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梨树的“生活文化”

来源 :小资CHIC!ELEGAN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扭曲生长的孤独的野梨树,是大自然的产物,那么像“野梨树”的人又是谁的产物呢?
  梦想和现实总在碰撞,在年轻气盛时或能达到一种顶峰,有时会绽放出灿烂的花火,有时会激荡出易碎的泡沫……
  在土耳其恰纳卡菜这座带有“特洛伊荣光”的海滨城市,在海滨城市的腹地长满野梨树的乡镇恰恩,一个看上去冗长但又显精悍的故事正在从容发生,于《野梨树》中。《野梨树》(2018)是土耳其文艺片大师努里·比格·锡兰截至目前最新的作品,讲述了一位想当作家的青年锡兰在毕业后探索自我价值的人生历程。在此之前导演锡兰的《冬眠》(2014)获得了第67屆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塑造了一个退休演员同时也是地主的知识分子的矛盾形象,影片涉及的社会问题极具戏剧张力,对于人性的挖掘深刻且简洁。《野梨树》是他获奖后的首部作品,拍摄的是他—直以来都有的念头:展示年轻人生活中遭遇的问题。
  从《冬眠》中的安纳托利亚的冬天走出来的导演锡兰,把目光看向了一个辗转于城与乡的青年,并延续了一贯的环境图景的细致描绘和标志性的叙事方式。《野梨树》三个小时的片长,不显赘述,长对话情节和短促的留白配合得既微妙又精准;风土景观和室内空间均带着阳光的颜色,昏黄又清冷。除此,锡兰电影中的台词也是一大关键,他擅长通过对白讲故事,琐碎、日常、真实。《野梨树》有两段对白最长,一个是锡兰和知名作家苏菜曼探讨文学和写作的对话,一个是锡兰与两个伊玛目漫谈信仰和宗教的对话,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是模糊、难以界定的大问题,但在某一种层面上,也都像在海边的小贩内华纳特那“充满后现代氛围感的贫困问题”,只需要“250里拉就能解决”,大约也就600人民币。
  锡兰和作家的对话中,作家先是扮演一个愿意与后辈交流的前人,但面对锡兰固有的轻蔑态度他慢慢失去了兴趣,以至于最后对锡兰破口大骂“你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痴迷浪漫主义者”,锡兰想要和作家产生思想上的交锋,也怀着一种让作家读一读自己作品的目的,尽管结果不欢而散,但锡兰似乎并不失望,因为这次的对话验证他—早对作家的某种预判——庸常。锡兰和两个伊玛目的对话没有太大的冲突,话题从伊玛目“偷食禁果”、锡兰伏击开始,锡兰提出让伊玛目不要再找自己的外公(退休的伊玛目)当替身帮他干活,随着话题的深入和锡兰有意的追究,便可以看出这两个伊玛目与锡兰的外公不是同一类伊玛目,后者是坚持传统道德观和信仰的老一辈,前者是新一代的伊玛目,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受到了“新文化”的冲击,他们的信仰或许不是不够坚定或强大而是在大环境的虚空之下多了一种无法剥离的“荒诞”,他们既信仰《古兰经》也信仰“未知”。
  我沿着一条路走/我看到一棵高树挺立/如此迷人如此甜蜜/我的心……是土耳其民间游吟诗人尤努斯·埃姆雷的诗,与锡兰的父亲伊德里斯在某张照片后写的一句“我正沿着一条路走,不知道它通往哪里”的话互为对仗,诗人遇到的是一棵信仰之树真理之树,而伊德里斯在迷雾之中未能见到,锡兰作为其父亲之后的一代虽没看到诗人的“树”,但找到了自己生活之中的“树”,那便是“野梨树”。
  主人公锡兰恰似导演锡兰的父亲和锡兰的某一面侧写,虽然《野梨树》取材自其亲戚与父亲的故事但也倾注了导演锡兰个人的生活和思索,刻画了一群如野梨树一般的人。影片中锡兰的父亲是一位老师(导演锡兰的父亲也是老师),但爱上了赌博以至于输掉了他人的尊重以及一大笔金钱,这也是锡兰一开始对父亲不屑一顾的原因。老师和赌徒的形象设置如《冬眠》中知名演员和小镇地主的设置,知识和金钱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两人的收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野梨树》中的老师和赌徒最终成了一个牧羊人,一个农民,离开了小镇和家人搬到了村落里独居;而《冬眠》里的演员和地主则放弃了回伊斯坦布尔的念头回到了自己的旅馆和年轻妻子的身边,怀着“爱”希望重新开始生活。两部影片都有生存困境、出走和回归,主人公都有野梨树的影子,一类是还在继续扭曲生长尚未结果的野梨树,一类则是满身枯枝日益衰老的野梨树。
