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重组VS上海车展的转折意义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较于众多国际巨头缺席的北美(底特律)车展和法兰克福车展,同样处于金融风暴眼,国际汽车巨头们给足了上海车展面子。开幕当天,已透过媒体明确表示将缺席日本东京车展的欧洲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等公司的高层纷纷亮相——戴克总裁兼CEO蔡澈说,“你必须到上海来,而且要认真的来。”
  让国际汽车巨头如此看重这次车展,笔者认为起码需要基于两个事实:1,规模上中国市场已跃居全球最大车市;2,质量上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具盈利空间的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一组统计数据,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分别为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相比之下,一季度欧洲乘用车市场注册量同比只有17.2%;美国汽车市场截至3月已经连续6个月跌幅过30%;3月份,日本汽车销量继续下滑32%。
  本田专务董事兼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说“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战场正在从美国转到了中国”;马自达公司负责人则直言“不能期待日本和欧美的市场。目前唯一能信赖的只有中国市场”。
  
  汽车业全球格局重洗
  
  华盛顿时间4月30日,奥巴马宣布克莱斯勒破产。多米诺骨牌倒下第一张,紧随其后的或许就是通用。
  当克莱斯勒以股权置换资金与技术的方式与菲亚特“联姻”的时候,“百年老店”通用依然忙于全球抛售旗下不良资产悍马、欧宝和萨博,以换回一些亟需救命的现金。福特看上去状况稍好一点,是因为在危机来临之前,它明智地卖掉了阿斯顿·马丁、捷豹以及路虎等英国品牌。但是现在,它也标价60亿美元急于出手旗下仅剩的豪华车品牌沃尔沃。
  1990年~2000年,三大巨头全球大肆收购;十年后,跌落深渊又低价“割肉”。美国汽车三巨头以“加速度”的形式演绎了一个时代产业格局的轰然解体——2009年春夏之交,全球汽车业因此重陷洗牌、混战的震荡期。
  在铁定重组克莱斯勒之际、业界传出最新消息,菲亚特正计划筹组囊括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通用欧洲业务的行业巨擘。未来它将借力克莱斯勒进军北美和拉美,同时研究收购通用欧洲业务,以保证集团年销售量达到600万~700万辆,成为真正的全球性汽车业巨头。
  考虑到日本丰田和德国大众,为争抢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激战正酣(据媒体报道,2008年丰田集团全球销量为897.2万辆,计划2012年产销量双超1100万辆;2008年大众集团全球销量为623万辆,预计2011年销量为800万辆,到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未来,菲亚特能否在震荡中脱颖而出,入列三甲,成为仅次于丰田的全球汽车巨头,尚待全球汽车业的深度整合。不过就全球汽车业的未来而言,格局重组大势已定,并已进行中。我们要关心的是,当汽车业全球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车企的出路何在?前景如何?
  
  上海车展的转折意义
  
  本届上海车展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汽车业取得的巨大进步:新能源技术、发动机、与国际趋势更接轨的车型设计、全新的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及平台开发技术……为迎接汽车产业升级,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拿出了全新的自主产品——从这一点上讲,以本届车展为契机,中国汽车业正进入转折意义的战略发展阶段。
  国际汽车巨头一致强调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其语气几乎到了吹捧的程度。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越是看重中国市场,就势必为扩大市场份额而“掩杀”正在成长中的中国自主品牌。由此,本土车企如何应对国际汽车巨头们的攻势战略?自主品牌或陷于“联合绞杀”困境,是本次车展的转折意义之二。
   在笔者看来,中国车市在规模、销量和利润方面成长为“世界第一”之后,自主品牌的发展虽尽占地利优势,但国际巨头毕竟掌握最优质的技术、资源和品牌,市场份额亦属强势,且它们也越来越了解中国市场。因此,为抓住中国市场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应对危机,他们绝不会仁慈地退避三舍,予本土车企完成国际化后,过河再战的机会。
  
