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鐎斗,底有三足,旁有持柄,流行于两汉、魏晋时期,至唐宋时期逐渐消失。关于其起源、定名和用途等,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文章以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物室收藏的鐎斗为例,结合前人对鐎斗的有关研究,试图对鐎斗、熨斗、刁斗的区别和鐎斗的来源及功用等问题做一个简单梳理,以期对鐎斗这一器物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鐎斗;来源;功用
鐎斗常见于汉至六代的墓葬中,整体呈盆形,下有三足,旁有持柄,质地有铜、铁、陶、瓷之分,但其定名和用途学术界尚有争议。本文对前人有关鐎斗的研究进行总结,试对鐎斗这一器物进行探讨。
1 鐎斗的形制
鐎,《急就篇》卷三中记载,“锻铸铅锡镫锭鐎”;《说文解字》中记载,“鐎,鐎斗也。从金焦聲。即消切”。似乎鐎就是指鐎斗,但没有具体特征描述。《玄应音义》卷一引《韵集》,“鐎,温器也,三足有柄”,对鐎斗作简单描述。马衡先生《中国金石学概论》载:“鐎斗,温器也。三足有柄,所以煮物。”[1]马承源先生[2]在其所著的《中国青铜器》一书中认为鐎斗又称刁斗,为盆形,底部有三足,有柄,口部带流,对鐎斗进行了具体的文字描述。除文字描述外,鐎斗的实物形象在图录中有所记载,许多博物馆也收藏了鐎斗的实物。
北宋年间的《重修宣和博古图》记载有两件汉代铜鐎斗,分别为龙首鐎斗(图1)和熊足鐎斗(图2)。龙首鐎斗腹部呈盆形,腹部一侧有龙首,另一侧为一凤尾,口部有流。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南朝龙柄鐎斗(图3)除足为竹节状外与此件形制基本相同。这种腹部为盆形的鐎斗便是现今学术界习称的鐎斗。熊足鐎斗腹部为扁圆形,有盖,方銎曲柄,三熊形足,鸟首状流。这件器物的器盖上自铭“鐎”,可知此种器物是“鐎”无疑。但其形制与当今学术界习称的“鐎斗”相比,腹部有明显差异。因其腹部形状与壶类似,所以我们现在大多称这种形制的器物为鐎壶[3]。
至清代,端方所撰《陶斋吉金录》卷六记载有一件汉建始鐎斗(图4),上有铭文“建始二年六月十四日,中尚方造铜鐎斗,重三斤九两,容一斗”。这件器物自铭“鐎斗”,也是龙首曲柄,器下有三足。
鐎斗的柄除上述已经提到的龙首曲柄、方銎柄外,已出土的还有扁平状实柄(图5)、凫首形柄(图6)等。
综上可知,鐎斗基本特征为盆形腹,下有三足,旁有持柄,有的有流和耳。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文物室收藏的这件汉代青铜器(图7),素面,敞口折沿,腹部为盆形,平底,下有三竹节状尖足,口部无耳无流,有一方銎柄,无铭文,其与鐎斗基本特征符合,将其命名为鐎斗应是无异议的。
2 鐎斗与熨斗、刁斗
一些文献及著录中多误将熨斗、鐎斗、刁斗三者混淆。如《陶斋吉金录》中将汉五凤熨斗(图8)、汉宜子孙熨斗(图9)称为“鐎斗”;《两罍轩彝器图释》中将熨斗称为“刁斗”;马承源先生[2]也认为“鐎斗,又称刁斗”。实际上,三者应为不同器物。
《贞松堂集古遗文》著录的汉宜衣熨斗,为斗型长柄,平底,但底部无足,与《陶斋吉金录》记载的汉五凤鐎斗、汉宜子孙鐎斗形制相同。汉宜衣熨斗自铭“熨斗”,可知《陶斋吉金录》应是记录有误。
关于熨斗的用途,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图10)中有一局部,画中部一女子正手持一熨斗在熨烫帛料,形象地展示了当时使用熨斗的情景。故认为熨斗使用时内置炭火,余温可用来熨烫布匹、衣物等纺织品。
