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有效引导”的方法开展教学,进而,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思考,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是相对抽象的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所以,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就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谈谈自身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引导;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一切都以高考成绩提高为中心,高中语文教师通常为了赶超教学进度,而采取让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模式,忽视了高中生的參与性。这种过于重视高中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高中生各项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思维的启迪,而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借助“有效引导”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等的引导下,自主思考、开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素材,积极借助有效引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循序渐进,探寻文本背后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真正达到启发教学的目的。与此同时,借助多种形式的有效引导,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课堂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综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创设情境有效引导,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唯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教师方可进行“有效引导”。具体而言,为了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有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教师可以借助创设多媒体情境的方式开展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于学生而言,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语文知识、逻辑性强的学习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同时,学生对于一些古诗词学习也存在难度,而古诗词以及古文学习在高中语文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这时,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把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将一些抽象知识形象化,同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古诗文背景知识,简化语文知识学习难度,进而唤醒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授《登高》这节课时,由于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诗人的人生态度,并且对于其背景知识能够透彻理解,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而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简化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首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作者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并以生动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背后的凄凉以及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悲人生之秋”“悲社会之秋”“悲国家之秋”,并借助相关情境的营造让学生感受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给予的同情之情,以及国家处在危难情境之下的无奈之感,最终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以及感悟来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借助问题有效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讲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教师借助相应问题的提出有效引导进行授课,则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思考,因为每个学生内心都有揭开语文问题答案的强烈好奇心,这样一来,就更易达到启发教学的目的,也能够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依据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巧妙设计问题进行提问,提问之后,适时进行追问,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这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授《祝福》这篇经典的文章时,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思考,探寻鲁迅先生写此文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借助问题的引导,使学生逐层探寻到文章的主旨。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文章中涉及了几个人物?祥林嫂所受家庭压迫有哪些?祥林嫂所受的社会压迫有哪些?祥林嫂所受的精神压迫又有哪些?祥林嫂的死亡谁的责任更大?……”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逐渐让学生全方位地理解鲁迅先生所刻画的祥林嫂这个人物所具有的特点。

三、借助故事有效引导,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导入开展课堂教学,通过与授课有关的故事讲授,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和阅读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通过故事的有效引导,使得学生更想要探寻故事背后所承载的内容,让学生深入文本,适时引导学生发表自身见解,并对自己的见解加以阐释,最终,综合提升其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项羽本纪》一课时,笔者先问学生喜不喜欢看历史穿越小说,再问有没有看过开创历史穿越小说先河的黄易的《寻秦记》这部作品或演员古天乐所演的《寻秦记》电视剧,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这部作品的主人公、项羽的父亲项少龙竟然是穿越人士,竟然是来自21世纪的特种部队精英。学生们很是吃惊、兴奋,然后笔者趁机提问学生为什么大作家黄易让穿越者项少龙当项羽的父亲,让学生回归课文找答案。学生持有极大的热情学习《项羽本纪》,很快找出有关项羽家世的介绍。在教学时,适时让学生谈及成功的历史穿越小说应遵循的一条铁律,即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

四、采取探究有效引导,实现学生深入理解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教师不应当忽视自主探究法。所谓自主探究法,便是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其背后的知识点,并借助学生间的相互交流,鼓励其表达自身的看法,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程度,借助不同观点的碰撞,更加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逐渐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而通过自主探究法开展语文的有效引导,也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一种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这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十分有帮助。   例如,在讲授《祝福》这篇经典文章时,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祥林嫂之死的必然性,理解祥林嫂命运悲剧的社会性,笔者在上课时先让学生谈谈对祥林嫂的认识,学生都能说出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质朴的底层劳动妇女,都对她的死感到同情和可怜。这时,笔者提出若让学生帮助祥林嫂,会采取什么方法?学生通过讨论说出三种方式:物质的救济、精神的安慰、鼓励她自救。经讨论后,学生否定了前两者,对于第三种方式,笔者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有没有进行自救。最后学生发现祥林嫂有过出逃、抗婚、捐门槛、怀疑灵魂的有无四种自救方式。她的抗婚“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也就是说祥林嫂不肯改嫁是因为受“好女不嫁二男”的封建礼教的毒害;她的捐门槛是封建迷信的毒害,怀疑灵魂的有无是她欲生不能欲死不敢的心理反应。通过探究,深入文本,学生才发现祥林嫂正是这样一步步被逼向死亡的。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鲁迅先生写文章“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意图所在。

