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外管理,构建社校一体化,提高德育实效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品德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及其从属的社会小环境,如家庭、邻里和社区及学校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家庭、社会、学校以不同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儿童青少年的整个生活。家庭、社会、学校任何一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德育出现漏洞,给不良思想品德以可乘之机,危害学生的品德的健康发展。
  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学生课余时间的释放,使学生校外活动的机会不断增加,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增多。在“把欢乐还给孩子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一些学校由于德育管理工作未能及时跟上“减负”形势,使学生校外的德育工作出现断层现象,导致各种不良的后果:一些学生因缺乏父母的监管,放学后无所事事,东游西逛,在百无聊赖中寻求刺激,往往走上违纪甚至违法的道路。如打电子游戏机、三群五队齐集抽烟、起哄,甚至挟钱、偷窃、吸毒等,不仅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危害到学生的品德的健康发展。一些学生放学后,被“望子成龙”的父母关在屋里,就像坐牢一样,度日如年,在棍棒与斥骂声中,在压抑中形成了反叛的心理,一旦有机会出到社会,便容易做出反常的行为。还有一些被父母看成是“含在嘴里也怕化了”的宠儿,终日在父母的保护伞下长大,一旦离开父母,便容易上当受骗,被“大灰狼”骗去做坏事。如某校六年级学生陈 XX,原是一名学习优良的好学生,实行“减负”后,因智力较好,作业完成后百无聊赖,便和初中同学一起看黄色影碟,最后走上偷窃的犯罪道路。这些,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过去那种只重校内教育与“家教”,不管校外学生去向,出现问题便抱怨社会风气不好的陈旧思想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德育管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品德表现和德育因素是无所而不在的,学生在校内外生活和学习的全部时间和空间也都是进行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加强学生校内活动的管理,构建社校一体化的德育网络,保障德育工作在时间、空间的有效衔接,对解决“减负”后的德育新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有重要意义的。
  那么,怎样加强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网络,提高德育的实效呢?针对学生校外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特点,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一、加强组织引导,赋予内容,教给方法,把校内德育引到校外
  根据学生放学后至家长下班前普遍无人监管的这一情况,我们引导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把校内的少先队活动形式延伸到校外,帮助他们成立街道红领巾中队、邻里红领巾小队等。并提供一定的德育实践内容,教给实践方法,将校内学到的德育知识自我实践,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形成品德。如开展“每天为家长做一件家务”的劳动教育活动,“做一天环卫工扫一天街”的公益活动,“我是街头的守护者”的观察记录活动,“家庭小图书馆”读书活动等。通过这些有组织、有内容的活动,把那些终日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的同学组织起来,赋予他们活动的内容,又使那些在家长监管下的学生走到一起开展各种读书、做好事活动,变“空闲无聊”为“充实快乐”。填补了学校德育在校外时间上的盲点。减少了不良事故的发生,也使校外成为学生校内德育的实践基地,保障了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
  二、开辟德育阵地,成立文明社区,净化环境,发挥集体教育力量,使学生在集体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集体生活环境和集体活动,对一个人的自我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更提出了“有了集体,那么一切教育问题就解决了”的观点。针对学生在校外分居够散,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空间上的特点。我们坚持集体主义的德育原则,设法成立各种德育阵地,如结合创建无毒社区成立文明社区、街道互助、校外学习小组等。把学生团结在一起,形成健康向上的团体,开展各种集体活动,使他们在良好的集体中形成优良的品德,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保障学校教育与校外德育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三、以導为主,督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
  针对学生校外活动在时间上较为自由,空间上相对分散的情况。在管理方面,我们遵循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德育原则,加强引导,启发自觉,培养学生的“慎独”品行。为此:
  1.发挥少先队的主体教育作用,充分利用队干自发组织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社区篮球赛”、“文明社区评比”、“美化环境”活动等。
  2.树榜样、评先进、推经验。树校外活动好的社区、中队、个人,推广经验。如三1班中队办了一个家庭图书室,我们便立即号召全体中队向他们学习。
  3.成立小小侦察队,设立小情报员,及时发现不良行为,加强说服教育,督导结合。
  开展文明社区评比,激发竞争,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这样,通过发挥学生的自治自理作用,不但减轻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争取社会支持,净化校外德育环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环境是学生品德形成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往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争取社会的支持,净化社区人文环境和自然坏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我们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1.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净化校外德育环境。给学生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空间。
