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数为艺术为爱情牵手翟天临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0日起,34集情感哲思大戏《剧场》在北京卫视红星剧场开播。该剧由尚世影业、旗帜先锋、慈文传媒、诺安影视、迎陵影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作品由华人女作家严歌苓执笔创作,著名导演杨文军倾力执导,陈数、孙淳、翟天临、种丹妮、鲍大志、梁丽等实力派演员加盟演绎。该剧将时空定位于上世纪80年代,描述了南方小城话剧团里女演员间,因舞台角色和现实爱情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
  碰到《剧场》是“缘分”
  陈数用“缘分”形容她与剧中郁珠这个角色的相遇。原来,早在2009年出演严歌苓的《铁梨花》时,陈数就听说了这个戏。“当时就知道‘剧场’这两个字,因为从小就在剧场里长大的,所以一听到剧场这个名字时就对这个戏心生向往。当时想的是,哪怕演个配角,我也想参与一下。没想到,后来这个剧本就辗转到了我的手上。当时只看了两三集我就爱上了。我还记得进组之后我发了一条微博:一个演员不可能爱上每一个遇到的剧本,但是《剧场》这个戏我爱进去了,这种爱能激发我很多创造力。”
  剧中陈数演技爆发,以极富层次感的表演赋予人物十足的魅力。女明星的盛气凌人,追求艺术的投入忘我,被伤害时的愤怒与无助,面对流言的不屑与骄傲,身为人母的隐忍与愧疚,都被陈数诠释得格外到位。而作为一位本身就格外优秀的话剧演员,陈数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也为出演郁珠这样一位“话剧女王”再添保障,也难怪编剧严歌苓和导演杨文军一致将其称赞为陈数近几年最出色的一部戏。但在陈数看来,自己的这部《剧场》却有着另一种遗憾。“那就是遇到它既有点太晚,又有点太早。如果早几年遇到的话,我会去争取杜晓红这个角色,因为在我看来,杜晓红这个人物是整部戏中最亮眼的,太晚则是指如果再晚几年诠释这个角色,相信自己会把郁珠演绎得更好。”
  姐弟恋上来就是吻戏
  剧中,陈数与翟天临出演的一段姐弟恋格外引人注目,发布会上,两个人也向大家解读着戏里戏外的“火花”。翟天临透露,这是他俩第一次合作拍戏,而开拍第一天的戏就是郁珠和王帆扬之间的吻戏。进组第一天,谁跟谁都不熟悉,上来就要强吻女神,翟天临用“崩溃”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而导演和陈数则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两个人更快地进入状态。据悉,开拍前一天,导演就安排翟天临和陈数“聊理想、聊人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拉近距离。开拍前,陈数更是在化装间直接拉着翟天临的手,像真正的情侣那样聊天,慢慢找到人物的状态、感觉。两人之间的第一场吻戏就是这样诞生的。为此,翟天临格外感谢陈数。而在陈数看来,在郁珠与王帆扬的情感关系中,王帆扬一直仰慕郁珠,人物的感情来得非常浓烈,相对而言,郁珠则更是—个被动承受的状态,要想有出色的戏剧效果,就一定要很好地激发出翟天临的状态。于是,拍摄期间,翟天临曾因为有事请假一周,一下飞机收到的第一条短信,就是陈数发来的:“你要想着我哦,郁珠。”二人对角色的投入可见一斑。
  而在翟天临手上,至今还留着一个伤疤,就是拍摄《剧场》时留下的。翟天临回忆当时的情景:“那场戏是郁珠在屋里烧我给他写的情书,万念俱灰。我要冲进去阻止她,但门是反锁的。没办法,我就一拳捶碎玻璃,伸手从里边开了门。没想到捶玻璃的时候磕破了手,就留下了这个疤。后来这个伤口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缝了5针,两年过去了依然还有痕迹。”面对手上的伤痕,翟天临打趣道,“能为这部戏留下一个疤痕,还是挺好的。”
  对于首次出演姐弟恋的陈数来说,怎么塑造好这个大姐姐也让她颇费心思。在严歌苓的剧本中,郁珠和王帆扬的年龄差距将近二十岁,而陈数看上去比翟天临大不了几岁。于是,在整部戏的造型上,陈数会往成熟方向多刻画一些,而翟天临的角色则更倾向于年轻一些。剧中,陈数特意为角色设计了具有80年代“招手停”气质的大波浪,既符合人物形象,也暗合了80年代的潮流。而这个造型,是陈数从自己母亲身上得来的灵感。“我记得我妈妈有一天去学校门口接我,就是这样大波浪头发,穿着宽腿一点的牛仔裤,设计郁珠造型的时候,那一幕就在我脑子里浮现出来,这个造型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出这种效果很复杂,吹风机、卷发棒,要动用很多工具每天弄很久,才出来这个效果。但是确实特别有那个年代的感觉,每次一扮上这个造型,就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妈妈一样。”
