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课堂“问”的艺术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的阶梯。
  【关键词】小学;课堂;艺术
  数学家康托尔说:“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的阶梯。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对培养学生探索与发现新知十分重要。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改变课堂模式的有效方式。
  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意义
  1.1 师生交流的平台:传统数学课堂是“填鸭式”,是一个由教师向学生“教”知识的过程,教师是课堂的“主演”。他们的“教”的过程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深入的交流。而交流是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沟通的重要形式,缺乏交流,教学就是“无效”进行。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恰当的,有艺术的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的分析与思考,使师生在一种互动式的课堂交流中活动。因此教师设计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就好比一座桥梁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其数学学习的兴趣。
  1.2 引发探究的手段:有问题才会有探究。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只有学生头脑中产生了问题,他就会在认识上产生矛盾,从而激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因此,设疑提问是引发探究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保证,是改善课堂模式的重要形式。
  1.3 信息反馈的渠道: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适时反馈信息十分重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就是教师获取有效反馈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同教学中其他的信息反馈渠道相比,具有及时、具体、准确、便于交流的功能,教师可依据课堂中的一问一答,及时了解并准确分析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调整,使整个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 几种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式丰富多彩。现列举以下几种常见的提问方式:
  2.1 精心设问,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可使学生产生无限的求知欲,使其成为“好知者”,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一课时,教师在课的开始出示问题:“著名数学家高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说了一题:求1+2+…+99+100=?话音刚落高斯立即说出了了答案5050”.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1)你们觉得高斯聪明吗?(2)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算的吗?随后告诉学生这节课的知识会帮助我们了解高斯的算法。
  以数学家的故事来引出新课,既能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教育;又能够调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带有刺激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充满神奇的知识的殿堂。
  2.2 大胆猜想,准确求证:猜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数学领域有很多的问题都是通过猜想得到的,也还有很多的猜想正在等着我们去证明、去完善。小学数学课堂中猜想式提问是培养学生这种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并理解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圆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当学生开始思考时,教师通过课件播放圆由大变小的过程。向学生发问:你猜想圆的面积和什么条件有关?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带他们产生圆面积可能与其半径长短有关的猜想时。再引导通过“剪——拼”的转化手段将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得到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
  教师创设猜想的问题情境,学生大胆猜想,准确求证得到圆面积计算公式。波利亚说过:“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联系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
  2.3 适度开放,拓展空间:新课改以来在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问题。在最近这几年各级各类考试中开放题已经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是一个值得叫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关注、重视、思考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适度的开放性问题是培养这种思维品质的重要起点。
  例如,在教学完“质数与合数”一课时,教师设计问题“在3,6,8,9,18中,按照你的理解找出1个与其他4个不一样的“特殊数”,并说明理由(至少写出3个结论)”。学生经过讨论给出答案:(1)18是特殊数因为只有它是两位数;(2)3是特殊数因为只有它是质数;(3)8是特殊数因为只有它不是3 的倍数;…,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结论出现,学生思维的浪花一次次被打开,他们发散思维的品质在这里得到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汉语拼音是聋儿学习发音说话学词识句辅助工具,也是聋儿掌握有声语文的基础工程。聋幼儿一旦学会了汉语拼音,掌握了拼读音节的方法之后,见到注有音节的汉字,借助拼音就有科读,为学词识句带来方便。  【关键词】拼音;发音;教学  汉语拼音是聋儿学习发音说话学词识句辅助工具,也是聋儿掌握有声语文的基础工程。聋幼儿一旦学会了汉语拼音,掌握了拼读音节的方法之后,见到注有音节的汉字,借助拼音就有科读,为学词
期刊
【摘要】学习能力是否能很好的培养的前提是学生是否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帮助掌握高中物理中的基础知识及与之对应的知识网络就成了老师们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基础知识梳理;典型题型归纳;数学解题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需要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合理的推理。高考注重的是对考生的能力的考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许多同学对物理学习望而却步,觉得太难。作为物理老师,要在物理课堂上把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特色,有效地融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使地理课每节课都能够成为高效课堂。在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采取进一步挖掘视听素材,提高地理课的艺术欣赏价值;借鉴语外史政等课的活动经验;通过摄影照地理、美术画地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观察能力;通过竞争激烈机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表现欲望。  【关键词】挖掘;借鉴;表演;竞争  “知
期刊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当课程方
期刊
【摘要】一个人语文学习效率的高低与他的智力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却是兴趣、情感、意志等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决定着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性质,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励着智力的发展和飞跃。  【关键词】语文学习;非认知因素  一个人语文学习效率的高低与他的智力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却是兴趣、情感、意志等非认知因素。非认知因素决定着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性质,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励着智力的发展和飞跃。因此,重视非认知因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 作者千篇一律,依葫芦画瓢,失去了作文的真实性。  【关键词】小学;作文;论文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指导要么以教师为重,从内容到语言一一喂给学生,束缚太多,学生 作者千篇一律,依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要接受这个高度发达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及时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而实旋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现就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科学文化;培养;教学  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要接受这个高度发达社会的挑战,就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
期刊
【摘要】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是数学核心的思维活动,教师教学后的反思,在于不断总结、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构建高效课堂。学生在变式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解决和反思,能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促进数学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变式教学;数学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周旋在数字、符号、定律之间,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演算、验证,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厌倦,学习热情会减退。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周旋在数字、符号、定律之间,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演算、验证,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厌倦,学习热情会减退。基于此,数学教学要有效地激起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