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在他的诗歌《风很静》中写道:“在这宽广的寂静中/我可以忘记一切——/甚至我难以取消的生命/在我承认的事物里也无处容身。”《扫雪记》也拥有这样的魔力,使我恍然置身于雪花纷飞的寂静之中,忘记了一切。微漾兄在诗集中赋予121首诗歌的内在张力和向度,让我身处其中,在诗人大气磅礴的情思浪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追寻、思索和升华。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初读《扫雪记》是在一个晚上,微漾将定稿的本子微信传过来,我一口气读完,读到了将近凌晨三点。其中的很多作品,大多是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有些是饱览旅途风物所著,有些是铭刻于心的生活顿悟,有些是彷徨无定的呐喊,有些是对逝去美好往昔的召唤,有些是对苦难生活的思索,有些是对社会乱象的鞭挞,有些是置身茫茫大雪的心灵叩问,有些是青春勃发的激情在血液中的深泉涌流……更难能可贵的是涌动在作品中的一颗质朴纯真的初心,微漾并未忘记自己为何出发,并未忘记自己的乡土胎记和赋予自身的使命,他从木兰溪边美丽的家乡龙坂村出发,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途经了涌泉寺、潮安、饶平、韩江、象埔寨、黄冈河、鼓浪屿、普陀山、汀州、菜溪岩、双桂岩、澳前村、牯岭、鄱阳湖、迎仙寨、枫林关、石室岩、莲池澳、西安、临潼、沧州等地,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游历了祖国的美丽山川和名胜古迹,用隽永的诗章定格了无数次仗剑天涯的心灵镜像。
他如艾青一样深沉地爱着自己足下的土地,自带一缕来自林间无比温柔的风和黎明的光环,毫无保留地把一腔才华,倾力勾勒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憧憬。每到一处,他都要独辟蹊径,悉心走访该处的古迹,寻找背后苍凉的史痕,常常是一个人,租着一辆摩托,在深山里面到处跑,在古村落里游荡,在大雪纷飞中独自舞蹈,这种发轫于如梁思成、林徽因伉俪对古建筑深沉的情感,而写就的诗篇无疑是深邃厚重的。如《在人间》,诗人置身于寺庙中,透过神性的微光,照彻今人同古人一样强烈的孤独,完成了一个人的宗教洗礼;《玉湖村》中,诗人目睹古是今非的荒诞,对浮躁世人耽于生计、忙着争权夺利、弃守精神家园以致世风日下、道义沦丧进行了严厉批判。
法国著名诗人勒内·夏尔曾写下“永远有一滴水/比太阳更持久”,诚然如斯,微漾小心轻捧着手中的那滴水,期望它滋润荒芜的生活,闪动不竭的灵思。他遵循着心灵的呼唤,走向宽广的大海——“我为什么不敢用力想念大海/我的心里装着海,海就不完整了/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去看海/就是要亲手把大海,再还给大海”,诗人说走了很远的路去看海,却又言要把大海归还给大海,看似悖谬的背后,其实与东晋时期王徽之雪夜访戴而不入家门的“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走向无数个清风徐徐的夜晚,《在牯岭北望武汉》的视角里,“鄱阳湖像巨大的货篮/供银质的星辰/在夜幕里流通。长江水拧出了万家灯火/一群孩子的身世,尚待灌浆”,短短几行诗力透纸背,将鄱阳湖的唯美夜色,寄予一群孩子美好前程的憧憬,星空般印刻读者的脑海;他走向充满市井气息的日常,把目光聚焦在底层人民的平凡生活,用轻描淡写的几句,灌装内心烛照卑微生活的微光,并继续放大光芒,“两个流浪歌手在弹唱/去酒肆买醉,给友人写诗/孤独的盛世徒增冠冕//唱起远方,那远方白于雪那远方细如盐/大海暂时劝住国家:有时辽阔/带来荣耀,但也令人无比悲伤”(《夜行长安》),一个“劝”字,钉住了“悲伤”,增添了整首诗的厚度,让流浪歌手的苍凉歌声,弥散在长安街上,足见炉火纯青的诗歌创作功力。
