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头山的旧时光

来源 :散文海外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船记
  我怕海。
  那一年跟父亲出海,船没行多远,我就顶不住了,硬撑了一会儿还是没能熬住。先是“翻肠倒海”,吐得黄胆都要出来,胃里东西倒空后,接着干呕,黄汁水沥沥的,再这样下去,我担心肠子也要出来了。被父亲架到船舱里头,虚弱地躺着,面色惨白,额头冒虚汗,比死还难受。船舱内的床铺,说是床铺,其实勉强可以安身,像只白鸽笼,长度仅放得下身子,个子高的人得蜷起腿来,转侧都困难。下面是机舱间,柴油机轰鸣,声音透过隔断的板壁,反弹起来一震一震的,讲话根本听不见。船员打着手势,长期以来,他们已形成了某种默契。难怪,渔人讲话都这么大嗓门。一方面彼时的渔村形制、生活方式使然,另一方面,渔场作业,二十五匹、五十匹的柴油机轰响,不大声说话,根本听不见。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生活习惯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粗犷、豪爽,造就了他们的生活底色。
  在船上,刺鼻的柴油味灌进鼻子,船只跳舞般晃荡,人顿时乌晕团眩,父亲拿了一个面盆,端在我面前,见我实在无可吐之物,便问我想不想吃点东西。我实在没力气说话,经过连续的折腾,人像纸一样轻薄,好在有一床让我栖身。没有床,我也会随便找个地方躺下再说。那一刻我晓得了乡语:人是怎么一截一截死的。此刻,就只想静静地躺下,一动不动。等风浪稍微平缓,我勉强吃了几口饭,嘴里含了块咸带鱼,润了润寡淡的口味。船一启动,马上又吐了。胃一阵阵痉挛,整个身子蜷缩一团,心里喊着:让我死吧。若此时,被人抛入大海喂鱼,我大概也无任何反抗之力,死只是一刹那的事。不时有人进出,我实在没有心情听他们说什么,隐约听同船的船员跟父亲说着“这么没用,旱地鸭”之类鄙视的话。
  晕船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关键是我晕船的死样,看不到作为一个海员的培养潜力,那才是要命的。如果能吃了吐,吐了再吃,就能折腾过来,过了晕船这一关,我才有资格在海上生活。我四肢绵软无力,脑子倒是清爽,叽咕的言语入耳,听得面孔发烧,怪自己不硬扎,塌了父亲的台面。我迷迷糊糊地瘫在船上,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船入大洋,风平浪静,我挣扎着起来,胃里吐干净了,身子舒服多了,站起来,四肢颤抖。可我还是进不了食,一进食就反胃。
  父亲说,他下海时可没有这么舒服,哪个船主愿意雇一个不会干活的伙计,一水(一个周期,时间一般半个月左右)没有适应,第二水卷铺盖走人。所以,只能硬撑着,一边烧饭干活,一边呕吐。渔家的孩子都是贱骨头,咬咬牙,挺一挺,也就缓过来,每个渔家子弟都是这样迈过这道坎的。父亲说起来,平淡得像扯旧年的家常事。
  跨出父亲的床铺,外头就是船舷,容一人可过,风大时浪劈头盖脸进来,盖过驾驶室,有好几人高。即使平风息浪的天气,开足马力,两边的船舷犁开的浪花也会溅入船内。鱼腥味、柴油味及其他污浊的气味混杂,加上船体晃荡,两三下我便禁受不住,只得攀住扶手,佝偻身子,又开始干呕。父亲不时关照我,进出要当心,手要抓住物件。一个水手,最起码的本领是能与船合为一体,随形赋身,船随着浪起伏,你的身子借力随之起伏,如履平地。我那时恐慌得要命,觉得船涌起来,人像要被跌出去,身子想拼命地压下去,刚好与力的方向相反,哪有不七冲八跌的道理。脚铆不牢船,身子是飘浮的。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弄不好被浪扔出船外。你可以想象我那时的模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狼狈极了。
