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国涌先生的新作《过去的小学》借由40多位民国时期的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之口对民国的小学教育进行了全景式追溯,怀旧而又亲切自然,鲜活却又引人共鸣,既是当今读者认识民国小学的一扇窗口,也是我们反思当前小学教育的一面镜子。
透过这扇窗口,读者至少能够看到民国小学教育的五个优秀传统:
一是学校环境承载育人之道。当时的小学育人环境虽风格迥异,但都呈现出朴素、亲切、自然、简约、清新之感。学生、教师、校长之间没有距离,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这种处处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远非今日小学趋同化的钢筋水泥大楼所能比拟。著名自然科学史专家许良英曾就读的立本小学校园里有“高大的古障树和深幽的树丛、竹林,清晨时到处悠扬着鹃啼雀鸣”。学校西侧是清澈的溪流,南面屏障着雄伟的苍山。熏陶在这样清新秀丽的环境中,学生的童年自然是快乐幸福的。
二是校训精神体现教育价值观。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民国小学的校训似乎总是那么简约,又那么深刻,透出浓郁的人本色彩。灵山小学的校训是“处处是课堂,人人是老师,事事有学问,天天动脑筋”。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的小学母校校训是“勤俭”。茅盾曾就读的立志小学校训是“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这些校训最终都内化成为影响他们人生的价值观。
三是教学情境凸显教育理念。民国小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情境宽松,学校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人格教育。梁实秋先生读小学时,“听先生讲书,随时可以写个纸条,搓成一个纸团,丢到老师讲台上去,代替口头发问,老师不以为忤”。那时的小学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肩负着训育的责任。梁实秋的老师对小学生的“纽扣是否扣好,头发是否梳齐,说话的腔调,走路的姿势”,无一不加指点。
四是课本内容注重人性复归。从晚清到民国,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等纷纷推出自己的小学教科书。彼时的小学教科书大都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范畴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编排,内容多样,贴近生活,形象生动,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创造性,具有深厚的人本教育底蕴。茅盾、夏衍、汪曾祺、冰心等均在回忆录中高度评价当时的小学教科书。
五是课余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民国小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灵山小学每学期都会组织大小不一的校外活动,远足、野营、社会访问、参观农村、游览名胜古迹等。在校内也经常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开展戏剧活动、诗歌朗诵会、音乐会、画展等。沈从文在故乡湘西读小学时,从课余生活中学到了爬树、采药、钓鱼、采榛子、摘蕨菜,认识了很多鸟雀。他认为自己“在校外所学的实在比课堂上多出十倍”。
《过去的小学》追溯了我们曾经拥有的优秀的小学教育传统,但它的价值绝不仅仅是追溯,更为重要的是反思。
小学时代是一个人启蒙、开智、塑性的黄金年代。民国的小学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在这里,学生的生命之花得以绚烂绽开,健全的心智开始成形,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养成,关怀社会的品格得以塑造……反观今日,我们的小学仅是教育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每个中国人,自童年时期就走进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个教育工厂流水线,群体化和同质化的教育成为教育工厂的孵化标准。《过去的小学》所追溯的自由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广泛地接触、愉快地接受、独立地思考迅速离我们远去。在工厂化的教育体制中,人只是一个被批量生产的产品,整个教育都基于统一的秩序:守时、服从、记忆、考试、奖惩。这种秩序使我们的小学教育不仅删除了人格教育,还在不遗余力地扼杀人与生俱来的天然个性。未到毕业之时,学生大都患上了“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
读毕该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该书的现实价值——反思和重建今日小学教育的历史底本。追溯,可以帮我们看得更远。反思,可以使我们进步得更快。
透过这扇窗口,读者至少能够看到民国小学教育的五个优秀传统:
一是学校环境承载育人之道。当时的小学育人环境虽风格迥异,但都呈现出朴素、亲切、自然、简约、清新之感。学生、教师、校长之间没有距离,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这种处处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远非今日小学趋同化的钢筋水泥大楼所能比拟。著名自然科学史专家许良英曾就读的立本小学校园里有“高大的古障树和深幽的树丛、竹林,清晨时到处悠扬着鹃啼雀鸣”。学校西侧是清澈的溪流,南面屏障着雄伟的苍山。熏陶在这样清新秀丽的环境中,学生的童年自然是快乐幸福的。
二是校训精神体现教育价值观。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民国小学的校训似乎总是那么简约,又那么深刻,透出浓郁的人本色彩。灵山小学的校训是“处处是课堂,人人是老师,事事有学问,天天动脑筋”。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的小学母校校训是“勤俭”。茅盾曾就读的立志小学校训是“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这些校训最终都内化成为影响他们人生的价值观。
三是教学情境凸显教育理念。民国小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情境宽松,学校很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人格教育。梁实秋先生读小学时,“听先生讲书,随时可以写个纸条,搓成一个纸团,丢到老师讲台上去,代替口头发问,老师不以为忤”。那时的小学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肩负着训育的责任。梁实秋的老师对小学生的“纽扣是否扣好,头发是否梳齐,说话的腔调,走路的姿势”,无一不加指点。
四是课本内容注重人性复归。从晚清到民国,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等纷纷推出自己的小学教科书。彼时的小学教科书大都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范畴出发进行深入浅出的编排,内容多样,贴近生活,形象生动,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创造性,具有深厚的人本教育底蕴。茅盾、夏衍、汪曾祺、冰心等均在回忆录中高度评价当时的小学教科书。
五是课余生活推进素质教育。民国小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灵山小学每学期都会组织大小不一的校外活动,远足、野营、社会访问、参观农村、游览名胜古迹等。在校内也经常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开展戏剧活动、诗歌朗诵会、音乐会、画展等。沈从文在故乡湘西读小学时,从课余生活中学到了爬树、采药、钓鱼、采榛子、摘蕨菜,认识了很多鸟雀。他认为自己“在校外所学的实在比课堂上多出十倍”。
《过去的小学》追溯了我们曾经拥有的优秀的小学教育传统,但它的价值绝不仅仅是追溯,更为重要的是反思。
小学时代是一个人启蒙、开智、塑性的黄金年代。民国的小学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在这里,学生的生命之花得以绚烂绽开,健全的心智开始成形,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养成,关怀社会的品格得以塑造……反观今日,我们的小学仅是教育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每个中国人,自童年时期就走进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个教育工厂流水线,群体化和同质化的教育成为教育工厂的孵化标准。《过去的小学》所追溯的自由地学习、平等地交流、广泛地接触、愉快地接受、独立地思考迅速离我们远去。在工厂化的教育体制中,人只是一个被批量生产的产品,整个教育都基于统一的秩序:守时、服从、记忆、考试、奖惩。这种秩序使我们的小学教育不仅删除了人格教育,还在不遗余力地扼杀人与生俱来的天然个性。未到毕业之时,学生大都患上了“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
读毕该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该书的现实价值——反思和重建今日小学教育的历史底本。追溯,可以帮我们看得更远。反思,可以使我们进步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