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从农村涌入城市。同样,他们的子女也随着父母进入城市生活。有研究者指出,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有些农民工子女存在显著的身份认同混乱,并存在助人行为意识缺失和社会公德心丧失现象。显然,这对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是不利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讨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理论及实践,进而为其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助人行为 研究思路 实践意义
一、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研究思路
第一,应该设计在中观群体研究层次的研究思路,进而拓宽助人行为研究视野。助人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能有效地反应行动者对待他人的态度心境。以往研究者在对助人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更多地集中于动机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少关注助人行为的社会交往情景。虽然有研究者从模拟情景出发设定了紧急情景和非紧急情景,并通过冒烟实验等实验范式还原社会情景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实验反思和研究思路仍然无法准确反映出助人行为发生和发展中的社会关系情景和群体对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虽然,目前国外已经有研究者有针对性地研究了群体身份对助人行为的研究,但是国内目前仍然缺少在该方向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着眼于此,首先分析了群体身份对助人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助人微观至中观层次的研究内容和逻辑。这样层层递进的关系,能够使我们以班级中助人行为作为出发点,了解班级中整体的群体结构和个体特点,进一步为改善班级整体助人行为网络做出良好的理论支持与铺垫,更为从个性、社会性与教育方向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积极行为发生提供一个全新方向。这种方向亦有可能成为一个契机,为该主题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最具前瞻性的铺垫。将促使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的融会贯通成为可能。进而可以说,这样的研究思路拓展了助人行为理论研究的视野和层次。
第二,应该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农民工子女的助人行为发展脉络。儿童生活接触最频繁的两个组织分别是——学校和家庭。由于农民工子女父母大多是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因此,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打工赚钱。所以,农民工子女往往很难在家庭中得到充分教育和沟通。在这样的现实下,学校环境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往往在正常的学校和城市儿童共同学习成长,那么,在包含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的班级中,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的交往情况是怎样的?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帮助的关系?基于这些问题,有必要首先定量化的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整体网的分析角度出发,从班级关系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的社会交往、互助行为两个网络的关系结构。从群体结构角度观察分析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并从整体角度出发,剖析群体身份对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定性的Q方法对班级中不同亚群体及不同类型看待助人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更是使得助人行为的研究思路、方法得到拓展。同时,符合中观层面对助人行为的研究视角。
第三,应弥补长期以来国内有关群体研究和助人行为之间的缺失,探讨群体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影响作用。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拥有的特殊性并非先天而来,更多源自社会赋予的后致身份。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户籍身份使农民工子女和正常城市儿童有了天然差别。他们自然地被排除在各种社会福利的外面,区别一般城市儿童正常对待。而针对有关农民工子女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往往有性格内向、不愿意同他人交往的心理特点,因此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目前,研究者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身份认同的基本状态和心理问题层面,缺少深入关联分析。本研究基于此,在探讨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助人行为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对其助人行为的差别。这样的研究思路补充了国内少有群体身份和助人行为研究的缺憾,同时对其他研究者未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而确保儿童能够拥有积极的、健康的心灵更是保证未来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其中,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助人行为的发生、发展,将同时具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好处。在微观层面将促使农民工子女通过帮助他人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而调动融入城市生活的主动性。同时,为消除身份歧视,保证社会和谐发展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研究既从个体出发研究了群体身份对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影响,又在整体班级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考察了城市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的群体结构及二者之间的互助情况。本文通过将微观和宏观整合起来的研究方式,全面剖析研究主题。这样的研究方式在方法和思路上都必然为未来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提供可借鉴之处。
第三,从班级关系结构角度入手,基于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两个群体社会交往网络和互助网络的结构洞设计促进方案。同时引导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超越自我设限的“身份”,班级整体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群体,激发更多助人行为的发生。这样的促进方案是具有较强系统化和应用化特色的。
第四,对农民工子女的助人行为使用的促进方案不仅应关注班级中的每个个体,而且应在整体上促进班级亚群体结构完备。通过促进方案的实施,我们希望可以保证整体班级助人关系网络的完备和充分,保证亚群体在成员构成上更均衡,还原处班级中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对助人行为的态度看法,以及在促进方案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体在班级中的表现状态和对他人的态度。这样的促进方案完成了从源自实践到萃取理论再到还原实践的现实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01:21-26.
