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身份、话语之“变”与“思”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风格迥异,有其独特的身份和话语,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审美判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具体研究民间舞身份、话语“变”的内质,辩证认识“变”的影响,引起全方位的“思”和得出行之有效的“法”,是本文的主要思路。文章将临县“伞头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作为参照物,通过两“变”、三“思”展开阐述研究。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身份;话语;变;思
  一、中国民间舞
  (一)民间舞的概念判断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其文化,且包括各自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关于“民族民间舞”这一概念上的歧义已经引起广大舞蹈工作者的关注和重新审视,也有诸多论作从逻辑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层面阐述论证了民族与民间的关系。本文立足于民族与民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民族舞蹈与民间舞蹈是不同的两个范畴(建立过政权的民族都有各自的宫廷古典舞与民间舞,如藏族、蒙族、维族等)。中国民间舞指各民族的民间舞,此种理念认知下研究中国民间舞蹈。基于以上概念,故临县“伞头秧歌”是汉民族的舞蹈种类之一,也是汉民族的民间舞蹈。
  (二)民间舞的“身份”、“话语”
  民间舞产生于人民群众且广泛流传,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从这一大众认同的概念,我们知道民间舞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且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身份、模态与话语——当代中国民间舞的反思》一书中指出“中国民间舞是一个庞大和错杂的现象,也是当代中国文化乃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写照,关于这一对象的认知有三个方面的焦点问题:1、身份;2、模态;3、话语”[1]。这样看来在中国民间舞当中“身份”是人民群众,“模态”是人民怎么跳民间舞,“话语”是人民跳什么民间舞。民间舞的鲜明风格特点是由特定“身份”的人的特定“话语”所形成。
  汉族民间舞蹈临县“伞头秧歌”,具备着着独特的“身份”和“话语”,是由特定人的特定话语所构成。因此具备了将其作为文章参照物的必要性条件和可行性条件。
  二、民间舞之“变”
  (一)身份之变
  “中国民间舞蹈由三类身份组成:1、民间艺人;2、民间二老艺人;3、职业民间舞者”。随着舞蹈发展过程中受外部多方面影响与内部自我变革,使得这三类群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变化。主要有:1、原生民间舞的创造者——民间艺人由最初的话语主导变为话语接受;2、职业民间舞者由话语的接受变为话语主导;3、民间二老艺人由向职业民间舞者传递话语,变为向民间艺人传递话语。
  临县“伞头秧歌”,是笔者的母亲文化。由孩童时期以表演者身份参与其表演、大学期间以编导身份参与其创作,到近几年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参与其学术研究。历时二十多年可以得出:在临县伞头秧歌的历史发展中其身份变化相对较小,一直是由人民群众和民间艺人表演,保留着原生的身份结构。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身份却出现了新的问题:1、受科技影响,农业的生产方式和農民劳作习惯发生质变,农民更多是“工人”而非农民;2、封建迷信的祛除,农民内部已经丧失了祈雨、庆丰、祭祀等原始淳朴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寓意;3、很多民间艺人自愿学习、自发脱离农业、自动向职业舞者转变。
  (二)话语之变
  民间舞蹈的共同特点是表演的自娱性、舞蹈的即兴性和风格特点的稳定性。民间舞的话语是形成民间舞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的方式和语言。“话语不同于一般言语活动,对于舞蹈来讲就是跳什么”。在民间舞话语发展中,受内外各类因素影响也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舞台化进程中将民间舞特有的话语改变,(如丑像俊扮、男扮女像)。具体是指编者与演员在提炼、加工中加入其它舞种的风格、审美方式、编创技法等因素,使得民间舞本身的话语产生变化(如海阳秧歌、安徽花鼓灯、东北秧歌等其他民间舞的一些作品)。
  但舞台化对民间舞的影响,并不是造成民间舞话语之变的唯一和主要原因。临县“伞头秧歌”在本土地域内自我发展,未经舞台化进程的影响(从产出作品即可看出)。其话语却由歌舞一体逐渐变为只歌不舞,由本来歌颂万物、祈雨祈丰的话语内容逐渐变为个人现实主义浓厚的内容。
  那么可以看出民间舞“话语”变化的原因除了舞台化的影响之外,其内部也在进行话语的变化与重构,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客观问题。
  三、民间舞“变”之“思”
  剖析根源、研究核心才是“思”的起点。《身份、话语和模态——当代中国民间舞的反思》一书中有一追问“民间舞蹈的变化有其一定的客观依据和规律性,并非少数人刻意为之,那么这些人是谁?”为笔者提供了思索的源,也产生了个人的认识。对“少数人”的追问正是对变之因的追本溯源,是对民间舞的正确思考方式。当然世间万物发展任何时段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殊性,舞蹈的发展变化也同样。我们在看到“少数人”的同时也需看到客观依据和规律性,更应该思考产生的影响和应如何做?
