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归来的“武士”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的前身)的陈列大厅里,举办了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展览,叫《国宝回归展》,其中的展品全部是曾经流落异国他乡的中国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有在历史上被侵略者掠夺走的,也有现在的不法之徒疯狂盗卖出去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令人痛心疾首。值得庆幸的是,在党和政府、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以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密切配合下,通过打击走私、依法追索、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使一小部分惨遭厄运的国宝陆续回到了祖国,因此才有了这样一个《国宝回归展》。
  


  在展览中,有一件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吸引了众人的视线。这块石刻的质地是汉白玉,高113.5厘米,宽58厘米,厚11.7厘米,采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刻了一个披甲的武士形象,上面绘有颜色,并且局部描金。
  这个武士身材魁梧,面相严肃,瞪圆的双眼和倒立的双眉露出一股杀气。他头戴头盔,这种头盔在古代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兜鍪”,我国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歌咏孙权的一首词中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孙权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已率领千军万马四处征战,其中的“兜鍪”即是士兵戴的头盔,在词中指士兵。我们看到武士的头盔两边还有两片翻起来像帽翅一样的东西,这叫“顿项”,它和头盔是一体的,也起一个保护的作用。武士身穿铠甲,在胸前两侧各有一个护心镜;双手持一把宝剑,剑锋向下,插在一朵莲花上。此外在武士的肩膀上趴着一条龙,龙嘴里含一颗龙珠,武士的脚下踩着两只鹿。
  整个浮雕雕刻精细,无论武士铠甲、头盔上的纹饰,还是龙身上的鳞甲,都雕刻得一丝不苟。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这上面的颜色。古代的石雕一般都不上色,而这件作品根据服饰的需要涂上了各种颜色,最多的是耀眼的红色,甚至连武士的脸和手都是红色的,其他还有黑色、褐色、蓝色等,并在头盔、护心镜和个别部位还涂上金粉,表明这个武士穿的是黄金甲。能穿黄金甲的武士可不一般了,说明他的主人是有一定身份的人,那么这个武士到底出自那里,怎么流落到海外,又怎样回到故里,其中的故事既曲折又动人。
  事情还要从2000年春季美国纽约佳士德拍卖行的拍卖会说起。在这次拍卖会上,有一件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引起中国文物部门的注意,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件不久前被盗的文物,出自中国河北曲阳一座五代时期的墓葬中。经过认定之后,国家文物局立即对此件文物进行追索,由美国政府出面中止拍卖。故事说到这,你一定以为这件武士像就是被追回来的那件,错了!这件是它的孪生兄弟,和它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在布局上有左右之分。那么它的兄弟是怎样冒出来的呢?听我接着讲。
  原来中国政府追索文物的事见报之后,美国纽约的一位文物收藏家安思远先生知道了此事,他找到中国负责追索文物的人士,向他们说他本人也收藏了一件和那件拍品相同的石刻,并愿意无偿捐献给中国。于是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官员赶往纽约,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了安思远先生的捐赠,并护送回北京。这就是在《国宝回归展》上展出的那件石刻,至于中国政府追索的那件拍品,也在不久之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这两件石刻都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兄弟俩历尽劫难,终于又相聚在一起。
  经过文物、考古界专家鉴定,这两件石刻的确出自同一座墓,是从河北曲阳王处直墓盗出的。王处直墓位于河北省曲阳县西燕川村附近。1994年6月20日,曲阳县政府接到西燕川村委会报告,说距村庄约2公里处的西坟山古墓被盗。接到报案后,县政府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赶赴现场调查保护,并上报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次日,河北省文物局领导会同文物考古专家到达现场,发现盗墓分子在地表挖了一个直径1米、深约5米的盗洞,并曾炸开石砌墓顶,进入墓室。文物工作者从盗洞进入墓室观察,确认这是一座五代时期的壁画墓,早年也曾被盗。两次盗掘,盗墓者盗走了绝大部分随葬品和壁龛内的大部分浮雕,并破坏了部分壁画。鉴于该墓远离村庄,长期保护很困难,河北省文物局决定上报国家文物局,对该墓进行抢救性清理。
  1995年7月12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有关的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开始对该墓进行清理,历时4个月,于同年11月15日结束了工作。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几部分组成的墓葬,从墓门至后室全长12.5米。整个墓室除后室顶部未绘壁画外,其余各个部位皆绘壁画,面积约100平方米 。壁画内容包括了男女侍者、山水、花鸟、云鹤以及装饰图案等。这些壁画不仅技法娴熟,线条精妙,而且颜色鲜艳,体现了当时的大众审美情趣和绘画水平。