  本土车企的出路
  
  车展期间,国内多家网站转载了一家俄罗斯媒体一篇报道“中国山寨车准备征服世界?”。
  不过,外媒的主流声音和正面报道给了奇瑞、长安、东风、上汽、华晨、长城汽车等参展企业的上百款全新车型、概念车,“设计水平上虽与国际汽车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趋于国际化。”
  车展期间,吉利和奇瑞的产品线从A00级直接铺到B级,多个品牌数十款产品、中低高档全系推出。行业分析人士据此指出,在经历从抄袭、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飞跃之后,自主品牌终于基本掌握了平台研发,并进入品牌整合提升新阶段。未来,如果自主品牌着力点依然放在自主设计、自主研发等关键技术上,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提升品质与性能以达到日韩系车之水平,中国车企将有足够的性价比较优势竞争于国际厂商。
  值得欣喜的是,国内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正遍地开花。
  可以预期,国际汽车巨头针对中国车企即将启动的“联合绞杀”,势必以外力的形式加速国内130余家整车制造企业之间的整合步伐。车展期间,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六大集团”首次以集团参展的形式集体亮相,其声势和规模给了我们有关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出路的另类思考。
  鲁迅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既然全球格局震荡,中国车企无法置身事外。何谓出路?笔者认为直面挑战,在打压中成长或就是最好的出路。
其他文献
削减2009年度庞大的政府预算开支,减少了26亿欧元的9%,共约1.73亿欧元!这是马其顿政府在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做出的最新决定。  虽然马其顿共和国地处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欧洲的中部,但得益于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在经济体中的小比例,2008年,该国经济依旧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达到6%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年以来的最高点。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马其顿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正竭
期刊
“马其顿共和国只有200万人口,但是,作为欧盟的候选成员国,马其顿享有欧盟成员国的自由贸易伙伴的特权。马其顿的市场覆盖面达到了6.5亿消费者,它享有与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以及土耳其和乌克兰等国的海关自由贸易特权。”大使法特米尔·杰拉迪尼先生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了马其顿这个国家的作为欧洲投资地的独特之处。  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它们怀揣美好梦想踏上异国的市场,却往往由于海外营销经验的
期刊
凭借超额能力和低廉的工资两大优势,马其顿成为生产商寻求新的、可靠的东欧市场时资本化的有效选择。成本效益、优良的劳动力资源、稳定的宏观经济状况都使马其顿共和国成为中国企业进入6.5亿巨大消费者市场投资并盈利的最佳选择。  在以上多项优势的诱惑下,投资者应如何选择适合的经济支柱行业,少走弯路,更迅速地占领市场并且盈利?“马其顿共和国吸引外资的主要行业有: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IT 行业、农业
期刊
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两岸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两岸金融合作将因此呈现出全新的局面,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随着台湾金融机构大陆办事处升格为分行,长期以来困扰台商的融资方式与途径将进一步多元化,尤其是其母公司的信用得以延伸,台资企业的资金取得必然更加便利,从而有助于台商在大陆投资布局的合理化和内销市场的拓展;二是有助于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市场的业务拓展,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台湾金融业界的
期刊
“5块3——5块3!便宜了猪肉!”  5月5日,记者在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市场的肉类交易大厅听到了这样的吆喝。市面上盛传的“部分市场猪肉和白菜价格相当”的“白菜猪价”的传闻在这里得到了证实。  近日,发端于墨西哥、美国的“猪流感”疫情正在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经《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国内外疾控专家均已表示,人不会因为吃猪肉或猪肉制品而感染猪流感,但公众还是会产生恐慌心
期刊
自去年年底以来,两岸关系持续缓和,捷报不断。上月末,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南京举行两会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三次会谈。双方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空运补充协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等3项协议,并就大陆资本赴台投资事宜达成原则共识,台湾将在政策制度上首度允许大陆资本进入岛内开展投资。  这意味着,“陆资入台”这一不可避免的两岸
期刊
一直以来,两岸经济往来非常密切,提升两岸金融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已是迫在眉睫。特别是在两岸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时刻,两岸更迫切需要携起手来、共赴时艰,积极推动互惠互利的合作,努力化挑战为机遇。  现在两岸间每年有48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1200多亿美元的货物贸易,数万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两岸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要求两岸金融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服务、加快金融合作步伐、为两岸人员往来和
期刊
遭遇年后猪肉低价位持续运行的养殖户,已经不堪重负。“猪流感”消息刚刚传出那几天,国内猪肉价格再次下跌,引起业界对养殖业的再次深度担忧。  “猪贱伤农”,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会受到一定抑制,同时因此造成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受到削弱,面临严重亏损。特别是小规模养猪户,破产难以避免。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前猪肉价格低,虽然于己有利,但物极必反,持续过低,必然会挫伤农
期刊
现代企业流行一种叫“企业文化”的东西,不但念的顺口,而且听的也悦耳。有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当“文化”为马甲,见到企业就套。这么一来,似乎家家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了。  其实不然,借用小品《开锁》里近乎绕口令的那番话,如今是企业的不一定有文化,有文化的不一定是企业。企业跟文化并不是天然地划等号。所以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说你有就有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培育和刻意积淀,是对企业某种精神和观念的正面的集体认同。
期刊
绕着村子打听了一圈,《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才费劲地找到一家养猪的农户。  “就剩一头老母猪了,刚下了9个崽,这也是最后一窝了。”北京通州区马驹桥镇大杜社村的张大妈见到记者时这样无奈地表示。  与张大妈同样焦虑的马驹桥镇六郎庄的吴场长也同样告诉记者:“按照目前这种行情,绝对的赔多赚少,不敢再继续扩大规模。”  伴随“猪流感”世界范围的高度警惕和“白菜猪价”在中国市场的最新上演,猪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价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