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轩:本色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ojianpku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来时,我在车上。
  车窗外,大大小小的水滴静止了,这时每一个水珠都是一个完整的倒立缩小世界。仔细看,雨珠里的世界,好像比直接看到的清亮得多。在米粒大小的雨珠里,小小的一抹亮蓝,小小的一抹鲜绿,格外鲜亮。这雨没能下多长时间,十几分钟就停了。下车,首先看到的是砖块上弯曲的水纹,草地中垂着的水珠,嗅着泥土的气息,听着燕雀啼啾,心情便同雨后的世界一般明快了起来。
  我想,是雨洗出了天地的本色。
  生在北方,雨不常见,又不少见。蝉时雨,是我们所期盼的。它如约而至,却不肯多作停留,多则半天,少则一个小时,便匆匆离去。然而这已经足够了,夏天的炎热被中和,人们烦躁的情绪也安定下来。雨后的记忆,总是清爽得很。下过雨后的一两天,天空一定是蓝得耀眼,阳光一定是灿烂夺目;挂在架上的紫藤开得热烈,荷花骨朵儿柔得能渗出水珠儿……一提到夏季的雨后,总能引起些欢乐的情绪。
  秋末冬初,我们这里时有雾霾。北方的雾霾,绝没有江南朦胧之美,而是铺天盖地连片连片的,世界因之陷入混沌。人们腻烦得很,天天盼着有雨来。看看天气预报,哈!后天有小到中雨,便想着再忍忍,雾霾就没有了……这次的天气预报可真准,说有雨就有雨,还附赠了特别的礼物——风。虽说“秋风秋雨愁煞人”,那便是没见识过雾霾威风的人说的话了。风和雨可是驱散雾霾的最佳搭档。雨下了一天一夜,风刮了一天一夜。次日晨,啊!天地为之敞亮,人们感到欣悦:久违了,天高云淡的日子。风雨就是画家,描绘出世界本有的颜色:昏暗的天空漆成湛蓝,灰蒙蒙的叶子刷成金黄,洋溢出喜悦之情。
  我喜欢雨胜过喜欢雪,因为雪是覆盖,而雨是冲刷。雨给予了天地以本色,不愧是大自然最杰出的作品。而雨的能力不止于此。
  小时候讲古诗,老师们总是这样提问:“‘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有谁知道下一句是什么?”或者“‘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后两句我来找位同学默写在黑板上。”这样的诗句我熟悉得很,总是举手回答:“下一句是’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或上去在黑板上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当时只是觉得诗人志向坚定或对朋友感情之深,注意着后两句抒情的句子,却忽略了前两句写景的句子。现在想来,无景便无情,前两句倒显得重要了。
  我想,是雨带出了诗人的本色。
  雨是很能激起人们一些思绪的。情之切,感之深,皆因雨而起,有雨而思。从清明时雨到江湖夜雨,从巴山雨秋池到楼台烟雨中,从“身世浮沉雨打萍”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雨渗透着世间诸多情感。雨是多少诗人精神的载体!我曾经半开玩笑地对朋友说,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那么现在咱们所见到的雨,也许是千年前阻挡李商隐归乡的雨,也可能是使辛弃疾感叹自己身世浮沉的一场雨,还可能是使汉皇断肠的那一场雨……
  所以,古有“一蓑烟雨任平生”今有“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雨推进着历史,沟通着古今。“江月年年望相似”,我更愿是“江雨年年望相似”。
  世界为纸,历史为笔,雨水为墨,做一幅世界上最清丽的画。每一个人都会走入画中,路过琴棋书画词,路过唐宋元明清,路过天地日月星。最终我们会在雨中,直达自己的心灵,一探生命的本色……
  (指导老师:王洪賓)
其他文献
终于换到了窗前的位置。  阳光总能细细地铺满整张课桌,暖暖地落在我的手上,我的眉睫上,我的发梢上。窗外的景色简直美成了一幅画。  尤其是在傍晚时分,瑰丽的天遮掩着她羞红的半边脸,接连着的地方有些泛白的蓝。依稀可辨教学楼上的红墙灰瓦,每一个棱角似乎都镀上了一层光辉。而那楼前的树木,犹是苍翠。青色的砖石小路上横掠过一道道斜斜的光柱,那上面的点点深绿,大概是苔藓吧。  此时的校园正是道不尽的静谧,时间仿
期刊
自古以来,孔融让梨多被人拿来诠释谦让之美。可也有人不以为然。一位小学生在网络上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便引起了热议。两人其实都没有错,因为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孔融做到了孝悌,尊敬长辈和兄长,做到了谦让,无疑很正确,为什么却说他有错呢?  美国的孩子认为:孔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他人,剥夺了他人表达想法的权利和他人表现的机会。更是为了表现自己,而压抑自己的欲望——这就是美国文化——学
