喻为“思维的体操”,这个比喻形象而充分地说明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正是训练他们思维的过程,使他们从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科学的指导,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我曾经针对思考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贯彻始终、持之以恒,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训练从观察开始。观察是一种由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人们要较为全面而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必须从观察入手。我在第一堂课上,让学生看课本第一页的准备图,要求学生讲出图上画了些什么。此时整个班级的孩子出现了各种现象:忙“乱”的,东张西望的,不知所措的,随心所欲的,这说明他们不懂得如何观察。
  于是我向他们提出要有目的、有方向,特别是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按照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方位顺序观察图中的物体。经过指导和训练,孩子们掌握了方法,并记住了这个方法,并且经常运用于以后的学习。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可以说一刻也不能离开比较。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消除知识的混淆和割裂现象,帮助他们突破学习上的难点,而且对于训练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总之,我们努力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且已经有很多共识。但是这些共识归结一点:就是力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内容为一元一次方程,而下册第十章内容为二元一次方程组,从“一元”到“二元”,我们建立了新的数学模型;从“二元”到“一元”,我们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  转化一、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期刊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中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传统数学教学中以老师讲课、学生死记硬背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片面的追求学生以“学”为主,忽略了“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初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的学习阶段,在此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
罗大经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诗“兴”进行了阐说:一,提出“兴”重“观物”,且要做到“静观”与“活观”的统一;二,强调“兴”意乃“赋”、“比”之归宗,去“兴”则“赋”、“比”
本文从巴特的开始,认为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是科技时代理性对文学创作进行渗透的结果.从表面上看,“零度写作”拒绝了传统文学中的虚拟式写作和命令式写作,拒绝表现意义,
唐宋时期,贬谪江西地域的文士数量众多,他们在江西地域的行踪和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厚重遗产.对于贬谪江西的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文献的挖掘、作品的整理和文化的提炼无疑具有
本文从中国传统诗歌史上诗歌文体的自由化和格律化运动,以及新诗史上诗歌形式的自由化与格律化问题的产生及其发展两方面,总结诗歌文体发展的自由化与格律化之辨证关系,并提
会议
女性散文自“五四”以来就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朵“奇葩”,当代都市女性不仅继承了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还在散文的写作上独具特色.本文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上分析了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