  2.争取家长、群众的支持,配合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成立兄弟篮球队,家庭乐队等,让学生在大人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有益的活动。
  3.提高共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注重与有关部门及家长的沟通,取得一致认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通过以上的多种尝试,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0,打架、起哄等不良现象基本杜绝,从未接到过学生在校外违纪或做坏事的投诉。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包含了上课、用餐、游戏等,而午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从营造良好午睡环境、创设丰富的睡前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一日生活;午睡;习惯  英国的哲学家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在所有各种温柔的事件中,最应当允许儿童享受的便是睡眠。唯有睡眠应当让儿童得到完全的满足,是因为睡眠对儿童的成长和健康所起的作用是没有别的东西比得上的。”良好
新课标倡导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互动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会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才能够更好地塑造和表现出音乐美。所以,通过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既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开展互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于是,我们学校也就相应的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不健康心理问题的孩子。在四年级的时候,我接手的新班级里,就有这样一位留守儿童。  一、个案情况分析  小郑,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既聪明又活泼。因父母忙于做生意,他在家大部分时间与爷爷
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这种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思想情绪的一种方式。每个幼儿的大脑中都有许多美丽的图画,每个幼儿都拥有绘画的潜能。绘画是一种将各种线条、颜色通过细心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需要幼儿手、眼、脑配合使用,并将丰富的想象和从外界观察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绘画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下面,就如何进行体验式美术活动,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改革以后,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在探索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然而,从目前幼儿园教学的现状来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不充分的问题仍然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存在。在幼儿园课程构成领域中,社会领域课程游戏化教学实施中存在着游戏设置与运用偏差、游戏环节的指导不合理等问题,造成社会领域课程游戏化的实施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以社会领域课程游戏化建设为切入点,对幼儿园课程游
【摘 要】 新时期美术教育的发展,引发了小学美术专职教师队伍和专业化成长的需要,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课题研究;美术教师;专业成长  一、问题的缘由  近日,我接到一位同行的电话,“吉老师,马上申报县级骨干教师了,听说你有一个市级‘十三五’课题,能帮我加个名字吗?”听到他的求助,我陷入了沉思:课题研究在我国已实行很多年了,而我们很多小学美术专职教
【摘 要】 授之以渔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班主任管理的艺术所在。笔者长期从事农村初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深刻感受到如何激发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对一个班级的发展是多么重要。笔者借此拙文,抛砖引玉。  【关键词】 自主管理;农村初中;潜能;策略  初中阶段要充分开发学生的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借助班级科学的管理策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传统教育一直在强调班主任在班级中的管理作用,过多地捍卫了班主任的管理
不知从何时起,看一本书总是喜欢慢慢地从前言读起,特别是作者亲笔写的前言,哪怕再短,总觉得应该好好看看,那感觉就像是大学时选学的一门最感兴趣的课程,然后早早来到教室里占了一个前排的位置,满心期待地等待着老师们娓娓道来。那种亲切感和熟悉感就像是钱塘江的水扑面而来,猛烈又不失温度。《班主任兵法》就是这样一本我放在案头常常和着月色认真读起来的书。  记得这本书的前言里,万维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他说,有一个
【摘 要】 近年来浙江省社会组织数量持续增加,在助力弱势儿童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作用。本研究立足于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浙江省阳光教育基金会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通过对其资金来源、管理模式、公益项目等方面的研究来探索其运作模式,结合对弱势儿童的访谈来分析其效果,基于此提出“互联网 社会组织”助力弱势儿童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 社会组织;弱势儿童教育;运作模式;效果研究  一、前
今天,阳光明媚。小鸭子到草地上玩,一不小心掉到一个坑里。  小鸟看见了说:“小鸭,你怎么掉到坑里了?”小鴨说:“我在草地上,不小心掉下来的。”小鸟说:“你等着,我去叫大伙来救你。”  过了一会儿,小熊、大象和小猴来了。小猴拿着木棍说:“小鸭,我用木棍把你拉上来,怎么样?”小鸭子说:“可以,但是我手太短了。”大象说:“我用鼻子把你拉上来,怎么样?”小鸭子说:“可以。但是你的鼻子太滑了。”小熊拿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