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法令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可否认,在中国现代以来的叙事语境中,“城市”和“乡村”双峰并峙的背后是一种尖锐的价值立场对立,“乡村”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过“城市”,哪怕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之为改革的狂热意识形态席卷城乡大地的时候,它们短暂的和睦也不过是各行其是而已。然而文学的视界里,对立保持了一种永久的敌意却从未演化成战争,因为这里隐含着一种先天的不对等:乡村是不容置疑的道德优胜者,它保持了理所当然的仇恨和敌意,而城市则只能在愧疚和自卑中沉沦,它郁郁寡欢神情阴郁,永远呈现着肉体上的自虐自戕和精神上的营养不良特征。然而在历史和道德的二元悖论面前,作家的态度是暧昧的,葛川江上的号子回荡着永逝的挽歌,而废都却是我们逃避不了的现实和基点。单纯执著的理想主义者并不多见,况且他们多是一些亢奋激烈的道德家,他们愤切的言辞展现了虔诚和勇气的同时也展现了固执,废墟之上升起的野地和葡萄园缺少真正面对现实时的力量。所以,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城乡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是两类言说者形象——暧昧的抒情诗人和夸夸其谈的道德家,没有先知更没有救世者,所有的解答和选择注定都只能是个人性的。
  《草场》就是一次个人性的选择,它不是忧郁的抒情,也不是激切的控诉,或者说它跨过了抒情和控诉,直接进入了结论——肯定乡村,选择乡村。小说那种毅然决然的肯定性态度令人惊讶,以至于让我们忘记了讪笑和辩驳,是的,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和理由将这种肯定和绝对视为简单:母亲的敌意是因为伤害,然而所有的苦难只闪烁于她的言辞,而她拒绝了与城市相关的一切,包括文明(不让女儿上学)和自由(限定女儿的婚姻)。小说仅仅是一次个人性的言说,它的毅然决然倒成全了它的独特性,在彷徨失据的当下,这种毫不含糊的态度不仅少见而且令人钦佩,没有人仅仅基于道德的立场去投奔乡村,就像没有人基于历史的理性去选择城市一样,简单和绝对在这个时代丧失了力量,我们时代的流行色是暧昧和忧郁。《草场》确实是一个意外,它果断而坚决地做出了选择,就像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把手举得高高的孩子,单纯而无所畏惧的样子让人觉得可爱。然而仅仅是单纯么?
  《草场》的独特还在于它的迂回性,我指的是它在处理“苦难”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阳光、草地、羊群、山坡构筑起这篇小说温暖的外壳,然而因为母亲的存在,这一切都成了假象,她选择在这样一个明媚的上午撕开这个世界的外衣,向女儿展示其罪恶与残忍的另一面,她告诉女儿那个魔鬼的名字叫做“城市”,母亲就这样通过自己的沉痛和悔悟完成了对女儿的人生教育。苦难在这里是被隐形的,它只存在于母亲的言说中,不具备具体的形态和面目,然而它又是整个小说中最为强大的部分,一种根性的力量,这也造成了一种奇异的文本景观:小说成了一张脸皮,苦难却是它巨大丰富的内心。母亲对女儿的教育是早有预谋的,她有着早已设计和制作好的工具:谜语、风筝和游戏,通过这种步步为营的方式母亲最终导引出了她的宣判和决定。苦难肯定是巨大的,它决定了母亲决绝的态度,在女儿订亲后的第七天母亲才死去,她以如此强硬的姿态捍卫了自己驻守乡土的法令。在所谓的“底层”叙事大多都直接展示苦难的时候,《草场》采取了一种迂回策应的方式,殊途同归,并力避抒情的态度而推进到结论的地步,如同一个扎扎实实的句号,死死地印在了“底层”惆怅的面门上。
  所以说《草场》还具有一种实践性,它变抒情态度为陈述态度,一扫徘徊和犹疑的苦闷情绪,积极而毫无顾忌地作出选择。作为小说主人公之一的女儿桃花是失语的,她总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候表露无关紧要的心情,而在最关键性的时刻却陷入了“沉默”,她有疑惑和不满,但那只是针对游戏和谜语等方式本身,我们看不到对结论和命令的不满和质疑,城市真的是恶魔么?母亲的苦难究竟有多深?那个抱守土地的男人能带来幸福么?这一切我们都看不到,桃花的无言成就了小说的单纯性和肯定性,远山飘来的“花儿”似乎是一种引诱,却依旧要臣服于母亲的律令,我只听到一种不容置疑的声音:留下来。
  我愿意把《草场》的结论看作是一次充分个人化的选择,它包含了批判也寄寓了理想,然而却没有任何代言的愿望(当然这取决于作者本人),乡村也并不是真正的乡村,而只是一个理想,和古往今来的桃花源、乌托邦没有两样,选择乡村只是对理想的一次忘情拥抱,仅此而已。如此去想,我们就会变得轻松,就会避开一些喋喋不休然而却徒劳的辩争。
  其实,单纯的事物并不比复杂的事物低级,浪漫主义也并不比现实主义缺少力量。更何况,谁又敢断言——选择乡村就一定代表着单纯呢?!
