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拉萨(组诗)

来源 :北方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s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昭寺,清晨从这里开始
  凌晨三点,空气是冰冷的
  路上的行人很少,但我的心里热乎乎的
  一点也不害怕,我摇着转经轮
  走向大昭寺,开始我的一天
  不知道佛醒了没有,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睡
  面对着这块发亮的石板,我似乎
  还能感受到残余的体温,向着东方
  我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头,然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像一颗表针一样,围着大昭寺
  旋转在八廓街里
  一圈接着一圈,人越来越多
  老朋友们都来了,还有他们忠实的狗
  我们边走边聊,像一艘艘小船
  在人流中,在诵经声中
  在桑烟中,在风中——
  甘丹,高处的净土
  我仰望云端的甘丹
  山路崎岖,犹如通向幸福的路
  虽然艰辛,但希望就在前方
  汽车马达和我一样气喘吁吁
  一头大象背着民族的信仰奔跑
  繁华散去,这里恢复了安静
  狗懒洋洋地爬在地上,云环绕着金顶不愿离去
  几个僧人在阳光下窃窃私语
  没有人知道我的到来
  我点燃了一盏酥油灯,火苗伸了伸懒腰
  然后虔诚地向佛行了个标准礼
  转经筒吱吱扭扭地叫着,经幡在风中狂舞
  站在最高处,雪山、河流、村庄、行人
  以及刚修成的高速公路尽收眼底,我看不见
  痛苦和悲伤,其实佛也高高地站着
  淡然地看着我们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
  哲蚌,雪白的米堆
  遥望哲蚌,大山像一把椅子
  而你是它怀里的米堆
  空空的展佛台在孤独地守望
  等待着下一个雪顿节的来临
  它心底里喜欢万人敬仰的场面
  那个白色的海螺,隐藏了
  宇宙和地球的秘密,它和佛一起
  只接受朝拜,而始终沉默不语
  黑暗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样
  轻抚着这个已经忘记了故乡的孩子
  其实来不来哲蚌都一样,因为
  它在我的心里,只要想起
  我就会挂起无数的风马
  一遍遍默念六字真言,讓幸福
  和希望堆满拉萨
  色拉,辩经声声
  传说,那一天下起了冰雹
  一座寺庙在拉萨的北方崛起
  历史滚滚向前,那闪闪的金顶
  却和我一样,沉迷在
  五百年前那片野蔷薇怒放着的土地上
  一次坦诚的交流,一次激烈的碰撞
  一次棋逢对手的对决,一次满怀喜悦相逢
  巧妙地提问,智慧地回答
  穷追不舍,对答如流
  理越辩越明,即使败了也不会迷失方向
  我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巅峰时刻
  从少年到老年,格桑花开了又谢了
  他却一直没有出现,没有对手
  这里就是一个空空的舞台,我永远
  只能是听众和观众
  当雄,我在草原上奔跑
  你的辽阔,只适合奔跑
  火车在奔跑 汽车在奔跑
  骏马在奔跑 牛羊在奔跑
  雪花在奔跑 春风在奔跑
  我和卓玛在奔跑
  我们奔跑在你春天漫长焦急的等待里
  我们奔跑在你夏天一望无际的绿色里
  我们奔跑在你秋天金碧辉煌的收获里
  我们奔跑在你冬天冰清玉洁的苍茫里
  我们奔跑在你沉默不语波澜不惊的轮回中
  我们奔向了神秘圣洁的布达拉
  我们奔向了浩淼壮阔的纳木错
  我们奔向了雄伟峻奇的念青唐古拉
  我们奔向了温暖浪漫的帐篷
  我们奔向了美好幸福的梦乡
  布达拉之路
  布达拉是灯塔,不灭的灯塔
  希望的灯塔,黑暗中
  这是一条充满梦想的大道
  曲曲折折,谁也挡不住我前行的脚步
  因为光明就在不远的地方
  布达拉是寄托,温暖的寄托
  最后的寄托,迷茫中
  这是一条充满芳香的小路
  安安静静,虽然昼夜兼程也无法到达
  但我一直在朝圣的路上
  布达拉很近,也很远
  近得我可以触摸到他的呼吸
  远得他听不见我撕心裂肺的呼唤
  布达拉是一樽安静的佛,我是修炼的童子
  用一生的仰望走完这最后的路
  陈跃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生于山西芮城。曾在《诗刊》《飞天》《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飞翔的梦》《用心触摸天堂》《触摸玛吉阿米的笑》。
其他文献
【摘要】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表明,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音乐作品分析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所以,我们作为音乐相关的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环节,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形象的分析,来让学生产生震撼,这样不论是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通过;音乐;作品;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我们
