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以河名”及其他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ugr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村以河名”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省卷)常州市、溧阳县“古渎里”这一词条中,对居民点“古渎里”的地名来源,释为“村以河名”。这河,即该词条在叙述聚落地理位置时所说的“古渎里河”。粗看顺理成章,细究似有问题。
  首先,既是“村以河名”,就存在一个先后顺序问题,即先有古渎里河,后乃有古渎里这个村名。该村地处江南水网地带,河流不是自然形成,而是历经数千百年人工开挖而成,如村东贯通县境南北的“丹金溧漕河”(当地群众只称为漕河),即为适应南粮北运需要用人工挖掘而成。古渎里村四周的大小河流,同样系人工挖成。如到实地察看,即可见该村全部耕地均为围垦而成的圩田。所谓“圩田”,即是用大堤(当地群众称为大埂)把农田四面围住,以防水患,和前些年洞庭湖、鄱阳湖围湖造田的情况相似。这筑堤的泥土以及大堤内壁垒成的桑地甚至部分房屋的屋基地,便是挖河挖出的泥土筑成。该村观看桥下所谓“古渎里河”的河心原有一高出水面五、六公尺的土墩,即为人工挖河留下作建桥基础的残迹。既要挖河围垦,理应先有劳动者及所居的聚落。这聚落便日渐形成为古渎里村。所谓“古渎里河”,实乃古渎里村以及附近一带农民经历较长年月挖成。它不同于自然河,似不能先有河名。而且从逻辑上说,这河既名古渎里河,则古渎里这一村名理应形成在河之先,而不能在其后。所以说,“河以村名”则可,说“村以河名”则不可。这先后顺序是一个客观的历史顺序,是不能颠倒的。
  其次,从“渎”字的本义看,“渎”者,水也。或指小沟渠,或指大川大水。《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吞舟之鱼?”这里的渎,很明显是指小川小水;《尔雅·释水》中的“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这里的“渎”,则为大川大水。“古渎里”村地处溧阳县境(现为市)最低洼处,历来人称“古渎、濑溪(原名濑溪里),是溧阳县的锅底荡。”这“锅底荡”特别是“荡”字极为形象,从中不难体会到当地沧海桑田的历史演变情况。据《辞海》解释:“荡田(注:当地人称为圩田或圩荡田)简称‘荡’,亦称‘芦荡’。荡田起初是指沿江、海、湖泊积水长草而没有筑堤垦熟的土地……旧时税法上称为‘荡地’。”这里在先民草莱未辟之先,确是一片“荡”,水涨时白茫茫一片,水退时则为芦苇杂草丛生的荒滩。经过数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围垦造田,才成为今天的平畴沃野,成为江南的鱼米之乡。村东南位于扬乾圩与新乾圩之间的“车家荡”一带,因未围垦,依然芦苇成片,成为历史遗留的有力见证。这“古渎里”村,除“里”字为旧时县、乡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遗留的通名外,“古渎”二字,应是这一实际情况的忠实描述,是该地古代地理、水情在地名上的反映,是有其特定的含义的。
  第三,关于“古渎里河”的位置,词条释文是指在村东与漕河交汇、东西走向、经古渎里村的那条河流。笔者生于斯,长于斯,从未听说此河名古渎里河。连这里的八十高龄的老翁也不知释文所指那河叫“古渎里河”。因此可以这样说,起码近百余年来此河一直为无名河。如该河为一九八○年前后全国开展地名普查时新命名,则古渎里村的存在要早于该河命名至少上千年,“村以河名”就和客观事实出入太大;如为了便于释义而以意为之,就更有背于实事求是的原则。与其释而不准,还不如存而不释。
  
  二、质疑和补充
  
  因为受到“古渎里”词条的触发,勾起了我的乡土之恋,便把溧阳县的共五十一条词条翻看了一遍,确实得益良多,但对其中有些词条似乎觉得还可进一步斟酌、补充,现一并写出,以就教于方家和故乡父老。
