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与传统的融合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rx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格非的《望春风》的叙事策略,作为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格非的小说《望春风》不仅体现了其先锋的叙事手法,也在此基础上,融合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呈现出先锋加传统的叙事风格。本文分别从先锋与传统两个方面来分析格非的《望春风》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先锋 传统 格非 《望春风》 叙事策略
  从处女作《追忆乌攸先生》到新作《望春风》,三十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格非既有其一直坚持不变的创作内核,也有其不断追寻的创新之处。小说《望春风》以“我”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在“我”重返故乡之后,对故乡的人与事的回忆与记叙,并借此重回故乡之路。小说不仅在叙事方式上一改往日先锋叙事的晦涩,而且在先锋手法之中融合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使得小说在叙述上更为流畅自然,深刻地体现出先锋手法与传统风格相融合的叙事风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先鋒手法
  格非以先锋小说步入文坛,同时也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其早期的作品在形式上都极具有先锋性,比如《迷舟》《褐色鸟群》等。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随着先锋小说的落潮,许多先锋作家们也开始逐渐转型,而随着《人面桃花》到《山河入梦》等作品的发表,很多人认为格非的小说也进入转型,但是在笔者看来,格非的小说一直伴随着先锋的影子,“所谓‘转型’只是力求与现实、大众和解的造作表象。”①比如《隐身衣》中依然有大量的叙事空缺,空白跳跃的技巧,还有重复的故事情节,这些都是格非早期的先锋小说常用的叙事手法,这在《望春风》中也多有体现。
  (一)元叙述因素
  “元”(meta-)这个前缀是希腊文“在后”的意思。由于哲学被认为是对自然科学深层规律的思考,因此meta-这个前缀具有了新的含义,指对规律的探研。而根据赵毅衡先生在《广义叙述学》中的总结,简单地说来,关于X的X,被称为“元X”。②所以所谓元叙述,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叙述的叙述,而在小说中的元叙述,主要是指那种暴露出小说叙述方式的叙述行为,这在先锋小说中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叙述方式。在小说《望春风》中,格非也运用了这种元叙述的方式。
  在《望春风》的最后一部分,“我”重新回到故乡,面对随时将会消失的村庄,“我”决定将村庄里的人与事都写下来。当我写完初稿抄录的时候,每天傍晚都会将当天抄录的部分一字不落地读给春琴听,而作为听者的春琴,不仅“对我的故事疑虑重重,甚至横加指责。到了后来,竟然多次强令我做出修改,似乎她本人才是这些故事的真正作者。”③ 381-382而在春琴的干涉与威胁下,“我”不得不对文章中许多地方进行了删改,比如对于更生这个人物,因为春琴的干涉,“前后删改七八处,删掉的内容,大约在七千字上下。这样一来,更生从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被降格为一个次要人物。”③ 384而在小说中对于更生这个人物的描写,不仅着墨甚少,而且很多地方也的确写得模糊不清,这种作者在文中直接说明自己如何创作,叙述自己如何叙述的叙述方式就是一个元叙述手法的运用。
  (二)叙事空缺
  叙事空缺是格非小说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在早期小说《迷舟》中,对于萧去榆关到底是去送情报还是会情人,作者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明。这样的叙事空缺使得整篇小说扑朔迷离,真相隐而不见,而读者期待解开谜底的愿望自然也就落空了。
  在《望春风》中,作者也依然留有许多叙事空缺,比如说关于父亲的死因,小说中一直模糊其词。父亲究竟是为何而死,真的是因为远在南京的母亲的一封检举信吗?那么那个报信的女人是谁?父亲在死前离开了整整五天又是去了哪里?而最后他又为何选择在便通庵悬梁自尽呢?一系列的谜底等待被解开,然而作者却在这个地方留下了一个叙事空缺,所以读者对于真相的探寻自然也就落空了。
  二、传统风格
  (一)古典诗化的语言
  《望春风》所描写的场景虽然是农村,但是格非笔下的农村与同时代的贾平凹、阎连科等笔下的农村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小说描写的是从五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农村生活,其中自然也充满了许多的斗争、运动和社会的变迁,但是格非笔下的农村却是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如一个桃花源一样的地方。因此作者在对这样的环境进行描写的时候,很自然地采用了一种充满古典诗化意味的语言,这在文中也是处处可见的。
