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青海高原山区常见野菜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有序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高原山区;野菜资源;有序开发;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S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8-05769-02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青海高原的山野菜资源凭借其高海拔、纯天然、无污染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有望成为继冬虫夏草、黑枸杞等优势地方产业之外的又一特色农产品产业。在山野菜开发利用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分布情况,避免随意采集和盲目开发,科学制定开发利用模式,保证山区农民长期稳定地从中获益,应成为高原山区野菜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1青海山区常见野菜资源
青海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山野菜资源,常见采食的有50种,分布于19个科,多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及少数木本植物。其中,百合科5种(山丹、野葱、唐古韭、天蓝韭、折被韭),菊科7种(牛蒡、苣荬菜、艾、茵陈蒿、蒲公英、刺儿菜、苦苣菜),十字花科4种(荠、播娘蒿、独行菜、风花菜),石竹科3种(娘娘菜、鹅肠菜、无心菜),蔷薇科2种(毛樱桃、东方草莓),伞形科3种(田贡蒿、茴香、野胡萝卜),豆科3种(紫苜蓿、歪头菜、山野豌豆),蓼科2种(酸模、皱叶酸模),藜科4种(藜、地肤、猪毛菜、盐地碱蓬),唇形科4种(薄荷、裂叶荆芥、甘露子、宝盖草),茄科2种(北方枸杞、宁夏枸杞),苋科2种(野苋菜、反枝苋),车前科3种(平车前、大车前、车前),萝摩科1种(地梢瓜),桔梗科1种(泡沙参),马齿苋科1种(马齿苋),荨麻科1种(狭叶荨麻),旋花科1种(打碗花),蕨科1种(蕨)。
这些常见山野菜按分布范围又可分为广域型山野菜(蒲公英、苣荬菜、茵陈蒿、荠、平车前等)和地方型山野菜(野胡萝卜、蕨菜、荨麻、茴香等),分布地区海拔高度介于1 700~4 500 m。由于山野菜种类繁多,可将常见的50种按食用器官分为4类,其中叶菜类35种(蕨菜、蒲公英、薄荷、车前、狭叶荨麻、苣荬菜等),根茎类5种(牛蒡、野胡萝卜、泡沙参等),花菜类5种(歪头菜等),果菜类5种(毛樱桃、东方草莓、北方枸杞等)[1]。
2开发利用现状
随着青海省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山野菜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大。但是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规划指导,加之高原山区整体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大量山野菜资源依然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只有少量山野菜得到了有限的开发利用,正在开发利用的山野菜有蕨菜、野胡萝卜、北方枸杞、马齿苋等,有潜在开发利用优势的有野葱、狭叶荨麻、娘娘菜、苦苣菜等。目前,青海高原山区野菜资源正处于农民野生采集销售和蔬菜研究机构尝试性引种驯化栽培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山野菜开发利用仅限于少数种类,且多停留在传统的野生采集、农民自销层面,少数如蕨菜、野胡萝卜等的加工生产也只是传统的干制、腌制,多为粗加工,品种单调,档次较低。近几年,青海省西宁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高原山野菜资源的引种、驯化和示范推广等尝试性研究工作,先后在青海省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等地初步建立了山野菜资源圃与种子资源库,通过山野菜知识宣传和示范种植,加快了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步伐,拓宽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途径。总体来说,青海高原山野菜的资源优势尚未形成产业优势,其高效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基础研究不足,开发利用存在随意性青海省近几年才开始陆续立项,对山区野生蔬菜资源进行调查和相关基础研究,目前对山野菜的研究仅停留在资源分布调查和蕨菜、野胡萝卜等部分优势种类的开发方面,大部分资源尚未得到利用,生产中存在随意采集、盲目开发的现象。研究机构对山野菜的营养成分、食用效果及保健功能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对采后处理、储藏、加工等环节的技术研究和相关配套设备研发更是少之又少,影响了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开发深度,许多宝贵的资源得不到研究和利用。
3.2资源利用不平衡,重采轻管,浪费严重有些山野菜种类,如蕨菜、野胡萝卜、北方枸杞等,被当地农民或集体进行掠夺式采集,乱挖滥采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由于交通不便、认识不够等原因,又有大量的山野菜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由于资源保护法规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采挖保护措施,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破坏。同时,由于缺乏采后处理、储藏、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支持,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山野菜资源利用率较低。
3.3人工栽培驯化种类少,营养价值研究不够青海省的山野菜基础研究刚刚起步,人工栽培和驯化工作还处在尝试摸索阶段,目前人工驯化栽培的仅有野胡萝卜、蕨菜、蒲公英、荨麻、荠菜、苣荬菜等少数几个种类,而且产量较低。对已开发的蕨菜、野胡萝卜等少数种类,也只在人工栽培、鲜食营养价值方面有所研究,对大量的其他山野菜详细营养成分,包括加工后的营养成分及其他成分的变化、加工过程中特有成分的流失问题和对它们的综合利用则很少研究[2]。
3.4对山野菜食用安全性的宣传和研究不足山野菜毕竟不是栽培蔬菜,在食用时应以追求安全、无毒、味美、营养、保健为原则。不同种类的山野菜食用方法有所不同,有些种类含有有毒物质,如生物碱、甘类和毒蛋白等[3],食用前必须严格按食用方法进行处理,经过浸泡、水煮、加热、爆炒后消除或减少所含毒素才可食用。如对野生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包括鉴别方式、去毒方法、采集部位和安全采摘期等研究和宣传不够,仅凭经验采食或长期连续食用某一种山野菜,则容易干扰人体生理平衡,不利于健康。
