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G品牌创立90周年的当下,MG选择发表第四代GT车型,这是MG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MG准备抢占市场份额的一大步。
说起“GT”这两字,其实在汽车市场与车迷心中都有着无比崇高的牛逼地位,它代表的是种高性能、是种风格、是种传承,我们甚至制作过关于GT两字的封面故事,甚至对GT车型如何定义,国外也有一套标准。但也像我们在GT封面故事里说到的,GT这两字已经升华成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不太需要去限定非得要什么车才能当GT、非得要多少性能才能成GT。
所以现在网路论坛上很多人在骂,骂MG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GT、怎么有脸发表一款车叫GT。网友的不满(足)来自于他们对于GT这两字的期待。但其实早有很多小钢炮、甚至性能很普通的车也说自己是GT,而MG在历史上确实有过一款车就叫做GT,还出过三代,甚至当过英国皇室座驾。现在出一款GT,其实只是延续这个车系的这个车名,就像丰田重启Levin这个名号一样,所以不要大惊小怪。
然后,讲完车名来讲车。MG GT可说是MG在2014年甚至直到2015年都非常重要的一款产品,这算是MG今年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款新车,发布会现场的产品视频非常洋气,最后还有大规模的车辆特技与烟火表演,上汽甚至把现任MG俱乐部会长、也是我个人的好朋友Julian White先生,以及BTCC冠军车手Jason Plato请到现场,除了替MG GT公开背书之外,也与现场来宾进行实地交流,显见上汽对于MG品牌以及GT这款车的重视程度。
MG GT在产品介绍时提到这是款锁定85后族群的“高性能风尚中级车”。高性能风尚中级车我们先不谈,但锁定85后族群?这句话听起来好耳熟,貌似这两三个月我已经听了许多次,事实上我最近测试的几款新车包含新科鲁兹、创酷、新飞度等也都主打85后族群。我真想问85后怎么了?怎么就突然华丽丽地变成了厂家的主打客群?彷佛10~15万元区间段的新车都是为了他们而来。但实际上对应现在的汽车市场来说,85后确实正是准备购入人生第一辆新车的族群,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国在1985~1989年之间出生的“85后”人口约为1.04亿,这么庞大的市场份额,厂家铆足全力对待自然不为过。
而对于又这样一款锁定85后族群的车,MG GT其实得拿出不少硬货,才能得到客户的一张订单。首先是来自与英国团队共同合作的设计语言,我个人觉得MG GT的设计手法非常成功,至少从外观上看完全超越自主品牌的档次,甚至比不少合资品牌都还要来得漂亮,我不想用太多形容词来述说我对MG GT的外观评价,读者们可以自己去看看实车。
其次的硬货是科技感。坦白说MG GT的配置整体只是一般,但inkaNet 4.0这东西亮点很大,从界面设计、触碰反应、处理速度到人机互动等各方面,几乎都是我现在试过最好的一款,相比宝马iDrive或奥迪MMI等系统也不会觉得逊色,可以说上汽在这方面的投入终于收到成果,在此也建议读者们到展间亲身体验。
最后一个硬货是动力。MG GT的动力目前规划有二,其一为1.5T搭配6AT或6MT,其二为1.4T搭配6MT或7速双离合,整套动力系统源于上汽通用,也就是新科鲁兹上面那套。1.4T搭配7速双离合的这套动力系统我很熟悉,这两个月内试了好几回,在MG GT上面的表现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我其实也只试了这一套(我一直都挺想试试6MT的)。整体说来仍旧是动感有余激情不足,不过由于MG GT的车重比起新科鲁兹要再低一些些,所以加速感受是比较强烈的,甚至0~100km/h也快上0.4秒(官方数据),但科鲁兹上的低速衔接不顺畅问题在MG GT上头还是存在,希望上汽在应用下一款产品之时能有所改善。