  船屁股后头有一把舵,别看渔民驾船轻轻一推,船就调离方向,其实舵很重,我试过,扳不动。舵后,挖空了一个方方的洞口,渔人打水,大小解在这里解决。这个口子太大,我试着去坐了一下,整个身子无所依托,靠一只手借力,一不小心就会栽入海中。可是渔人就是这样方便的,我只能憋住,不敢在那地方方便。后来实在憋不牢了,父亲扶着我,急急地解决,屁股是一片荒凉的感觉。等完成这件事情,再反身、立定,看到海水吐着泡沫逶迤流过,留下荡漾的折痕。从后面可看见机舱间,一个老轨(负责船只机器动力的船员)待在里头,暗无天日,他身上满是油污。机器是一艘船的心脏,我没有下去观察过,那时,柴油机估计还是手动摇臂发动。老轨最要紧的工作是管好机器,不让其发生故障。有一年的台风季节,父亲的船在礁边作业,平时机器要发动好几回才能工作,那天不知哪来的好运气,一下子发动,驶离危险区域,然后到洋面,全力顶着浪。还有一种方法,让机器熄火,让船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至于哪种方式合适,只能由老大(船长)临场而定。在海上,人算不如天算,“三尺板外是阎罗”。
  我特意进了厨房。这次下海,最主要的是体验一下渔民的一日行当,水手的首项工作便是当火头军。厨房的位置在船的后半部分,空间逼仄,大人需弯着身子在里面忙活。印象中是两眼灶,一眼是烧饭,用蒸桶,每人一钢盅饭盒配量;另一眼是一只大铁锅,用于做菜,菜品简单,要么是白菜、青菜,要么是鱼类。当时要求没有那么高,唯一的要求是饭要熟,菜要咸淡适宜。船员顶讨厌吃夹生的饭菜。但对一个刚入船的新手,十七八岁的小伙把十多个人的饭菜弄熟谈何容易,虽有老师傅耳提面命,但也不能一下操作熟練。一面是晕船,一面是点燃柴油生火,碰到风向不好,烟熏火燎,可以想象其中手忙脚乱的场面。船只在劈波斩浪,像一只玩具不时地叠起抛下,一个如现在的初三或高一学生年纪的小伙,展开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即便他经过了晕船这一关,大冬天的半夜起来,如何吃得消?这个年纪的小伙子正是贪睡的时候。尤其刚入船的小囝,在船上几日几夜不能睡觉,困得拉都拉不起来。有时候没办法,大冬天的兜头一盆冷水浇下去……这不是残酷,船上生活就是如此。所以,刚入船的时候,一般他的父母总是托人照顾,少些打骂,实在腾不出手的时候,帮衬一把,渡过难关。
  那次,我第一次见识了航行在海上,除了海水、天空,偶尔闪过的鸥鸟,别无他物,一切空空如也。一切的一切是如此渺小,看不到同行的船只,望不见陆地,人会特别紧张与恐惧不安,不知哪一刻精神就会被巨大的虚空吞没。原来对岛屿、对海洋的瑰丽想象,都变得如此平淡。
  回港的时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风和日丽,一个邻居(比我大了四岁)特意把我带到驾驶室的上头,两人盘腿而坐,船头的桅杆特别醒目,张开旗子,有一种生命的律动。两旁是起锚机,网具堆放满满当当,船员干完了活儿,系着油布栏,套着皮袖套(不能穿便服,否则容易被网线扯带入海水中),有几个蹲在船舷边抽起了烟。坐在上头,视线极好,能望见船的大部分,船艏剖开海浪,听得见海浪发出“哗哗”的声响,船像一枚叶子在海上浮浮沉沉。他聊起了在海上的生活,遭遇的各种险情,很多情景是我想象不到的,对他来说这两天的情况简直“小儿科”,太不值得一提了,看来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船上的日子。对我们海边人来说,除了下海这条生计,还有什么可以走呢?他说起了风暴,他说害怕有什么用,蒙着眼吧。不一会儿,我们看见了磨盘山,我一下子振作起来,我知道进了磨盘山,就是切段山了,然后就外南头了,我扶着栏杆站了起来,两天不见山,乍一望见,像是一位多年不见的好友,一扫颓唐的模样,眼前的风景竟是如此美好。我的邻居说,在大海上漂浮多日,看见陆地,心便定了。   那年我读初二,父亲拣个好日子,让我体验一下下海的滋味,顺便为将来做些打算,只是我发誓死也不到船上来了。那次以后,我却在心里埋下了阴影,我害怕长大,莫名地为我的未来而担忧,感觉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可是除了下海捕鱼,我还能干些什么呢?那时我真不知道。小时候有事没事就画两张图,一张是木帆船,一张是机帆船,想象着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水手。