3.5以采集为主,精深加工开发不够目前青海省的山野菜开发利用以农民采集销售为主,辅之于低端半成品加工。交通较为便利地区,大量集中采集导致资源贮量正在逐年减少,不利于可持续利用开发。采集后的山野菜由于不能及时加工外销,造成营养成分降低、流失,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风味和口感。采后加工局限于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盐渍加工等手段,产品以干菜、腌渍品居多,缺乏野菜汁、野菜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制品。山野菜产品附加值低,花色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青海山区高海拔、纯天然、无污染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4合理有序开发对策
4.1制定发展规划,保护资源组织力量对高原山野菜进行更为全面的资源调查,进一步掌握种类分布、资源储量及消长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有序的发展规划,围绕种类、分布、贮量、采后加工、营养价值、食用安全等环节,有计划、按步骤、分区域地进行有序采集、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4]。为避免出现资源枯竭,应引导农民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进行掠夺式采集,提倡轮换采摘,修养土地。同时,政府和研究机构应积极通过建立保护区、人工驯化栽培等工作,对稀缺资源加以重点研究和保护。
4.2开展人工驯化,选育优良品种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的背景下,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工作思路,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山野菜资源的人工驯化栽培工作,广泛建立山野菜资源圃与种子资源库,为山野菜规模化栽培提供技术保障和优质种苗,适时制定山野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既可保护自然资源,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野胡萝卜、荨麻、蒲公英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有良好开发前景的优势种质资源进行品种选育,使其在人工栽培环境下,保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口感,逐步开发主导产品。
4.3开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当前青海高原山野菜开发利用主要以采集销售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建议借鉴当地已经很成熟的冬虫夏草、黑枸杞产业发展思路和模式,全力开展精深加工引导和研究。扶持创办中、高档规模的山野菜加工企业,研制开发野菜汁、野菜晶、野菜粉等系列化、多样化,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中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山野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4成立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成立山野菜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山野菜开发利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通过联合蔬菜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产前开展有序采集和种子、种苗繁育,产中开展栽培技术指导与培训,产后开展流通销售服务。通过扶持山野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改变农民“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局面,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进省份经验,按照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产品品质、标准化规模发展的原则,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科研+市场”五位一体运作方式,积极培育山野菜开发龙头企业[5],带动山区特色经济实现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同时,充分利用青海山区高海拔、纯天然、无污染等优势,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提高高原山野菜产品的知名度。
4.5加强山野菜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研究山野菜虽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但有些种类如果食用不当或长期连续食用,也会出现干扰人体生理平衡甚至中毒现象。有些优势种类的营养价值已经被大众所了解,还有大量山野菜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不为人们所熟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山野菜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研究,对野胡萝卜等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种类,应通过政府立项进行专题研究,为山野菜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让消费者分类购买、安心食用。
参考文献
[1] 张生田.青海省常见野菜资源分布及合理开发利用[J].新农民,2011(5):42.
[2] 张卫明,肖正春,张广伦.我国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3):4-7.
[3] 张天顺,徐国栋.云南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3-15.
[4] 姜玉乙,袁永孝,丁云瑞,等.丹东地区山野菜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6(4):47-51.
[5] 周继良,吴明作,杨艺,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山野菜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105-13107.
