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静”字的正面是人世超载的“喧嚣”

来源 :南腔北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笼罩这一小块地方时
  才能看清面目,这一个字
  是一场雨后,一株绕树的绿藤
  张嘴说出来的,喇叭形的深喉
  来自于一棵柳树,一棵石榴,一棵银杏
  一面划定边界的围墙,将外面的喧嚣
  收拢于石榴叶上一滴水珠,压下来
  远处,更远处,一滴,就够了
  它是一个立体,会走动
  从中心到墙角,从柳树到银杏、到石榴
  里面三条一人宽的小路,是踩出来的
  不管走到哪里,鼻息都紧贴着我的面颊
  不出声的时候用花的嘴,出声用鸟的嘴
  说的都是一个字,夜,被压落下来
  越来越深,越来越重——赵希斌诗歌《静》
  从诗中提及的树木、绿藤、围墙、花朵、小鸟、一人宽的小路等等,可以看出诗人是身处一个幽美的花园里,经历了从雨后到夜幕降临这段时光,对我们常见的自然状态——静,产生了深刻的个人感受。
  诗歌通篇没有出现一个“静”字,但是“静”却非常清晰地呈现于我们的感官之上:有形状,有声音,有质感,有呼吸,有力量。这不能不说是诗人的高超诗艺使然。由此我想起非常重要的一个诗歌现象就是:现在越来越多有独特诗歌话语言说能力的诗人不再肤浅地去直接抒写某种事物,而是用一种边界、支点、镜面和路径等等来划定、支撑、折射和指向他们所要言说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歌在一些并不“清晰”的话语中实现了“清晰”的言说,其内容是复杂、多元、歧义的,它们相互观照又对抗分裂,所以对生活的概括面就更宽,呈现力也就更强。
  “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文学话题,我国古代就有大量描写这一主题的诗歌,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以说如果就选材而言,此诗很难出新。但是诗人站在我们当前生活的大背景之下来写,这一话题就有了非常大的“言说”价值。在现代社会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深陷喧嚣之中不可自拔,渴望安静的生活环境却难以寻觅到真正的宁静之所,即使人为地去建造一些公园,栽植树木花草,饲养动物昆虫,仿制出一个“大自然”,但是它的容器是混凝土的,土壤里是生根剂,其实质仍然是人类的“手工”产品,加上四周密集的高楼大厦,日夜人声鼎沸,这些花园给人们带来的只是肉体短暂的喘息,不可能是灵魂真正的安静。那么真正的安静在哪里?陶渊明早已经给出了答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然而,现代社会带来的生存压力无疑是空前巨大的,每个人都很难像陶渊明那样“逍遥世外”,真正有生存担当的诗人也不可能回避现实矛盾,而是会勇敢地深入生活,揭示生存。那么,我们在斑驳复杂的现实境遇中能否寻找到灵魂的宁静?诗人赵希斌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他的这首诗歌《静》用非常精炼、节制、准确的语言刻画了一种“静”的丰富形态,深刻地反射出了现代人的普遍生存情境。
  此诗开头即表明了诗人审视生活和进入诗意的姿态:对“一小块”世界的凝视(审视生活和进入诗意二者是共时发生的,当我们思想的犁铧深耕到生活内部的土壤时,诗歌的种子就萌动了,不管你是否意识得到)。“静”在“笼罩这一小块地方”,其实是诗人“此刻”个体生命意识对世界“恒久”状态的把控,在这里,“静”不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态。
  接着诗人微妙的“观想”开始深入,这是一种观察与冥想的复合行动,其中的冥想非常重要。在文学创作中,光有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有持续深入的冥想,因为只有进入冥想状态,诗人才能够摆脱事物表层因素的干扰,得以返回原我自身,深入体味生命内部物质的运动,其笔下的事物也方能由有限上升到无限,正可谓“宁静而致远”。在诗歌第一节中我们看到,诗人在“观想”中记述了他感知到的一场雨水喧嚣后周围环境的短暂“存在”(我在这里不使用“沉静”一词是因为诗人笔下的“静”并非是静止的)状态:“是一场雨后,一株绕树的绿藤/张嘴说出来的,喇叭形的深喉/来自于一棵柳树,一棵石榴,一棵银杏”。在这里,“静”成为了一种由“绿藤”“张嘴说出来的”声音,而它更深層的来源是“喇叭形的深喉”,喻指每个生命都有言说的功能,拥有话语权(生命权中最重要的部分),象征人类的生命生存。
  “一面划定边界的围墙,将外面的喧嚣/收拢于石榴叶上一滴水珠,压下来/远处,更远处,一滴,就够了”。“一面划定边界的围墙”在“收拢”“外面的喧嚣”时,也使“静”得以共时呈现,不但建立起了“喧嚣”与“静”两种生存状态的对峙矛盾关系,也反射出了“静”的外在形态。“静”与“喧嚣”基本涵盖了人类生活对立又统一的基本状态。现实中有多少“喧嚣”,人就会有多少“静”的精神诉求。而“一面划定边界的围墙”在诗中则是一个重要喻体,它暗示了人类命运中不可改变的局限性。