  完美女英雄PK腹黑萝莉
  剧中,陈数与翟天临的姐弟恋面临小城里的流言蜚语,成为了矛盾旋涡的核心,而种丹妮饰演的杜晓红,更让两个人误会重重。杜晓红从少女时代起就深爱王帆扬,在得知王帆扬与郁珠在一起之后,妒火中烧,这个看上去单纯的小女孩变身“腹黑萝莉”,开始了她的夺爱大战。其间,她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挑拨离间郁珠与王帆扬、李立勋之间的感情,甚至威逼利诱编剧罗思佐几次三番修改剧本,巧言令色收买罗思佐的妻子陈萍。
  实力新人种丹妮在剧中的表现格外亮眼。在种丹妮看来,自己饰演的杜晓红虽然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其实是一个特别让人心疼的角色,“很多人说杜晓红是一个反角,严歌苓老师说杜晓红是一个没有完全那么环的反角。我觉得杜晓红其实很简单,她对待爱情非常单纯、非常执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源于爱,不管对的错的,就是想让王帆扬能够多看她一眼。看到最后,大家可能会心疼她。”导演杨文军透露,当时种丹妮从七十多个演员里脱颖而出。这个角色表面上天真无邪、零杀伤力,让你对她毫无防备,但实际上机关算尽无所不用其极,种丹妮刚好具备了这种清新的气质,同时也有很强的爆发力。
  剧中,郁珠和杜晓红之间的“女人心计”格外精彩。与杜晓红这个“不彻底的女反派”相对的,是郁珠这个“不完美的女英雄”。陈数如是解读着这个角色:“郁珠是女神,因为她在舞台上塑造了很多的经典角色,郁珠也是女英雄,因为她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再苦再难也不向这个社会低头。但是妙就妙在,严歌苓老师创作的这个人物非常立体,她不是完美的,她在生活中有很多缺陷,傲慢、清高、鲁莽,总之好多好多。所以这个戏给大家呈现的人物都不是单一的,最终你可能在这场女人的战争中看到的是人性的善恶和冷暖。”
  这部《剧场》是北京卫视特别打造的“熟男熟女婚恋季”的收官之作,继《下一站婚姻》与《婚姻时差》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深度探讨之后,《剧场》将通过80年代小城话剧团一群人的情感经历,用更为细腻深沉的笔触,展现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终极探讨,解读熟龄男女们的情感世界。
  本报记者张琳
其他文献
在一次采访中,有一个记者问崔永元:“你为什么这么有口才?”  崔永元笑了一下,回答说:“其实我的嘴很笨,只是‘耳才’还可以。”  “‘耳才’怎么说?”记者追问道。  崔永元说:“聊天、谈话的关键是要听得好。”  “那,怎么才算是听得好呢?”记者又问。  崔永元再答:“听人说话能听到画龙点睛,此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入木三分,又一境界;听人说话能听到刻骨铭心,是最高境界。”  在此,崔永元连用了三個
期刊
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大型兵器陈列展区,陈列着一辆1115号机车。6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军管总局车务大队司机长李国珩就是驾驶着这辆机车,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敌机斗智斗勇,圆满地完成了向前线抢运物资的任务。  1952年7月12日深夜,伸手不见五指。此时,1115号机车正从朝鲜的定州开往阳德。火车车厢用苫布蒙得严严实实。宿营车与机车的中部和尾部都装上了电话,机车水箱上架着两挺高射机枪,车上还有一位部队首
期刊
