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中如何养成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在新课改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挖掘潜在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本文引用名言警句阐述了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学好数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科学探究;试验鼓励;人格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关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成绩又与学习兴趣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使学生“欣赏数学,热爱数学”,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这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学生“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就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因此,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艺术,教学中我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渴望了解的事物。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上,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议论和讨论,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旧知识,也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新的学习素材,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兴趣。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其中的数学知识,例如,我在讲数列极限时利用数学名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引导学生,使其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好这部分知识,又如,在教学生统计内容时,可结合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创设情境,在等差数列求和中结合小高斯的故事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了解相关的思想和方法,还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巧设悬念,诱导兴趣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期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向学生讲述“富有国王无力满足棋盘设计人要求”的有趣故事,在学生听后引起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疑问:S64=1 2 22 23 …… 263究竟为多少?这就诱发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他们兴趣盎然,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高,注意力集中,个个跃跃欲试寻找求解途径,谋求答案。
  
  三、科学探究,增强兴趣
  
  《数学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诱导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最终目的,因而提倡和实施“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为好奇、探究心理是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通过亲自探究试验。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探索发现的曲折思维过程,才能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例如,利用计算器、计算机画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图像。探索、比较它们的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反映了学习中学习兴趣、情趣等良好心理条件对学习的直接作用,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极大兴趣,才能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才能使学生知难而进,肯下工夫,勤于思考,才能有问题可提。
  
  四、通过建模,巩固兴趣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数学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前台,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近几年来,我国大学、中学数学建模的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五、积极鼓励。养成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学生来说,兴趣的情感色彩比较浓,还不够稳定持久,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知识的难度增加,或者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不如意的事时,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稳定而持久,也是值得我们教师探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随时发掘各名学生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进行评价,充满热情的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一名学生都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当学生完成得出色时,应适时适度地表扬,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更要大力表扬和奖励,使他们有成就感;而当学生发生问题甚至失败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先发现学生有创造性的一面,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实验过程或者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充分挖掘他们的亮点,再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然后积极鼓励他们,让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
  另外,数学教师自身良好的精神状态,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热情真诚的关爱,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我在教学中注重总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积极创设更好的学习情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养成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真正从内心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和满足,变“强制性”的单边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过程和教育模式,对于不断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率先在新课改中先行一步,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无疑是极为有效的、令人向往的,肯定值得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的成绩和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双向性、发散性、广阔性、周密性、深刻性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词】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不会解题或考虑不周等现象,追究其原因除基础不扎实以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欠
生成的全称是“课堂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充满生机的新特点。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权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重视学生既有的经验、知识与文本、他人的信息相互碰撞,
一、创设有效情景    有效的学习情景是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有效学习情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而且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为了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教师就应积极为学生创设与生活内容有关、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活动探索的动机。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科学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老师拥有取舍、调整课件的主动权,留有点拨讲解的空间。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感受多彩的画面。接受感官的刺激,得到适时的点拨。思维容易被激活,探究的意识增强。如此这般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相得益彰。其效果绝非传统教学手段可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问题导入情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
最近,有幸听了教研组同事的一课一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所有的老师听后都“喷喷”赞叹,这节课受到了高度的好评。笔者心中的感触也颇多,沈老师的课给人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教者运筹帷幄,收放自如,注重生成,丝毫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情境创设自然    情境的创设对于一堂数学课来讲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沈老师是这样的设计情境导入
【摘要】新时期的高校数学教育改革,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线性代数》的讲授为例,深入阐明了如何教学、重组知识结构的问题,为高校数学教师如何更好的发挥知识传递和科研启发的双重职责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改革;知识结构;教学    教育部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认真谋划教育的改革发展,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这一根本问题,找准并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的成长道路、主要贡献及思想品格,评述了她在数学领域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  希帕蒂娅,古希腊人,约公元370年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其祖辈大约在公元前334年迁到埃及,她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精通数学、天文,曾注释过大量的古代数学和天文学经典,使古籍得以保存不致流失,对后来希腊数学传入欧洲及阿拉伯国家产生很大影响.希帕蒂
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要掌握好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
一个令我难忘的生活细节  我在家年龄最小,小孩子难免因顽皮而闯祸,父亲却从来没大声训斥过我,更没动手打过。“诚实本分、勤于学习、诚信待人,为人切忌张扬”,这是父亲的教诲。对我们几个子女的教育,父亲向来是抓大放小,牢牢把握大方向。他不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以家长设定的目标来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在我的记忆里,他从来没问过我考试得了多少分,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第几,连择业这种大事,父亲也尊重我的意见,所以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主要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画图或列表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体验,从而产生画图解决问题的需求,培养学生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自我意识,同时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深刻体会画线段图的作用.   案例 教师课件整体出示例题的文字和示意图(在此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