  船上的职务人员根据各类作业配备,我们南头山的船只开始是帆船,摇橹作业,只有几个船员。后来是机帆船,以对网、拖网为主,有网船和偎船。一条船上加起来有二十多个人,包括:船长、老轨、出网(负责船上的网具)、头多人(撑舵)、出袋(辅助出网)、拔袋、二轨、拖下纲(辅助出网)、水手、伙夫等。彼时,我的父亲是出网。
  生活记
  父亲上岸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窘。我们那时还小,不知道这一改变意味着什么,但从母亲忧心忡忡的脸色里隐约嗅出些不安与无着。我们似乎也学会了看“风向”,一下子听话了许多,早早地做完作业,早早地上床睡觉,力所能及地帮母亲干些家务事。很多个晚上,父母都没睡着,偶尔侧身发出响动,我都听得非常清楚。他们醒着,我也醒着,父母很少交流。我不敢发出声音来,也不敢去询问,母亲的一声叹息,幽幽地砸在我的心上。
  父亲上岸后,我去上学,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邻居问我,你爹爹不去捕鱼了,那你们吃什么?你们上学的学费哪里来?我回答不出来,她们走后,我怏怏得想哭,我很害怕有一天真的像下岙的阿黑一样不能去上学了。那时我真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不下海了。从此每次有渔船来,岙里的人都有鱼吃,我们家没有。母亲沉默,我也不响,但是心头窝着一股火,像是父亲欠着我们什么。有一次,我说,每天吃蔬菜,吃得淡死了。我赌气不吃饭,母亲发怒了,打了我一记耳光。我哭得很凶。下岙的大娘听见了,给我们送来了几只蟹,几条鱼。她对母亲说,小孩子嘛,口馋正常的,已经够听话了,你不要打他。母亲装着有志气似的推托,我偷偷打量着母亲,担心她真的不收。大娘说,不是给你,是给你三个孩子的。母亲的手一下子僵住了。我止住了抽泣。我看见母亲别过头去,用衣袖擦了擦眼角。那晚,我们又吃到断顿好久的新鲜海货,我满满地吃了三碗饭。
  每次有船回来,我都有意无意地到邻居家去,心里打着小算盘,想蹭点吃的,偶尔也能分到一只蟹脚。不久,风言风语传到母亲耳边,是些很难听的话。母亲立了规矩,以后谁也不准去蹭吃的。我们都很听话,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可是,小孩子怎能断了念想呢?每当出海的船只回岸,我就扒在院子的围墙上看,想船里装着的渔货活蹦乱跳的样子。想:长大了,要当一名渔民,捕很多很多的海鲜,带到家里,让家里人一年四季不断顿。母亲怕邻居看见,把我唤了进来,母亲那天做了好多蔬菜,还加了一碗咸带鱼。母亲说,蔬菜对小孩子长身体有好处。我撇了一下嘴,想起上次教训,不说话。我们都不说话。我知道母亲是骗我的,但我装着很好吃,吃了好几碗饭。吃完饭,早早地上床。母亲其实看得出,我在赌气,她叹了一口气。
  母亲得空,就到海边敲藤壶,敲牡蛎。我们跟在母亲屁股后头捡螺,拾花蛤。这样不至于几星期桌头没有海味。父亲有空会去海边推挈(用“挈网”捕捞小海鲜的方法),拾掇些鲷鱼、虾、黄壳蟹等,解解我们的馋。在海边总是有办法。父亲会采海葵,他是用脚踹,记得有一回采来很多,母亲烧羹,味道鲜美。母亲那段日子总是变着法子做些菜,让我们这个家看起来还像个海边人家。
  这些自然都是小事,最大的事是生计。父亲捕鱼时在船上任“出网”角色,是个网师。父亲唯一的依靠就是这项技能了。父亲没有人脉,刚开始每当有船来,就带着网刀,到码头去候活计。父亲是贴着人家的面孔,非常卑微。有了雇主,像妇女一样一工一工算。女工二十元一天,父亲三十元一天。父亲说,我是网师,应该翻倍。那个领头的说,要做就做,不做拉倒。父亲捏着网刀,涨红了脸,杂在一堆妇女中间,显得非常尴尬。幸亏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解围说,技术活,还得依靠网师,稍微再涨些工资。父亲总算有了些脸面。我知道父亲在补网,但我一回也没去看望。父親不想我去,我也不想去,我觉得我去了父亲会抬不起头。
