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米女孩成NCAA女篮中国第一人梦想为国效力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一抹似水的清波,淡然,安静,略带一点腼腆,当谌玥坐在沙发上,白色的T恤映衬着一张阳光的脸,目光明媚柔和,谁能想到,这个身高2米的18岁女孩,将载入中国篮球的历史。就在不久前,她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额奖学金学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女子篮球队队员。
  三页纸的荣誉列表
  她是一个奇迹。三页纸的内容,写满了各种荣誉,其中一页属于篮球,另外两页,属于英语、物理、铁人三项、奥数甚至还有硬笔书法大赛的三等奖。
  “我是一个各方面兴趣都很浓厚的人,从小就喜欢参加一些活动。我的父母也支持我去参与这些,所以……”谌玥打开话匣子,解释着这些荣誉的由来。“小学时候多一些,那时候课外活动不少,我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参加。后来,初中的时候进行篮球的专项训练,其他的事情参与的就少了。”她在初中之后的荣誉主要来自英语口语和语文,可以看得出来,谌玥后面的自我培养,都是为她的今天做着准备。
  “曾经有一段时间遭到了瓶颈,也曾想过放弃篮球,但是,好在我坚持下来了。”在高一之后,谌玥一度曾跟家里商量,是否可以放下篮球,“我想专注于学习,篮球是我的爱好,但是我更想处理好学习和打球之间的平衡点。”好在她找到了诀窍,“在单位时间内做到效率最大化,就是我解决问题的办法。”每天的三小时训练,她把其他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市面上流行的电影,电视剧,还有那些卡通漫画,谌玥说自己也会看,但是当然不会分散她更多的注意力。“还好,还好,”她的脸上荡漾着微笑,那种自信的气场,环绕着来采访的每个人。
  选择一条不瘸腿的路
  父母都是运动员,在过去的体制中挣扎着,伤痕累累,谌玥的父亲谌彬是北京首钢的运动员,虽然北体大毕业后,他选择了职业男篮,但是之后的路却很波折。一度的伤病让他选择退役,退役后的就业,生存等问题,曾一度让谌彬焦灼。就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产生了一定不让女儿重蹈覆辙的心理。
  “她出生的时候,我给她写了一封长信,我说,爸爸妈妈特别爱你,希望在你的人生中有更广阔的天空。无论是做工人,教师,还是科学家,都不要忘记你的理想。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即使再贫瘠的生活,也会有玫瑰的芬芳。”他如诗歌一样的语言,表达的是对女儿深切的爱。
  “谌玥是个好强的孩子。她很有主见,独立,”谌彬这样看待女儿,“我们家有两个规定,一个是她喜欢的玩具,衣服,好吃的,这些东西,买与不买,商量着来,还有一点,关于她的学习,学校,未来,这些重大的决定,还是家长做主,”他说:“毕竟她太单纯,很多决定,还是要我们来拿主意。”
  让谌玥选择去NCAA的大学而不是职业女篮,就是他不希望女儿发展方向太单一,“不是说让她成为全才,而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要有更多的能力。我们不是不让她打职业比赛,而是希望她在学习的年龄里,一定要完成学业,不至于在退役后失去方向。”
  选择一条不瘸腿的路,也是选择一个体育与教育完美结合的方式。登陆体育董事长马鸣在解释“谌玥现象”的时候给出明确的解答,“体育与教育结合,喊了这么多年的口号,谌玥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能够拿到全额奖学金,能够获得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录取,都是最好的证明。”
  梦想是为国家效力
  NCAA是她的起点,谌玥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刚去那主要还是熟悉环境,去学习和积累,前面两年读的都是基础课,第三年开始选学科,我打算学贸易和金融。NCAA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那里有世界上最好的同年龄的篮球运动员,我可以在那里得到更多的锻炼。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选秀,一旦选秀成功,我就可以到WNBA打球了。”
  作为北京队一直青睐的队员,她说:“要是那个时候,北京队需要我,我也会回来效力。因为WNBA和WCBA的比赛时间并不冲突。”那么,如果中国女篮发出呼唤呢?谌玥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是国家队呼唤我,我一定会回国的,那是我的梦想和荣誉。”
  为国争光,是父母的梦想,也是谌玥的梦想。这一家篮球人,用心表达着对中国的爱。
  “本来有美国的学校表示过,如果孩子去学习,我们可以立刻获得美国籍,还可以获得工作,但是我们拒绝了。”母亲刘晓云平静地说,但面对这份巨大的诱惑,能够说不,他们已经用行动表明了,那颗拳拳赤子心。
  未来一份广阔的天空
  “众所周知,在美国有高水平的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NCAA);有高水平的女子职业篮球联赛(WNBA)。同时,还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在接受高水平篮球训练的同时,能够接受优秀的大学教育,做到学习与篮球训练、比赛‘双赢’,这是我所渴望达到的目标。”这是谌玥的想法。
  “夺取一个又一个的冠军,是我的心愿,是我的篮球梦想,为辉煌而战,为梦想而战,为青春而战。梦想中的自己,手捧未来的奖杯,一定会热泪盈眶,一定会激动不已,用未来的冠军,向自己的青春致敬!”这,是谌玥的独白。
  当青春成为一面旗帜,她成为通过学校教育,走向美国大学,并进入NCAA的中国第一人。谌玥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苦要吃,“谌玥就是去吃苦的,”谌彬的话更像是一种预示,“我们希望她能够通过学习,努力,提高,去更广阔的天空。”纵有万千舍不得,谌彬还是如此寄语自己的女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索洁据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整理
