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平工业化之路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台湾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型到现代化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美援对土地改革的支持,帮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及生产率,也促进解决了几项重要的经济课题:提高农业生产力,以产生足够的农业生产剩余;将农业生产剩余移转到非农业部门而加速其资本累积;将累积的资本在各部门间分派,使资源使用效率达到最高,进而从1953年开始实施“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战后初期的台湾,因战时生产遭受严重破坏,接着受到国共内战波及,经济、社会动乱,通货膨胀问题严重,所以在1945年至1953年期间,农业政策以恢复生产、土地改革为重心。1952年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准,1953年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同时运用美援,稳定经济与拓展基础建设,目标是开展以轻工业、内销为主的产业建设。其后推行一连串的“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也意味着台湾将由农业转型到工业。
  这时期的农业经济,为社会发展做出非常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单以日本作为主要出口地区的米糖外销,一年就有1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对于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发挥了极大作用。

仰仗农业


  1954年政府征收稻米产量的14%,其中4%以低于趸售价格二分之一的官定价格买进。这种廉价收购稻米的政策,事实上是一种隐藏的土地税,其数值几近真正土地税的二分之一。
  由于政府部门用其掌握之粮食来稳定粮价,采取低农产品价格政策,不仅使物价稳定,同时在有大量劳动力存在的条件下,也等于压低了工业部门的工资,因而使得工业部门的劳动成本得以降低,以创造超额利润。低粮价政策也成为提供廉价劳动的基础条件,对出口导向工业化的发展贡献良多。
  尽管政府当局对农民进行剥削,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农业还是取得成长。农业不仅稳定地提供当局所需的粮食,而且充实了财政,维持了庞大的军事费用,帮助稳定了国民党政权,也减轻了工商业者的税收负担。较诸战前,1945年到1950年,农业税在台湾的资本积累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
  台湾农业经济通过农地改革及美援支持,并增加化肥生产的投资,及改良技术,提高了生产力,达到粮食自足。另一方面,再通过肥料换谷、随赋征购等手段,进而积极扩展出口农产品及农业加工品,将大量的农业剩余价值,从农家手中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发展上。
  1953年9月行政院成立“经济安定委员会”,职责是经济设计和推动经济发展。自1953年到1972年连续五期的“四年经济建设计划”,重要政策措施为“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战略。第一至第三计划也是为了确保美援(1951年-1965年)的经济建设蓝图而制定。其中1953年至1956年的第一个“四年计划”更完全配合此一特点来规划。
  在1953年至1960年两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以进口替代策略为主轴,用从农业榨取的资本扶持进口替代工业,而出口农产品所获的外汇又使用在工业化所需原材料的进口上。据估计,在1950年至1955年的台湾农业恢复期,从农业部门流到非农业部门的价值为农业总产值的22%,因此造成台湾在农业产值上高增长的时候,农村却依然贫困的矛盾现象,这导致20世纪60年代,劳动者大量从农村步入工业城市。
  另一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快速工业化发展中,由于吸收了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才促进了地域小、资源少的台湾能够迅速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向加工贸易型工业发展。可见台湾的工业化过程,曾极度仰仗农业。

