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虚拟实验系统的必要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0003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非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电工与电子技术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该课程的实验项目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戴维南定律的驗证、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低频单管放大电路等,实验内容涵盖课程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既是对课堂理论知识的补充加深,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项目对于整个课程的学习理解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 虚拟实验 改革
  【基金项目】2016年校级实验改革项目。《电工与电子技术》虚拟实验项目建设、实验项目开发(项目编号:2016SYJX012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07-01
  一、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验方法采取的是在实验室里先教后做,即是实验老师对于整个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讲解,随后学生结合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进行实验操作。传统的教学方法虽能满足基本的实验教学需求,但是教学效果不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生做实验前没有预习,不清楚实验原理。多数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并没有花时间来预习,对于整个实验的原理并不清楚。而实验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主要集中在操作部分,不能像理论课堂上一样详细讲解电路原理等理论知识,这样事先没有理解电路原理的同学,在做实验时糊里糊涂,不明白到底该怎么做,也不明白自己做对了没有,达不到实验效果。(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部分学生只在观望,没有动手操作。由于实验室台套数的限制,学生2-3人一组进行实验,部分学生只在一旁观望,完全不动手操作,达不到实验的效果。(3)老师对于班上同学实验完成情况不能做到一一了解,也无法清楚学生知识的薄弱点和缺漏点。由于实验学生较多,老师在检查实验情况的时候,大多依据实验结果正确与否来判定,而一组的同学有几人,每个同学的情况如何,是否有同学不清楚实验原理甚至不懂实验操作,老师都没有办法一一给出判定,这样就无法把控所有学生的情况,也没有办法掌握学生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4)学生的实验报告抄袭严重,实验数据伪造较多。实验报告本来是反映学生实验结果支撑材料,然而现在的实验报告学生抄袭的情况比较严重,并且存在着部分学生的实验数据是伪造,与实验运行结果不一致的情况,这也达不到实验的真正目的。
  二、虚拟实验系统操作特点
  针对如上问题,拟建设《电工与电子技术》虚拟实验系统,该项目结合了虚拟实验系统和电路设计软件,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实际操作之前通过虚拟实验系统进行电路设计,并仿真运行获得实验结果,将实验结果生成实验报告提交老师批改审阅。该实验系统是传统的实验室操作模式的补充,通过虚拟实验系统的操作,能实现以下作用:
  (1)虚拟实验系统能开设与《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紧密结合的实验项目,实验项目与实验室的实验项目一一对应,通过虚拟实验项目的操作,学生能更好地熟悉掌握实验的原理,在进行实际操作时不仅能地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也能在实验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自行排除实验中的疑难和故障。(2)虚拟实验系统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账号,学生在系统中需独立完成虚拟实验项目。(3)虚拟实验系统中的学生的实验报告为结合实验运行数据自动生成,无法抄袭伪造,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4)老师通过虚拟实验系统查看学生的电路设计、运行结果、实验报告,对于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都能一一掌握,也更清楚学生实验中的薄弱环节,在之后的实验室讲解指导中更能突出重点、难点,对症下药。
  三、结语
  综上,传统《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授方式存在着学生不预习、不清楚电路原理、老师无法详细清楚各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抄袭伪造等诸多弊端,通过虚拟实验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和运行,培养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新领域、高新技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一定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刚,嵇英华,蔡十华.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电工电子实验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15-17.
  [2]张跃勤,雷敏,郭民利.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及其应用[J].仪表技术,2006(03):2-3+8.
  [3]李艳贞.《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40-241.
  作者简介:
  罗彦玲(1985-)女,汉族,重庆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单一问题、学生兴趣不足问题入手,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联系现实生活这两种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及阅读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情境教学 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的生成要经历直观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局部到整体,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它的形成过程是螺旋式上升、不断深化的,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有效教学尤为重要,有效教学可从引入、生成、类比、应用几个方面开展。  【关键词】数学概念 教学 有效性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下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68)。  【中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主要科目,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学生只有真正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游刃于问题之间,不断地解决与克服在数学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并总结与归纳规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仅局限于传授与教导知识,他们应当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责任,帮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地喜欢学,学会学,认真学。  【关键词】数学 兴趣 积极性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因此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合适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他们所喜欢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数学活动,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设情境 学生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影响语言形成的因素是多重的, 这些因素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点。其中文化的差异对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形成 英汉互译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90-01  影响语言形成的因素是多重的。“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社会、文化、历史、宗教、民族、心理、交际等因素”。(王福祥,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启发式教学、质疑式教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中,要遵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核心的理念,最大效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从教学的实际入手,从案例分析入手,达到培养能力、提高技能、提升素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下的高效课堂旨在通过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能够创设高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高效理解;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实现因材施教,突出个性;给高效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可以使学生学得更轻松,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深度融合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
期刊
【摘要】全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学生英语的教育培养,除了要重视书面知识内容的培养之外,还应充分强调对其自身的英语口语技能进行培养。但我国农村中学生口语技能仍存在滞后的问题,因此针对农村中学口语技能教学的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 中学生 英语口語 口语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针对刚入校的新生, 加强数学分析绪论课建设, 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了解其主要内容, 发展历史,生活中的实例,以此来增加學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数学分析 兴趣 重要性  【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数学分析教学团队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29-02  《数学分析》作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专业与信息专业的
期刊
【摘要】将情境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既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提升理解、增加兴趣,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因而,在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中把握其生活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复合性教学形态,具有积极的促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生活性 把握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33-01  情境教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