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阳气萌发,为一年中肝木最旺之时,然而中医认为:四时之气虽各有强弱但切不可太过和不足,任何一方的过于“盛”和“衰”,都会造成阴阳脏腑之间的相互失衡。倘若春季再遇肝木过盛之气,就非常容易造成“肝强脾弱”中土受侮的局面,影响到机体的消化吸收、生长发育功能。因此,春季养生保健,必须随时关注肝脾关系的平衡。对于疏肝柔木、健脾强胃,除了可采用服药调理之外,日常饮食也十分要紧。
花
花卉实乃植物精华荟萃之物,营养成分相当丰富,食花不仅可补充营养、有益健康,更重要的是花轻巧芳香、宣通走泄,穿梭行走于经脉诸窍之间,善于疏肝解郁、宣泄肌表、行气活血,为春季食疗的最佳之物。
玫瑰花茶
玫瑰乃花中上乘之品,不仅色、香、味俱佳,且药、茶、食兼容,性味甘、微苦,入肝脾两经。除了能疏肝理气,缓解肝气郁积所引起的头目胀痛、两胁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病症之外,尚可行气活血、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偏头痛、情绪烦躁等不适。因而在春季肝旺之时,经常饮用玫瑰花茶能祛忧解愁,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若是肝强脾弱、食欲不振者,尚可加入佛手花、扁豆花等,以醒脾和胃、开启食欲、增强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芍药花茶
芍药人称为“花中之相”。芍药虽在药材中多取其根用,但其花也可入药。芍药花性味苦酸、偏凉,滋阴养血、柔肝潜阳。如果说玫瑰花偏重治气、疏肝解郁,那么芍药花则擅长养血、滋阴平肝,玫瑰花以泻实见长,芍药花以补虚占优。对于春木之时,阴血虚亏、肝阳上亢造成的头晕目眩、性情急躁者,自然以饮用芍药花最为贴切妥当,效果也更为显著。例如菊花也潜阳平肝,但与芍药花的滋阴柔肝明显不同。
梅花茶
梅花虽然傲霜斗雪,与松、柏并称“岁寒三友”,但在药中它却悄无声息、毫不张扬,以其平酸特性,疏肝除烦、和胃化痰。就以偏头痛、胸胁胀痛、神经衰弱、食呆纳差、胆囊炎等疾病为例,依中医辨证而言,多为少阳肝胆不和症候,便是饮用梅花茶的适应范围。若要增强梅花茶的作用力度,也可在茶中加入茉莉花少许,茉莉花辛甘温,理气、开郁、和中,两花共用,可谓上下纵横、左右逢源,能使金、木、土三脏互动互用,各得其所。
菊花茶
菊花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白菊味甘善于平肝明目,黄菊味苦侧重疏风散热,野菊则味更苦主要为清热解毒之用。春季饮菊三者皆可,但若用于平肝明目,则以选择白菊泡茶效果最佳。
现代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再说春时气温回暖阳气上浮,肝阳更易亢进,出现面红目赤、血压增高、头昏眼花,此时若以清香袭人的菊花茶徐徐饮之,犹如久旱逢甘露,让人心静神清、耳聪目明。此外春木偏旺易化生心火,必须注意宁心安神,可在菊花茶中加入合欢花共饮。合欢花甘平、入心脾两经,理气舒郁、安神活络,它与菊花配伍使用,可釜底抽薪、心肝两清。
粥
虽说春木偏旺容易克土犯脾,治疗时需重视疏肝平木,但脾土自身的强健同样不容忽视。中医认为:脾胃乃人的后天之本,水谷精微都需经脾胃运化才可转化成气血津液营养全身,因此所谓“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若以食补调养脾胃,当首推喝粥。粥乃水谷所制,得天下之地气,推陈出新、健脾厚肠、益气养血、滋阴生津。而且粥清淡甘饴、可口宜人、易消化、有营养,对幼儿、老人、消化吸收功能虚弱者尤其适宜,难怪清代医学家王孟英会将粥誉为“世间第一补物”。
在粥中尚能加入蔬菜、瓜果、中药等制成各式食疗粥方,作为身体虚弱的滋补调养和某些疾病的辅助治疗。据清宫医案记载,慈禧太后中年之后,脾胃虚弱常致大便异常,太医即以黄芪、山药、莲子、人参须加米熬粥内服调理。煮粥以文火细煮成糜为度,肠胃虚弱者,可整日食粥。如就调养而论,粥宜空腹食,作晚餐亦可,但切勿过饱。
薏仁大米粥
薏仁性凉、味甘淡,中医常用其健脾除湿,其内含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1等营养物质。薏仁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为大米的2~3倍,现代研究发现,它尚有抗病毒、抗肿瘤的功效。大米为国人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它性味甘温、补中益气、养胃健脾,所以将薏仁与大米熬粥,一温一凉、清淡平和,既可作为食欲不振、水湿停滞、慢性泄泻患者治疗之用,也可用于脾胃虚弱之人的日常饮食调理。
茯苓芡实粥
茯苓为一种生长于高山植物中的菌核生物,性甘平,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养颜益寿,被《神农本草经》列为药中上品。它入药可扶正祛邪,为食能补中有泻,茯苓中的多糖类物质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芡实在姑苏一带又名鸡头米,有健脾、补肾、固摄之功,不论男女老少,凡脾肾虚亏,不思饮食、泄泻遗精、尿漏失禁、白带过多者,以茯苓芡实为粥,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保健医疗两相宜。
山药莲子粥