  (一)“思”身份之变
  在上文身份之“变”中我们谈到话语的接受者和主导者,笔者认为在评判身份变化时不能忽视一个核心元素——是否自愿?在笔者从事专业舞蹈工作后,受邀为本地伞头秧歌排演指导时得出:民间本土人士自愿且迫切希望得到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与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科技化,我国的农民人数骤减。封建迷信破除和生活方式变化,使农民内部已经丧失了祈雨、庆丰、祭祀等原始淳朴的文化追求和审美寓意。“伞头秧歌”虽然没有受到舞台化的改变,但其表演者(农民)自愿学习、自发脱离农业、自动向职业者转变。反之,因艺人不转变、职业舞者不介入,很多民间舞蹈已经消亡于历史中。所以现今的民间舞蹈更多的是作为代表文化的标识和符号而存在的。身份的变化是不可抗力的,民间舞身份关系的转变,也是客观现实的。
  (二)“思”话语之变
  民间舞身份的变化和身份之间关系的变化,并使其话语产生变化,都具有不可抗拒性。民间艺人自动向职业身份转变,必然对民间舞蹈固有的话语进行提炼、加工、改造。临县“伞头秧歌”虽未经舞台化,但在所谓的“艺人”改造后已不具备固有的话语模态,存在诸多问题。这样我们就该思考,“双刃剑”一般的舞台化到底利弊几何?民间艺人的“失语症”是否全因职业舞者的话语主导而造成?从实际来看舞台化对民间舞的传承和发展是利大于弊,使许多濒危舞种重新焕发生命力,避免了许多盲造、乱变甚至于流失的现象。从根本上推进了民间舞的发展,并得以在大群众中流传。   “身份”、“话语”之变不可抗,舞台化也非满盘皆错,放任自流也非正确的态度。现下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改进舞台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民间舞蹈得以更好的传承发展。
  (三)“思”方法之行
  1.由上而下
  我国舞蹈团体众多,但存在着作品、運营、发展等方面的模式化、趋同化。生产力发展越高、社会分工越明确,我国歌舞团的发展也应更加精确细致。政府文化部门主导、自上而下引领各地方舞蹈团,借助优势立足于本土文化,专一、明确的只做本土舞蹈。地方舞蹈应建立从原生态—提炼、加工—舞台作品的产业链条,各层次阶段分类整理形成本地域的舞蹈系统。将原生继承的传统舞蹈与舞台加工的创作舞蹈,形成直观明了、泾渭分明又互为依存的模式。
  2.由分到合
  我国民间舞蹈的学校教育,在北京舞蹈学院的带领下,一直沿用“元素教学法”。将原生舞蹈经过元素分解,加工创作为教学组合,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舞蹈文化风格的整体性。民间舞蹈教材的整理,应该对原生态舞蹈进行更为科学的田园作业,并借鉴舞蹈团成果,再经符合教学的整理。将分割开的元素与风格合而为一,形成元素教学与风格教学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与教材。
  3.由外及内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对民间舞传承与保护的优秀方法。如:日本民间舞蹈在传承中,致力于普及舞蹈义务教育,扩大群众基础;韩国、朝鲜对传统舞蹈包括文化层面的原生、原型继承;印度自由开放的民间舞蹈发展模式,形成遍地开花之状,与古典舞蹈形成并立之势等其他国家可行可用的理念与方式。
  4.由一及广
  舞蹈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传承发展观,提高道德、文化和职业等素养。增强民间舞蹈的自信心,不断提高舞蹈领域内部的再生力,激活舞蹈作为古老艺术门类自身的魅力和不可替代性。职业舞者在挖掘传统舞蹈的过程中,尊重舞蹈的原生形态,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如北京舞蹈学院“沉香”就是对民间舞创作新的探索)。民间艺人在传承中提高自身,博闻广识、精益求精。民间舞蹈三个“身份”群体形成和谐融洽的互补互助关系。民间舞蹈内部形成内驱力与文化标识,从而扩大对大舞蹈、大艺术乃至社会其他领域的积极功能。
  四、结语
  中国民间舞蹈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研究分析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本文是在现有能力下对民间舞蹈的一点思考,不足之处望观者指正。文章由研讨交流形成,部分引用观点无法提供具体出处。
  参考文献
  [1]刘建,赵铁春.身份、模态与话语——当代中国民间舞的反思[M].民族出版社,2015(08).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1).
  [3]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06).
  [4]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1).
  [5]高度,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1).