  
  李勇,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要求“真”;作为艺术,它要求“美”。它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又要注重语文的人文价值,发掘其中的美学因素,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陶冶。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重视审美教育,要让学生从语文中发现美。  那么,语文教学我们应该如何体现其人文性呢?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语文的人文性内涵。杨先武先生认为,语文的人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能“快乐”,这既让人羡慕,又令人生疑。这只要看看今人的“学习”,就能知道。  那么,“学习”本来应该是怎样的呢?看看古汉字的“学”与“习”,或许能够明白一二。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初,就为我们造出了“学”与“习”二字。  “学”,本是一个会意字,从双手、从爻,即效也)、从蒙(即盖也、蔽也、昧也)、从子(即人也)。意思是效法天地、万物和他人
学生说“不”的能力是指学生辩证地认识现实世界的具体态度,是通过独立分析与思考,敢于和善于对某些事物质疑,并能提出不同见解的个性学习品质。美国衡量学生创新能力的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敢于对权威的观点提出疑问。只有对旧事物说“不”,才可能诞生新事物,只有对“错误”说“不”,才会确立真理;只有对旧方法说“不”,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学生坚决、果断、积极地说“不”,符合创新的要求,是创造的前提和基
初冬的桂林,阳光还有些灼热,一下火车,就能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温度。但是最强烈的感受还是兴奋。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什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不断从脑海中涌现。面对悠远的桂林古城,与精致的桂林山水,突然间,我有一种如故地访友般的期盼与喜悦。  汽车缓慢地行驶在桂东北的公路上。中午时分,阳光正烈,我们到达阳朔县的兴坪古镇。兴坪镇,古熙平县县治所在地,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比桂林置郡稍晚。这里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阅读的多重功能:“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是人类智慧的展现,科学普及是科学造福社会的主要手段。当今的社会,科学知识非常重要,生活上的每一细节几乎都与科学有关,小的如使用手机、看电视及DVD,大至操纵机器、“嫦娥奔月”,无一不与科学有关。例如今天的商场、学校、医院等早已电脑化,航空、高速公路、铁路等大众交通设施大都高科技化。
高中语文新课标人教版第二册“梳理探究”部分加入了《修辞无处不在》一文,让许多学生迷惘:到底什么是修辞?修辞不就是比喻、夸张之类吗?其实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修辞实际上只是修辞格,是众多修辞方式中最典型的一种。修辞是对语言的语音、语汇、语法三个要素的运用,本文只谈语音修辞。因为修辞的各个方面大多互相关联,因此,本文对修辞格也会有所涉及。  语音修辞运用语言要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个精神养料,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诗歌应该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怎样鉴赏诗词就显得很重要。然而纵观诗歌教学的现状,诗歌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客观上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许多教师由于长年形成的应试教学习惯,对于一篇名作很少
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提高学生的素质,传播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培育健全、健康的人格,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前途未来充分表现出一种渴求和希望,班主任就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用爱心塑造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理解人生、理解社会,达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道德的目的。    一、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必须爱学生    人类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文化
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差很大,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加上传统教学,一些老师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八字真经教学法,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使一篇篇充满灵性的古典诗歌变得索然寡味,毫无生机,因而一些学生对古典诗歌不免敬而远之。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
排序题是近几年来高考题中常见的语言知识运用类题型,虽然常考,但这道题得分率一直不高。究其根源,与此题题型的时常变化不无关系。纵观近几年高考排序题,题型主要是两种:一、排列式,给出若干句子,要求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这种题或是出现在第一卷的第一大题,给出排列好的四种答案供考生选择;或是出现在第二卷的第六大题,由考生自己填写序号,这种题难度较大,往往排错一个就会导致失全分。二、嵌入式,给定一段话,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