关键词高原山区;野菜资源;有序开发;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S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8-05769-02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青海高原的山野菜资源凭借其高海拔、纯天然、无污染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有望成为继冬虫夏草、黑枸杞等优势地方产业之外的又一特色农产品产业。在山野菜开发利用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分布情况,避免随意采集和盲目开发,科学制定开发利用模式,保证山区农民长期稳定地从中获益,应成为高原山区野菜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策。
1青海山区常见野菜资源
青海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山野菜资源,常见采食的有50种,分布于19个科,多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及少数木本植物。其中,百合科5种(山丹、野葱、唐古韭、天蓝韭、折被韭),菊科7种(牛蒡、苣荬菜、艾、茵陈蒿、蒲公英、刺儿菜、苦苣菜),十字花科4种(荠、播娘蒿、独行菜、风花菜),石竹科3种(娘娘菜、鹅肠菜、无心菜),蔷薇科2种(毛樱桃、东方草莓),伞形科3种(田贡蒿、茴香、野胡萝卜),豆科3种(紫苜蓿、歪头菜、山野豌豆),蓼科2种(酸模、皱叶酸模),藜科4种(藜、地肤、猪毛菜、盐地碱蓬),唇形科4种(薄荷、裂叶荆芥、甘露子、宝盖草),茄科2种(北方枸杞、宁夏枸杞),苋科2种(野苋菜、反枝苋),车前科3种(平车前、大车前、车前),萝摩科1种(地梢瓜),桔梗科1种(泡沙参),马齿苋科1种(马齿苋),荨麻科1种(狭叶荨麻),旋花科1种(打碗花),蕨科1种(蕨)。
这些常见山野菜按分布范围又可分为广域型山野菜(蒲公英、苣荬菜、茵陈蒿、荠、平车前等)和地方型山野菜(野胡萝卜、蕨菜、荨麻、茴香等),分布地区海拔高度介于1 700~4 500 m。由于山野菜种类繁多,可将常见的50种按食用器官分为4类,其中叶菜类35种(蕨菜、蒲公英、薄荷、车前、狭叶荨麻、苣荬菜等),根茎类5种(牛蒡、野胡萝卜、泡沙参等),花菜类5种(歪头菜等),果菜类5种(毛樱桃、东方草莓、北方枸杞等)[1]。
2开发利用现状
随着青海省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山野菜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大。但是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规划指导,加之高原山区整体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大量山野菜资源依然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只有少量山野菜得到了有限的开发利用,正在开发利用的山野菜有蕨菜、野胡萝卜、北方枸杞、马齿苋等,有潜在开发利用优势的有野葱、狭叶荨麻、娘娘菜、苦苣菜等。目前,青海高原山区野菜资源正处于农民野生采集销售和蔬菜研究机构尝试性引种驯化栽培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山野菜开发利用仅限于少数种类,且多停留在传统的野生采集、农民自销层面,少数如蕨菜、野胡萝卜等的加工生产也只是传统的干制、腌制,多为粗加工,品种单调,档次较低。近几年,青海省西宁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高原山野菜资源的引种、驯化和示范推广等尝试性研究工作,先后在青海省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等地初步建立了山野菜资源圃与种子资源库,通过山野菜知识宣传和示范种植,加快了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步伐,拓宽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途径。总体来说,青海高原山野菜的资源优势尚未形成产业优势,其高效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基础研究不足,开发利用存在随意性青海省近几年才开始陆续立项,对山区野生蔬菜资源进行调查和相关基础研究,目前对山野菜的研究仅停留在资源分布调查和蕨菜、野胡萝卜等部分优势种类的开发方面,大部分资源尚未得到利用,生产中存在随意采集、盲目开发的现象。研究机构对山野菜的营养成分、食用效果及保健功能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对采后处理、储藏、加工等环节的技术研究和相关配套设备研发更是少之又少,影响了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开发深度,许多宝贵的资源得不到研究和利用。
3.2资源利用不平衡,重采轻管,浪费严重有些山野菜种类,如蕨菜、野胡萝卜、北方枸杞等,被当地农民或集体进行掠夺式采集,乱挖滥采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由于交通不便、认识不够等原因,又有大量的山野菜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开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由于资源保护法规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采挖保护措施,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掠夺式的开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破坏。同时,由于缺乏采后处理、储藏、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支持,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山野菜资源利用率较低。
3.3人工栽培驯化种类少,营养价值研究不够青海省的山野菜基础研究刚刚起步,人工栽培和驯化工作还处在尝试摸索阶段,目前人工驯化栽培的仅有野胡萝卜、蕨菜、蒲公英、荨麻、荠菜、苣荬菜等少数几个种类,而且产量较低。对已开发的蕨菜、野胡萝卜等少数种类,也只在人工栽培、鲜食营养价值方面有所研究,对大量的其他山野菜详细营养成分,包括加工后的营养成分及其他成分的变化、加工过程中特有成分的流失问题和对它们的综合利用则很少研究[2]。
3.4对山野菜食用安全性的宣传和研究不足山野菜毕竟不是栽培蔬菜,在食用时应以追求安全、无毒、味美、营养、保健为原则。不同种类的山野菜食用方法有所不同,有些种类含有有毒物质,如生物碱、甘类和毒蛋白等[3],食用前必须严格按食用方法进行处理,经过浸泡、水煮、加热、爆炒后消除或减少所含毒素才可食用。如对野生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包括鉴别方式、去毒方法、采集部位和安全采摘期等研究和宣传不够,仅凭经验采食或长期连续食用某一种山野菜,则容易干扰人体生理平衡,不利于健康。
