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转换传统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尝试其他方法,试图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关键词: 解放 角色 朗读 实践
新课程改革不再是陌生的话题,正如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倒退,课改总是在曲折中不断推进,毕竟时代发展已经给传统的教学提出质疑,容忍已成为历史。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演说词单元真是让教者颇为伤神,不知道一时该把握什么。对其中一篇演说词《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采用以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兴许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
一、教学设计和媒体的构想
1.量体裁衣。考察《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这篇演说词,顾名思义,演说要突出说的特点,其本身蕴涵视听的特性,那么介入媒体将是理想的突破口,是对教学需要的一种积极关照,避开盲目,获得理性认同。虽然现代语文教学已由奢华的媒体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朴素理性的回归,但利用多媒体与此并不完全抵触。
2.完美的现场指导。演说词特点及演说要求都是学生应当认识到的,是一个无法切割的目标,这种目标取向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并非所有教者本身都是完美的典范,靠单纯灌输某种理念走向绝对抽象时,学生会陷入某种淤泥而无所适从,毫无疑问,教者就是讲得再详细也只是纸上谈兵,对于学生而言毫无效果。因此,名家的课文录音视频的介入则完美地弥补了上述不足,让学生听,还让学生看,现场指导远离枯燥的灌输必定会在学生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具体、形象在这里获得了绝对意义,这正是多媒体运用追求的终极目标。
3.知识视野开阔。《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究其对象,对于莫泊桑的认识,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这是开阔知识视野的潜在要求,对提升学生审美会产生隐性推力。似乎只要提到作家作品就已经实现了教学目标,似乎黑板代替媒体会有同样效果,实则不然,媒体的介入,诉诸了耳朵,诉诸了眼睛,还诉诸了一种美感。有肖像图片,还有代表作品的电影片段,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入电影元素,本身就是对语文媒体教学的一种突破,带有欣赏性质,带有对美的培养和熏陶,因此视听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更有可能触及学生美感世界的升华。
二、课堂45分钟的比例分配
课改过程中的新观念新思潮层层叠叠,但始终没有脱离课堂,课堂时间的分配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构建时间分配的黄金分割点上,似乎没有统一标准。
1.逐渐被消解的滔滔不绝。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有限时间达到最高效率,教者尝试精炼课堂语言,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啰唆,教师的话语分量只占百分之三十为宜,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样课堂节奏实际上加快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了。随着教者支配时间的缩短,其角色慢慢发生变化,“满堂灌”不再允许,如何引导、如何启发成为教者构思的焦点,换一句话说,教案已不再是课堂的读物,原先对着教案的滔滔不绝逐步被消解,并被一种新的提问、新的话语设置替换。因此,在这节课上,教师真正解放自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质疑、相互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机器人退出课堂。“满堂灌”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主讲,学生做笔记,以致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全靠课后工夫,学生似机器人一般,随着教者指挥棒运转。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尝试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化为主动。有了前者媒体情境激发的兴趣必然会激发学习欲望,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再是一句空话,学生有了自己思考的时间,有了小组讨论空间,彼此合作交流就会增多,如对演说词特点的感悟,对于语言特点的品味,都将在这种氛围中迎刃而解,运用集体智慧,逐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灌输解决了什么问题,不是为“是”什么而学习,而是为了“为”什么而学习。通过这种意义上的解放,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机器,真正把知识学活了,文本解读能力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锻炼中得到了提高,不再流于形式,象征性地蜻蜓点水式地做个样子。事实证明,把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他们听得更认真,讨论得更深入,合作得更有实效。
三、动口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前几年,英语教学造就了一大批哑巴英语,而语文教学似乎没有哑巴的可能,但是,语言表达、语言交流、语言沟通都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课改不否认语文的实践活动,但是可供操作的受到诸多限制。从绝对意义上讲,课堂永远是不自由、封闭的,但是,从相对意义上说,课堂是自由开放的。
1.语文的李阳克立滋。学英语要说,学语文同样如此。对于《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而言,其有着独特优势,不似一般课文,枯燥乏味,演说词中带有很浓烈的感情色彩,比较适合朗读。课堂教学中有意安排学生朗读,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交流能力,暂不要求声情并茂,只要读出感情就算达到了教学要求,演说词的特点是有一个感情跌宕起伏的过程,在高潮部分,感情最浓烈的时候,学生如果能大声地读,那么对于自己是个不小锻炼。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读得精彩,关键对于他们而言,强调了另一种学习方法,在朗读中自我感悟,在朗读中自我熏陶,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朗读中强化印象。部分同学几乎不敢开口发言,但从朗读开始,实际上是从另一层面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2.动手的实践课。并非劳技才有如此专利,语文课同样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的探究延伸练习中,安排学生阅读莫泊桑另一篇有名的短篇《项链》,写读后感是作文练习的实践,要求学生有兴趣地一起排《项链》的话剧,也可以说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尝试,意义很清楚,既是锻炼能力,又是培养兴趣,对于语文教学是一种显性关怀。在课后落实这一环节中,结果学生表现出十二分的热情,学习参与度、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才知道,原来语文课也可以这样上,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似乎一刹那被激发出来了。当然并非所有语文课都要上成表演课,只是一次尝试,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改下,多一分思考,少一分牢骚,相信有一天总会找到岸的感觉。