  眼下的境遇,与父亲的预想反差太大。父亲本想不做“出网”,在岸上接网具业务,家庭作坊似的,然后开成一家小厂。
  有一年冬天,傍晚时分,我们正准备吃晚饭。忽然一个船主急急忙忙地找到父亲,说网具破了,叫父亲去看一下,但时间很紧,晚上必须补完。父亲放下碗筷,跟着他走了。过了一会儿,有人带信来叫母亲一道去帮忙。母亲拿了一只手电筒,掩上门匆匆赶去。十二月的冬天很冷,屋外头的西北风呼呼地吹。我和哥哥吃了饭,做完作业,就守着一盏美孚灯等着父母来。等着等着,实在困了,我们伏在桌上睡着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迷迷糊糊中辨出是母亲的声音,轻轻的,有些发抖。开门后,他们裹着一阵冷风进来,把我和哥哥的睡意全部吹醒。母亲头上裹紧围巾,清鼻涕流下来,身子阵阵发抖,声音里拖着哭腔,哆嗦得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父亲的手已僵住了,几次想从上衣袋里掏出网刀、梭,但掏不出来。我不知哪来的机灵劲,移过美孚灯,说,阿爹快烘烘手。哥哥忙着去灶洞烧开水。妹妹已在床上睡着了,父母没有叫醒她。父亲看了一下手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他兴致很高,喝着热开水,说,今天赚了,现账。父亲从里面衬袋掏出钱,让我数数。我一张张数,五张。我不信,又数,是五张。我说,阿爹,真是五十元。父亲说,那还会有假(那时的五十元,可值今天的一千元吧)。
  父亲后来爱跟我说起那晚的情景,说母亲冻得哭了。母亲说,我们回去吧,我不想赚这钱了。父亲说,忍一忍,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为他们你也得忍一忍。在最困难的时候,父母就这样忍了下来。很多时候,我总是肤浅地理解父母的苦,至少没从他们的处境去理解他们。我总是过多地在意自己的委屈,而忽略了委屈背后父母默默背负着的责任。
  (选自2021年第7期《青年文学》)
  原刊责编  陈集益
其他文献
阿兰·德波顿的文字有的我喜欢,有的就不喜欢了。譬如在一篇文章里他这么写:“大广场的北侧长约101.52米,它是在1619年,由德莫拉建成的。这里的温度是18.5摄氏度,风向朝西。大广场中央的菲利普三世骑马的雕像高5.43米……”我不清楚他为何要如此运用数字,联系后边的文字,这些数字完全不必出现。数字多了,韵味少了——只能说每个人行文方式不同,如我则谨慎之至,尽可能少用甚至不用。此时是春天,信手写一
期刊
漆园吏告诉我,这棵树不比大椿,但也一把年纪了。  漆园吏告诉我以后,一只精卫鸟从云端出,以炎帝千金的姿态,盘旋在岳家寨上空。那时岳家寨还不存在,连鸡子儿里的一根血丝也谈不上,岳家寨诞生是两千年后的事了。從上古而来的精卫鸟,俯视着巉岩凌穹的太行山,于莽苍之中发现一棵树格外耀眼,像它胸前缀着的父王赏的宝石。  这棵树就是古榔榆,守望在如今的岳家寨。从精卫鸟发现它的那天起,古榔榆愈加生机蓬勃,与天地同修
期刊
冬季单冷,温了一壶桑植白茶,和两三朋友闲坐畅聊,聊到省城干部在桑植凉水口韩家坪社教的故事。虽言语简单,却如握在手中的白茶,温暖了我。  于是,我想去韩家坪玩一玩,走一走,看一看。我沿着盘山公路,很快就到了凉水口。凉水口的水,绿如西湖,处子般动人可爱,但,我没来得及欣赏它,甚至连集镇上叫得响的油粑粑都没尝上一口,车子便进入岔路,朝李家庄方向驶去。  刚转弯,坐在车上的一位凉水口的镇干部忙喊司机停车。
期刊
盛春的烟台,犹如盛装的美人,披红挂绿,穿金戴银。许是偷饮了几盏花雕酒吧,只见她桃腮飞霞,杏眼流光,越过早春和仲春,一路娉婷而行,端的是那么的光彩照人,倾城倾国。  然而这满城春色,虽容貌艳丽,却是不足以尽兴的。好似长在深闺欲语还羞的女孩儿,美是极美的,可终究少了些奔放撩人的意味。于是我们驱车至郊外,追逐那漫山遍野的芳菲。我想趁春光燦烂,向天蓬元帅学习一回,放肆地浏览美色,任性地观赏花草。  沿着阳