其他文献
【摘要】古筝是中国古典乐器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古筝等传统民族乐器逐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在其乐曲创作中融入流行因素,这使得汇聚了千年文明的中华古音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日益加强。  【关键词】古筝;古典乐器;流行音乐;创新  近代以来,由于西洋乐器的大量传入,学习中国古典乐器的人一度明显减少。不过,随着近年来音乐发展的多元化,古典乐器逐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一些由古典乐器演奏或配乐的流行音乐受到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绘本剧表演是目前在幼儿教育中较为重要的教学之一,主要是将故事通过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运动、表演兴趣,树立正确地心理朝向,为幼儿今后全面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对幼儿绘本剧的选材、构思等方面应予以相当高的重视,因而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绘本剧;表演;思考  前言  绘本剧指的是将故事进行改变,通过短暂地舞台形式进行呈现,不仅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还有灯光、服
期刊
【摘要】诞生于六十年代的钢琴伴唱《红灯记》,是钢琴演奏和独唱合唱结合讲述的中国故事。原作品中“伴”+“唱”两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既保留了京剧韵律,又以西方作曲技法为载体,展示了钢琴织体、节拍组合等,在模拟京剧主奏乐器的“弓法”、“指法”演奏的技巧,实现了中西文化合壁的创新。  【关键词】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技巧分析;教学运用  本文拟以《红灯记》唱段的“唱”与“伴”奏相结合,在钢琴与声乐教学中
期刊
【摘要】绘本既是儿童阅读学习的载体,同时也是创意戏劇表演的重要脚本,绘本内容的再现和表演,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文字信息,获取素材价值,并在创意性的发挥中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能力。  【关键词】绘本;创意戏剧表演;价值  绘本在幼儿的创意戏剧表演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其中的内容贴近实际,情节曲折有趣,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蕴含的丰富表演素材更能为儿童提供个性表现的舞台,自我创意的联想发挥更有助于幼儿
期刊
【摘要】作为独特的文字形式之一,绘本对儿童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帮助幼儿认识世界,满足其心理成长的需要。然而绘本阅读属于一种静态阅读,幼儿年龄较小,难以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绘本阅读之中,阅读兴趣不持久。因此教师应尝试将表演游戏与绘本阅读相融合,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幼儿绘本剧创编与表演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绘本阅读与幼儿表演游戏有效融合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表
期刊
【摘要】舒伯特的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神的少女》是他弦乐四重奏作品里极具创造力的一首作品,它改编自舒伯特同名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神秘气氛和哲理性。本文主要通过调性布局、和弦材料、和声进行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一个和声动力性的研究。  【关键词】舒伯特;四重奏;和声研究;《死神与少女》  弗朗兹·舒伯特,奥地利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在西方音乐历史长河中,只要提到德国艺术歌曲,那首先想到的第一任便是舒伯特
期刊
【摘要】从心而论,19世纪的浪漫音乐容易被人接受,而18世纪的古典音乐,听起来更加理性,比较难表现他的内容。我们从小学习莫扎特的作品,但我们仍不清楚如何按照他的风格把他的作品演奏的很好,不仅仅是弹奏音乐那么简单容易,当我们随着年龄和琴艺的增长,却可以很好的弹奏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这中间存在了一些基本的问题,例如技术与技巧。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术;技巧  作为一种演奏技能的表现,钢琴演奏技术包括
期刊
【摘要】在学习中国声乐作品时,对于作品的选择以及作品所采用的民族音乐素材的把握是能否演唱好民族声乐作品的关键。艺术歌曲《故乡》 在抗日时期广为传唱,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本文以《故乡》为例对声乐作品的民族性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陆华柏 ;《故乡》; 音乐特点  一、《故乡》的作者与创作背景  陆华柏是我国专业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第二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武进人。出生于湖
期刊
【摘要】蒙古族民歌旋律是蒙古族舞蹈的靈魂所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谐统一。蒙古舞表演时需要蒙古族民歌旋律的配合,一方面,蒙古族民歌旋律不但可以激发蒙古舞表演者跳蒙古舞时的灵感;另一方面,蒙古族民歌旋律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提示蒙古舞表演者不同舞蹈动作的作用。如果没有蒙古族民歌旋律的配合,那么蒙古舞的表演就会变得空洞没有生命力。  【关键词】蒙古族民歌旋律;蒙古舞;作用;影响  蒙古族民歌旋律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民族音乐这个“活文化”则随着这条历史长河不断地发展、繁衍生息。流行音乐是中国高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本文旨在通过对杭盖乐队在音乐创作中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阐述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传承;杭盖乐队  汉斯立克说过“一切音乐作品是人的创作,是一定个性,一定时代,一定文化的产物”。中国民族音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