  (一)“溧阳县”条。在历史沿革中,有“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为溧阳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地(未设专员)”的记载。溧阳既设专员公署,则其下必有属县,因县条中无记载,遂查邻近各县县条有关建制沿革,在金坛及丹阳两县县条释文中,均有“一九三四——一九三七年属溧阳行政督察区”的记载。再查“江苏省条”建置沿革,在释文中有如下记载:“一九三四年三月至一九三六年三月陆续设置无锡、松江、南通、淮阴、盐城、东海、铜山、江宁八个行政督察区管辖各县行政(溧阳、江都二区未及成立)。”如省条记述准确,则漂阳、金坛、丹阳三县县条中的有关记述是将未成之事写成已成之史;反之,则省条相关部分就应修改。这一史实矛盾必须进一步查清,妥善予以解决。
  也是在县条历史沿革中,有“一九四九年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后屡属江苏省镇江(一九五二、一九五九、一九七○)、常州(一九五八)等专区、地区”的记载。这后一句解释因行文过简,使读者不易理解。翻阅《词典》中有关词条,在《常州市》条中,有“一九五八年镇江专区改名常州专区”的表述,而县条中载明一九五九年属镇江专区,则溧阳改隶的时间(事实上仅是专区改名)仅有一年,释文中的“屡”字对常州专区而言就欠准确,易生误解。事实上溧阳县从一九五二年起至一九八三年改隶常州市为止,除上述专区更换名称那一年外,一直属镇江专区、地区。丹阳县、句容县对这一段历史沿革,是这样叙述的:“一九五二年后属江苏省镇江专区,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一度属常州专区。一九七○年属镇江地区。”文字虽稍长一点,但清晰准确,可供参考。
  又,溧阳在晋代曾名平陵县,治所在今南渡镇南一公里处的古城。这仅在居民点“古城”条中作了简单记述,但在县条中未作反映,实际上溧阳自秦代置县以来,治所几经迁移,总的迁移方向是由西而东,至唐天复三年(九○三年)始迁至现址。这说明当时县境东部的水网平原已得到开发,作为一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治所也必然随着转移。县条之所以要反映治所迁移的主要意义在此。
  此外,县条中还缺乏以下一些信息:
  1、在自然现象方面,初夏的“梅雨”,为长江三角洲及南方沿海一带所特有,民谚云:“五月黄梅天”。同时漂阳在夏秋也受台风影响,带来台风雨。七十年代末溧阳上沛埠一带曾发生地震,不知历代《溧阳县志》中有无关于地震的记载,如有记载,最好一并综合写入,以便从中寻求地震规律,减少因灾损失、为经济建设服务。
  2、在农副业生产方面,栽桑养蚕,向为溧阳重要副业。抗日战争前,可谓家家栽桑,户户养蚕。蚕桑为农民重要经济来源。不知现在情况如何?在县条及其他条目中均未涉及一字。
  3、在古迹方面,太平天国时期,溧阳为天京(今南京)外围军事重镇,侍王李世贤曾率重兵驻守溧阳。其住地称“侍王府”,在溧城镇南门外唐家村附近。“侍王府”四面环水,水面宽约数十公尺,纯系人工挖成。中为一岛,地约数亩,仅有一条路可通。五十余年前岛上尚可见府邸残垣,当地群众呼为“电灯塘”。李世贤为太平天国重要将领之一,不知此遗址现在还存在否,如还存在,似应在词条中有所表述。
  (二)关于居民点词条中,有些词条似乎须进一步研讨:
  1、一河多名问题。类似“古渎里”条这种把河和居民点扯在一起的还有一些,如“上兴埠”条,释文说它“在上兴河畔”;“上沛埠”条说它“在上沛河畔”;“后周”条说它在“后周河畔”;然而参看一下“溧阳县地图”,上述三地实际相距近的才一公里,远的也只七、八公里。而且三地均位于同一河畔,在这么短距离内一河而三名,不能不使人生疑。一河数名的情况并非没有,但多为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或者跨省、跨县的较长河流,但在一县一隅相距仅数公里的同一河流却有这多不同名称,实属罕见。
  类似情况,在“社渚”、“周城”、“殷桥”三词条中也同样存在。释文说社渚“在溧城镇西南二十五公里社渚河畔”;周城“在溧城镇西南十八公里,周城河与……公路交叉处”;殷桥“在溧城镇西南三十一公里梅渚河畔。”这三地也均在同一河流旁,在相距仅十三公里的一段河流竟也同样有三个不同名称,确使人难解。联系上文所谓“古渎里河”实际是一条无名河的情况,上面六个居民点所在河流的名称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似应进一步调查研究,予以解决。