关于刁斗,古诗中曾多次出现。南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唐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李颀《从军行》“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等诗句中均出现了“刁斗”。这些诗句多为边塞军旅题材,推测刁斗应是一种古代的军用炊具,也可敲打出声以作警戒。关于其形制,赵希鹄著《洞天清录集》明确记载,“刁斗无足,鐎斗有足”;孙机先生[4]推测刁斗是器身像釜、无足、有柄的一种炊具;王淑梅、于盛庭[5]则认为刁斗应是如鋗似铫,无足、无柄,可能有耳的军用炊具。其他文献中关于刁斗的介绍也均未明确提到其有足,结合其在军中使用,有足携带起来不方便,推测其应无足,与鐎斗不是一物。熨斗和刁斗同样是无足,但用途差别较大,也应是不同的器物。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自铭“刁斗”的器物,无实物作证,故具体什么形制迄今未有定论。期待以后能出土自铭“刁斗”的实物,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鐎斗、刁斗、熨斗应是三种不同的器物。
3 关于来源
鐎斗的来源主要有鐎壶来源说和刁斗来源说两种说法。
张小东先生[6]认为鐎斗由早期鐎壶演变而来。鐎壶在战国时期流行,为温器,但因其只能温煮液体,用途较单一,至汉代逐渐被鐎斗所替代。但鐎斗与鐎壶一为盆形,一为壶型,器形相差较大,兹认为此说法应值得商榷。
孙机先生认为刁斗是由鐎斗而来[4]。吴小平先生则提出鐎斗应由刁斗演变而来[7]。就出现时间而言,刁斗出现时间较早,在西汉早中期的墓葬中便已有发现,如河北满城汉墓便出土了数件。而鐎斗则出现较晚,就目前的发现来看约西汉晚期才出现。两者的器形相似,大小也相差不大,因而鐎斗由刁斗变化而来的可能性很大。但笔者觉得刁斗在唐诗中多次出现,按理说从汉到唐战事频繁,作为行军中使用的刁斗遗存应比较常见,但至今传世和出土品均极少见,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二者关系也待更深入讨论。鐎斗到底来自何物也待商榷。
4 用途考证
关于鐎斗的功能学界争论也较多。马承源先生[2]认为鐎斗是汉晋时期的一种炊器,可能用于军旅,意思就是鐎斗是古代打仗时行军中用的炊器,这可能是与刁斗用途的混淆。于吉平[8]等人认为汉代的铜鐎斗是最早的单人炊具,容量大约为1斗,刚好够1名士兵使用。罗劲松[9]认为鐎斗是饮酒时的用具,可以用来温酒。吴小平[10]则考证鐎斗与饮茶有关,是一种煮茶的器具。王连根、王权[11]认为铜鐎斗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饮食器具。此外还有人认为鐎斗是温浓液食品的羹器、火锅的雏形等。综合来看,将鐎斗定为饮食所用的温煮器应是没有问题的,但其到底用来煮什么东西,则难有定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将鐎斗用途定为温器也是没问题的。
5 结语
综合来看,鐎斗、刁斗、熨斗应是三种不同的器物。但已有的关于鐎斗的文章不是很多,很多问题仍需进一步讨论,期待能有更多的实物发现,以便对鐎斗这一器物有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66.
[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99-301.
[3]宾娟.鐎斗小考[J].福建文博,2013(3):59-62.
[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25.
[5]王淑梅,于盛庭.刁斗与鐎斗[J].华夏考古,2014(1):103-109.
[6]張小东.鐎斗考[J].故宫博物馆院刊,1992(2):82-85.
[7]吴小平,何国俊.汉唐时期的铜鐎斗及相关问题研究[J].南方文物,2004(1):38-42.
[8]于吉平,苏喜生,黄进.中国军队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J].军事历史,2011(5):36-40.
[9]罗劲松.江西出土六朝青瓷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习俗[J].南方文物,2005(4):76-79.
[10]吴小平.铜鐎斗的器形演变及用途考[J].考古,2008(3):62-72.
[11]王连根,王权.贵族青铜炊器[J].检察风云,2012(3):88-89.