他的执着与耐心赐予了他宽广的河流,他在这条大河里游泳,练习“呼吸吐纳心自在”,熟谙“气沉丹田手心开”,渐渐腾跃出沉稳有力的节奏,拓宽了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泳道,游向了蔚蓝的深海。然而他又沉稳低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柳宗元《江雪》里的渔翁,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极度苦寒环境里,依然没有熄灭心中的火焰,执着地朝着理想进发,而不与俗世苟同,“独钓寒江雪”。他是多么地痴,如贾宝玉守住那片纯净的洁白一样,紧紧守住这份宏大的“痴”念。在《鼓山居》中,面对四野阒然的鼓山,他浅唱孤吟,瘦削的身影幻作一匹老马,向着烛光向着远方索要草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宏大愿景跃然纸上,唤起心灵的共鸣,读罢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他在诗中贯穿了温暖怀旧的情感,回忆、伤逝、悲痛、温情、安寞、怅然等多种复杂细腻的情思交织,似打水漂的石子,一圈一圈地激荡内心的涟漪,蔓延着如电影《秋天里的童话》洋溢的气息,飘荡在金黄的枫树林里。在《伤口》里,诗人连用三个“戒掉”,想劝住迷途的世人“往回走吧!向昨日认错”,并克制住汹涌的暗伤;回忆往昔,目睹“雨水变成联句,咬住了门墙”,诗人念起曾祖母含辛茹苦地劳作,才得以支撑一个家族的绵延兴盛,他端出新奇想象,仿佛家谱中逝去的亲人又重新聚拢在柔美的烛光周围,凝望着儿时的“我”,回到了和祖母共同度过的美好少年时光;然而他并不止步于淡淡的感伤,一股清泉洗涤了他的故事,如《旧时天气旧亭台》,清澈动人的告白,不经意间俘获了佳人的芳心;他在梦中私语,如《你不曾经历的时光》中,将“一个接一个的梦境”,连接自己身体中另一个隐秘的境域,一缕桂花般的暗香,拂去尘世的繁杂与荒唐;他用意象发声,在《小城故事》里,把布偶、石头、铁罐比喻成身体的器官,物我合一、深度交融,一幕温情的画面就此定格——富有煙火气息的小城生活,还有那句简短的告别、噼啪作响的炉火,共同诠释了幸福生活的全部含义,如此简单直接而动人;他并不避讳现实中的火药味,并能从中稀释出生命的柔情,这样“刮骨疗毒”的创作精神难能可贵,他写道“没多久,新鲜尿布打破了/年轻祖母的宁静。在一群女人的/说笑声中,她怀念初为人妇的时光//那时,一对银镯擦亮婚姻/阔叶榕在风中,舔舐窗户的玻璃/送出某次争吵后的安慰”,在“儿子学到的第一句外语”的催化下,一块坚冰融化,淌出“爱,流过那二十平米柔软的国土/临睡前月亮照进来。光线稀薄/但足够一家人,对多年以后有所憧憬”的晶莹雪水,争吵对立后重拾的爱令人倍加珍惜。如此种种隐秘的情感,在微漾兄的诗歌中比比皆是,它们共同汇成一条难以抗拒的洪流,击中了读者柔软的心房。
窗外,刚刚经历一场滂沱大雨,掩卷沉思,慢慢升腾出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倾注的气象。鲁迅先生在《野草》的自序中说,“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微漾兄历经数年创作的《扫雪记》,正如鲁迅先生的“野草”一样,它“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它不哗众取宠,而是真情流露,以诗行抚慰大众苍生的感伤,洗净灵魂的铅华;它不空洞乏味,而是植根于现实生活,正在慢慢展示它旺盛的生命力;它陪伴着一个诗人扫去心灵的积雪,“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沉淀着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更如鲁迅先生笔下那棵“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闪耀着批判时代乱象的光辉。
旧时天气旧亭台
燕子低飞的时候
天气阴沉。两年来
被风吹落的只有树叶
没有流星
你拉开抽屉
再次看见铜盘路曲曲折折
有人站在山顶给你写信
大声喊你的小名
并让它坠入小溪
因此你是湿润的
