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的追求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ao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怎样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要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而创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取决于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和对课堂生成的智慧处理。
  关键词:课堂高效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智慧生成
  
  “高效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高耗时、低效益的现象。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最根本的准则,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的支撑,所有的教学改革就是无源之水,就是缘木求鱼。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文本解读的深度是高效的基础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对于文本的教学解读一直存在着很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于教参,教师的解读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批判解读的能力。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当学生在读悟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应该说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传统教学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当有一桶水。”现在,很多教育者对此话大多持批评的态度,认为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长流水。我认为不管怎么改,这句话所传递的“教师应具有更多的知识容量”这一信息是永远都不会落后的。因为只有教师拥有更高的语文素养,才能对教材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才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形成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我们老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基础,在解读文本时就能把课例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的思考,形成比较全面的、透彻的理解。这样文本的深度自然被我们解读得淋漓尽致。比如教学《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时,大多数语文老师落脚在“珍惜时间上”。“珍惜时间”没错,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珍惜时间”上就显得过于肤浅了。因为这篇文章中的好多语句,如:“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很快呀。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它们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讲珍惜时间的问题,“珍惜时间”里还包含着更深的含义,那就是“珍惜生命”。那么怎样把学生从“珍惜时间”这个比较浅的层面提升上来,使他们感受到要“珍惜生命”这一比较深的层面?我在备课时搜集了《永不放弃的希望》、《一棵小草》这两篇文章,课上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引导感悟,“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由此我想到:只有教师的解读深入了,学生思维的深入才成为可能;只有教师的解读透彻了,才有底气和空间帮助学生透彻地感悟。
  
  二、课堂教学精心的设计是高效的关键
  
  有了对文本的细心研读,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积极、快乐地走进文本,吸取文本的精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等都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
  1、导入要简洁生动、富有趣味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魏书生在《谈语文教学》中也这样说:“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确实,好的开头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能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我用课件展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通过画面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当然,导课的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具体使用哪一种,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具体的课型等实际情况来定。
  2、提问要明确有价值、富有启发性。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问题要明确、有思考的价值。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需明确,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设计的问题还要紧紧围绕文本,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问要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之处;选择能触动学生思维神经、给学生点拨正确思维方向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在“精读品悟”环节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哪些语句又体现了德国是个奇特的民族?(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抓住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有了很好的把握。其次,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实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水平。现实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即为“最近发展区”。把问题提在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上,学生不必花多大的力气就能回答,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提的问题太难,学生经过努力仍百思不解,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逐渐让“最近发展水平”转为“现实发展水平”,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设计一些可发展性的提问,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
  3、教学策略的选择要恰当、富有科学性。所谓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研究重点。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项系统考虑诸教学要素,总体上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应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创造性地进行运用,从而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生成的智慧处理是高效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中的目标和程序。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教师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但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生成而迷失了方向。曾听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位老师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有学生说,这五个人实在太笨了。老师一惊,问为什么,那个学生回答:“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怎么可以放弃生命呢?所以我觉得他们的跳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好办法。”老师顿了顿,说:“你很会动脑筋。那五壮士到底应不应该跳崖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大辩论,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你们的真实想法。”于是,一场辩论赛开始了。学生们各抒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辩到最后也没个理想的答案。其实,教师不该面对突如其来又游离目标的生成来一场毫无价值的辩论,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五壮士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课堂生成需要我们教师具有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生成不能游离了教学目标之外,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积极的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
  品读众多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品味那些高效的语文课堂,我们相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肯下功夫、不断反思,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一定会奏出“高效”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肖川《名师备课经验》。
  晋桂双 杜禹《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小学语文》。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对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
期刊
当前正值我国对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期,从改革情况来看,我认为并没有全方面的突破,主要问题在于:教改课改只注重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
期刊
摘 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不能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遵循数学思想渗透的自觉性、可行性和反复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 方法 渗透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     
期刊
很多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难学——太乏味,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程度上与我们老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强调学生接受,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自主探究,以致学生思维打不开,死记硬背,自我封闭,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很多老师认为难教——太枯燥,学生也认为难学——太乏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寻找改革语文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点成绩。实践表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上得有
期刊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曾一度让我们一线教师看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时,却发现许多教师是在邯郸学步。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如从前一样单调乏味,课堂上没有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得到真
期刊
摘 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读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能否学好地理的关键。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地图 学生 读图能力    地理新课程中附有大量的插图,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等。
期刊
摘 要:“同课异构”主要表现在以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思路处理相同的教学材料,突出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此文通过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从优化教法、评课反思、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介绍了“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同课异构 优化教法 评课反思 更新理念 课堂
期刊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呢?不妨从深度、学情、内容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有关效的拓展延伸。  关键词:教材 有效 拓展    [案例一]  师:同学们,怎样求分数的倒数?  生:将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  师:小数也有倒数吗?怎样求它的倒数?  生:有倒数,将
期刊
近两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健全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成为保证新课程改革冲破教育评价体制取得突破的关键。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评价体制中简单地用一张试卷和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评价因目标、手段和方法的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