山药性平味甘,其补而无滞、不热不燥,益脾气、养胃阴,为中医补剂中的常用药物之一,如“六味地黄汤”等方中均有山药入列。它营养丰富,既可作主食,又能作蔬菜或酿酒的原料,经常食用不仅可长肌肉、止泄泻、降血糖、疗消渴,而且能健身养生、延年益寿。莲子健脾养心,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多喜爱以莲子制成各种美味点心,它与山药相互配合能大大增强该粥的健脾开胃作用,改善食欲偏弱、大偏溏薄患者的消化功能。
扁豆红枣粥
扁豆甘平、健脾和胃,善治大人食少、小儿疳积等症,中医以其入药皆选白扁豆,并炒微焦后使用,著名健脾良方“参苓白术散”中即有白扁豆。除此之外,扁豆还是一味佳蔬美食,它清炒、熬汤、煮饭、甜点无一不可。此粥中与白色扁豆相对应的是红色的大枣,大枣补脾胃、养营血,含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居各类果品前茅,经常食用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白细胞的新陈代谢,因而这一红一白的美味佳粥,可谓是色靓质佳、药食兼备、功效卓著。
蔬果
春天是生命活动最为活跃的季节,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以合成和产生能量维持机体的新陈代谢,同时大量的代谢产物又等待着分解以排出体外,中医称其为“分清别浊”。这种“分清别浊”过程,包括了脾升清阳、胃降浊阴、胆汁分泌等脏腑功能,然而它们最终还得依赖于肝气的疏泄和调节。因此现代医学常称肝脏为人体的化工厂,而这种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大多需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参与。在新鲜的蔬菜水果中蕴含着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它们能护肝解毒、健脾开胃、益气生血,是健康与活力最重要的源泉之一!
土豆
西方人称土豆为“植物之王”、“第二面包”,营养丰富举世公认。甚至美国人认为,每餐只需吃全脂奶粉和土豆,就可以得到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土豆拥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色氨酸极其丰富,非一般粮食作物可比,它在植物中最接近动物蛋白超过大豆。此外土豆尚含有钾、锌、铁、钙等营养成分,有“地下苹果”之美誉,维生素C的含量为苹果的10倍,维生素B1、B2、铁和磷含量也比苹果高得多。土豆为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与大米相比它热量低、脂肪量少、微量元素丰富,若以其为主食,可消脂减肥、预防血管硬化、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土豆和胃调中、健脾益气,补肾消炎,经现代药理研究,可解痉止痛、减少胃酸分泌,对治疗消化不良和利尿具有特效。另外土豆中的纤维素细嫩温和,既促进胃肠蠕动,又不刺激胃肠黏膜,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患者最好的营养食品和天然药物。据报道,常食土豆还能预防胃癌的发生。
豇豆
豇豆性味甘平,健脾益气、补肾生精,经常食用可帮助食物消化吸收、促进食欲旺盛。李时珍称“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备用最多,乃豆中之上品”。将生豇豆适量细嚼慢咽吞下,可治人脾虚食积、腹胀嗳气、消化不良。豇豆带壳加水同煮,喝其汤吃其豆能治糖尿病。脾虚水肿、病后胃弱、小儿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者,可将豇豆与大米共煮制成豇豆饭,连续数日以其食用调治,必有奇效。
芦笋
最早将芦笋作为蔬菜食用的是古希腊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芦笋营养价值的了解和重视,这味已被列入世界十大名菜之一的蔬菜正风靡全球,成为世人餐桌上的高级食品。它气味奇特、清香鲜美、营养丰厚,内含大量维生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尚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芦笋甘苦相兼,甘以和中、苦能降逆,具有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生津解渴多重功效,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心脑血管硬化、肿瘤等,脾虚肝旺、身体倦怠、食欲不振之症,食后可改善和促进营养代谢、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及好转。
苹果
苹果性凉、味甘酸,健脾益胃、有助消化,很适宜于作为饮食不思、脘腹胀满患者的辅助治疗。苹果中果胶、膳食纤维、鞣酸可吸收胃肠内细菌和毒素起到止泻作用,有机酸和纤维素又能刺激肠道使大便松软而达到通便效果,因此苹果是既可止泻又能通便。将苹果去皮除核,捣烂如泥过滤取汁,再以文火熬膏加入少量蜂蜜调匀后,即为古人所说的“玉容丹”,服用后能健脾益气、养心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