[3]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项目信息: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助人行为 研究思路 实践意义
一、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研究思路
第一,应该设计在中观群体研究层次的研究思路,进而拓宽助人行为研究视野。助人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能有效地反应行动者对待他人的态度心境。以往研究者在对助人行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更多地集中于动机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较少关注助人行为的社会交往情景。虽然有研究者从模拟情景出发设定了紧急情景和非紧急情景,并通过冒烟实验等实验范式还原社会情景对助人行为的影响。但是这样的实验反思和研究思路仍然无法准确反映出助人行为发生和发展中的社会关系情景和群体对帮助行为的影响因素。虽然,目前国外已经有研究者有针对性地研究了群体身份对助人行为的研究,但是国内目前仍然缺少在该方向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着眼于此,首先分析了群体身份对助人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助人微观至中观层次的研究内容和逻辑。这样层层递进的关系,能够使我们以班级中助人行为作为出发点,了解班级中整体的群体结构和个体特点,进一步为改善班级整体助人行为网络做出良好的理论支持与铺垫,更为从个性、社会性与教育方向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积极行为发生提供一个全新方向。这种方向亦有可能成为一个契机,为该主题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最具前瞻性的铺垫。将促使整体研究和个体研究的融会贯通成为可能。进而可以说,这样的研究思路拓展了助人行为理论研究的视野和层次。
第二,应该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农民工子女的助人行为发展脉络。儿童生活接触最频繁的两个组织分别是——学校和家庭。由于农民工子女父母大多是从农村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因此,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打工赚钱。所以,农民工子女往往很难在家庭中得到充分教育和沟通。在这样的现实下,学校环境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往往在正常的学校和城市儿童共同学习成长,那么,在包含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的班级中,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的交往情况是怎样的?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帮助的关系?基于这些问题,有必要首先定量化的社会网络分析技术,从整体网的分析角度出发,从班级关系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的社会交往、互助行为两个网络的关系结构。从群体结构角度观察分析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并从整体角度出发,剖析群体身份对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影响。同时,基于定性的Q方法对班级中不同亚群体及不同类型看待助人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更是使得助人行为的研究思路、方法得到拓展。同时,符合中观层面对助人行为的研究视角。
第三,应弥补长期以来国内有关群体研究和助人行为之间的缺失,探讨群体身份认同对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影响作用。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拥有的特殊性并非先天而来,更多源自社会赋予的后致身份。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户籍身份使农民工子女和正常城市儿童有了天然差别。他们自然地被排除在各种社会福利的外面,区别一般城市儿童正常对待。而针对有关农民工子女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往往有性格内向、不愿意同他人交往的心理特点,因此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目前,研究者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身份认同的基本状态和心理问题层面,缺少深入关联分析。本研究基于此,在探讨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助人行为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对其助人行为的差别。这样的研究思路补充了国内少有群体身份和助人行为研究的缺憾,同时对其他研究者未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而确保儿童能够拥有积极的、健康的心灵更是保证未来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其中,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农民工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的助人行为的发生、发展,将同时具有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好处。在微观层面将促使农民工子女通过帮助他人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而调动融入城市生活的主动性。同时,为消除身份歧视,保证社会和谐发展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研究既从个体出发研究了群体身份对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影响,又在整体班级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考察了城市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的群体结构及二者之间的互助情况。本文通过将微观和宏观整合起来的研究方式,全面剖析研究主题。这样的研究方式在方法和思路上都必然为未来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提供可借鉴之处。
第三,从班级关系结构角度入手,基于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两个群体社会交往网络和互助网络的结构洞设计促进方案。同时引导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超越自我设限的“身份”,班级整体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群体,激发更多助人行为的发生。这样的促进方案是具有较强系统化和应用化特色的。
第四,对农民工子女的助人行为使用的促进方案不仅应关注班级中的每个个体,而且应在整体上促进班级亚群体结构完备。通过促进方案的实施,我们希望可以保证整体班级助人关系网络的完备和充分,保证亚群体在成员构成上更均衡,还原处班级中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对助人行为的态度看法,以及在促进方案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体在班级中的表现状态和对他人的态度。这样的促进方案完成了从源自实践到萃取理论再到还原实践的现实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曾盼盼,俞国良,林崇德.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11,01:21-26.
[3]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项目信息: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