而对于以“GT”为名、自诩为“高性能”风尚中级车的MG GT来说,众人对于它的性能表现有着更高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说起来MG GT的操控性其实已经是同级别产品的水准之上,只是客观点说,这车就是级别中比较偏动感的家庭轿车,大概是像马自达或宝写的那个意思,真要因为GT两字就把它想象成什么盖世跑车,那只能说你会失望很大。所以平心而论,MG GT的底盘其实不错,路感反馈直接爽朗,车头指向性也都在水准之上,加上我刚刚说的车重不高,开起来的感觉就是畅快两字。比较可惜的部份是轮胎采用了玛吉斯的低滚动阻力产品,虽然对油耗有帮助,但相对地就牺牲了抓地力,在激烈操驾过程中容易出现推头现象,然后电子辅助系统也介入得早,所以整体操控极限变得比较窄,假使换上一组抓地力出色点的轮胎,那我相信可以更对得起GT这个名号,我在试驾过后巧遇Jason Plato,跟他聊了一下,他的看法也跟我差不多。不过MG GT的后轴采用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加上我前头说的轮胎抓地力不足,反倒让车尾变得比较灵敏甚至有些“过敏”了,某些情况下车尾会用很安全的方式往外滑一些些,这部份完全不影响过弯路线或信心,倒是增添了些许乐趣。
然后厂家一直强调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市区缓速行驶时还算好用,但激烈驾驶或高速巡航时,的力道却有点不太自然,重手得有些刻意,不过上汽做这个东西也算是新手,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比较让我抱怨的是整体隔音效果,然后高速行驶也有点飘,不是说MG GT在这两点上的表现很差劲,其实相比同级别产品也已经是水准表现,只是我觉得以上汽造车能力来说还有空间做得更好,就当是我爱之深责之切吧。
至于我的推荐?真要追求动感就选1.4T的6MT手动版本吧,因为其实上汽这台1.4T发动机本身是相当给力,只是变速箱有点拖了小小后腿。而如果是单纯喜欢MG GT这部车,那1.5T的6AT菁英版性价比很高。然后不管你选择哪个版本,都让销售想办法把inkaNet 4.0给装上去,你不会后悔的!
说起“GT”这两字,其实在汽车市场与车迷心中都有着无比崇高的牛逼地位,它代表的是种高性能、是种风格、是种传承,我们甚至制作过关于GT两字的封面故事,甚至对GT车型如何定义,国外也有一套标准。但也像我们在GT封面故事里说到的,GT这两字已经升华成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不太需要去限定非得要什么车才能当GT、非得要多少性能才能成GT。
所以现在网路论坛上很多人在骂,骂MG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GT、怎么有脸发表一款车叫GT。网友的不满(足)来自于他们对于GT这两字的期待。但其实早有很多小钢炮、甚至性能很普通的车也说自己是GT,而MG在历史上确实有过一款车就叫做GT,还出过三代,甚至当过英国皇室座驾。现在出一款GT,其实只是延续这个车系的这个车名,就像丰田重启Levin这个名号一样,所以不要大惊小怪。
然后,讲完车名来讲车。MG GT可说是MG在2014年甚至直到2015年都非常重要的一款产品,这算是MG今年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款新车,发布会现场的产品视频非常洋气,最后还有大规模的车辆特技与烟火表演,上汽甚至把现任MG俱乐部会长、也是我个人的好朋友Julian White先生,以及BTCC冠军车手Jason Plato请到现场,除了替MG GT公开背书之外,也与现场来宾进行实地交流,显见上汽对于MG品牌以及GT这款车的重视程度。