我多想带上一场雨
把我们不能在一起的时光
重新浇灌
请你打开窗户
露出前年的天真,和我说话
请你相信这场雨
它始于前年,且从未有过停顿
你不曾经历的时光
木棉花沉睡。小巷安逸得像初春的泥土
一个接一个的梦境,彷佛薄荷花弹跳在风中
我同时拥有两种花香,漫过枝头
也漫过了月亮。萤火虫和蜻蜓
分别唱响和弦中最坚硬和最柔软的部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初读《扫雪记》是在一个晚上,微漾将定稿的本子微信传过来,我一口气读完,读到了将近凌晨三点。其中的很多作品,大多是在重要期刊上发表,有些是饱览旅途风物所著,有些是铭刻于心的生活顿悟,有些是彷徨无定的呐喊,有些是对逝去美好往昔的召唤,有些是对苦难生活的思索,有些是对社会乱象的鞭挞,有些是置身茫茫大雪的心灵叩问,有些是青春勃发的激情在血液中的深泉涌流……更难能可贵的是涌动在作品中的一颗质朴纯真的初心,微漾并未忘记自己为何出发,并未忘记自己的乡土胎记和赋予自身的使命,他从木兰溪边美丽的家乡龙坂村出发,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途经了涌泉寺、潮安、饶平、韩江、象埔寨、黄冈河、鼓浪屿、普陀山、汀州、菜溪岩、双桂岩、澳前村、牯岭、鄱阳湖、迎仙寨、枫林关、石室岩、莲池澳、西安、临潼、沧州等地,穿越了大半个中国,游历了祖国的美丽山川和名胜古迹,用隽永的诗章定格了无数次仗剑天涯的心灵镜像。
他如艾青一样深沉地爱着自己足下的土地,自带一缕来自林间无比温柔的风和黎明的光环,毫无保留地把一腔才华,倾力勾勒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憧憬。每到一处,他都要独辟蹊径,悉心走访该处的古迹,寻找背后苍凉的史痕,常常是一个人,租着一辆摩托,在深山里面到处跑,在古村落里游荡,在大雪纷飞中独自舞蹈,这种发轫于如梁思成、林徽因伉俪对古建筑深沉的情感,而写就的诗篇无疑是深邃厚重的。如《在人间》,诗人置身于寺庙中,透过神性的微光,照彻今人同古人一样强烈的孤独,完成了一个人的宗教洗礼;《玉湖村》中,诗人目睹古是今非的荒诞,对浮躁世人耽于生计、忙着争权夺利、弃守精神家园以致世风日下、道义沦丧进行了严厉批判。
法国著名诗人勒内·夏尔曾写下“永远有一滴水/比太阳更持久”,诚然如斯,微漾小心轻捧着手中的那滴水,期望它滋润荒芜的生活,闪动不竭的灵思。他遵循着心灵的呼唤,走向宽广的大海——“我为什么不敢用力想念大海/我的心里装着海,海就不完整了/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去看海/就是要亲手把大海,再还给大海”,诗人说走了很远的路去看海,却又言要把大海归还给大海,看似悖谬的背后,其实与东晋时期王徽之雪夜访戴而不入家门的“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走向无数个清风徐徐的夜晚,《在牯岭北望武汉》的视角里,“鄱阳湖像巨大的货篮/供银质的星辰/在夜幕里流通。长江水拧出了万家灯火/一群孩子的身世,尚待灌浆”,短短几行诗力透纸背,将鄱阳湖的唯美夜色,寄予一群孩子美好前程的憧憬,星空般印刻读者的脑海;他走向充满市井气息的日常,把目光聚焦在底层人民的平凡生活,用轻描淡写的几句,灌装内心烛照卑微生活的微光,并继续放大光芒,“两个流浪歌手在弹唱/去酒肆买醉,给友人写诗/孤独的盛世徒增冠冕//唱起远方,那远方白于雪那远方细如盐/大海暂时劝住国家:有时辽阔/带来荣耀,但也令人无比悲伤”(《夜行长安》),一个“劝”字,钉住了“悲伤”,增添了整首诗的厚度,让流浪歌手的苍凉歌声,弥散在长安街上,足见炉火纯青的诗歌创作功力。
