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老照片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事儿时,翻翻老照片,过去的那些就都回来了。
  一个年代,一段故事,一种情怀……都转过身来与你对视,向你致意。那杯老酒、那间老屋、那堆篝火、那场电影,夕照下的牧笛、鞭炮声中的年夜饭……
  老照片存贮的都是些旧事,但它们曾经也是新闻,生机勃勃,鲜眉亮眼。
  那个时候,你是帅小伙;现在,你是糟老头。照片里的说:“你老了。”照片外的说:“我曾经年轻,但你还不曾老过。”
  人看不清自己,那是当下;人看清了自己,那是回眸。一寸寸的光阴,拉出了人的长度和宽度。从满月照到周岁照、毕业照、战友照、结婚照、祝寿照……一路照过来,一个人就裂变成了N个人,就像孙悟空拔一撮猴毛变成一群猴子一般。
  像人一样,老照片也分高低上下、三六九等。它们中哪个登了报、上了刊,就成了名角儿,有了社会的属性;哪个藏在影集里、抽屉中,就会夏睡冬眠,成为被遗忘的一族。然而新鲜的事物会渐渐老去,譬如热闹的“网红”;老了的事物也会返老还童,譬如那么多的“非遺”。
  问题是,照片们有没有遇到“伯乐”。
  照片是见证者,公正无私。从那一头到这一头,中间的距离并没有多远。幸福像花儿一样,随春来,跟秋走。走远了,老照片却还留在原处,像个老管家,守护着原来的你。人们在疲惫、辛酸、无聊、思念时,或者在其他某种特殊心境下,才会想起翻翻老照片。这一翻,就翻得个五味杂陈。早先,是你站在父母的膝下;之后,是儿女站在你的膝下……类似的老照片、旧场景,差不多家家都有。
  那时候照相,穿的是中山装、军装、工作服……膝盖处甚至还会打个补丁。到后来照相就不一样了:靓装炫服、红飞翠舞……照片上的穿戴显示的是一个时代、一种潮流。
  那时候照相,用的是傻瓜相机,面对它的人都恭恭敬敬、一本正经;现在照相,用的是数码相机、智能手机,随便摆个姿势,嘻嘻哈哈,千姿百态。
  看看老照片就知道了,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常常接不上轨、对不上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曾经的幸福,都“落花流水春去也”;曾经的苦难,却在时光中慢慢地发酵变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照片知而不言。
  人们照相的时候,表情一般不显山露水,显得中庸。但摄影高手都善于捕捉人们平时不显露的那一面。丘吉尔以不露声色著称,摄影师卡什拍丘吉尔,趁他不注意猛然抽走了他嘴里的雪茄,才拍下了丘吉尔怒不可遏的表情。
  一棵大树,向阳的一面细嫩光滑,背阴的一面干硬粗糙。一件华美的衣袍,就像张爱玲说的,背面爬满了虱子。面对人世间那么多诱惑,人们的模样免不了会变化,就像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写的一样:“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人学好不易。人如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学坏容易,一脚门里,一脚门外。
  翻翻老照片,有时可能会发生这样一种奇迹:把丢掉的自己重新找回来。毕竟,人之初,性本善。良知觉醒,浪子回头。
  怀旧是一块大板擦,把添加的擦没了,固有的擦亮了。怀旧越到深处,生活就越有滋有味。
  迟早,每个人都会一头钻进老照片。人们的心里都有一杆秤,衡量着它们的重量。如老百姓所说,或半斤,或八两;如司马迁所说,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老照片的意义,在于它们连贯、系统地记录了生活。翻翻老照片有个好处:不丢失自己,也不丢失他人。
  (摘自《天津日报》2019年10月30日,周继红荐)
其他文献
传说300多年前,厄瓜多尔的一个印第安人在一次旅行中患了疟疾,病倒在森林中。他勉强挣扎着一步一步向前爬,终于爬到了森林中的一个池塘边。由于口渴难耐,他趴下去喝了几口池塘里的水。奇怪,水好苦呀!但他实在太渴了,顾不了太多,又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喝完过了一会儿,他竟然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不久病竟然好了。病好后,印第安人再回来看这个池塘,发现池塘边的许多树都倒在水中,水中的苦味便是树皮泡出来的味儿—这大
期刊
在宋代的市場上,地图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宋人称之为“地经”“里程图”。南宋时杭州的白塔桥,就有向游人兜售地图的商店—“驿路有白塔桥,印卖朝京里程图。士大夫往临安,必买以披阅。”(《古杭杂记》)一位不知名的南宋诗人还在杭州的一面墙壁上题了一首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这首诗在讽刺之余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宋代的“地经”确实已经比较接近旅游地图了,图上标注有去临
期刊