期刊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经·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
期刊
绿,是春天的本色;黄,是馅饼的本色;爱,是奶奶的本色。  每当柳枝摇曳,洁白轻盈的柳絮就飘飞在青砖红瓦的小巷里。阳光伴着春风,溢满整个春天的记忆,尽显春天本色。  “这白菜呀,看似普通,其实最有营养了。”每年这时,奶奶都会备好一盘盘金黄焦脆的白菜馅饼,他总说韭菜馅对胃不好,白菜馅最香。年年如此,像是在向春天致敬,向柳絮告别。这一切都成了习惯,窗外春风拂柳,屋内馅饼飘香。  我曾无数次欣赏过馅饼诞生
期刊
指尖的蒲草渗出浓郁碧葱的青色,阳光在精巧细腻的花纹里缠缠绵绵,日暮西山燕归巢。我从未这样沉着地感受着生活的本色,目之所及都好似开满巧笑倩兮的丁香。  儿时,我曾寄宿在做蒲草篮子的奶奶家里,满屋子的灰尘让我心中很是不满。山窗初曙,奶奶就坐在丁香花旁做蒲草篮子,我拿着小刷子在一边刷出声响,想引起她的愧疚,但她置若罔闻,手中的蒲草轻盈地舞著,阳光醉了一地。  “歇会儿,慢慢来。”奶奶轻轻笑了笑,我心里的
期刊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色。天以蓝,地以黄,山以青,水以绿,虎以猛,人以善……各有本色。本色既是生命的一种底色,又是生命的一种底线,能体现风格、品格、人格……  请以“本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对本色的解读有两种,一是原本的底色,二是正确的颜色。  如果解题思路为一,则可写事物最初的样子,是我们追寻且渴望着的。比如,生命原本的底色为白色,单纯,干净。身处凡世,历经磨炼,拥有快乐和苦恼,不管面对多
期刊
熹微阳光透过纱窗,点点斑驳惊亮了新春的清晨,丝丝缕缕粲然的光束映照街边的花丛,繁沛、明艳。值此新年之际,一草一木都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势。只是在现代人心中,年似乎只是个专有的名词,已经没有了以前的热闹与喜悦。人们像是应付,多了几道菜,多了件衣服,多了一年的阅历。我深呼吸,极力适应着空气里弥漫着的油烟味道,换上象征性的新衣,对着镜子勉强露出微笑。这个年,似乎很沉重。  思绪飞到很久以前,记忆中的年,洋溢
期刊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句广告语。  读了这句广告语,相信你能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思考,请你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这个题目是有些难度的,也极易写成议论文。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是自我经历表达的需要。从这个层面讲,“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就是给了一个话题,请你来表达看法。一一破题,抓住一个点来写。  高度与视野。当你的人生经历到达一
期刊
我的老家,有一群老头子,守着祖地,努力刻画着他们生活的年轮。这其中,有我熟悉的外公、舅公和叔公们。  爷爷们大都出生在解放初期,他们经常会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也常常忆苦思甜般地谈起他们过去的生活和经历。虽然大都是感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和生活中的种种困苦,旁听的我却时常能感受到一股股激扬畅快。  在那个年代,填饱肚子是一件难事,但是荣誉却比命还重要。外婆经常说他们这帮人,要面子,谁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期刊
《孤獨之旅》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通过朗读和概说故事两个环节,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孤独”一词的理解很不到位,对“孤独之旅”的印象也浮于表面。如何突破?  反复地研读课文,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在《孤独之旅》整整四千字之中,杜小康只说了四句话。通过梳理不难发现,这四句话正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出现的结点,它折射出小主人公的“孤独之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紧扣这四句话来梳理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