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一年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u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这个时候,我刚刚从北京搬到成都。两人一狗,各种生活用品,一股脑儿塞进租来的小轿车。开了3天,汽车驶进一个散发着麻椒味道的老小区,我们等不及把东西搬上楼,就先去楼下的“苍蝇馆子”要了一盘小炒肉和一盘炒青菜,吃得满嘴流油。
  我的老家在东北的一座小城,与首都的纬度相差并不大。北漂6年,老家天黑时,北京的夜幕也正在落下;老家入冬了,北京也开始降温;老家人吃锅包肉、酸菜粉条、地三鲜,北京也随处可见好吃的东北馆子。老家和北京虽相距1000公里,但因这相似的节律,以前的我不懂乡愁。
  和北京相比,成都到家乡的距离远了一倍,路费贵了3倍。这里没有大雪和雾凇,人们晚睡晚起,整座城市仅有的几家东北菜馆,全都难吃得让人想掀桌子。我的职场生涯大部分留在北京,我的户口却留在了成都。我和我的家乡,只剩下记忆、血缘和味觉的联系。
  入蜀之初,便是冬天。习惯了集体供暖的身体,在湿冷的西南产生了诸多排斥反应。我的手指长了冻疮,头发大把脱落。因为远离阳光和朋友,抑郁症复发,整夜失眠。曾经被我抱怨过无数次的北京,此时却成了心中的“白月光”。我常找碴儿和丈夫吵架,他起先体贴包容,某天也终于失去了耐心,说:“你这样会毁了自己,进而毁了我。”
  现在我已经忘记自己当时是依靠什么走出那段低谷的,或许仅仅是因为春暖花开,阳光多了起来。3月初,我费尽心力拼凑出最后一篇小说,结果被拒稿,并得到了极低的评价。与此同时,我最要好的编辑小梁告诉我,她即将离职,今后我无法再投稿给她。我心上的压力突然被释放—不被人期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由。没有小梁,我大概不会写小说。但也正是出于不想辜负她的心理,我曾经热爱的事情变得沉重不堪。
  我开始找工作,4月初入职了一家广告公司。7点半起床,8点半挤上地铁,10点钟举着咖啡挤进电梯。晚上我6点半下班,8点才能到家。工作并不顺遂,偶尔有紧急任务需要加班,但最折磨人的还数纠缠不清的人际关系。公司规模小,业务上多是关系户,面对甲方时常做小伏低。我与人沟通一向直来直去,简洁明了,因为语气不够温软,常被某甲方领导投诉“态度差”,被老板扣上“给公司造成了巨大压力”的帽子。
  渐渐变大的年龄,如咬住我脚踝的恶犬。很多人在迈过30岁那条线后,身后的门就接二连三地砰然关闭。就业、投稿、相亲、返校读书……任何一条道路都乱石丛生。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几乎决定自折翅膀,放弃写小说、做咖啡以及其他我所热爱的事物,死死守住一份工作,以还房贷和攒养老钱作为余生的终极目标。我刻意隔绝掉文学圈内的一切信息,甚至不敢读小说,与青年作者朋友们也疏于联系。编辑小梁调侃道:“恭喜你,终于要离开那群作家去做个人了。”我也常和人说:“写作只是兴趣,赚钱才重要。”但欲望终究像打地鼠游戏,按下一个,冒出更多。
  那是一种想要开辟出自己与世界关联的新方向的欲望。小说是对现实的拟像,亦是对残破人生的翻译,在文字的世界里,我能够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再造出无数个分身—尽管他们无一例外都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
  工作的状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发糟糕。不仅如此,我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伴随我多年的甲状腺多发性结节突变成单发性,彩超显示出多种恶变指征。我刷光了医保卡,一遍又一遍地做检查,终于在被医生告知“暂时稳定,3个月后复查”时,短暂地松了一口气。疾病让我意识到,生命是由一个又一个当下连绵而成的,充实的生活应该是尽可能切身体验每一个当下、每一次呼吸,而不是花费现在兑换未来。
  就这样,辞职的念头起起落落,终于在和老板大吵一架后愤而离职。老板找我长谈,试图动之以情:“年轻真好,不怕别人的眼光,不怕未来的风险。”我仿佛得到什么昭示般,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我怕啊,当然怕,但我更怕虚度光阴。”
  辞职后,生活瞬间变得轻盈起来。我幻想了很多辞职后要完成的事情:写小说,考雅思,学习咖啡烘焙,最好能开一间小小的咖啡馆。当然,很可能我依然会掉入投简历—找工作—再辞职的怪圈,但那些对于我都不再重要,我只想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平静时光,呵护好身体和情绪,然后张开双臂,勇敢拥抱生命中的一切失败。
  我过去有数次裸辭经历,每一次离职后都有一种“刑满释放”之感。唯独这一次,竟生出眷恋之情—我的同事们,一群可爱的四川女孩子,无论是吃午饭、工间小憩还是应对麻烦的工作,和她们在一起都无比快乐而纯粹。不知不觉,入蜀一年,我在这里有朋友了。
  失业在即,省吃俭用势在必行。听闻家附近的超市晚上9点后会大减价,我和丈夫就常去光顾,抢到好吃又便宜的食物后我们会开心很久。渐渐地,晚上9点半后去超市“捡漏”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从超市出来,我们抱着打折的法棍面包手牵手往家走,空气中飘着红油火锅的辛辣味儿,路灯影影绰绰,老奶奶坐在灯下卖手工鞋垫,街对面的Live House里年轻人随着硬摇滚摇摆,成都的各种模样在这条小路上交错融合。我突然感到眼睛发热,问了丈夫一个突兀的问题:“我是你最好的朋友吗?”他笑答:“你当然是我最好的朋友。”
  忆起不久前,采访完一名网红摄影师已是晚上10点,我在路边的“苍蝇馆子”吃火锅粉。老板说:“听口音你不是成都人啊。”我说:“不是,定居还未满一年。”老板笑道:“定居了就是成都人,满一年就是‘老成都’啦!”