3.5以采集为主,精深加工开发不够目前青海省的山野菜开发利用以农民采集销售为主,辅之于低端半成品加工。交通较为便利地区,大量集中采集导致资源贮量正在逐年减少,不利于可持续利用开发。采集后的山野菜由于不能及时加工外销,造成营养成分降低、流失,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风味和口感。采后加工局限于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盐渍加工等手段,产品以干菜、腌渍品居多,缺乏野菜汁、野菜保健食品等精深加工制品。山野菜产品附加值低,花色品种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青海山区高海拔、纯天然、无污染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4合理有序开发对策
4.1制定发展规划,保护资源组织力量对高原山野菜进行更为全面的资源调查,进一步掌握种类分布、资源储量及消长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有序的发展规划,围绕种类、分布、贮量、采后加工、营养价值、食用安全等环节,有计划、按步骤、分区域地进行有序采集、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4]。为避免出现资源枯竭,应引导农民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进行掠夺式采集,提倡轮换采摘,修养土地。同时,政府和研究机构应积极通过建立保护区、人工驯化栽培等工作,对稀缺资源加以重点研究和保护。
4.2开展人工驯化,选育优良品种在实施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的的背景下,遵循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工作思路,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山野菜资源的人工驯化栽培工作,广泛建立山野菜资源圃与种子资源库,为山野菜规模化栽培提供技术保障和优质种苗,适时制定山野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既可保护自然资源,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野胡萝卜、荨麻、蒲公英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有良好开发前景的优势种质资源进行品种选育,使其在人工栽培环境下,保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口感,逐步开发主导产品。
4.3开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当前青海高原山野菜开发利用主要以采集销售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建议借鉴当地已经很成熟的冬虫夏草、黑枸杞产业发展思路和模式,全力开展精深加工引导和研究。扶持创办中、高档规模的山野菜加工企业,研制开发野菜汁、野菜晶、野菜粉等系列化、多样化,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中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山野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4成立山野菜专业合作社,培育龙头企业成立山野菜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民提供山野菜开发利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通过联合蔬菜科研和农技推广部门,产前开展有序采集和种子、种苗繁育,产中开展栽培技术指导与培训,产后开展流通销售服务。通过扶持山野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改变农民“单打独斗”的生产经营局面,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借鉴先进省份经验,按照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产品品质、标准化规模发展的原则,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科研+市场”五位一体运作方式,积极培育山野菜开发龙头企业[5],带动山区特色经济实现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同时,充分利用青海山区高海拔、纯天然、无污染等优势,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提高高原山野菜产品的知名度。
4.5加强山野菜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研究山野菜虽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但有些种类如果食用不当或长期连续食用,也会出现干扰人体生理平衡甚至中毒现象。有些优势种类的营养价值已经被大众所了解,还有大量山野菜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不为人们所熟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山野菜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研究,对野胡萝卜等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种类,应通过政府立项进行专题研究,为山野菜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让消费者分类购买、安心食用。
参考文献
[1] 张生田.青海省常见野菜资源分布及合理开发利用[J].新农民,2011(5):42.
[2] 张卫明,肖正春,张广伦.我国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9(3):4-7.
[3] 张天顺,徐国栋.云南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5):13-15.
[4] 姜玉乙,袁永孝,丁云瑞,等.丹东地区山野菜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6(4):47-51.
[5] 周继良,吴明作,杨艺,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山野菜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105-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