期刊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使该课程目标不能很好地实施。笔者根据自己6年的教学实践,以本校《音乐鉴赏》课程为
期刊
【摘要】“比较法”是一种常见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它,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在高中音乐鉴赏《醇厚的中原韵》一课的教学中,多次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积极认知、体验、探究和感悟,从而创造有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比较;认知;体验;探究;感悟 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不同对象的观察和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比较法,
期刊
【摘要】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对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来说尤为重要。音乐教育除了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等智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优良心理品质(意志力、耐力)、学习态度和习惯、自信心、审美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教育;智力;非智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音乐应当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
期刊
忙活了一早晨,终于第一次完成杰作——香豆面饼子。  香豆是一种豆类蔬菜,但不吃豆子,只吃枝叶。菜地边埂洼里随便撒一把种子,只要有水,发芽和生长都不成问题。等到植株长过脚踝,将嫩的枝叶捋回去,洗干净撒些盐,放在盆子里像揉面似的使劲揉一阵子,在大太阳下晒干就好了。等到用的时候抓过一些,用擀面杖撵细,就成了香豆面儿。面是要用开水烫的,把滚开水浇在干面上,一边浇,一边拿筷子搅,等面粘到一起,再撒些干面用手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学将音乐作为文化或人类经验来研究的做法已经在世界中被广泛运用,对于每种不同维度的研究方法,其势必于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音乐研究的界限。《Theory for ethnomusicology》即为一本从音乐的田野个案入手,在研究方法上打破学科“壁垒”,结合社会学、语言学、现象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方法之著作。此书由美国民族音乐学家Ruth M.Stone所著,是当下学习民族音乐学不可或缺的一本
期刊
有些事物,只有低下头,才能嗅到它的芬芳,如同那路边的无名小花,虽不起眼,却能用淡淡的花香安抚那些早已满身疲惫的路人;有些事物,只有慢下来,才会感受到它的美好,就如那初春的微风,虽不能让寒冬残留下的萧条一吹而散,但却能给人以新生的期望;有些事物,也只有转过身来,才能发现它的珍贵,就如在外打拼多年的游子,每逢月圆佳节之时,总会想起离家前父母亲手做的那一桌子热气腾腾的团圆饭。其实平日生活中那些被忽视了的
期刊
遥远的时光里,女孩家的闺房大多是高高地矗立在阁楼上的,而阁楼又是严严实实地掩映在街道或院落的深处的。闺房一般都是小小的,小小的闺房似乎就适宜住着嫩蕊初绽、眉清目秀的女孩家。十六七岁的女孩家往往就开始有了细密的心事,于是,小小的闺房里就装满了女孩家幸福的梦想。若是有清风偶然吹动了窗子,吱呀的声音就会惊起了女孩家的无边遐想,她会蓦然四顾,看看是否有人看见她粉红色的心事。  在古代,女孩家的闺房是不许男
期刊
西部:匈奴人的河流  旷野空静  生活微凉  他在河西  背对人生  常年默对——祁连雪峰之清凉  一只只石羊缓慢转身  爱在星宿眼底睡眠  身怀几座苍凉绿阴  我的身影  孤独中和她流经同一方向  在稀疏的树林  在河西走廊  在一个人的胸膛上  一丝无法说出的漫长秋阳  在匈奴边疆  祁连磨脐山草原  流水推动祁连山中石磨  春夏秋冬四季不停  磨出清凉雪、雪白云、花香、鸟鸣  松涛、风的呼唤
期刊
立 秋  总是相信,蓝天下,有花香  纷飞,而季节已临近枯萎的边缘  我低下头来,想看见流水的青春年华  一只蝴蝶扇情的翅膀,却带来你绕道而去的信息  月光未老,秋天在昨夜莅临  梦中浸满了伤怀的水声  在往事里迷路的人  是否还有你  我把渐吹渐凉的竹笛放在寂寥的岸边  并不奢望,你折身回来,取走我爱的未竟余音  总是怀疑,你的内心还藏有闪电  有我来不及探寻的火,有我终生迷恋的光  在我想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