  借饭馆老板之言,大言不惭地说,我现在也是一个“老成都”了。
其他文献
坐大姐的車,一路聊天,说到中年人的困境:不开空调嫌热,开了空调关节又隐隐作痛。大姐抱怨:“我现在在空调房都得穿羽绒护膝。”不免回忆起过去那些40℃的日子,我们都是干挨过去的,有个吊扇都得念“谢天谢地”—还老停电。后来终于装上空调,我们的心情就跟龙须沟人民得解放似的。那时家里就一间房有空调,全家人都聚在里面,每晚关门关窗,冷空气清冽得似有禅意;我们三姐妹吵吵闹闹,像挤在一个窝里的小鼹鼠,热闹得像卡通
期刊
如果你渐渐看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那说明你长高了—很多事物你不再需要仰视,而是平视甚至俯视。  到了初中以后,慢慢会有一些学生意识到:老师可能不喜欢自己。  一位初中生的来信中这样写道:“我的科学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处于前列,但一次测试,我考砸了,只得了84分。最后一道填空题,全班只有两个同学算对了,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我忘了写单位,被扣了分。老师讲解试卷的时候,在全班同学面前很大声地说:‘某某,你是怎么
期刊
莎莎约我在北京东四地铁站旁的一家咖啡馆里见面。  莎莎是我表妹的同学,大学学中文,本科毕业3年,来北京1年,目前在一家电商网站做文案工作。  我知道,莎莎不会平白无故约我。果然,当我们入座,聊起彼此的近况,莎莎很快将谈话带入正题。她问我:“特特姐,听说你现在全职在家写作,怎么样,还好吗?”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莎莎紧接着说:“我想把工作辞了,学你做自由职业者,全心全意写小说。你觉得我能行吗?”  
期刊
我来自西安,爸爸是名公务员,妈妈是名军医,他们都是温柔和蔼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妈说别走远了,我就填了西安本地的学校。  大学里我最要好的同学叫小涵,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临毕业时,小涵说:“房璐,和我一起去北京吧,你这辈子都没离开过西安,也该出去看看了。”我犹豫了,我舍不得小涵,也舍不得爸妈。小涵说:“等你混好了可以把他们接到北京去住,混不好大不了你再回西安呗。”  我回去找爸妈商量,我妈当然不
期刊
柿子树是种古老的果木,梁文帝说,柿子“悬霜照采,凌冬挺润,甘清玉露,味重金液”。他的儿子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他若是有个柿子吃,必慰病怀,死前可能不会“荷荷”叹息了。  柿树都要嫁接。有一种叫软枣的树,总是成为它的母身,虽然一体,不过界限分明。软枣的学名叫“君迁子”,自己也结果,跟枣没关系,就是柿子的小样儿,涩得无法下口,等到秋冬成了果干,才有甜味。  “桃栗三年柿八年
期刊
狸狸:去年冬天,是我成为老师的第一个冬天。那天午休结束后,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发现好多老师都在看我,还有老师急匆匆地说:“杨老师,你快点去,你们班的学生到处找你呢!”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有学生打架,于是我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焦急地朝办公室走去。刚走到楼梯口,我发现学生们整整齐齐排成一排,带头的学生笑嘻嘻地说:“杨老师,生日快乐!我们不知道你的生日具体是什么时候,但听你说过生日是在冬天。今天天气很好,我们
期刊
一  现在一提起旅行,好像到访过的国家数量与偏僻程度,自然形成了一条“鄙视链”:欧美游的瞧不上东南亚游的,喝南极冰块浸威士忌的瞧不上在米其林餐厅里“咔咔咔”拍菜的。  但是旅行者们都认为:旅行使他们成为更美好的人。  他们集体挥毫泼墨,写下了诸如《再穷也要去旅行》《不顾一切去旅行》《死在路上也不错》《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等极具煽动性的文章,来告诉还在原地的人们:饭吃不上不要紧,旅行是人生
期刊
期刊
时下流行很多“当代年轻人的选择”:玩无人机,体验VR设备,cosplay,跳伞,潜水,拼高达,到世界各地旅游……  看起来很美好,比我年轻的时候美好多了。  不知道你留意到没有,所有的这些选择,都是消费。也就是说,这些是只要你有钱、有时间,花点精力,就能够“享受”的事物。这当然是好事,至少说明社会富足了许多,大家的生活都在变好。但如果把这些当成全部,那就未必是好事了。  什么是消费主义?就是让你去
期刊
每个人就像一棵树,扎根在一个环境中,用根须汲取营养,用叶片迎接阳光,影响着环境,也被環境影响。  当一棵树被连根拔起,移至他乡,扯痛的不只是断掉的根须,文化、语言、饮食习惯、天气……都有可能“水土不服”。  跟随落户美国的女儿远赴他乡的父母,斩断与周围的一切联系,唯一的乐趣就在于喂饱女儿一家三口;从东北到北京、再扎根成都的女孩,告别北方的干燥开阔,重新适应西南盆地的阴冷潮湿。  此间与故乡,回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