【作者简介】胡佳佳(1994—),女,河南漯河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研究生。
①图片拍自《重修宣和博古图》。
②图片拍自《重修宣和博古图》。
③图片来自《鐎斗:古代军队的多用炊具》新浪收藏_新浪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tqfx/20140722/0934158030.shtml。
关键词:鐎斗;来源;功用
鐎斗常见于汉至六代的墓葬中,整体呈盆形,下有三足,旁有持柄,质地有铜、铁、陶、瓷之分,但其定名和用途学术界尚有争议。本文对前人有关鐎斗的研究进行总结,试对鐎斗这一器物进行探讨。
1 鐎斗的形制
鐎,《急就篇》卷三中记载,“锻铸铅锡镫锭鐎”;《说文解字》中记载,“鐎,鐎斗也。从金焦聲。即消切”。似乎鐎就是指鐎斗,但没有具体特征描述。《玄应音义》卷一引《韵集》,“鐎,温器也,三足有柄”,对鐎斗作简单描述。马衡先生《中国金石学概论》载:“鐎斗,温器也。三足有柄,所以煮物。”[1]马承源先生[2]在其所著的《中国青铜器》一书中认为鐎斗又称刁斗,为盆形,底部有三足,有柄,口部带流,对鐎斗进行了具体的文字描述。除文字描述外,鐎斗的实物形象在图录中有所记载,许多博物馆也收藏了鐎斗的实物。
北宋年间的《重修宣和博古图》记载有两件汉代铜鐎斗,分别为龙首鐎斗(图1)和熊足鐎斗(图2)。龙首鐎斗腹部呈盆形,腹部一侧有龙首,另一侧为一凤尾,口部有流。首都博物馆收藏的南朝龙柄鐎斗(图3)除足为竹节状外与此件形制基本相同。这种腹部为盆形的鐎斗便是现今学术界习称的鐎斗。熊足鐎斗腹部为扁圆形,有盖,方銎曲柄,三熊形足,鸟首状流。这件器物的器盖上自铭“鐎”,可知此种器物是“鐎”无疑。但其形制与当今学术界习称的“鐎斗”相比,腹部有明显差异。因其腹部形状与壶类似,所以我们现在大多称这种形制的器物为鐎壶[3]。
至清代,端方所撰《陶斋吉金录》卷六记载有一件汉建始鐎斗(图4),上有铭文“建始二年六月十四日,中尚方造铜鐎斗,重三斤九两,容一斗”。这件器物自铭“鐎斗”,也是龙首曲柄,器下有三足。
鐎斗的柄除上述已经提到的龙首曲柄、方銎柄外,已出土的还有扁平状实柄(图5)、凫首形柄(图6)等。
综上可知,鐎斗基本特征为盆形腹,下有三足,旁有持柄,有的有流和耳。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文物室收藏的这件汉代青铜器(图7),素面,敞口折沿,腹部为盆形,平底,下有三竹节状尖足,口部无耳无流,有一方銎柄,无铭文,其与鐎斗基本特征符合,将其命名为鐎斗应是无异议的。
2 鐎斗与熨斗、刁斗
一些文献及著录中多误将熨斗、鐎斗、刁斗三者混淆。如《陶斋吉金录》中将汉五凤熨斗(图8)、汉宜子孙熨斗(图9)称为“鐎斗”;《两罍轩彝器图释》中将熨斗称为“刁斗”;马承源先生[2]也认为“鐎斗,又称刁斗”。实际上,三者应为不同器物。
《贞松堂集古遗文》著录的汉宜衣熨斗,为斗型长柄,平底,但底部无足,与《陶斋吉金录》记载的汉五凤鐎斗、汉宜子孙鐎斗形制相同。汉宜衣熨斗自铭“熨斗”,可知《陶斋吉金录》应是记录有误。
关于熨斗的用途,唐代著名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图10)中有一局部,画中部一女子正手持一熨斗在熨烫帛料,形象地展示了当时使用熨斗的情景。故认为熨斗使用时内置炭火,余温可用来熨烫布匹、衣物等纺织品。
关于刁斗,古诗中曾多次出现。南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唐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李颀《从军行》“行人刁斗风砂暗,公主琵琶幽怨多”,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等诗句中均出现了“刁斗”。这些诗句多为边塞军旅题材,推测刁斗应是一种古代的军用炊具,也可敲打出声以作警戒。关于其形制,赵希鹄著《洞天清录集》明确记载,“刁斗无足,鐎斗有足”;孙机先生[4]推测刁斗是器身像釜、无足、有柄的一种炊具;王淑梅、于盛庭[5]则认为刁斗应是如鋗似铫,无足、无柄,可能有耳的军用炊具。其他文献中关于刁斗的介绍也均未明确提到其有足,结合其在军中使用,有足携带起来不方便,推测其应无足,与鐎斗不是一物。熨斗和刁斗同样是无足,但用途差别较大,也应是不同的器物。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自铭“刁斗”的器物,无实物作证,故具体什么形制迄今未有定论。期待以后能出土自铭“刁斗”的实物,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鐎斗、刁斗、熨斗应是三种不同的器物。
