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教学探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课改的呼声越来越大以及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同时对于教师的培训力度空前加大,目前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有着新的教学理念和课改意识,在课改的路上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各种培训和公开课上,我们会频频听到“合作、参与”“质疑”“小组展示”等新的课改术语;教师也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能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应用,教师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你真棒”“你说的比老师说的都好”一类的评价语也不鲜见。
  但我们不能否认,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课改流于形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并未能充分发展,二是现代教学手段未发挥应有作用。
  二、情境化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基于现阶段语文教学的薄弱之处,从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目标出发,江苏省李吉林老师提出“情境化教学模式”,在此,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情境化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
  (一)个体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有重要影响
  情绪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对认知活动有不同的影响,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二)认识的直观性原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也就是说,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情境教学就是借助各种途径,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三)无意识体验影响认知活动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有意识记、有意教学,而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活动也会对人的记忆和注意力产生很大影响。
  三、情境化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案例分析
  情境化课堂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教具、讲故事、举事例等方式,融合当前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点转化为能在感官上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有别于传统说教的新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不拘泥于一些道具、手段,而应该灵活选取教学方式方法。
  (一)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深化认知
  语文是源于生活的,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回归生活。在一些实践类的教学板块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走进社区,融入大自然,结合教学活动需求,选取一些适当的场景,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再结合教师的点播、引导,将我们的教学对象鲜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真实、鲜活的情感体验和认知体验。
  (二)实物演示或实景模拟拓展认知
  在具体的教学篇目中,可以结合实物演示,同时辅以相关背景,模拟实际情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尽可能使學生身临其境般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共振。
  (三)借助图画、音视频等手段再现情境
  图片是最直观的展示形象的方式,音视频资料则更容易将人带入情境,更适合渲染气氛,所以通过图画、音视频资料来再现课文场景、情景,更容易将抽象的课文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化。
  据此,我们就应该学会适当运用课文中的插图,如有必要,可搜集或自制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资料,甚至是一些简笔画、剪贴画等,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直觉感官和学习兴趣;同时对于音视频的选取上,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四)借助现场表演体会情境
  对于一些角色性较强的课文,我们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尝试着再现文中的场景,让学生扮演场景中的角色,在模拟的表演场景中体会和感受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从而对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有更深入的体验;抑或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即假想自己是课文中的某某某,通过这样的假设,学生不再只是学生,课文中的人物也不再是干巴巴的人物,一旦学生进入了这个角色,他们的情感体验就会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而更容易调动他们的情绪,更容易激发与主人公的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情境化教学就是借助有利的“外力”资源,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再通过这种情感体验,来深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知。但无论借助哪种“外力”,都离不开师生的语言描述,即在情境代入的同时,教师也要适时给以语言上的描述,已达到对学生的感官和情绪的刺激,而学生更需要语言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四、情境化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意义
  语文教学因其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导致教学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我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情感体验的缺失、个人认知能力的水平低下、文学素养不高等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很大困难。
  在课改洪流激荡下,很多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判断和理解不够透彻,甚至出现课堂上语文教学观点“东一棒子,西一棒子”,没有形成系统,同时,课堂上学到的一旦语文知识实用性不强,让学生产生“语文无用论”,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出现漏洞,在阅读体验、理解能力方面出现问题,甚至因此对语文学习出现抵触情绪,这样恶性循环,致使师生都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教学质量越来越差。而情境化教学正是克服了以上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而借助更多的教学媒介,也拓宽了学生的语文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有趣,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整体教学效率。
  总之,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语文和生活、艺术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使教师教得有趣、轻松、高效!
其他文献
阅读理解是阅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进而加工编码,获得知识意义的活动过程。人类知识的传递大量的是通过阅读理解活动来实现的。  阅读理解题多见于英语、语文等文科学科,其实我们数学学科中也有,通常在试卷中以填空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因其题目篇幅较长,需耐心阅读理解;方法新颖,综合度高,需在短时间内理解并会运用;数据通常多而复杂,需掌握方法化繁为简。因此,大多学生见了就怕,怕了就放弃。  然而,阅读理
期刊
我曾听到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故事,那位老师教小学三年级。第一堂课给每个小学生发一张印有《滕王阁序》原文的纸。让学生两周时间背诵下来。小学生听话,两周时间全部背诵下来。谁知这位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没有其它作业,只是背诵。结果家长不愿意了,纷纷来找校长。校长找到这位老师,批评她胡闹。这位老师平静地说:“给我一个月时间,如果还有家长来找,我主动辞职。”没想到一个月之后,来找的家长却是让
期刊
近年来,全国各地初级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进行得轰轰烈烈,很多学校,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很多初级中学在这些改革中成效显著。而很多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设施差,英语教师教研氛围不够,师资缺、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虽积极投身其中,尽心尽力,却伤痕累累,必备不堪,没有预想中的美好效果。所以,我们农村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改革之路。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觉在英语
期刊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谈及阅读,人们联想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可否认,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要我学”远远不如“我要学”来的有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也明确的提出了情感态度的目标,强调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属于情感态度的领域内,我们应当充分的给与重视,因为它关系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
期刊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内容的设计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材的编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概念,构建数学知识。  一、合理安排,贯穿始终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
期刊
一、“小纸条”诞生记——应运而生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们从刚刚入校时天真烂漫的儿童逐渐变成学校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他们的内心开始出现了些许“大人感”。这个阶段,一些优秀的孩子已经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在学习中获得足够的快乐和成就感,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要我学”变成了“不得不学”
期刊
21世纪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是个教育大发展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特别是电化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计算机及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像是一对隐形的翅膀,给学校教育的课堂带来了质的飞跃,同时也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变革的契机,信息技术就如同一股新鲜血液给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元素。  在近20年的学校教育中,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学校教学,而且教育教学方
期刊
摘要:由于电学知识的抽象性,初中生学习起来难度大。类比法可以让学生关联熟悉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推力能力。本文介绍了类比法在初中物理电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常见的应用,还结合在新时代教育背景,根据学生学情对类比法的做了新的探索,渗透校园文化,使类比法在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  关键字:类比法 初中物理电学 科学思维 新探索  类比法指对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某方面的相似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中,给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六个主要方面,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核心素养需要与教学的“三维目标”相结合,逐渐渗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须要有层次地、阶梯式地进行,由简入繁,由浅入深,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消化教学内容。  从教多年,我发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低下,有些学生知道答案却不想说,只愿做听众,还有的学生当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