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走向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最喜在黄昏,暮色四合时,几个小兄弟姐妹搬来小板凳,围坐在庭院里。晚风徐来,奶奶形形色色的故事也随风飘来。其中奶奶讲过的一则往事,是关于我们车家和简家的,很是耐人寻味。
  解放前,我们家和邻村的简家在当地都是大户人家,某一日,我的曾祖和简家老爷在附近的集镇相遇。巧的是,当天他们身边各带一小儿。曾祖带的是小儿子(我的三爹),简家带的是他的长子秋顺。两个小孩年龄相仿,都十岁左右。车简两家本是世交,情谊深厚,再加上我曾祖在外谋事,平常难得在家。今日老友相逢,自然会坐下喝几杯,谈谈家常,叙叙旧情。大人喝酒聊天,两个小家伙在旁边蹦蹦跳跳、吵吵闹闹,难免会影响氛围和情绪。两位长者一拍即合:每人给五元钱,让他们自己吃去,自己玩去。
  半个时辰后,两个小家伙相继回到父亲身边。秋顺的五元钱分文未动,连折都没舍得折地交给了父亲。而三爹呢,五元钱早已花得精光。
  原来,三爹出去后,碰到了几个也上街溜达的同学。择日不如撞日,他约同学们坐下来一起吃碗面。可一算账,钱带少了,这五元钱刚好够同学们吃的,自己再吃钱不够了。为了不扫大家的兴,三爹灵机一动,拍拍肚皮说:“我早上吃得太饱,肚子还撑着呢,你们吃就行!”同学们信以为真,也不客气,坐下来埋头就吃,连汤也喝得一干二净,惹得实为饥肠饿肚的三爹直咽口水。
  一个是没舍得花钱饿着肚子,一个是花光了钱还饿着肚子。两小儿一说,两家的长辈开心地相视一笑。秋顺的父亲对儿子的表现十分满意,说:“人看家小,马看蹄好。我这小子将来勤俭持家是把好手。”言下之意,我三爹有点纨绔子弟的味道。
  我曾祖把儿子拉到身边,上下打量一番,脸上露出几分笑意。他一边轻抚着儿子的头,一边招呼店主加两副碗筷,示意两个小子坐下来一道吃。显然,他对儿子的做法也非常满意。
  时间一溜烟地过去了。几年以后,家乡来了革命队伍。此时的三爹已经成年,他成天琢磨着要去找队伍。曾祖母极力劝阻,好说歹说,都没拦得住。走后才知道,他不但自己去了,还拉了三个同学一同走了。走的时候十分匆忙,没带多少盘缠,也没想到后来的光景会那么艰苦。他们一路栉风沐雨,找了10天,连队伍的影在哪儿都不清楚。可身上的钱全花完了,吃住成了大问题。后来,他们把能卖的都卖了,勉强维持了个把星期,但还是不见他们的踪影。这时同行中有人打起了退堂鼓,说:“回去算了!”三爹坚决不同意,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哪怕是沿路乞讨也要把队伍找到!”
  真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四个面黄肌瘦、穷困潦倒的年轻人走到了武冈境内。三爹在那儿巧遇一个几年不见的朋友。受困之际,为难之时,碰到了故友,三爹激动得掉了眼泪。
  他向朋友诉说了他们的打算和目前的处境。朋友知道我家家境殷实,更知晓三爹为人急公尚義,二话没说,不但答应解囊相助,还请他们在家休整两天。又过了几天,三爹他们翻越了险峻陡峭、崎岖难行的雪峰山,终于在湘黔边界跟上了革命队伍。此时,离他们出发已有一个月了。
  再往后,三爹跟随队伍南征北战,几经辗转,在长沙安定下来,最终在省城某机关局长的位置上退休终老。
  再说说简家的秋顺爷吧。起初,我三爹也想拉他一起去找革命队伍的,但秋顺爷眼里闪过一丝恐惧,连连摆手说:“世道不好,兵荒马乱的,外面太大太乱,我不敢去。还是在家里安稳。”从此,两个发小兄弟天各一方。秋顺爷我还有点印象,长脸、瘦高个,不苟言笑,生活节俭,长年就那两件粗布衣服,但做得一手好农活。因他能识文断字,生产队有一年想让他做记分员,他硬是不干,准确地说怕得罪人。为了逃避,情急之下,秋顺爷爬上房顶,威胁队长:“让我做记分员,我就从房顶跳下去!”队里最终没敢让他做记分员。自此,秋顺爷老老实实地修理地球,一生都没离开家乡一步。
  三爹、秋顺爷两个人迥然不同的性格, 决定了他俩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出来工作已近30年了,奶奶逝世也快20年了,但她讲的这个故事却深深刻进我的脑海,每每品味它,每每都有收获。人的心性,好似一条子午线,看似无形,却影响一生。难道不是吗?优柔寡断的人一定难当大任,朝三暮四的人注定迷茫一生,背信弃义的人必然失道寡助,自私自利的人当然是门庭冷落,顾影自怜的人又怎能八面玲珑?
