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5w56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特点,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运用公式时对公比的分类讨论。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幻灯片
  【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形成、特点等进行类比,这是认知的有利因素。认知的不利因素有: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教学方法】
  本节是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反映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幻灯片)
  引入:古印度国际象棋发明者受赏的故事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发明者西萨要的是多少小麦吗?国王能满足他的要求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为:1+2+22+23+…+263。这是什么数列求和?是等差数列求和吗?(板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幻灯片)
  探讨:发明者要的麦粒总数为:S64=1+2+22+23+…+263①上式有何特点?不难发现,右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如果①式两边同乘以2得,2S64=2+22+23+…+263+264②
  比较①、②两式,中间有63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所以两式相减,得S64=264-1
  反思:纵观全过程,①式两边为什么要乘以2?
  3.从特殊到一般,形成公式(板书)
  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a1+a2+a3+…+an,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Sn=a1+a1q+a1q2+…+a1qn-1 ①
  用公比q去乘①的两边,可得:
  qSn=a1q+a1q2+a1q3+…+a1qn-1+a1qn ②
  用①式的两边分别减去②式的两边,得(1-q)Sn=a1-a1qn
  探讨:⑴能在两边同时除以1-q吗?结论:当q≠1时,
  S =①
  当q=1时,Sn=na1。
  ⑵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 ,如何把①式用a 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结论:当q≠1时,
  Sn= ②
  当q=1时,Sn=na1 。
  强调:⑴公式的推导方法用的是“错位相减法”。⑵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首先要注意公比q的取值范围。
  4.回归故事,首尾呼应(幻灯片)
  例题:求等比数列1,2,22,23,…前64项的和。
  分析:由已知等比数列确定首项a1=1,公比q=2,项n=64,直接代入公式①
  解:S64=
  =264-1≈1.84×1019
  结束开头引入的故事,若把1.84×1019粒小麦依次排列,它的长度就相当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2万倍;若按万粒400克计算,可达7000亿吨,而我国小麦现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多么庞大的量呀!
  5.课堂练习
  课本第305页A组1、2。
  6.课堂小结(幻灯5)
  ⑴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应用时注意公比q的取值范围。
  当q≠1时,Sn= 或 S =
  当q=1时,S =na1。
  ⑵学习了推导数列求和公式的一种常用方法:错位相减法。
  ⑶进一步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及其作用,通过类比联想,打通解题思路,分类讨论等思想,更直接地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7.布置作业
  ⑴书面作业:课本第305页B组1、2、3。
  ⑵弹性作业:求1+a1+a2+a3+…an。
  【板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作者单位:239400安徽省明光市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猜想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思维方法:它是根椐己知的原则和事实,对未知的现象及其规律作出一种假定性命题。当然,尚需通过验证和论证。  在数学发展过程中,数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数学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猜想”、“四色猜想”、“希尔伯特猜想”、“黎曼猜想”等,人们在证明(或推翻)这些猜想时,使一个又一个数学新分支、一种又一种数学新方法相继诞生。正因为如此,人教版新编初中数学教材中就
期刊
2008年11月,在赣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送教下乡活动中,笔者以《“十点、二法、三火花”——关于备课、听课、评课的探索研究与思考》为题,分别在赣州市章贡区、定南等县区为教师作过多场专题讲座,与物理教师等同仁就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方面交流了自己的探索研究与思考,引起了教师们的强烈共鸣。笔者认为:无论是备课、上课、听课还是评课,均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十个点”(一是知识要点,
期刊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能注意反思与总结,就能避免重复犯类似的错误或少犯类似的错误,就可以达到习题练习的目的和习题练习的理想境界。据笔者研究,学生在解题方面容易出错的原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疏忽导致的失误,二是思维定势导致的失误,三是题设陷阱导致的失误,四是知识缺陷导致的失误。以上这四类失误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交叉出现,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本文试以近年的易错中考题为例加以
期刊
推行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但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高超的评价艺术),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这里所说的学习状况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  课堂评价运用得精妙,对于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将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临着的是没有经过“筛选”的学生,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成了一线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本人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与同行交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有了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对学
期刊
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其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歌唱作为一项音乐表演活动,是以自己身体的有关器官作为“乐器”来进行“演奏”的,歌唱者既是“演奏员”又是“乐器”。像演奏其它乐器一样,“演奏员”要在演唱过程中,根据词曲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呼吸的强弱,声带的长短、厚薄,共鸣腔体的大小、长短,以达到不同的音高、音量、音色方面的要求。  如何才能获得美好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呢?首先
期刊
冬季体育锻炼要注意什么呢?  1.谨防运动创伤  冬季,人体的肌肉、韧带在寒冷的刺激下会出现粘滞性增加,使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各关节的生理活动度减少。因此,每次锻炼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防造成损伤。  2.呼吸方法须得当  冬季气候寒冷,风沙又大,因此,锻炼时不要大口呼吸,而应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呼吸的方法,以减轻寒冷空气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3.防止受寒冻伤  冬天锻炼,应根据户
期刊
一、教师示范引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教学中一般采取讲解示范的方法进行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规范优美的动作来完成示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如果教师不能做好所教动作,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应将动作熟练地练习好。这样,学生在上课时看到教师规范优美的动作,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再加
期刊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化和民族音乐的迅猛发展,古老的中国竹笛也像琵琶二胡一样,经历着一个由民间形态向专业形态转变的历史性过程。无论是老一辈演奏家,还是近年来新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奏家,都从各自的角度为创建和发展新时代的笛乐艺术做出了贡献,使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一切,无一不是以民间式的师徒传承或学院式的综合教学作为基础的。如果不满足于现在已取得的成果,而是着眼未来,就不难发现,在目前
期刊
2007年的普通高考,山东省作为全国首次试点省份之一,将音乐作为基本能力测试内容包含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无疑对音乐教师在音乐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情感态度轻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音乐作为高考的一项内容以这样的模式首次纳入,对高中音乐教师来说,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音乐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横向拓展。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完善自己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