  2、以桥名镇问题。在“余桥”、“满桥”、“殷桥”、“新桥”四词条中,释文或写为“以桥名镇”(满桥、殷桥条),或写为“镇以桥名”(余桥、新桥条),但在“溧阳县”条中,载明“辖溧城、戴埠、南渡三镇”,看来上述四个“镇”系农村集镇,并非建制镇,为避免误会,似以写明集镇为好。又“余桥”条释文,是否“清时称于桥…,后谐音为今名”,不得而知。但在五十多年前,该地一直名“余(或于)家桥”,无论邻乡本地,皆如此称呼。地名非一朝一夕形成,有历史传承关系,故是否清时称“于桥”,何以要将“于”谐音改“余”,都有待商榷。
  3、“棠下”村问题。居民点“棠下”条释文为:“以唐姓得名,后以谐音转为‘棠’”。该居民点如确“以唐姓得名”,按当地地名习惯称呼,一般为唐家村、唐家庄、唐家舍或简称唐家、唐村之类。而称“下”者,一般指山下、树下、堤下,如古渎里村即有一小居民点名“榉树脚下”,抗日战争前当地确有若干株大榉树,这一小居民点的地名确名符其实。至于棠下村,早在五、六十年前县人即如此称呼,如此写法。溧阳民谚云:“毛尖花红棠下瓜”(毛尖为地名,盛产花红(水果);棠下所产西瓜特优)。故这条释文的根据似嫌不足。这“唐”字,并非必须忌讳或不雅之字,何以要“谐转为棠”?释文中的“後”,不知究源于何时?实际上这“棠”是一种乔木,有赤棠、白棠两种。白棠即民间所称棠梨树,既结棠梨,又是良材,过去农民多爱种植。邻县宜兴(现为市)即有同名居民点“棠下村”,其释义为:“相传因建在棠梨树下而得名”。似较符合实际。
  以上云云,纯系一己管见,率尔写出,是否准确,实不敢必。仅提供再版时参考。地名工作,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又长,历史资料也少,加之地名迭经变化,长期缺乏管理,要做到每一词条信息完备、材料准确无误,其中困难确实很多。从我翻看《词典》(江苏省卷)有限的一部分词条来看,无论是编写体例、词目释义、沿革考订、有关信息汇集等方面,(尤其是省、市条),质量是高的,纵有微瑕,但总的来说,仍属佳作。且该卷早在一九八七年即以全国第一部首先出版,既是高质量,又是高效率,这说明江苏全省地名工作者特别是编辑同志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作为读者,是深深地感激的。
其他文献
我国法学向来有“幼稚”之名,业内人士并不讳言。但衡量一个国家一门学科的学术水准,除了看从业人员整体的学养和品质,主要还是看它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比如美国的法学,我们说它的学术如何如何,无非指它的顶尖学者和有影响的著作。若是把全美国学生主编的四百二十五种法学杂志上刊登的论文一总儿拿来细算(美国法学院的传统,学术刊物一律由学生办),情况便大不一样了。美国学者自嘲说,一年到头雨后春笋般发表的论文当中的
期刊
汪家熔先生的《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第66页曰:夏曾佑的“英文也学得极好,能直接读英文書。”未言所据。按夏曾佑之子浮筠为乃父作《传略》,载《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曰:“平素不习西文,未履欧美之地。”夏曾佑致汪康年札亦谓:“弟既不通外国语言文字,一失舌人,便成聋瞽。”(《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古籍版,第1359页)据此可知,夏曾佑并不懂外语。
期刊
俄罗斯宗教,就像俄罗斯的文学与音乐一样,给人留下一种迷茫、深沉和苦难的印象。赫克(JuliusF.Hecker)教授写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俄罗斯的宗教》在介绍俄罗斯人的宗教精神及其教会历史与教义特点之后,属意透视俄罗斯东正教会内部保守与改革的紧张对峙,以及革命给教会改革带来的意外机缘。这本书既提供了地域宗教史的知识,也提供了宗教与政治互动的社会学知识。  俄罗斯从九八八年起接受了基督教,受苦的
期刊
吴方先生所著《仁智的山水——张元济传》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其中引用及解释董康的话“台城之炬”,却包含双重误解。第111页叙述董康对陆氏宋楼藏书被日本买去的感慨:“反不如台城之炬,绎云之烬,魂魄长留故乡者。”吴氏说,“前者指朝廷大内的火灾,例如嘉庆二年乾清宫失火,毁去《永乐大典》正本”。其实,台城指萧梁都城即今南京,是专名,与绎云相对称,不是一般的朝廷大内。而董氏心目中,恐怕想的是西魏军入江陵,梁元帝
期刊