  有一次“我”在王曼卿家的天井边睡着了之后,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走入了一个山中小院。山间苍翠阒寂,小溪淙淙,屋宇修洁。门前桃杏繁丽,杂以细柳和天竺。野鸟格磔其中。”③ 74短短几句话所描绘出来的山中小院,恍然间让人觉得就是陶渊明笔下那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再比如有一次“我”独自走在雨中,看到“肥硕的杏子和梅子在雨中悄然发了黄,看到斜雨在河塘里腾起一片濛濛轻烟,看到远处田野里雪白的麦花向天边伸展”③ 126,这分明就是贺铸笔下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情景。作者用这种古典诗化的语言来描写记忆中的故乡,营造出一幅世外桃源一般的乡村图景,这也是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所要追求的,沿着记忆的河流逆流而上,最终走入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地方。
  (二)指点干预
  中国传统小说中常常会有许多的指点干预。所谓指点干预,指的是叙述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对叙述形式进行议论,而中国传统小说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指点干预,是因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常规叙述方式是制造一个假性的口头叙述场面,仿佛是叙述文本在书场中把说书人的叙述照实记录下来写成的。为了制造这种效果,叙述者(他自称为‘说书人’)一有机会就想显示他对叙述进行的口头控制方式,其目的则是诱使读者进入书场听众这叙述接收者地位,以便更容易‘感染’读者。”④ 33而发展到后来,在逐渐形成了一种程式之后,则变成了一种风格特征了。而《望春风》在叙事上带有明显的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也体现在小说中多处的指点干预。
  在小说中,作为叙述者的“我”在叙述的过程中常常跳出所叙述的内容,直接与读者对话。比如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亲爱的读者朋友,我相信诸位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随着情节的逐步展开,心里也许会出现这样一个疑团:你已经给我们讲了不少故事,各类人物也都纷纷登场,可是为什么我们一次也没有见你正面提到过自己的母亲?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⑧这一段话就是一个典型的指点干预,叙述者“我”在叙述的过程中,突然跳出来对叙述的形式进行议论指点,而在紧接着的文本中,则自然而然的是对“我”的妈妈的一段叙述。这样的指点干预在文中还有许多,不过《望春风》中的指点干预的目的与传统小说的目的已经很不相同了,其目的更多的是追求传统小说的这种叙事风格,而不是真的要去指点读者,或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三)预叙悬疑
  所谓预叙悬疑,是指提前预叙一部分情况,而让后文在事件的正常位置上说出全部的情况,这也是中国传统小说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④ 204-205而在传统白话小说中,预叙是时序变形的最主要方式,“实际上所有的长短篇小说,楔子中都点出了故事的结局,故事尚未开始已知结果”⑤,而在小说《望春风》中,作者也常常运用这种预叙悬疑。
  “我”在小的时候非常讨厌梅芳,甚至是没有什么原因的厌恶,而父亲在教育了我一番之后,无不同情地告诉“我”说这个人的命不好,紧接着便出现了一段预叙,“很多年以后,到了梅芳人生的后半段,当霉运一个接着一个地砸到她头上,让她变成一个人见人怜的干瘪老太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父亲当年跟我说过的这句话。”③ 10对于梅芳后半生的悲惨命运,作者在这里先提前预叙了一部分,用以印证父亲对于梅芳命运的推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说明父亲作为算命先生对于命运推算的准确。而梅芳人生的后半段所要遭受的霉运,则会在后文事件发生的正常位置上加以说明。这样的预叙在小说中并不算少见,而作者用这样的预叙,一方面当然是为了通过预叙一些情节来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行文方便。而另外一方面,这样的预叙也是为了追求传统小说的这种叙事风格。
  总的来说,在小说《望春风》中,格非在叙事策略上,既有其早期先锋小说的创作手法,又融入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呈现出先锋与传统相结合的风格。这使得这部小说既耐人寻味,又引人入胜。
  注释
  ① 李丹梦.文学的现实态度——聚焦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J].文艺研究,2015(4).
  ② 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292.
  ③ 格非.望春风[M].译林出版社,2016.
  ④ 赵毅衡.当说着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
  ⑤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139.