  树是电影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直指人和某种秉性,在《野梨树》可见一斑。首先“野梨树”是青年锡兰写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他自称那是“奇特的虚构自传体超小说”,是他内心的坦白也记录着故乡恰恩的“生活文化”;其次,野梨树是在恰恩遍地生长的扭曲的营养不良的树木,是自然的馈赠,尽管模样不好看但时而也会结出甘甜的果实;再者“野梨树”代指的就是锡兰、锡兰的父亲和爷爷等“格格不入、离群索居、怪异畸形”的人群;以及从“野梨树”衍生出来的怪异一词之下锡兰父亲所说的“人性充满了动物本性的怪异”。由树及景及人及群,“野梨树”代表的也是土耳其动荡、不稳定的社会现实。
  影片中还有一个经典桥段,就是锡兰和初恋在野梨树下的谈话和最后一吻,爱情的元素不是本片表达的重点,就像女性角色在本片的存在方式,她们不是野梨树但极有可能是孕育这片野梨树的土地,孤立无援却自强不息。导演对锡兰的母亲、妹妹以及初恋等女性没有过多着墨也是社会背景之下对于女性生活的不重视,《野梨树》在政治层面的隐喻是含蓄的,从锡兰和当防暴警察的好友的一段电话聊天便可知,暴雨将至,变故在看不见的“远处”,眼前是表面上相安无事的“生活文化”。
  在“生活文化”之中不能忽略的还有锡兰如梦的潜意识,导演以影像的手法一闪而过,这是《野梨树》的“怪异”之处。锡兰把桥上雕塑的碎片推到河里、跑进木马里躲藏,一推一跑一藏,再到被惊醒,一个短暂的梦结束了,他不是特洛伊木马里的战士他只是一个无处可去的迷茫的青年。在随后的情节中他去投注站责备父亲,一闪而过的还有那些“白痴”人影、一棵枯树旁半裸着上身卧倒的尸体、跳进河的狗、不知去向的300里拉等,影片里有很多类似的碎片信息,主要是以锡兰的视角呈现,揭示着他内心的不安。
  穿梭在乡野和海港,锡兰的愁绪一直萦绕在脸上,他的那张脸始终都有一种苦涩和迷茫,对未来对自己。毕业后的归家之旅是为了筹措资金出版小说《野梨树》,另外如果不回家他似乎也并不知道该去向何处,影片的开场镜头很好地诠释了锡兰的处境:锡兰隔着玻璃一脸踌躇地看着海港的风景,流动的海面对应着他波澜不定的内心世界,他向往“外面的世界”,城镇之外土耳其之外的世界。他将对外的期盼都放到了自己写给故乡的《野梨树》一书上,但现实对他的打击源源不断,市长冠冕堂皇地将他推搡给了一个“乐于读书”的沙石场商人,商人又以自己自力更生的经历作为搪塞不愿出资,顺便还嘲讽了—下即便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在这里也可能毫无出路。
  现实或许不会刺破梦想但一定会磨平梦想的棱角,锡兰出书的梦想最终是由偷卖了父亲的狗而换来的,带着这份愧疚他服了兵役,归家的时候又是另一副模样。锡兰想出版一本多数人都漠不关心的书和其父亲执拗地去掘一口可能无水的井同是对现实的反抗,他们的模样被环境改变但又保持着自我的姿态,梦想从未破灭,破灭的只是外在的环境,他们始终不妥协,依靠本能,坚持着自己身为“野梨树”的一面。
  “如果你喜欢你所做的事情,你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野梨树》结尾部分,锡兰首次和父亲谈心,谈自己的作品《野梨树》,父亲作为自己小说的唯一读者和能读懂他的人,那种惊喜和安慰带来的是新生。父亲的梦一一锡兰吊死的井里、锡兰的梦——年幼的父亲在野梨树下被蚂蚁爬满,形成了一种互文,父子关系的和解是双向的。父亲回归到了纯粹、与土地一同生活,锡兰依旧年轻只是不再像过去那般轻视父亲,他找到了一种方式继续生活,继承了父亲的倔强,开始奋力地用自己的方式“拓荒”,向内心深处和土地深处寻觅生活的希望。
其他文献
英国作家毛姆用《马尾树》的六则故事讲述着马来半岛上外来者与原生者的共生,而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也有如马尾树那样的能力,让外来与原生的文化都能在此繁茂地生长起来。  马尾树与槟城  钟情于远东旅行的英国作家毛姆曾写过一本名为《马尾树》的短篇小说集,他在序言中这样写道:“每经过一段时间,潮水退却,那会儿马尾树就会自行生长,并逐渐使土地变得坚实、牢固、肥沃,直到那片土地最终适合生长更多品种、更加丰富的植物。
期刊
如果树叶可以作美食,它们会是什么滋味?打开这份图鉴即可让味蕾找到从辽阔山野到平凡餐桌的那些美味的树叶。  香椿  香椿是一種原生于中国的落叶乔木,喜温耐湿,每逢春季万物生发之时,高大的香椿树上会长出狭长的、青绿中泛着赤紫的嫩芽一一“椿芽”,所以有时候人们也会叫它“大红椿树”或者“椿天”。  春日食香椿的传统据说可以追溯到汉代,爱吃香椿的人们会攀上枝头采摘香椿嫩芽,嫩芽会一茬一茬地摘了又长,直到谷雨
