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探究式教学浅谈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ing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智力开发的教学,它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科学课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谈只言片语,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加强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个“由扶到立,由培到放”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科学知识的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让学生逐步认识和尝试科学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科学探究的不同要素设计一些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归纳和体会每一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前提和起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因此,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和起点。在探究式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题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师、教材给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等。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课本上的字、点燃的蜡烛,学生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凸透镜为什么能放大和缩小像?像为什么有倒立的和正立的?再如《焦耳定律》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出示电饭锅、白炽灯、电吹风等,分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并演示电吹风的工作过程,创设电热的物理情境,促使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猜想与假设——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内容和方向,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探究的内容大胆猜想,让学生讨论,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寻找规律,合理论证。如《焦耳定律》教学中,在提出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后,通过讨论、分析电线着火,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不热这些现象中的各种相关因素,学生就能做出电热的多少可能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有关的猜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科学探究的具体化程序化。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就是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具体化、程序化,这一步骤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是突出对于科学过程的学习,练习操作技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猜想与假设”,积极寻找、设计、验证“猜想、假设”的实验方法。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比较法、模型法、分类法、类比法等。在教学中要多一些建议,少一些规定,多一些操作,少一些提示,多一些交流,少一些讲解,帮助学生修改、选择或综合,设计出最好的实验方法。例如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学生猜想可能与压力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后,老师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出实验方案。可启发学生思考:①在研究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怎样保证另一个因素(受力面积)相同;②压力作用的效果能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观察到呢?在以上点拨、启发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就能利用所给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二、创设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科学的灵魂,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提高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创造探究活动,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最终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开展自主兴趣小组活动。围绕科学知识,按兴趣、爱好成立兴趣小组,如成立小发明小组、教具制作小组、小论文撰写小组、应用习题收集小组等。通过组织阅读课外书籍,观察分析与科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工程建设等,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逐步培养观察事物、提出问题的能力。
  2.开展主题探究活动。主题活动将主题形式和班级小组的专题形式组合起来,通过讲座、参观、制作、比赛等形式与方法,拓展知识面,丰富生活阅历。如,在《杠杆》教学后,组织学生制作“杠杆”比赛,学生不仅对杠杆的平衡条件加深了理解,而且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有形的实物样品,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自参与,通过耳听、眼观、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等练习来完成的,对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探索的成功与乐趣。例如“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亲自感受到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是真正实现自主探究的重要表现。
  在新课程改革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探究式教学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线的科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践者,只有我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开创初中科学课教学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在30℃、pH6.8Na2HPO4-NaH2PO4缓冲体系中,采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二甲基亚砜(DMS0)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当DMSO溶液体积分数≤25%时,随着DMSO溶液体积分数上
近年来,由于中考取消了生物学科的考试资格,在八年级只是作了简单会考要求,这无形给初中学生学习生物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就完全放弃生物学科的学习,可是,上了高中,选学理科的同学又纳闷了,生物学科是理科综合的考试科目,初中的基础就差。鉴于这种情况,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势在必行。我认为,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学好生物,为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参与本地区经济的建设时,作用之巨大。本文摘其多年
选择喀斯特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随机分组饲养试验,研究喀斯特地区泌乳后期奶牛营养需求模型。结果表明,DM(kg)=0.0866W^0.75+0.42FCM:NEL(kJ):430.6W^0.75+FCM×3138+△W×25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初中阶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积淀深厚的文学底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文学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未来奠基!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文学素养,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考“读什么”的问题  “适合的才是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验探究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探究方式,使它在新课程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考化学复习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如:“往氧化铜与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形成学习小组共同探讨活动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不仅是外在英语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更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进。因此,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要在迎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基础上,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意义分析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疱疹病毒科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以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以及
德国发达的农业,得益于十几年来对农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确保农业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德国奶牛业经过130多年的稳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尴尬就是耗时多、收效低甚至是无效。所以,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就是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一、引论  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就是为学生建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以使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一、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兴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