MG GT在产品介绍时提到这是款锁定85后族群的“高性能风尚中级车”。高性能风尚中级车我们先不谈,但锁定85后族群?这句话听起来好耳熟,貌似这两三个月我已经听了许多次,事实上我最近测试的几款新车包含新科鲁兹、创酷、新飞度等也都主打85后族群。我真想问85后怎么了?怎么就突然华丽丽地变成了厂家的主打客群?彷佛10~15万元区间段的新车都是为了他们而来。但实际上对应现在的汽车市场来说,85后确实正是准备购入人生第一辆新车的族群,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中国在1985~1989年之间出生的“85后”人口约为1.04亿,这么庞大的市场份额,厂家铆足全力对待自然不为过。
而对于又这样一款锁定85后族群的车,MG GT其实得拿出不少硬货,才能得到客户的一张订单。首先是来自与英国团队共同合作的设计语言,我个人觉得MG GT的设计手法非常成功,至少从外观上看完全超越自主品牌的档次,甚至比不少合资品牌都还要来得漂亮,我不想用太多形容词来述说我对MG GT的外观评价,读者们可以自己去看看实车。
其次的硬货是科技感。坦白说MG GT的配置整体只是一般,但inkaNet 4.0这东西亮点很大,从界面设计、触碰反应、处理速度到人机互动等各方面,几乎都是我现在试过最好的一款,相比宝马iDrive或奥迪MMI等系统也不会觉得逊色,可以说上汽在这方面的投入终于收到成果,在此也建议读者们到展间亲身体验。
最后一个硬货是动力。MG GT的动力目前规划有二,其一为1.5T搭配6AT或6MT,其二为1.4T搭配6MT或7速双离合,整套动力系统源于上汽通用,也就是新科鲁兹上面那套。1.4T搭配7速双离合的这套动力系统我很熟悉,这两个月内试了好几回,在MG GT上面的表现没有什么差别,不过我其实也只试了这一套(我一直都挺想试试6MT的)。整体说来仍旧是动感有余激情不足,不过由于MG GT的车重比起新科鲁兹要再低一些些,所以加速感受是比较强烈的,甚至0~100km/h也快上0.4秒(官方数据),但科鲁兹上的低速衔接不顺畅问题在MG GT上头还是存在,希望上汽在应用下一款产品之时能有所改善。
而对于以“GT”为名、自诩为“高性能”风尚中级车的MG GT来说,众人对于它的性能表现有着更高期待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说起来MG GT的操控性其实已经是同级别产品的水准之上,只是客观点说,这车就是级别中比较偏动感的家庭轿车,大概是像马自达或宝写的那个意思,真要因为GT两字就把它想象成什么盖世跑车,那只能说你会失望很大。所以平心而论,MG GT的底盘其实不错,路感反馈直接爽朗,车头指向性也都在水准之上,加上我刚刚说的车重不高,开起来的感觉就是畅快两字。比较可惜的部份是轮胎采用了玛吉斯的低滚动阻力产品,虽然对油耗有帮助,但相对地就牺牲了抓地力,在激烈操驾过程中容易出现推头现象,然后电子辅助系统也介入得早,所以整体操控极限变得比较窄,假使换上一组抓地力出色点的轮胎,那我相信可以更对得起GT这个名号,我在试驾过后巧遇Jason Plato,跟他聊了一下,他的看法也跟我差不多。不过MG GT的后轴采用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加上我前头说的轮胎抓地力不足,反倒让车尾变得比较灵敏甚至有些“过敏”了,某些情况下车尾会用很安全的方式往外滑一些些,这部份完全不影响过弯路线或信心,倒是增添了些许乐趣。
然后厂家一直强调的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市区缓速行驶时还算好用,但激烈驾驶或高速巡航时,的力道却有点不太自然,重手得有些刻意,不过上汽做这个东西也算是新手,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比较让我抱怨的是整体隔音效果,然后高速行驶也有点飘,不是说MG GT在这两点上的表现很差劲,其实相比同级别产品也已经是水准表现,只是我觉得以上汽造车能力来说还有空间做得更好,就当是我爱之深责之切吧。
至于我的推荐?真要追求动感就选1.4T的6MT手动版本吧,因为其实上汽这台1.4T发动机本身是相当给力,只是变速箱有点拖了小小后腿。而如果是单纯喜欢MG GT这部车,那1.5T的6AT菁英版性价比很高。然后不管你选择哪个版本,都让销售想办法把inkaNet 4.0给装上去,你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