在很多西方人心目中,《圣经》(Bible)是创世以来最伟大的著作,它启迪心灵,激发智慧,诚可谓空前绝后第一书。自《圣经》成书以来,人们就开始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对上帝加以探究,古往今来学者众多,学派林立,有关上帝的著述早已汗牛充栋,几乎到了题无胜义的地步。上帝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之大是无可估量的。然而上帝这个称呼,一方面为人所熟悉,另一方面又被蒙上神秘的色彩。而对于撰写上帝的“生平事迹”,在人们心理上总
期刊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学国文教员的永恒记忆: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三日,走出家门,就看见一群小学生在争着抢着地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慌地喊道:“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昨天死了!”看到孩子们那种怆惶悲戚的神情,不禁无言地流下泪来。  在这些日子,人们频频提到朱自清的《背影》:与朱先生合作了二十年的开明书店在挽联里写着“长向文坛瞻背影”。一位北大学生在悼文里说他仍然看见“一根手杖支持着那一个瘦矮的背影
期刊
经济史研究的创新,发掘和整理资料的作用固然不可忽视,但更重要的还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运用。因为无论是资料的选择和编辑,还是数据的归纳和重组都是要在某种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战后西方经济史学的新发展就可以看出,其研究的创新过程,是新的经济学理论(或某种其他新的社会科学理论)不断被引进并应用于历史研究,从而取得新的成果,使人们的认识得以深化的过程。  大约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
期刊
几年前,商务印书馆译出了一部美国史,译名题为《美国的历程》。此书的原名其实叫“The National Ex-perince”。据我的猜测,作者是企图通过这一命名,表达一种美国人独特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的核心,就是把美国的历史看成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或“试验”。  该书第五章第二节,标题就赫然为:“TheExperimentalPeriod”,即“实验时期”。作者说:“在列克星敦、康科德和邦克山,
期刊
斯托雷平改革与俄国知识界的保守思潮    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在体制上发生“激进”转轨的同时,思想史界却出现了“回归保守主义”的趋势。我们无意说这种思潮的对与错,但是循着《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的思路,回顾一下俄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革命后的保守主义回归,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俄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后逐渐形成政治力量,在一九○五年起的政治动荡中,自由知识界(以后来的立宪民主
期刊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七日,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猝然长逝。他生于一九二二年七月十八日,享年七十有三,经历了人生的沧桑浮沉:中年辉煌,晚年落漠,身后寂寞。美国几万家报刊中只有两家发了讣文,致使一家英国报纸趁机嘲弄:只怕美国社会从不知道库恩博士曾经活过呢!更因为他对中国学术界的某些影响以及与我个人的一段因缘,使我备感震惊与哀伤。  八十年代初期,笔者曾参与翻译他的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