  墓中存留的浮雕均为汉白玉质,但仅有八块,前室六块,后室两块。前室的六块浮雕属于十二生肖内容,说明还有六块生肖浮雕被盗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前室共有14个壁龛,除已知的十二生肖外,还有两个壁龛中的内容不得而知。按以往考古发现推测,这两个壁龛很可能就是那两个武士呆的地方,而甬道两壁上的两个壁龛中的浮雕也被盗走,很可能是门神一类。后室的两块大型彩色浮雕异常精美,是这座墓葬中的点睛之作。东壁上雕刻的是《奉侍图》,长1.36、高0.82米,供雕刻了14个人,表现侍女们手持日常生活用具前去服侍主人的场景。西壁上雕刻的是《散乐图》,其大小与东壁浮雕相同,共雕刻了15个人,表现了乐队吹奏的热烈场面。在这幅画面中,出现的乐器有箜篌、筝、曲颈琵琶、拍板、鼓、笙、方响、答腊鼓、筚篥、横笛等,几乎囊括了当时散乐演奏的所有乐器。特别是那些演奏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家将她们在演奏时的瞬间表情、动作,真实地记录下来,重现在作品中,表现了非常高的艺术造诣。
  墓中还有一个重要发现,即墓志,由此确定此墓为王处直墓。根据墓志记述,王处直为唐末、五代早期的义武军节度使,是当时河北境内的藩镇势力之一。在《旧唐书》、《旧五代史》中都有他的传记,志文除详细记载了他的家世和生平之外,也反映了当时藩镇割据战争的一些重要史实,对研究河北地区的藩镇割据,补正文献记载之不足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文物拍卖许可证》暂缓换发名单(1)
期刊
《文物拍卖许可证》换发名单(1)  《文物拍卖许可证》换发名单(2)  《文物拍卖许可证》换发名单(3)  《文物拍卖许可证》换发名单(4)
期刊
“识国宝于废弃,班 重见天日;辨真伪堪依重,神州痛失巨擘。”这是1992年7月27日在先父程长新追悼会上,北京市文物出境鉴定组组长章津才和刘尚勇二位先生敬奉的挽联。这副挽联是对先父文物鉴定、真伪辨识的独具慧眼鉴别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一生从事文物工作的赞扬。  程长新1917年2月17日出生于京东河北香河县杨百庄。幼年时,家境贫穷。13岁那年,他只身来到北京谋生。经人介绍到东华门“通易山房”古玩铺学
期刊
“文房”广义解释为文人的书斋或书房,狭义则专指书写、绘画与读书的文具,例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三《士人赴试唱名载》:“其士人止许带文房及卷子,余皆不许挟带文集。”这里的“文房”,指的是笔墨纸砚等文具。  “文房”一词最早见诸于文献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当时专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梁书·江革传》云:“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于千里
期刊
刘海栗、朱屺瞻二老早年研习西画并从事美术教育多年,中年起转攻国画,擅作山水、长于花卉。二老经历相近,且均能融合东西方文化精神于一体,及至晚年,栗老作画腕蓄铁骨钢筋之力,运笔呈风狂雨聚之势,气吞山河,万马奔突,而屺老振腕老辣古拙,凝重粗犷,以沉稳显萧散,于顿挫见畅达。  自古以来,“清供图”虽是文人墨客戏笔的普通题材,但出自二老联笔佳构,却是豪气冲天、气度不凡。栗老虽扶病臂起首,依然是暴走惊龙却不失
期刊
自去年5月30日香港佳士得以1140万元拍出清康熙顾珏、宋玉刻款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竹笔筒以后,明清名家竹雕制品在香港市场屡创新高。今年春拍,竹雕的利好行情明显有向内地转移迹象,6月3日中国嘉德春拍“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竹雕器的成交情况就是最好的例证。据记者统计,该专场上拍116件拍品中,竹雕器多达29件,有款识的明清名家制品9件,包括张希黄、吴之璠、顾珏、周芷岩、王梅邻、马国珍、孙漱石、张鹏翀、
期刊
与文人朝夕相伴的文房用具,除了笔、墨、纸、砚之外,还有水盂、笔筒、臂搁、镇纸、砚屏、笔格、墨床、印盒之类的案头小品。这些小摆设大都古雅别致,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氛,既可供使用,又可作观赏,既是文玩器物,又是艺术珍品,它们能给主人的案头及书斋平添一种不可言喻的高雅之气,其风姿绰约的气韵尤其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格调。    水盂主要用于给砚池添水,多指敞口器具。另又有砚滴、书滴、水注
期刊
早在宋代时,国人的饮茶已经大盛,南宋末吴自牧所撰的《梦梁录》云:“人家每日不可阕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并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到民国时期,各种茶馆已遍布城乡,可谓星罗密布。民国《燕市积弊》云:“北京中等以下的人,最讲究上茶馆儿,所以这地方茶馆极多。”即便是没有经济实力,也无闲情逸致去茶寮品茗的贩夫走卒之流,为解渴所喝的大碗茶,也多需由茶壶注入碗中成饮,故民国虽仅仅存在了38年
期刊
玉石印章,作为文房清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时代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东西,几乎人人都有,内容也极为丰富,名号印、斋堂印、警句吉语印等不一而足。在收藏的古籍碑帖、法书绘画上钤上鲜红的印章,一是增加美观,二是可以使这物件本身增加一份历史的内涵,为后人的鉴别留下一丝痕迹。另外,也有“人以物传”的因素在其中,人是故去了,但东西还在,睹物思人,可以引发人们的思古之幽情。同样,玉石印章作为极具中国传统人文特色的物
期刊
玉质文房用品以其独特的质地、珍稀的材质、精美的雕刻在文房用品中独树一帜,历代以来广受宫廷和民间青睐。据考古资料,早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玉质的文房用具,春秋战国时期,玉更被定为国玺用材,到汉代时,已经有玉砚、玉砚滴出现。入清一代,乾隆时期更由于乾隆皇帝的个人喜好,打通了新疆和田玉运往内地的运输之路,使和田玉大量进入了宫廷,原料的供给的充裕使玉质文房用品的制作和使用在乾隆一朝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无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