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诗文中欣赏美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m_7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阳楼记》满篇皆美。描写洞庭胜景,显示出一种雄浑之美。春和景明,碧波不惊,放眼望去,水色天光,浑然一体,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展现的是一种宁静美。还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美。
   一、写作技巧美
   1.记事简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这是必须说明的写作缘由。作者先交代自己的好朋友滕子京被贬官到岳阳后,经过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重修并扩建了岳阳楼,嘱托我作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的背景。后面就可以驰骋想象,自由挥洒笔墨了。
   2.写景铺陈。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段文字是写景,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汹涌着,流动着,无边无际。这是从空间上表现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淼。接下来的两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又借不同时期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表现它的气象万千。
  3.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然引领到对情感的体验感悟中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身处大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但是不能自怨自艾、怨天尤人,陷入感情的漩涡而不能自拔,我们要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蕴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岳阳楼记》也像洞庭的山水那样,永远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4.语言艺术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字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中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出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5.结构层次美。文章从作记写起,进而写景,由景及人,又由写人到写志,逐步深化,环环紧扣。文章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景勾画渲染,形象鲜明,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写情汹涌酣畅,理想抱负跃然纸上。
  二、情景美
  1.悲壮美。作者对洞庭湖的描写是客观的,设想迁客骚人观洞庭时的感受是主观的,触景生情情不自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作者抓住阴雨天的凄凉、阴森,把“满目萧然”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此时登楼触景生情,会感到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一齐涌来,不禁忧心忡忡,感伤到极点。
  2.春光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遇到春天天气晴朗,明媚的阳光照耀在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澜。天上的沙鸥飞飞停停,水里的鱼儿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在夜间还可以看到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渔歌对唱,洋溢着无边的欢乐。这风和日暖的欢乐景象,与前面构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时候登上岳阳楼,一定会心旷神怡,把一切荣辱都忘掉了。举杯畅饮,临风开怀,只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欢喜。
  三、崇高的思想境界美
  1.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作者经历了那么多的悲喜交集决定忘却自我,以天下为己任。点明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崇高的思想。作者十分感慨地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人的心,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惟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惟恐国君有阙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作者愿作这样的人。
  2.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与我们今天实践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一致的。这种精神就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人民群众出血流汗。作为一名父母官,要使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坚持“执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举,在于察其疾苦”,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竭尽所能,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才能取得成效,赢得民心。
  总之,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而一个先忧之士当他建立了功绩之后还能后乐,品质就更可贵。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人,人们时时不会忘记。我想:我们的学生面对苦难和挫折,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道路。让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得到了永恒。
  
其他文献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积累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有了积累,写出的文章自然就内容丰富。对于学生积累方法的指导,走好写作的第一步,我总结如下:  一、带着写作的目的去阅读书籍,积累好词句  (一)用情朗读,个个都会说“妙语”  我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具体的画面和优美的音樂,引发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好词句的印象,强化记忆。  在《月光曲》的教学课堂上,在悠扬的音乐声和优美的幻灯片中,
期刊
引言  语言交际过程实质是信息传递的过程,而信息的传递依赖于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历来备受教学者和研究者的关注。作为语言交际工具的英语首先是有声系统。依据使用功能,一般将英语的学习分为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中,“听”处于最基础的地位。研究表明,有45%的信息交流是通过听来完成的。因此,听力是英语学习的核心之一,听力测试也是各类英语考试的必考项目之一,且占较大比重。
期刊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轻松提高成绩的不二法宝。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存在数學学习普遍较吃力的现象。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即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认真听讲及课外加强数学练习,弹好“预习、听课、作业、复习 ”四重奏,定能将枯燥的数学学起来更轻松,效率更高,成绩更好。  一、要养成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   数学大家华罗庚说过
期刊
张心园同学是我校2005级学生,一个活泼大方、始终微笑着的可爱女孩。她从小爱好文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坚持写作,已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两万余字,多篇文章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前年寒假,她去东北游学,历时10天,其间写下数十篇游记,回来后发给我,说要与我一起分享。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些游记,当时很激动,立即把她叫到办公室,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潘:张心园啊,游记我看完了,写得很好,每篇都不错
期刊
追查原因:套话拼盘是学生作文中的最大症结  笔者以为当前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很多学生未掌握作文的基本规范,谋篇布局,材料选取和剪裁,语言表达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是立意和材料上问题,这类作文,即使语言时有亮点,但其文章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甚至为了获得高分,片面追求词藻华丽,即使偶有一点感受,也显得肤浅,充其量只是文字的组合,意象的拼盘,就像塑料花,没有一丝生活的气息。  套话作文的大量存
期刊
语文课文教学应该以读、写为主,要形成这种教学模式就应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自主感受,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  一、读写代讲的合理性  目前,小学课文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一般有着教材编写方面的联系。课文以单元的形式组编,而每单元后安排一次习作练习。其次,从教学流程来看,二者也有联系。课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词句解析、文本解读来进行写作教学的渗透;写作教学是围绕一个主题,
期刊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孩子们往往对识字“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孩子们在认识了许多汉字后,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感受到掌握新知识的快乐;“怕”是因为学习、掌握这些汉字的过程大多枯燥无味,难以让人产生主动学习汉字的动力。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识字,感受到学习汉字的无穷乐趣呢。对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试图将孩子们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期刊
做语文教师难,做义务教育语文教师更难,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出一篇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来,难在能让学生对考试卷上长篇累牍的阅读理解能够轻松应付。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要解决这两个拦路虎,没有平时知识的积累和课外大量的阅读是不行的。城市中的孩子知识面广,写出的文章也往往能令老师们赏心悦目,这得益于他们有机会涉猎各种书籍,图书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这些对于他们平常的如同日出日
期刊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和优秀的文化,也是华夏民族优秀思想的载体。同时,学习文言文也能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通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笔者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要以帮助学生积累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提高阅读和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能力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全都是浅易文言文里的精华,是从中国悠久而厚重的历史积淀中筛选出来的
期刊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涵的意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4.品味诗歌的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诵读、讨论,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