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1年,他被派到苏联学习,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其间,他结识了苏联姑娘李莎,两人结为夫妇。  1945年春天的一个中午,有位身体瘦弱、面色枯黄的年轻男子来到《救国时报》编辑部找到李立三,自我介绍道:“我叫冼星海,现在生活遇到了一些麻烦,想请您帮忙。”他刚说完,李立三就立即想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清华校长屡屡更迭,任期都很短。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校长往往挟政治势力而来,与清华历来盛行的学术独立于政治潮流之外的自由主义传统相悖,如罗家伦、吴南轩等校长是带着国民党的“政治任务”来改造清华的,乔万选任校长则是阎锡山的势力介入清华的结果。这些校长接连被师生们驱赶,甚至被拒绝进门。1930年罗家伦辞职后,清华经历过11个月没有校长的时期。  清华校长“虚悬”,各方一时
期刊
1946年,越南河内,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阮山开罢高级军事人员联席会议后,回家的路上一言不发,似乎心里压着千斤重的石头。  进了家门,阮山命令司机把他的老部下李班接来。  “除了胡主席,只有你知道我在中国的往事。这次会议决定由你带队去苏联学习,正好取道中国。我想请你帮我打探一下陈剑戈的消息。”  李班严肃地点点头。虽然回到越南已经一年多了,但在中国追随
期刊
导演陈可辛说,他计划去电影院看自己19年前拍摄的作品《甜蜜蜜》。时光荏苒,尽管陈可辛早把世故人情看个通透,但他于近日在专访时却直言心态依旧不变,依然被漂泊感、边缘感紧紧包裹。探寻内心“我认为自己一直是在社会的边缘。  定格,是陈可辛的一大特点。今年53岁的他,自认心态是“以不变应万变”。  “我觉得我自己是不变的。虽然我拍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但是我的心态,我的所有东西,从我成年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变
期刊
李宗仁是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毕业生,其实他在第二期就考上了,但在开学报到时迟到了10分钟,蔡锷坚决不要。让他第二年继续考。  去年是民国元勋、近代军事家蔡锷诞辰130周年。岳麓山上静卧着的这位特别的湖南人,是1916年中华民国颁布《国葬法》后,以国葬之礼下葬的第一人。年仅34岁就去世的蔡锷,是教科书里的“护国将军”,但他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并不非常清晰,他用34年的时间演绎了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期刊
随着《婚姻时差》在北京卫视热播,王志飞饰演的儒商李海成了女观众的新宠。在《婚姻时差》中,王志飞与江珊搭戏,两人虽说是初次合作,却都连连称赞对方有默契。此时也恰逢江珊的老搭档王志文的新戏《待嫁老爸》播出,两位都有“王志”的新老搭档免不了被摆到一起对比。  王志飞觉得《过把瘾》是经典,他自己就是从那个戏才希望跟江珊合作的。而既然是经典,就不存在超越不超越的问题,对他来讲,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理解完成每个
期刊
安子这个名字,曾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20世纪90年代,她曾以一部《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打工者。作为“中国改革开放20年20个历史风云人物”的她,如今事业辉煌,拥有4家公司,近百家连锁店,此外,她的家庭生活也很令人羡慕……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多年前,安子的丈夫邱金平是深圳大学的高才生,还是校文学社的社长、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安子到深大进修时,经人介绍与之相识。一见面,邱
期刊
“魁德社”是天桥一带有名的曲艺茶楼,主人正是于小章的爷爷于德魁,曲艺界的“十老”之一。如今,“魁德社”历经三代,于小章之后再无传人……  每天下午,北京最小的曲艺社“魁-德社”开门迎客。这是前门附近的一条名为延寿街的小胡同,“魁德社”就开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时光回溯到百年前,“魁德社”是天侨一带有名的曲艺茶楼,主人正是于小章的爷爷于德魁,曲艺界的“十老”之一。如今,“魁德社”历经三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