  人类对舒心、安定的生存状态的追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但正是这种精神的需要,使人类不得不同时面对生存的困境。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值越高,面对的现实困境就越大,人就在这种生存迷局中永不能自拔,这也是严肃文学中永恒的主题。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将“静”进一步延展扩大:“它是一个立体,会走动”。“静”这一自然“存在状态”在拟人化手法下具有了生命,与诗人形成了互映观照的关系:“不管走到哪里,鼻息都紧贴着我的面颊”,这种生理感官上的反应,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生存压力对我们亦步亦趋的逼迫。“从中心到墙角,从柳树到银杏、到石榴/里面三条一人宽的小路,是踩出来的”,随着叙述主体的移动,“静”也在移动,喻指生存困境的不可逃避。“里面三条一人宽的小路,是踩出来的”与上一节的“远处,更远处”相呼应,可以看作是生命轨迹的一个单元。最后,“夜”也被“静”“压落下来”,“静”将自身的力量施加给第三方,表面上看,是“静”正在无限扩大,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安宁”之中,实则使生存的问题更加突出,人们面临的困境更加严峻:“越来越深,越来越重”。
  我们在整首诗歌中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一股“气”笼罩在我们的四周,并逐渐向我们的内心深处挤压。我们仿佛是诗中那“石榴叶上”的“水珠”,生命里聚合了无尽的“喧嚣”,同时也储藏着巨大的“静”,“喧嚣”与“静”相互融入又相互对峙,构成现实生活的正反两面。诗歌中呈现出来的这种张力是巨大的,它不是艺术美学上肤浅的张力,而是生存内部矛盾核能的爆发。人的生命生存也在这一张力的临界点上显示出惊心动魄的情势。
  这首诗歌除了宝贵的精神价值外,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美学特点。
  一个是它的意象具有较高的质量。判断一首诗歌意象质量的高低,首先要看它是否是“诗人生命的符号化”。我们看到,诗歌仅有的两节中都分别提到了一个字“静”。诗人的本意或许是要以这个抽象的字符作为诗歌进行形象阐释、意象叙述的“标的物”,虽然这稍显“书呆气”,但是恰恰表明诗人在生活中对于生命生存问题(“静”只是无数个生存问题中的一个)的长久思考被沉淀、固置了下来,成为了其生命里的暗意识。整首诗歌围绕这“一个字”展开,形成了富有历史想象力的丰沛意象,具有了无限的言说可能。
  二是极具趣味性。阅读趣味是评判一首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再“深刻”、再有“意义”的诗歌如果没有了趣味也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除了结构、语言的趣味,更要在生活的“超验”中发现神秘、深刻的事物,从根本上来支撑整个文本的趣味。诗歌的内部活力、写作技艺都是为了提升“趣味”服务。例如此诗虽然是在叙述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静”,但却是一副极其“陌生化”的面孔。这是由于诗人所要呈现的是一种具有“更复杂深邃的意义”的个人“新经验”,所以它是“陌生化”的。那么具体到每个词语也都是“陌生化”的,不过它们不是依靠词语的反常组合,而是“平实中见深意”。
其他文献
以 印 求 印  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入门之法,“以印求印”则是步入篆刻大门的第一要旨。据考证,中国篆刻起源于殷商,成熟于秦汉,而下至两晋及隋唐、宋、元、明、清,已经具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期间,流派众多,各有脉络,气象纷呈。唐春玉长期在高校从事书法教学和理论研究的职业经历,注定了他必然要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游历,于古今流派间穿梭、汲取。以印求印,是他最初入道、悟道、体道的艺术追寻中生命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中医药还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
期刊