期刊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凝固时间,凝固灵感,凝固岁月光华的变迁。  那些优美的曲线,似永远在涌动的波纹,又似起伏连绵的山峦,于硬朗的钢筋混凝土间,加入了柔和的调剂。  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说过:“自然界中没有直线或尖角,因此最和谐的建筑也应该没有直线或尖角。”  瓦埃勒的波浪:波澜起伏的民居  The Wave是一所造型独特的新式住宅,由Henning La
期刊
美国画家、雕塑家贾斯培·琼斯( Jasper Johns)的大型個人作品回顾展,将于9月29日同时在费城艺术博物馆和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开幕。这位艺术家被誉为过去—百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画家之一,研究当代艺术的著名学者伊莎贝尔·洛琳·华莱士(lsabelle Loring Wallace)如是评价他的作品:“将批判的眼光投落于关于再现(representation)的观念上,将通常被人们认可的观念
期刊
關智斌的身上有种阳光的青春气,他从来不用年龄给自己做什么界定。他就像一片洒满阳光的金色海岸,永远用明媚和温暖感染人们。  摄影:林祥彬 形象&编辑:Mou 艺人统筹:晓雪、辛本 化妆:Kiko 发型:Dawid 时装助理:王梅青  他热爱舞台上直观收获的如雷贯耳的欢呼和掌声,也享受镜头前沉浸式地体验另一种悲欢离合的人生,他曾大声说出:“在我这里,唱歌与演戏从不冲突!”  如同大海一样,关智斌给人一
期刊
罗宾汉的家:绿林好汉的栖息地  Robin's Nest是一家位于德国黑森州森林深处的树屋酒店。树屋的主人Peter Becker从小迷恋英国民间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罗宾汉,因此就给自己的树屋起了这个名字。在十多位亲朋好友的帮助下,Peter花了6个月时间才完成树屋的建造,如今呈现给我们的,是—座森林里的童话堡垒。  Robin's Nest包含了4间截然不同的单体树屋,每一间都各具特色。  造型独特
期刊
只有走在时代的前端,才有可能追赶上时代。但超前的步伐有时并没有那么好走,沿途会有无数白眼、指责甚至声讨……所幸,你也会有很多同行者。这些了不起的“弄潮儿”,他们行走在时代和舆论的风口浪尖,或自愿或被动,然而无论是以何种方式登上“潮头”,他们从未惧怕跌落,而是以非凡的耐心和昂扬的姿态继续刷新极限。  《天生有罪》  作者:特雷弗·诺亚  译者:董帅  出版: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未读  19
期刊
正视树,正视这个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世界自树而生,它的存在与每一个人者B息息相关,把树作为一种看世界的方式,透过树领悟世界之存在。  2019年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在巴黎首展“我们,树”,获得了巨大的反响。2021年又联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推出了“树,树”展览,是延续也有更新。这场展览是树与自然、树与人、树与城市在思想上的—次共情,透过众多艺术家、植物学家、哲学家等不同群体所作的研究和创作展现
期刊
听过李带菜音乐的人,或许都能感受到他音乐里非常规的特质,那是先锋和古典的杂糅,既有自然的纯粹感,也有神圣的宗教气息或某种奇异的幽默。他善于通过不同乐器来混搭,创作出自己想听见的声音。每—次演奏他都会像树一样深深扎根在自身音乐世界的土壤里,由着躯体、乐器、环境合奏共鸣,让音乐随然抒发。  近来,在李带菓忙碌的工作计划中,有一种与“树”有关的音乐制作正在有序进行,那是他及其团队以“树,树”展览进行的—
期刊
前两天和一个很久没联络的朋友聊天,具体多少年我不记得了,印象中我们不常联络,只是单纯的偶然会想起或在微信上道个平安,我很少点赞她的朋友圈,她也很少关注我的朋友圈,淡淡的很多年。交谈的开头,没有寒暄,没有很官方地问这些年你过得怎样?而是正常切入主题,但却并不妨碍我们的深入交流。未了,说一声再见,不知道下一通电话和下一次相聚会在什么时候?其实我们都并不在意。  我记得多年前我们俩有分析过彼此的处世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