以農养工


  在1963年至1972年的十年间,台湾农业经历了一个由兴到衰的过程,同时在出口导向的政策下,农业生产结构也随着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改变。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出口品比重发生很大变化,即从农产品、农产加工品变为工业品。50年代以蔗糖、稻米、香蕉、茶叶占绝大部分。到60年代,凤梨、洋菇等罐头的比重增加,取代蔗糖、稻米。从60年代开始农业各部门生产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多元结构转变。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看,农产品从10%增加到20%,1969年又回落到低于10%。农产加工品1952年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1961年初次下降到低于50%,1966年又下降到只占30%。到1966年为止,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在换取外汇方面作出的贡献非常大。另外工业产品的出口比例,到1959年前后大幅上升,此后持续增长。
  实施进口替代策略,是因为岛内市场狭小,内销产业进展受困,加上对特定产业实施保护政策阻碍企业竞争,无法降低成本和提高品质;且随着工业化发展,贸易收支持续逆差,必须扶持创汇型产业。20世纪60年代转换到“出口导向”时期,即后三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这段时间,美援逐渐由赠与改为贷款,并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1960年政府采纳美国部分建议,制定出台《十九点财经改革措施》《奖励投资条例》等政策,以迎合外国资本的需求,并因应进口替代时期内部市场狭小的窘境,以及美援停止后经济走向独立自主的阶段,积极推动劳力密集型轻工业产品的大量外销,由过去的进口替代政策,转为采取外销导向的出口扩张策略。
  由于农业结构受限于自然因素,到1964年工业产值已超过农产值,台湾进入“以工业为主的时代”,同时经济增长率开始进入两位数的高增长阶段,同一年,贸易收支也第一次出现顺差。1965年台湾开始设立加工出口区,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带动外商的投资与出口增长,工业品出口产值在这一年超过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值。
  战后台湾在强权政治下,缺乏为农民利益发言的民主机能,相对弱势的农民一直被置于完全为权力的利益牺牲,处于受统治的从属地位。政府直接剥削农民、压低粮食价格及农民收入。肥料换谷政策的副作用是连稻米产量都被压低,可以说是杀鸡取卵,逼迫农村人力投入工业生产并接受低薪资,及工业化的人力资本。   为配合“以农业培养工业”的政策,通过“隐藏谷税”的方法,挤压出部分农村的剩余,来支持财政的需要及工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得以进一步提供租税减免等措施,来补贴工业之发展,出现农民所得较劳工为低的现象。1963年之前,台湾历年隐藏谷税分别大于同年全台湾所得税的总和。
  从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来看,1952年至1966年间,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换取外汇的贡献颇大;而工业产品的出口,在1952年仅占8%,此后则持续增长。台湾利用这笔外汇进口了生产原料,对日后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走向平衡