他的执着与耐心赐予了他宽广的河流,他在这条大河里游泳,练习“呼吸吐纳心自在”,熟谙“气沉丹田手心开”,渐渐腾跃出沉稳有力的节奏,拓宽了自己的一个又一个泳道,游向了蔚蓝的深海。然而他又沉稳低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柳宗元《江雪》里的渔翁,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极度苦寒环境里,依然没有熄灭心中的火焰,执着地朝着理想进发,而不与俗世苟同,“独钓寒江雪”。他是多么地痴,如贾宝玉守住那片纯净的洁白一样,紧紧守住这份宏大的“痴”念。在《鼓山居》中,面对四野阒然的鼓山,他浅唱孤吟,瘦削的身影幻作一匹老马,向着烛光向着远方索要草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宏大愿景跃然纸上,唤起心灵的共鸣,读罢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他在诗中贯穿了温暖怀旧的情感,回忆、伤逝、悲痛、温情、安寞、怅然等多种复杂细腻的情思交织,似打水漂的石子,一圈一圈地激荡内心的涟漪,蔓延着如电影《秋天里的童话》洋溢的气息,飘荡在金黄的枫树林里。在《伤口》里,诗人连用三个“戒掉”,想劝住迷途的世人“往回走吧!向昨日认错”,并克制住汹涌的暗伤;回忆往昔,目睹“雨水变成联句,咬住了门墙”,诗人念起曾祖母含辛茹苦地劳作,才得以支撑一个家族的绵延兴盛,他端出新奇想象,仿佛家谱中逝去的亲人又重新聚拢在柔美的烛光周围,凝望着儿时的“我”,回到了和祖母共同度过的美好少年时光;然而他并不止步于淡淡的感伤,一股清泉洗涤了他的故事,如《旧时天气旧亭台》,清澈动人的告白,不经意间俘获了佳人的芳心;他在梦中私语,如《你不曾经历的时光》中,将“一个接一个的梦境”,连接自己身体中另一个隐秘的境域,一缕桂花般的暗香,拂去尘世的繁杂与荒唐;他用意象发声,在《小城故事》里,把布偶、石头、铁罐比喻成身体的器官,物我合一、深度交融,一幕温情的画面就此定格——富有煙火气息的小城生活,还有那句简短的告别、噼啪作响的炉火,共同诠释了幸福生活的全部含义,如此简单直接而动人;他并不避讳现实中的火药味,并能从中稀释出生命的柔情,这样“刮骨疗毒”的创作精神难能可贵,他写道“没多久,新鲜尿布打破了/年轻祖母的宁静。在一群女人的/说笑声中,她怀念初为人妇的时光//那时,一对银镯擦亮婚姻/阔叶榕在风中,舔舐窗户的玻璃/送出某次争吵后的安慰”,在“儿子学到的第一句外语”的催化下,一块坚冰融化,淌出“爱,流过那二十平米柔软的国土/临睡前月亮照进来。光线稀薄/但足够一家人,对多年以后有所憧憬”的晶莹雪水,争吵对立后重拾的爱令人倍加珍惜。如此种种隐秘的情感,在微漾兄的诗歌中比比皆是,它们共同汇成一条难以抗拒的洪流,击中了读者柔软的心房。
窗外,刚刚经历一场滂沱大雨,掩卷沉思,慢慢升腾出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倾注的气象。鲁迅先生在《野草》的自序中说,“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微漾兄历经数年创作的《扫雪记》,正如鲁迅先生的“野草”一样,它“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它不哗众取宠,而是真情流露,以诗行抚慰大众苍生的感伤,洗净灵魂的铅华;它不空洞乏味,而是植根于现实生活,正在慢慢展示它旺盛的生命力;它陪伴着一个诗人扫去心灵的积雪,“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沉淀着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更如鲁迅先生笔下那棵“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闪耀着批判时代乱象的光辉。
附:年微漾的诗二首
旧时天气旧亭台
燕子低飞的时候
天气阴沉。两年来
被风吹落的只有树叶
没有流星
你拉开抽屉
再次看见铜盘路曲曲折折
有人站在山顶给你写信
大声喊你的小名
并让它坠入小溪
因此你是湿润的
我多想带上一场雨
把我们不能在一起的时光
重新浇灌
请你打开窗户
露出前年的天真,和我说话
请你相信这场雨
它始于前年,且从未有过停顿
你不曾经历的时光
木棉花沉睡。小巷安逸得像初春的泥土
一个接一个的梦境,彷佛薄荷花弹跳在风中
我同时拥有两种花香,漫过枝头
也漫过了月亮。萤火虫和蜻蜓
分别唱响和弦中最坚硬和最柔软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