当年在《还珠格格》中饰演“容嬷嬷”,让李明启一炮而红。别看她饰演的容嬷嬷凶狠毒辣,生活中的她却是一位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她喜欢养小鸟、乌龟等小动物,平时在剧组拍戏,还会将大家吃剩下的盒饭收集起来,拿去喂养流浪猫狗。  李明启1936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1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七口之家失去了生活来源。李明启当时才上了一年半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做工,挣钱养家。她糊火柴盒、织草包、在粮库挑粮食,什么苦活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日前发布《中国老年人省级政策创新指数报告》,对31个省份的养老服务政策创新情况进行了评价。  ▲ 居家养老:上海全面领先  上海的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全面领先。目前,共有上海、重庆、贵州等12个省市自治区编制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上海、内蒙古、甘肃等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其中上海《社區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细则(试行)》为每一项服务的具体操作提供指引
期刊
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流派,赢得了受之无愧的“相声泰斗”美名。他一生充满艰辛和坎坷,却能以90岁高龄无憾而终,完全得益于他在养生方面的独到见解和做法。  饮食科学 少吃多喝  馬老的一日三餐与常人无异,与众不同的是,由于演出经常晚归,所以,临睡前他有吃夜宵的习惯。虽然用餐次数较为频繁,但
期刊
只要拥有一颗愿意挑战自我的心,老年人照样可以玩极限运动。美国的韦伯?维曼就专门为老年人提供这类服务,他的非营利性组织“我的跳跃”已经帮助近50位老人实现了他们的冒险梦。  2011年,维曼带第一位“顾客”在她90岁生日那天完成了一次跳伞。此后,他帮助更多老年人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跳伞、赛车、滑翔、飞越大峡谷……  帮老年人实现愿望的念头源自多年前。维曼的母亲在他25岁那年因患癌症去世,他的父亲从那以
期刊
三国中的张飞瞪大眼睛穿针引线,有趣地表现出“大眼瞪小眼”;一群小猪依偎在母猪肚前,独留一只可怜的小猪趴在旁边,描绘出“轧不上帮”的场景……江苏宜兴79岁的吴达如用水墨漫画的形式,生动地解释了宜兴方言。  吴达如当过教师和机关干部,喜欢诗词、绘画等。他期待着能出一本图文并茂的《宜兴方言辞集》,让方言文化更好地流传。  (摘自《快樂老人报》2019年11月7日,周继红荐)
期刊
“解馋莫过烩面,给碗龙肉都不换。”烩面是河南人最喜欢的一种传统面食,其中以羊肉烩面最具特色。隆冬时节,最美的是循着羊肉汤的香气,推开一家烩面馆的门,找个座位落座,然后招呼店内伙计,要上一盘羊杂碎,再来上些泡菜、花生米之类的作为开胃小菜。厨房里的师傅将和好的面抻开投入锅中,只消片刻就可做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再撒上一些葱花、香菜,舀上一勺辣椒油,呈现在食客面前的便是一个夹杂着红、白、绿的小世界了。滑
期刊
美国人布拉德?瑞恩今年38岁,他的祖母乔伊89岁。布拉德小时候与祖母十分亲密,但是他20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他跟着母亲,有10年时间没有和祖母联系,直到他的姐妹结婚时才和祖母再次见面。  那次重逢唤起了布拉德美好的童年记忆,他和祖母之间也有了更多的联系,两人都想弥补失去的那10年时光。在一次通话中,乔伊提到,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辈子蜗居在家乡—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从未见过大海和高山。  布拉德在华
期刊
在埃塞俄比亚,随处可以见到金合欢树。这种树的树冠呈漂亮的伞状,亭亭如盖,仪态万方。  东非和南非是金合欢树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从茫茫荒漠到房前屋后,都少不了它们的倩影。金合欢树既耐热又抗寒,在贫瘠的沙地中也可以生长。它的平顶伞形树冠正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因为这样可以使每片叶子处于几乎相同的高度,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阳光,为整棵树提供营养。  当地人告诉我,羚羊、长颈鹿、非洲象等动物都喜欢吃金合欢树的树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