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72例甲状腺瘤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FA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在甲状腺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瘤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继续拧至,研究组给予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切口较对照组小;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改良小切口手术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甲状腺瘤 手术治疗 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05-02
  甲状腺瘤属于常见外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相对较高,以良性病变为主。现阶段,临床上主要提倡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传统切除手术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创伤性较大、并发症较多,而改良小切口则操作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给予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瘤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n=35)和对照组(n=37)。研究组35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23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32.8±6.7)岁;病程:7d至3.6年,平均病程(12.3±4.5)个月;发病位置:单侧发病有23例,双侧发病有12例,肿瘤直径1至3.5cm。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24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31.9±6.6)岁;病程:7d至3.5年,平均病程(11.8±4.4)个月;发病位置:单侧发病有27例,双侧发病有10例,肿瘤直径1至3.4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
  1.2 手术方法。①传统切除手术:给予照组37例患者颈丛阻滞局部麻醉,与颈部处却横向切口,在距离胸部锁关节大约2cm位置,切口两端延伸至胸部锁关节乳突肌外缘处,电刀游离在颈阔肌和颈前筋膜之间皮瓣内,范围自舌骨直到胸部锁关节上缘,并依据肿瘤组织大小、所处位置来明确肿瘤切除范围,术后留置引流管[1]。②改良小切口切除术。术前继续拧凝血功能、心电图、血尿、B超等检查,并进行局部麻醉[2]。在锁骨1至2cm范围内取平切口,手术切口中心在两根锁骨相交处。单侧发病患者切口直径为4cm,双侧发病患者切口直径为6cm。在皮下注射适量15mL的生理盐水和0.5%肾上腺素,以避免皮下出血症状的产生。将皮瓣分离后,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并电刀将颈前肌和松弛的结缔组织分开,范围自甲状软骨直至胸骨柄。顺着中线将颈白线切开,对颈前静脉、颈肌群进行处理。当甲状腺暴露后,判断其是单侧肿瘤还是双侧肿瘤,若肿瘤组织为恶性瘤,需冰冻保存,送至病理检查。若为良性瘤,可将肿瘤组织提起,用线对其贯穿缝合,用钳夹将其瘤点夹住,再利用血管钳,将肿瘤组织切除。术后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即可,无需引流。切口采用无创性缝合方式,并进行加压包扎,其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切口大小等临床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和详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均有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处理,以X2验证计数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组间对比,若P<0.05,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随访6至12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者,伤口较为美观,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声音嘶哑、1例切口感染、1例呼吸困难,发生率10.8%。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切口较对照组小;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状腺瘤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发病率高、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虽然大部分甲状腺瘤均为良性肿瘤,但是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良性肿瘤也会恶化,发生癌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传统甲状腺瘤切除后和改良小切口切除术。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手术能够将肿瘤组织彻底切除,临床效果良好。但是存在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并发生多、切口大等缺陷,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而改良小切口切除术与传统切除手术相对,具有以下优势:手术切口较小,不会延伸至颈部前肌群,不会对颈部功能造成影响;术总对颈部租住伤害性小,颈前静脉能够完成保留,肿瘤组织分离良好,止血效果较为完善,皮肤缝合美观,有效避免皮下痕牵拉或者瘢痕过大现象的产生;术后无需留置引流管,术后利用电凝止血、加压包扎即可;手术切口较小,出血量较少,伤口愈合良好[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给予不同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小切口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切除手术组短;手术切口较传统切除手术小;出血量较传统切除手术组少,术后并发生发生率较传统切除手术组少。证明改良小切口切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瘤的理想方法。
  总之,与传统手术相比,改良小切口手术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梁平.120例甲状腺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8(09):98
  [2] 李国强.甲状腺瘤98例手术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8(29):76-78
  [3] 杨铁军,马狄威,曹霞.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82例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5(18):54-5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107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来酸噻吗洛尔,观察组则给予布林佐胺,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心率低于治疗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布林佐胺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类风湿关节炎采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组,A组和B组,各40例,A组皮下注射甲氨蝶呤,联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B组皮下注射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  结果:经治疗24周后,采用甲氨蝶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的A组总有效率高于甲氨蝶呤联合美洛昔康治疗,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8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男性25例,女性55例,男女比例0.45:1;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70岁,平均年龄(46.23±2.15)。手术治疗48例,患者入院1d后进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有5例进行胰包膜切开+小网膜腔引流治疗;非手术治疗32例,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给予水电解质补充,应用生长抑素进行早期治疗,同时给予能透过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0例,选取纤维腺瘤患者32例。对其超声诊断进行观察,分析其超声图像。  结果:在30例浸润导管癌患者中,有23例为形态不规则,22例为边界不清,20例为内见点状强回声,4例为蟹足样改变。14例见血流信号,6例腋窝淋巴结肿大;在32例纤维腺瘤患者中,有19例形态规则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缺血性脑卒中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损伤原理及依达拉奉作用机制,对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逐一阐述。  关键词:氧自由基清除剂 依达拉奉 缺血性脑卒中 氧自由基损伤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26-01  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又称“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人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人脑卒中患者90例,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神经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言语治疗和运动疗法。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占该组临床数的44.4%,有效21例,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三金片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40例经左氧氟沙星联合三金片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发热消失时间(4.50±1.14)d、膀胱刺激征消失时间(6.23±1.47)d、肾区叩击痛消失时间(4.36±1.22)d;治愈33例、有效6例和无效1例。  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三金片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安全可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56例患有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中找出大面积脑梗死形成的病因以及发生后的治疗措施。  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研究。  结果:在研究的56例患者当中,其中大部分因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而造成大面积脑梗死,在患有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通过降低颅内压力、注射针剂等手段能够明显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结论:控制好患者的血压、血糖等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体外碎石的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3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体外碎石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所收治的300例患者术后,术后经B超检查发现其中有4例肾结石患者因结石太大(直径超过2cm),体外碎石后结石未完全排出,3例输尿管结石因数量过多,体外碎石后排除不净,其余293例在B超检查中没有发现残余结石,治愈率达97.66%,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X线摄片与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  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50例骨外科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行X线以及MRI检查。分析胫骨与股骨下端以及膝关节损伤的X线摄片与MRI表现。  结果:患者行两种扫描后后诊断骨折分型人数比较显示MRI所检测出6种类型骨折人数均显著高于X线扫描结果,且手术证实MRI对该病诊断及分型均正确,因此可判定MRI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