期刊
多姿的峰峦飘着多姿的云彩,  多情的涛声伴着多情的螺号。  山的挺拔,海的壮丽,  有我们的身影,有我们的欢笑……  悠扬婉转的旋律,深情激越的歌词,犹如春天的小溪在开花的山野里淙淙奔流,越过多少峰谷,飘过多少田畴,一直飞进了我们的心里……  这首名为《多彩的山海》的男女声二重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宁德地委宣传部、文联组织文艺家创作的电视艺术片《山海的交响》中的一首。它生动展现了闽东的山海风
期刊
再也不会有那样的一条河流了。在我的一生中。它只能从我的一生中流过一次。它穿过我,穿过辽阔的鲁东南大地,穿过我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它日夜川流不息,穿过浩渺的苍穹与宇宙,穿过无垠的时间与空间,带着无涯的萧索与寂寞、虚幻与孤绝,滔滔东流入海。  这是时间的大河也是幽冥的幻灭之河,它存在于虚无与真实之间,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而我们,其实都是在左岸苦苦挣扎等待的渡河之人。  一小段月光惊醒了我。我躺在土炕
期刊
我外出的机会很多,每年都有好多次。到了外地,我很少逛街,很少买东西。别人送给我的礼品,我一般也不愿往家里带。一是我把带东西视为一种负担、一种累赘,能不赘就不赘;二是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家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新摞陈,陈摞新,把家里有限的生存空间挤占得越来越小,几乎构成了压迫。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万里迢迢把一件包装精美的物品拿回家,随手放到一个地方就忘记了。等偶尔再发现时,已经多少年过去,连我自己
期刊
穆涛,《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专委会委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出版《先前的风气》《看左手》《肉眼看文坛》《散文观察》等书十二种,其中《先前的风气》一书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和“2014年中国好书”。201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发现时间开始:一根由神奇到神圣的棍子  我们中国最原始的计时工具,是一根棍子,学
期刊
条凳  远远看来,梅溪乡下的“中门李”老屋场,好比摊在岁月里的一幅画——不单时间成为生命的底色,就连溪水、瓦屋、树木和人等等也一脉相连。等走近了,你才发现树木多得数不过来,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抒写着人间的色彩。  树木一多,便出木匠。恰巧,我爹是这行当里最牛的一个。平日里逮根木头,斧子一抡,便有了方向。  我出生的那天早上,他正在堂屋里打条凳。倏忽间,斧头的咚咚声,刨子的呱唧声,融为欢乐的混响。这混
期刊
梅李镇有一条由泥沙冲激而形成的河流,名叫“盐铁塘”。河面上跨着一座座三环洞的小拱桥。桥洞间掩映着细纹般的波粼和婆娑树影。河水是清澄的,河边长着青青的水草。  盐铁塘两岸风光秀丽,花红柳绿,绚丽多彩。岸边、桥头、水滩到处是泥沙,连同捉摸不透的河底蕴藏的也全是泥沙,简直是沙的海洋。  这里的沙乍看似泥,颜色深,分量重,粒子细,叫作“梅李沙”。当年本地农民造房时大多用梅李沙替代黄沙,拌着水泥铺砌砖石或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