关键词: 解放 角色 朗读 实践
新课程改革不再是陌生的话题,正如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倒退,课改总是在曲折中不断推进,毕竟时代发展已经给传统的教学提出质疑,容忍已成为历史。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演说词单元真是让教者颇为伤神,不知道一时该把握什么。对其中一篇演说词《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采用以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兴许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突破。
一、教学设计和媒体的构想
1.量体裁衣。考察《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这篇演说词,顾名思义,演说要突出说的特点,其本身蕴涵视听的特性,那么介入媒体将是理想的突破口,是对教学需要的一种积极关照,避开盲目,获得理性认同。虽然现代语文教学已由奢华的媒体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朴素理性的回归,但利用多媒体与此并不完全抵触。
2.完美的现场指导。演说词特点及演说要求都是学生应当认识到的,是一个无法切割的目标,这种目标取向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并非所有教者本身都是完美的典范,靠单纯灌输某种理念走向绝对抽象时,学生会陷入某种淤泥而无所适从,毫无疑问,教者就是讲得再详细也只是纸上谈兵,对于学生而言毫无效果。因此,名家的课文录音视频的介入则完美地弥补了上述不足,让学生听,还让学生看,现场指导远离枯燥的灌输必定会在学生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具体、形象在这里获得了绝对意义,这正是多媒体运用追求的终极目标。
3.知识视野开阔。《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究其对象,对于莫泊桑的认识,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这是开阔知识视野的潜在要求,对提升学生审美会产生隐性推力。似乎只要提到作家作品就已经实现了教学目标,似乎黑板代替媒体会有同样效果,实则不然,媒体的介入,诉诸了耳朵,诉诸了眼睛,还诉诸了一种美感。有肖像图片,还有代表作品的电影片段,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入电影元素,本身就是对语文媒体教学的一种突破,带有欣赏性质,带有对美的培养和熏陶,因此视听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更有可能触及学生美感世界的升华。
二、课堂45分钟的比例分配
课改过程中的新观念新思潮层层叠叠,但始终没有脱离课堂,课堂时间的分配越来越得到重视,在构建时间分配的黄金分割点上,似乎没有统一标准。
1.逐渐被消解的滔滔不绝。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有限时间达到最高效率,教者尝试精炼课堂语言,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啰唆,教师的话语分量只占百分之三十为宜,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样课堂节奏实际上加快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多了。随着教者支配时间的缩短,其角色慢慢发生变化,“满堂灌”不再允许,如何引导、如何启发成为教者构思的焦点,换一句话说,教案已不再是课堂的读物,原先对着教案的滔滔不绝逐步被消解,并被一种新的提问、新的话语设置替换。因此,在这节课上,教师真正解放自我,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质疑、相互解疑,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机器人退出课堂。“满堂灌”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主讲,学生做笔记,以致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全靠课后工夫,学生似机器人一般,随着教者指挥棒运转。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尝试真正解放学生,让学生由被动化为主动。有了前者媒体情境激发的兴趣必然会激发学习欲望,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再是一句空话,学生有了自己思考的时间,有了小组讨论空间,彼此合作交流就会增多,如对演说词特点的感悟,对于语言特点的品味,都将在这种氛围中迎刃而解,运用集体智慧,逐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灌输解决了什么问题,不是为“是”什么而学习,而是为了“为”什么而学习。通过这种意义上的解放,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机器,真正把知识学活了,文本解读能力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锻炼中得到了提高,不再流于形式,象征性地蜻蜓点水式地做个样子。事实证明,把学生的双手解放出来,他们听得更认真,讨论得更深入,合作得更有实效。
三、动口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前几年,英语教学造就了一大批哑巴英语,而语文教学似乎没有哑巴的可能,但是,语言表达、语言交流、语言沟通都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课改不否认语文的实践活动,但是可供操作的受到诸多限制。从绝对意义上讲,课堂永远是不自由、封闭的,但是,从相对意义上说,课堂是自由开放的。
1.语文的李阳克立滋。学英语要说,学语文同样如此。对于《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而言,其有着独特优势,不似一般课文,枯燥乏味,演说词中带有很浓烈的感情色彩,比较适合朗读。课堂教学中有意安排学生朗读,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交流能力,暂不要求声情并茂,只要读出感情就算达到了教学要求,演说词的特点是有一个感情跌宕起伏的过程,在高潮部分,感情最浓烈的时候,学生如果能大声地读,那么对于自己是个不小锻炼。当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读得精彩,关键对于他们而言,强调了另一种学习方法,在朗读中自我感悟,在朗读中自我熏陶,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朗读中强化印象。部分同学几乎不敢开口发言,但从朗读开始,实际上是从另一层面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2.动手的实践课。并非劳技才有如此专利,语文课同样可以开展实践活动。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的探究延伸练习中,安排学生阅读莫泊桑另一篇有名的短篇《项链》,写读后感是作文练习的实践,要求学生有兴趣地一起排《项链》的话剧,也可以说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尝试,意义很清楚,既是锻炼能力,又是培养兴趣,对于语文教学是一种显性关怀。在课后落实这一环节中,结果学生表现出十二分的热情,学习参与度、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才知道,原来语文课也可以这样上,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似乎一刹那被激发出来了。当然并非所有语文课都要上成表演课,只是一次尝试,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课改下,多一分思考,少一分牢骚,相信有一天总会找到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