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是“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形成核心素养。而数学语言表现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它们都是数学思维和数学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所以掌握并活用数学语言是简洁高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1.1,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123-01
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我们有目的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示范,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概念,运用定理,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另外,只有当学生能用准确、清楚的语言将有关概念表述正确,才能反映出他的思维过程,才能说明他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在这方面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一节数学课,教材往往只需两三页纸,若照本宣科,只需几分钟,而要将这点素材转化为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好几倍的语言来充实。从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发生、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感情的交流,育人氛围的营造,教学的设计、回顾、小结,无不显示作为数学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的功底。
二、创造机会,表达数学语言
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让学生有机会去讲,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听取别人的想法,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讲得出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讲,同时让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可以有多种答案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讨论,这可以活跃他们的思想,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三、加强阅读,感悟数学语言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来自于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学习品质。同时这样也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的重要,在课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从阅读中感知教学内容,理解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安排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中吸取广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质疑问难;课后让学生再阅读教材,温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多次阅读教材,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通过质疑问难,不仅使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善思好问的学习品质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教材对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巨大作用。
四、合作交流,强化数学语言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思维的独立个体,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思維的优劣客观存在,如果能优势互补,结果会大不相同。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合作,这要求学生能灵活驾驭数学语言来进行交互性学习,形成灵活、交互的思维品格。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五、动手写作,巩固数学语言
所谓写数学,就是让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1)写知识小结;(2)写解题反思,错题分析;(3)阅读课本,写读书笔记;(4)写调查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培养学生准确、简明、清晰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借此巩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探究研究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数学语言的培养作为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让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1.1,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3-0123-01
在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我们有目的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示范,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概念,运用定理,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另外,只有当学生能用准确、清楚的语言将有关概念表述正确,才能反映出他的思维过程,才能说明他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在这方面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一节数学课,教材往往只需两三页纸,若照本宣科,只需几分钟,而要将这点素材转化为四十五分钟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好几倍的语言来充实。从新课的引入、知识的发生、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感情的交流,育人氛围的营造,教学的设计、回顾、小结,无不显示作为数学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的功底。
二、创造机会,表达数学语言
教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言。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让学生有机会去讲,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听取别人的想法,凡是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讲得出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讲,同时让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可以有多种答案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讨论,这可以活跃他们的思想,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
三、加强阅读,感悟数学语言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来自于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教会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学习品质。同时这样也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数学教材中的语言可以说是通常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因此,教师要重视教材的重要,在课前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从阅读中感知教学内容,理解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安排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提供的情境图中吸取广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质疑问难;课后让学生再阅读教材,温习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多次阅读教材,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通过质疑问难,不仅使问题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善思好问的学习品质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教材对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巨大作用。
四、合作交流,强化数学语言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思维的独立个体,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思維的优劣客观存在,如果能优势互补,结果会大不相同。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合作,这要求学生能灵活驾驭数学语言来进行交互性学习,形成灵活、交互的思维品格。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五、动手写作,巩固数学语言
所谓写数学,就是让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1)写知识小结;(2)写解题反思,错题分析;(3)阅读课本,写读书笔记;(4)写调查报告或数学小论文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培养学生准确、简明、清晰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借此巩固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探究研究能力。
总之,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数学语言的培养作为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让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