五、注重思维导图引导,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模式,它类似于大脑神经元网络的分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清思维脉络,掌握知识内在聯系。这符合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有机的联系”“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的要求。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导图训练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以此来进行课文的预习和复习,相关知识的整理,名著的阅读掌握,平时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够有效改变学生主要依靠机械记忆等传统学习方式带来的弊端,有效改善语文学习的现状,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苏洵名篇《六国论》时,为了让学生对六国的灭亡有更深的认识,笔者让学生把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轼、苏辙及元代李桢的《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由于这几篇文章所持的立场及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但他们的选材都很典型,论证又很周密,所举事例都有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信服。笔者引导学生从“鲜明的论点”“独特的选材”“精深的用意”等方面对这四篇文章制作思维导图,把文章内容进行知识的有效整合和重组,注重小组的合作探究,在观点的碰撞交流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六国的灭亡有更为直观而深刻的认知。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会不断进行理性思考,逐步深入探究,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引导”教学,进一步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而有效引导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所以说,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高中语文课堂学习。语文学习非常重视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便于学生获取知识。同时,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引导教学的方式也不仅限于以上几种,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最终打造更为高效的高中语文“有效引导”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海波.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
  [2]刘佳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18(26).
  [3]王言忠.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
  [4]郭建芬.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
  [5]魏雨芳.高中语文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6]王莹萧.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10).
其他文献
【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初中语文阅读的灵活性教学,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和效率。本文主要从现状、具体措施以及意义几个主要方面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又于结语中对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未来展开了美好的憧憬。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灵活教学;信息技术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为响应教育部门实行新课改的政
【摘要】新课改下,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凸显情境,情境再现还原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燃起学生对阅读这门课程的热情,促使学生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储备,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情境教学法;阅读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首次出现小古文,对小古文的文本解读,还是要用好课后练习和插图.在对三年级小古文文本处理时,借助对课后练习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年段特点、文本特质、教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彼此间的结合设计,即三维目标。严格讲,三维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突破点,而上述提到的三维目标恰恰属于三大重要支点。换言之,近几年间小学语文课程体系改革及素質化、生活化教育持续推进,本身就是围绕此路径展开。现阶段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增强课程体系的支点作用,落实三维目标构建高效课堂。然而,难点也恰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顺应素质教育发展潮流,不断创新相关的教育教学方式。其中层递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全体学生的作文能力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目前在层递式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从现阶段层递式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的完善方法,以期能够有效解决在实
研究目的: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患病情况高校贫困生是高校中一特殊的群体,近年来不断研究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一系列相关的问卷
【摘要】为响应国内教改号召,许多高中在对语文授课方式的变革里,给予了对科学自学准备的高度关注,教师于高中语文授课过程中,除了着眼当堂内容的传授与课余时间巩固梳理所学,还需要学习主体高度关注所学内容,科学自学准备,其作用为引导学习主体在高中语文领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有效预习;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入,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目标设计应发挥“领头羊”的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单一、虚设以及泛化等问题。教学目标设计的好坏是优质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要想解决目前教学目标设计的种种问题,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目标设计为“重学生、注区分、敢探究、少而精”的新方
【摘要】文言文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对文言文学习不感兴趣,这给任课老师教学带来较大挑战。结合高中文言文教学具体情况,就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提出相应对策,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熟悉内容;课堂教学,深化理解;加强训练,检测反馈等内容。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破解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课前预习;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