溥心畬 《煮茶图》。名利放两旁,只为作好画!这份高风亮节的文人品质伴随溥心畬一生。溥心畲的清朝皇室后裔的特殊身份,使他悟到荣华富贵之后的平淡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  1.整整45年,董其昌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他,出身寒微,34岁以科举入仕;他,是个学霸,官当得大,从一介平民成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他,情商高,知进退,活得长;他,书画理论“文人画”“南北二宗”“真
期刊
戊戌溽暑,赴京访谈艺术家魏广君先生。中午按照魏先生发来的位置,打滴滴车来到他位于蓝靓厂一个小区的家中。“蓝靓”这个词有一种色彩美,似乎暗示了他与艺术之间的某种关联。进门给人很敞亮的感觉,客厅南北通透像大长廊,屋里的墙、榻、案皆摆满书画,这是他每天活动的道场。目光落在主人身上,是想像中的温文敦厚,在地板上跣足而行的他不无晋人余韵。感谢他的细心,早有消暑的芒果和西瓜在等我。早就耳闻魏先生在家乡的“传说
期刊
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更多时候是一种形式艺术,甚至说是一种模仿艺术——形式斑斓而内容空洞,“个性”彰显而思想贫乏,“语言”新颖而不知所云——它似乎不怎么受人欢迎。说到底,中国的“当代艺术”并不是自主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而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一种舶来品。与其他本土固有的传统文化样式相比,它似乎更像是一种暴发户式的艺术,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艺术界都像得了这样一种“流行病”,真乃“千树万
期刊
刘震云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是2017年中国文坛值得注意的长篇小说。这部长篇呈现了在网络传媒席卷社会、“包笼”天下的时代里,文学叙事面临的危机,值得作为一种写作的症候提出来讨论。  书写时代的精神状况  刘震云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如题目所示,有着鲜明的书写整体时代的倾向,其对时代精神状况的洞察和捕捉也是较为精彩的。“吃瓜时代”是看客的时代,也是利益分化、人心离散的时代,这个时代所产生的情义危机
期刊
我读《夏生的汉玉蝉》(《人民文学》2018年第7期)时,没来由的会有一种“被催眠”的感觉。从接受美学角度上看,小说并不十分“友好”,滞涩的叙事、混沌的情节、破碎的结构、单频率的节奏,仿佛都在故意挑战读者的阅读耐心与毅力,尤其是两条故事线之间频繁的切换闪回,犹如一块机械摇摆的怀表,引人慢慢进入到一种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为了营造“催眠”环境,作者有意识地打乱线性因果逻辑链,而采用了一种类似
期刊
陶宏魔幻现实主义绘画作品。陶宏出生于1970年重庆忠县,其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世界”,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了中国现实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将我们的现实和幻想融于一体,深切地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象征意义。陶宏所画的佛像大都是以红色为主的形象,背景则是淡淡的远山和静水,宁静和谐的氛围暗示着佛与山水的天然联系。他笔下的佛,不怒不喜,淡定从容,嘴角挂着淡淡微笑
期刊
作家孙丽生的长篇小说《寒门子弟》,用朴素的语言讲述与还原了一个底层人物如何改变个人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与众不同,在于作者在展开底层人物命运书写的同时,将主人公置身于“乡土农村”与“军旅生活”两个题材中,并在“乡土经验”与“军旅经验”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小说最后,作者以横截面的方式在主人公即将展开的“校园生活”中戛然收尾,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未定点”和“空白”,从而让读者只能以想象的方式来“填补空白”
期刊
俄罗斯经典默剧《瞧这一家人》剧照。《瞧这一家人》描绘了不靠谱却彼此相爱的六口之家的坚韧与包容。剧中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大作战令人捧腹,四个热衷恶作剧的孩子甚至走向台下,与观众现场“枕头大战”;全剧妙趣横生,有着百看不厌的“笑”果,是一盘融入了“英式滑稽戏”、“法式哑剧”以及“超现实元素、浓郁的俄罗斯式幽默”的什锦菜,充满了欢笑、愤怒和丰富的情感;这部剧是治疗抑郁的解药,也是抗拒悲伤的良方。陈佩斯曾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