其他文献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老师今年已86岁,各种演出、活动依然排得满满的,仅2015年春节,光羲老师就参加了央视和北京卫视的两台春晚。女儿们刚给他过完生日,笔者发去祝福短信,光羲老师已在赴国外旅游的飞机上……  有一次到光羲老师家,在门口刚放下电话,远远就看见他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冲我招手,他说:“我就在附近办点事,估计你快到了,就猛往回骑。”光羲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三个女儿却都不在身边,相识十一年笔者也仅
期刊
2009年,一部红色谍战片《潜伏》火爆荧屏,由冯恩鹤饰演的军统天津情报站站长吴敬中,老谋深算、敛财无数最后却全身而退。这样一个反派人物,受到了观众的热捧,网友称其为“史上最抢戏的男配角”。老戏骨冯恩鹤的婚姻家庭和一般人不太一样,却充满爱意。  用带兵的方法带儿子  冯恩鹤和妻子季颖是相亲认识的。1978年,两人在大礼堂举办了简朴的婚礼,只花了128元。婚后一向喜爱整洁的冯恩鹤,却被不讲究的文艺女青
期刊
这张照片是我珍藏了50多年的老照片,看着这张老照片我心情无比激动,感慨万千。  这张照片是1964年,我陪公爹、婆母带着儿子、女儿去游颐和园。这是婆母第一次去颐和园,也是她一辈子唯一的一张照片。当时我丈夫在外地工作,公婆来京帮我带孩子。他们是山东勤劳、善良的农民,虽然已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和蔼可亲的面容永远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们相处得非常好,老人喜欢、爱护孩子,也非常关心我。我上班远,
期刊
1977年夏,山东,天气炎热。张守仁、王世敏和章仲锷在一个文联会议的间隙,跑到会场外的树阴下纳凉、聊天。闲谈中,三人都预感到一个文学的潮流正在逼近。十年动乱中历经曲折的作家开始纷纷从下放的农村返回城市,他们一定迫切想把积累多年的生活感受用文学的方式宣泄出来,因此需要一个平台让他们的作品得以发表。于是三人一拍即合,决定创办一份文学杂志,他们站在树下商量刊名,从《东风》、《首都文学》一路聊开去,最终敲
期刊
想当年,著名表演艺术家梁波罗演绎的经典影片《51号兵站》里的“小老大”,家喻户晓。被人们称为“英俊小生”的他,在当时的上海乃至在全中国的风光,远远超过后来的“四大天王”。此后,梁波罗塑造的一系列银幕经典形象,如《蓝色档案》中的李华、《小城春秋》中的吴坚、《子夜》中的雷鸣,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梁波罗多元化发展,唱歌、表演、主持等,都深受广大观众欢迎。梁波罗演唱的《草原之夜》、《
期刊
本报讯(记者邢大军)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歌手胡月的一首《黄土高坡》红遍大江南北,伴随着一代人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日前,中央电视台《非常星发布》栏目特别推出了胡月专场歌会。在节目中,胡月不但再现了《我热恋的故乡》、《走西口》、《信天游》等西北风时期的经典歌曲,同时她还提到了当年亚运会期间,为拍摄吉祥物歌曲,被国宝熊猫盼盼咬了小腿的传奇经历。  谈及那段经历,胡月对记者说:“记得亚运会之前有征集亚运
期刊
凭贾樟柯执导的《山河故人》入围戛纳影帝,董子健一战成名。虽最终未能从与奥斯卡影帝、法国影帝的竞逐中成功突围,但21岁的他已是媒体眼中的“新人王”。日前,董子健还与周冬雨齐齐登上北京公交一卡通,成为登上公交卡第一人。  据悉,董子健主演的《少年班》于6月19日上映;他主演的《少年巴比伦》也入围了本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  随《山河故人》剧组前往戛纳参赛时,Canal+电视台邀请董子健进行采访报
期刊
在演艺圈,父子明星很多,在他们之中,赵尔康与儿子赵少康是极为平和低调的一对。  对于新生代演员赵少康,很多观众一定会想起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集结号》中的“老刺猬”,但很多观众却不一定知道,赵少康的父亲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影坛鼎鼎大名的红星赵尔康。  提及演员赵尔康,很多老影迷都会第一时间想起当年的电影《归心似箭》中那个刚毅的硬汉魏得胜。拍摄于1979年的《归心似箭》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期刊
1942年,某次在前线作战中,我们的部队被日寇围困,经过多日战斗,最后我方三百多名官兵被鬼子俘虏。日本人将老鼠药偷偷混入米饭中。很多战友不清楚情况,都抢着吃。  郑德治1919年生于福建福鼎,现居于泉州泉港区。少年时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所属部队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79师697团炮兵连3排4班,后随军投诚,参与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膝盖与脚后跟曾经中弹。初见96岁高龄的郑德治,他佝偻着背,头发与髭
期刊
30年,173本亲子日记,300万字。杨廷艾将她的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儿女一个培养成了北大硕士。一个培养成le 北大博士。她也由一个籍籍无名的乡村教师蝶变成了教育专家。其《外向的女儿,内向的儿子,一位成功母亲的教子日记》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广大家长的热捧……  1982年春天,山东省临沂市付庄中学教师杨廷艾生下了女儿赵洁。看着女儿那张粉嘟嘟的小脸,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做一个好妈妈!为了给孩子留下成长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