  土地改革使农业保持快速发展,从1963年至1968年,农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达5.85%。但长期实施维持低米价、低工资的政策以发展工业,在农业持续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严重危机。
  1969年至1972年第五期經济建设计划期间,“以农业培养工业”政策的副作用充分暴露。由于长期以农养工与农工商品不等价交换,使20世纪60年代农民所得偏低,迫使农业政策调整,结果以1969年为转机,台湾的农业经历由兴到衰的大转换。
  随着台湾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农业却成了经济增长的桎梏,并且急速下降。以后几年农作生产的不景气更为明显,农民怨声载道。面对农业困境造成的危机,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政府相继提出了各种农业政策。
  在1969年拟定《农业政策检讨纲要》,及1970年的《现阶段农村经济建设纲领》,作为因应。其中《农业政策检讨纲要》的目标在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家收益。做法如加强农业科学技术之发展、健全农业研究机构、培养农业人才、注重水土资源综合规划与运用、增加农业投资、扩大产品市场、稳定产品价格、设置平准基金等。
  最重要的是蒋经国掌握政权后,1972年9月27日发布《加速农村建设重要措施》,同时也采取了价格支持政策,提高政府所定的稻谷价格(但新价格也只相当于当时市价的70%至80%)。1973年的《加速农村建设九项重要措施》旨在改善农业和工业之间的不平衡:废除肥料换谷制度、取消田赋附征教育捐、放宽农贷条件、改革运销制度。
  这一连串的政策,代表政府调整农业政策方向从“榨取”走向“平衡”的发展。
  诚然,20世纪70年代开始政府有意对农业进行补偿措施,但因农村问题积弊已深,以及政府重工轻农,对于农业问题大多还仍以农产品产量为优先考量,加上此时工商业逐渐起飞,更加剧了农工之间的不平等,农民不再愿意固守田园,纷纷转往工商业发展,农村人口朝向城市与工业部门流动,台湾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也即将走向完成的阶段。
  台湾工业化有其背景。1953年的“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政策,实际只实施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却被忽视。这种培养工业政策只有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发展才能实现,也才可能为工业创造资本,并成为促成今日台湾工业化的基础所在。
  但是为发展工业化,战后持续长达20年之久的农业价值转移,导致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的农业衰退,出现农业问题,所以政府在台湾实施的土地政策能够成功并非必然,如果同样的政策在其他地区实施,可能造成社会动荡及农业人口遭到淘空。这是因为这样的政策会让农村劳动力全面移往都市营生,但台湾的“有土斯有财”传统让农村还有人留下来种田。
  总之,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的土地改革,对战败来台的国民党政府而言,可以说是没选择下的关键选择。成功改革的结果,让国民党保住了政权,也深刻地影响到日后台湾的经济发展。
  作者为台湾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群星璀璨的思想界,汉娜·阿伦特是最为独特的一位。身为女性,她有着不输于同时代男性思想家的睿智,更有非同一般的敏锐与深邃。其思考所及,无不投射出对这个世界发自肺腑的关怀;而她思想中的冷静与超脱,又让牵涉其中的同时代人禁不住感到脊背发凉。流淌在她血液中、渗透到她骨子里对世界的热爱,同她绵延一生的对导师的痴情一样,都不容易为世人所理解。  阿伦特进入笔者的视野,源于个人对20世纪上半期欧洲大陆
期刊
中国的转型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目光。在这其中,韩国财政部原副部长、产业资源部原部长郑德龟,就对中国的转型模式非常感兴趣。  郑德龟参与了韩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大部分经济政策的制定工作,并深谙韩国官僚圈、政治圈、企业集团三角决策结构对韩国经济生活的影响。他的《超越增长与分配》一书,对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政策决定结构、韩国经济的转型期与经济危机、两极分化与中产阶层复原、转型期与不和谐现象管理的失效等方面,均
期刊
打击网络谣言行动又添加了一起新案例。9月17日,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川镇中学一名尚未成年的初三学生被警方以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张家川县公安局发布消息称,该名学生散布谣言、煽动群众游行,严重妨害了社会管理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这被认为是最高检察院与最高法院联合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之后第一例因网络言论而被刑事立案调查的案例。  这
期刊
近期以来,中国相关刑事审判个案以前所未有的公开方式,打破了高级官员封闭、神秘审判的传统惯例。随着案件的贪腐方式、官商关系甚至个人生活在庭审中次第揭开,各界一致赞其为司法公开的较佳范本。  作为一项国际规则,人人有权获得公正、公开的审判。公开审判也是中国《宪法》等法律规定宣示多年的条款,不过在实践中推行并不顺畅,特别是高官贪腐案的审理。  如何让应公开的庭审成为真正看得见的庭审,其公开的方式、各自的
期刊
2009年初,我在新利润公司年会上主持了一场讨论,发言者是华盛顿教育局长李洋姬和市长阿德里安·芬蒂。李洋姬局长阐述了她通过有效输送机制,提供高质量教育的行动。  与李洋姬合作的公益组织不仅开办特许学校,还参与她所有内部改革的努力。李洋姬和芬蒂证明了开源教育可以带来积极的变化,并为父母提供选择,这在封闭的系统内是很难做到的。  芬蒂在竞选时承诺,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他把自己大获全胜的原因归结为人们需
期刊
瑞典文学院1995年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爱尔兰诗人谢默思·希尼,不仅因为他深厚的诗歌表现力,还因为他思考中的伦理深度。  这里的伦理不完全等同于道德。希尼出生在北爱乡村一个本分的农民家庭,世代种田养牛,其本性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与严守既定价值的道德不同,诗人希尼明白现实中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仍需探索乃至异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希尼的诗歌与其说是道德的,更应说是伦理的。  而之所以说希尼的诗歌
期刊
为抑制住宅销售价格的上涨,中国政府自2010年以后,推出了一系列以抑制需求为中心的政策,但都只治标不治本,要根治就必须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增加土地供给。房地产泡沫重现  中国在雷曼危机之后受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急速上升,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在沿海大城市这一现象尤为显著。2011年北京和上海的标准住宅(70平方米)的销售价格分别上升为家庭年平均收入的22.3倍和15.9倍,大
期刊
经济学家,2013年9月26日逝世,享年98岁  于光远先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了解他生平的人都知道,这并非夸大。韦君宜曾说,于光远是一位热情豪迈的学者,也是对一切领域都充满研究兴趣的“杂家”。尽管“杂家”二字颇能代表他的读书和研究兴趣,但于先生在经济学等领域的成就却有目共睹。  于光远,1915年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学深厚。1932年他考入上海大同大学,1934年转入清华大学物
期刊
地处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是个蕞尔小国,许多中国人知道这个国家,主要还是由于它曾是“欧洲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明灯”。  在恩维尔·霍查40年的独裁统治下,阿尔巴尼亚成为欧洲最贫穷、最专制的国家,几乎听不到一点反抗的声音。即使如此,这个国家还是产生了一位蜚声世界的大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霍查曾喜欢他的政治抒情诗,西方评论界则赞扬他的荒诞小说,将其与果戈理、卡夫卡和奥威尔相比,称他具有荷马的叙事风格
期刊
前不久,新兴市场论坛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召开,重点讨论了非洲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一系列保持非洲经济持续增长以及促进非洲成功转型的战略思路。  受非洲联盟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委托,西奥多·阿勒斯、卡里斯托·马达沃、阿尼尔·苏德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从2012年3月开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形成了《2050年的非洲》一书,在此次新兴市场论坛上发布。  2050年的非洲将是怎样一番情景?非洲将如何保持持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