其他文献
摘 要:文化语境是社会语言知识谱系形成以及发展的基础。新时期诗歌在后现代思潮的语境中,理所当然地对外来文化思潮进行了借鉴与创新。新时期诗歌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演变出多样的“个体建构”。新时期诗歌折射出的时代焦灼,是闭塞已久的汉语书写在应对世界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担忧与焦虑,而诗学本位立场与民间化立场的种种争鸣也成为后现代思潮语境下新诗写作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后现代 新时期诗歌 文化语境 焦虑  社会
期刊
摘 要:余秋雨的小说《空岛》独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这部作品意蕴丰富、意境高远,运用象征手法,故事曲折奇特,富含深刻哲理。语言典雅含蓄,字里行间洋溢着“空岛不空,美蕴其中”的主题内涵和达观睿智的审美情趣,值得进一步分析和把握。  关键词:余秋雨 《空岛》 审美情趣 主题内涵  一、引言  当代学者余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这样写道:“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于我们过于庞大
期刊
摘 要:一段被遮蔽了半个世纪的历史,一段信仰与忠诚,奉献与爱情铸就的人间绝唱。  关键词:板仓 绝唱 爱情  曾经,毛泽东的一阕《蝶恋花答李淑一》,让我们对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有了更多的了解。文学作品因人而异,但都离不开时空这张大网,更离不开写作者独具慧眼的发现和写作技巧的运用。作家余艳另辟蹊径,从一个“墙洞里的秘密”开始,为读者还原了毛杨古今奇绝的旷世之恋。半个多世纪后,因返修故居,这些被杨开慧
期刊
摘 要:龚鼎孳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明清易代,他因两度失节备受诟病。其实,龚鼎孳并非不顾臣纪人伦之徒,在国变之时他有过求死之为与南逃之举,他也因失节而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龚鼎孳是明清之际士人群体悲剧之缩影,他的遭际与心态具有典型意义。  关键词:龚鼎孳 明清易代 贰臣  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崇祯末,纳秦淮名妓顾媚为
期刊
摘 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较多采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和方法,鲜有运用文学视角,但并不代表没有或不能作此尝试。本文依据德怀特·沃尔多的观点,运用文学视角,从贾平凹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带灯》出发,探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基层干部的维稳艺术,同时揭露和反映现实中基层维稳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用以指导实践。  关键词:《带灯》 基层干部 保障民权 目标管理 源头预防  一、从文学作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
期刊
摘 要:山崎丰子的战争观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毛地带》认为强大的自卫能力才能真正守卫自己国家的和平,出现了以胜负论战争的倾向。《两个祖国》涉及了二战的正义性问题,认为二战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大地之子》谴责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欺骗日本的劳动人民使他们卷入战场,谴责政府战后在对待残留孤儿问题上的消极态度,同时也谴责日本政府蔑视中国,侵略中国的行为。从《不毛地带》、《两个祖国》到《大地之子》,可以看到山
期刊
摘 要:传统技艺当前面临着从业人员断层、创新研发不足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我们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利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发展地方经济和创地域品牌的高度出发,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汤建华,作为青年一代从事黑陶烧制的领军人物,在发扬黑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在实用性、观赏性等方面有了创新和突破,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 黑陶 传承
期刊
摘 要: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  关键词:杜拉斯 王安忆 女性形象 命运纾解  一  在《情人》全篇杜拉斯笔尖碎片化的呢喃声中,总会浮现出的是年老的她饱经风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肯定第十一届艺术节参评剧目《保婴记》的戏曲基因和传统戏特色的基础之上,浅谈了这个戏的故事结构上的一些不足,在戏曲舞台艺术的框架下,提出了戏曲剧目的戏剧性和故事的完整性与可信度的问题,以供借鉴与商榷。  关键词:结构 情境 线性叙事  芗剧《保婴记》是一个适合于普通百姓阶层欣赏的优秀的戏曲剧目。这个戏是此次艺术节地方戏中最温情的一个作品,正的能量很集中,着重从真善美的角度写出了一个费尽
期刊
摘 要:在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于国内上映之后,迅速取得极高的票房和口碑,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和《你的名字》同样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力作,然而它的成就却与《你的名字》相差甚远。本文将以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比两部电影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 动画电影 传统文化 《你的名字》 《大鱼海棠》  新海诚执导的日本动画电影《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