3 关于来源
鐎斗的来源主要有鐎壶来源说和刁斗来源说两种说法。
张小东先生[6]认为鐎斗由早期鐎壶演变而来。鐎壶在战国时期流行,为温器,但因其只能温煮液体,用途较单一,至汉代逐渐被鐎斗所替代。但鐎斗与鐎壶一为盆形,一为壶型,器形相差较大,兹认为此说法应值得商榷。
孙机先生认为刁斗是由鐎斗而来[4]。吴小平先生则提出鐎斗应由刁斗演变而来[7]。就出现时间而言,刁斗出现时间较早,在西汉早中期的墓葬中便已有发现,如河北满城汉墓便出土了数件。而鐎斗则出现较晚,就目前的发现来看约西汉晚期才出现。两者的器形相似,大小也相差不大,因而鐎斗由刁斗变化而来的可能性很大。但笔者觉得刁斗在唐诗中多次出现,按理说从汉到唐战事频繁,作为行军中使用的刁斗遗存应比较常见,但至今传世和出土品均极少见,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二者关系也待更深入讨论。鐎斗到底来自何物也待商榷。
4 用途考证
关于鐎斗的功能学界争论也较多。马承源先生[2]认为鐎斗是汉晋时期的一种炊器,可能用于军旅,意思就是鐎斗是古代打仗时行军中用的炊器,这可能是与刁斗用途的混淆。于吉平[8]等人认为汉代的铜鐎斗是最早的单人炊具,容量大约为1斗,刚好够1名士兵使用。罗劲松[9]认为鐎斗是饮酒时的用具,可以用来温酒。吴小平[10]则考证鐎斗与饮茶有关,是一种煮茶的器具。王连根、王权[11]认为铜鐎斗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饮食器具。此外还有人认为鐎斗是温浓液食品的羹器、火锅的雏形等。综合来看,将鐎斗定为饮食所用的温煮器应是没有问题的,但其到底用来煮什么东西,则难有定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将鐎斗用途定为温器也是没问题的。
5 结语
综合来看,鐎斗、刁斗、熨斗应是三种不同的器物。但已有的关于鐎斗的文章不是很多,很多问题仍需进一步讨论,期待能有更多的实物发现,以便对鐎斗这一器物有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66.
[2]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99-301.
[3]宾娟.鐎斗小考[J].福建文博,2013(3):59-62.
[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325.
[5]王淑梅,于盛庭.刁斗与鐎斗[J].华夏考古,2014(1):103-109.
[6]張小东.鐎斗考[J].故宫博物馆院刊,1992(2):82-85.
[7]吴小平,何国俊.汉唐时期的铜鐎斗及相关问题研究[J].南方文物,2004(1):38-42.
[8]于吉平,苏喜生,黄进.中国军队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J].军事历史,2011(5):36-40.
[9]罗劲松.江西出土六朝青瓷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习俗[J].南方文物,2005(4):76-79.
[10]吴小平.铜鐎斗的器形演变及用途考[J].考古,2008(3):62-72.
[11]王连根,王权.贵族青铜炊器[J].检察风云,2012(3):88-89.
【作者简介】胡佳佳(1994—),女,河南漯河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研究生。
①图片拍自《重修宣和博古图》。
②图片拍自《重修宣和博古图》。
③图片来自《鐎斗:古代军队的多用炊具》新浪收藏_新浪网http://collection.sina.com.cn/tqfx/20140722/09341580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