其他文献
在我家乡,走人家的意思就是走亲戚。  “走亲走亲,不走不亲。”大人们常常这样说。因而,逢年过节走人家就成了亲戚互动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小孩子翘首以盼的大好事——意味着新衣服加身、几大碗上桌、糖果包到手,可以不上山砍柴、下地干活,可以不做那本也不多的作业,还有干不完的家务事,想起来心里那个美啊!  记忆中,我们家里走亲戚似乎是父亲和我的专利。母亲和姐姐就像毫无疑问要待在家里一样;哥哥是劳动力,农活绑住
期刊
“王卉去世了,昨天。” 2016年10月9日晚,我得到消息,心头,为之一震。这个可爱的老顽童,走了。  我当即从书架上取下他的画集,九十四岁刘海粟题签的《王卉书画诗词选集》。扉页,有他用自来水笔挥写的字迹:二零一零初夏兒童節王卉藤翁八十八歲贈於杭州。“節”字的末笔,毫不客气,一竖直下,占了大半篇幅。“州”字连环草书,最后一点,顺势一拖,干脆利落,戛然而止,他啪地放下笔……他题字的那种情形,历历在目
期刊
在网上看到对当红男星孙红雷的一段采访,说他是个“眼镜控”,拥有几百个形态各异、颜色纷呈、价格不等的眼镜,用在各个不同的影剧情景、陪他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又一次听到“控”字,一问女儿,才明白“控”就是对一件事、一个东西或一类物品非常喜爱、特别专注、达到极致的人。真佩服现在的网络语言,什么“囧”、什么“控”,还有什么“萌”……总是言简意赅,一两个字就能说清事情根本。  感慨之余我又联想,我们这几个人是
期刊
大学毕业的那年冬天,寒风刺骨,冰冻三尺,天冷得出不了门。  老查也冷得死去活来。我和老查皆来自安徽农村,又机缘巧合成了同事,三言两语间,情投意合,旋即成了死党。只是公司宿舍的被子太过单薄,每晚睡到夜半,突然就冻醒了,只好各自睁着眼睛,蜷成一团,哆哆嗦嗦地等待天明。  囊中羞涩的窘迫,让我和老查摸遍了港下镇的每个旮旯角落,以期搜寻到最经济实惠的餐馆。约莫一周后,老查满脸通红地向我宣布,经他地毯式的摸
期刊
一  四十二年前的那个少年,走在崇山峻岭中。  他由父亲领着,在蜿蜒起伏的石板路上,从日出走到日落,为了购买一双解放鞋。明天少年就要出山去上中学,父亲决定给他添置双解放鞋。对于赤脚少年来说,能穿上解放鞋,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奢望,就像上中学这件事一样。那时上中学,不凭成绩凭推荐,生产队就一个名额,队长理所当然推荐自家小孩。父亲却不罢休,天天跑大队部,终于磨来一个名额。父子两个人,跑遍了周边分属两个公社
期刊
秋风伸出手将满山遍野的枫叶抽打得面红耳赤时,石田山岗上的毛栗球都笑开了嘴,露出褐色的一排牙齿,有的笑劲太猛,竟然蹦出牙床落满一地。湿漉漉的土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毛栗子,它们将脸皮贴在温暖的大地上,像婴儿睡在床上,一肚子的满足与惬意。  毛栗也算是板栗的一种,是土生土长的灌木,身材矮小,一个树蔸要丛生出四五个枝干,像一把把撑开了的绿伞接风接雨喂养自己。它枝干纤瘦,一副三餐呷不饱,发育不良长不高的样子,叶
期刊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妈的厉害就是出了名的,我语文考试没合格,英语老师就告诉语文老师:“你把他妈叫来,特管用。”我妈就来了,很激动地和老师对话,其实是“喊话”,说的无外乎就是那几句:“老师你不用客气,我家孩子你该怎么管就怎么管,该打打该骂骂,我绝不反对……”她喊话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声音也很大,手上会伴有很多动作,她看起来挺凶的,老師同学也都这么以为。  但其实是恐惧。  恐惧不是为别的,是为了掩盖软
期刊
柏油马路在烈日下吱吱地作响,好像冒着缕缕轻烟,从窗口望出去没有一丝的风影,我躲在空调房内不敢出门半步,又一个炎夏到来了。如今,我已不能离开所在的小城去乡村分享老父丰收的喜悦,感受那如火的夏日,我已远离了田地,那饱含阳光、泛着新鲜、混杂土腥味的稻谷,已经不是我的丰收果实。   七月骄阳似火,直催得路旁绿油油稻田没有几日便发黄,稻子发黄了,整个田野都连成了一片,满眼金黄。那几日,父亲身后跟着条狗,往田
期刊
我又遇见了他,就是那位总牵了一条狗,在我家附近的那座小山上撞树的老朋友。这次遇见他不是在山上,而是在一处叫作“泉城”的公园里,也是傍晚。  有多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一年?不止,至少有两年。  没有见到他是因为我散步的地点发生了变化——医生告诫我多走一点——我把散步的地点改在了这处离家稍远一点的公园里。公园很大、很清幽,林木也很茂盛,还有两片湖、一架凌空的桥,很适合“多走一点”。公园里有一块近水的空
期刊
我的睡眠习惯大多是晚睡晚起,一般是七点多起床,今天奇了怪了,清晨五点就醒来了。看看窗外,在一片轻柔的雾霭中万籁俱寂,本想再睡上一会儿,可硬是睡不着,索性就起了个早床。一番洗漱,吃过早点,习惯性地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闲来无事,找出几个月前写的一篇小文《少日同窗侣》传到博客上。这是一篇追忆同学的文章,题目则取自钱钟书先生《寄祝許大千七十》。他的这首诗全篇如下:“少日同窗侣,天涯一故人。振奇风骨卓,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