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辨认制度的完善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ou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刑事辨认制度存在辨认规则不统一、辨认笔录的审查通常是采取间接审查而难以确定辨认程序的合法性和辨认结果真实性等问题。为确保辨认结果(笔录)的真实性,降低因错误辨认导致冤假错案的可能,应当在吸取现有辨认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落实同步录音录像、第三人见证、办案人员回避、建立专业的辨认场所、辨认前履行告知义务等措施。
  关键词:辨认;辨认笔录;完善;建议
  一、我国刑事辨认存在的问题
  (一)无法可依与多法可依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证据包括: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至此,辨认笔录被明确为八大证据种类之一,但刑诉法没有对辨认笔录制作的程序及形式作出规定,在最高阶位法律上出现立法空白,即“无法可依”。
  目前,我国与适用辨认制度的相关规定如下:最高检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之第二百五十七条至二百六十二条(以下简称规则)、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之第二百五十七条至二百六十二条(以下简称规定)、两高三部颁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条(以下简称死刑证据规定)、最高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以下简称解释)。“多法可依”导致实践的混乱。
  关于《规则》与《规定》的比较,如下表:
  解释、
  规定主持人辨认人见证人人数限制物品限制特定对象告知责任其他规则检察人员被害人、
  证人、犯
  罪嫌疑人必要时,
  可以在场5-10人,照片5-10张,辨认嫌疑人时须检察长批准,无“类似”特征限制不少于5件,照片不少于5张,无“类似”特征限制无说明告知作虚假辨认的法律责任可商情公安参加或协助;必要时录音、录像规定侦查人员同上应有见
  证人在场
  (第253条)不少于7人,照片不少于10张,须具类似特征不少于5件(无辨认照片),须具类似特征尸体、场所及其他可特定物,不受数量限制无告知必要时录音或录像分析上表可知,《规则》与《规定》在见证人在场、辨认对象、权利义务告知等方面存在差异,上述规定均会带来实践上的障碍。对《规则》而言:其一,见证人与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形同虚设。何为必要时?该《规则》没有作出规定,这无疑为承办人在组织辨认时为了节省办案时间和精力而不采取录音、录像、不请见证人在场提供了绝佳的借口,难以保障辨认结果(笔录)的客观性。其二,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应当经检察长批准的规定降低了诉讼效率。时间隔得越久,辨认的准确度就越低。其三,对于特殊辨认对象的陪衬物未作规定而以普通辨认对象处理会加大诉讼成本。其四,未规定陪衬辨认对象应具备“类似特征”,只是“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对象中”,实践中将加大选择陪衬辨认对象的随意性。
  对于《规定》而言,总的来说比《规则》更具操作性,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辨认对象方面的规定与《规则》不一致,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均对同一案件组织了辨认,法院该如何采纳此类辨认笔录?其二,未告知辨认人的法律责任,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辨认人辨认的随意性。其三,必要时录音或录像的规定一是“必要时”未附说明,难以操作,二是必要时若采取录音的方式难以保障辨认结果(笔录)的真实性,比如,当辨认人未能准确指出辨认对象时,主持辨认的侦查人员摇头以暗示其重新辨认,该录音还有何参考意义?
  关于两高三部《死刑证据规定》:
  两高、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于2010年联合发布了《死刑证据规定》。该规定对于统一证据规则、避免和减少冤案错案、树立和落实证据裁判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死刑证据规定》第三十条,明确了组织辨认的强制性规定。
  值得重视的是,在辨认笔录的可采性方面,《死刑证据规定》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态度。比如其规定:有下列情形的,通过有关办案人员的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辨认结果(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辨认经过和结果(笔录)没有制作专门的规范的辨认笔录;辨认记录过于简单,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案卷中只有辨认笔录,没有被辨认对象的照片、录像等资料,无法获悉辨认的真实情况的。
  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既然“没有过程”、“无法获悉辨认的真实情况”,那就说明辨认结果的可靠性缺乏保障,原则上应当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又怎能简单地通过一纸补正和解释而维持其证据能力?如果只有辨认结果而没有辨认过程,那么这样的结果是如何得来的?是否按照合法正当程序作出?有无违反辨认规则的情形?这些怀疑都无法排除。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允许公诉机关通过合理解释来解决疑问,是不适当地扩大了合理解释的适用范围,因为这些证据上的疑问往往不能通过简单的解释来消除,而需要公诉机关通过必要的举证来证明,允许通过解释来解决疑问,是以合理解释为名取代了公诉机关本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实属不当。[1]
  (二)我国刑诉的重心与间接审查
  在我国,刑事诉讼是以侦查阶段为实际重心的,案件的实质调查和全面调查都在这一阶段完成。侦查终结的证明要求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提起公诉、作出有罪判决的证明要求亦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实际上就等于法庭审理只是个形式。难怪有人不无夸张地调侃:公安是做饭的,检院是送饭的,法院是吃饭的。在这种诉讼模式下,作为传闻证据性质的辨认笔录,检察机关审查逮捕、起诉时,对其也只是书面审查,法院审判案件时通常也只是以辨认笔录代替被害人或者证人的当庭辨认的方式适用该证据。然在实行传闻证据规则的国家,即使在侦查过程中实施了列队或者照片辨认,在法庭审判中仍要进行当庭辨认,辨认人要接受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使裁判者在法庭上有机会对庭外的辨认过程和结果(笔录)进行实质审查。
  二、完善刑事辨认的几点建议
  2012年,我国刑诉法大修,随之《规则》、《规定》、《解释》也作了相应修改。遗憾的是,刑事辨认制度却没有得到质的修正。为保障辨认笔录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和辨认结论的可靠性,司法解释和部门规则应当从以下四方面建立和完善刑事辨认制度:   (一)辨认活动同步录音录像
  在《规定》和《解释》中,明确了“必要时”可以录音、录像,但没有指明何为必要时。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组织辨认时,几乎没有采取同步录音录像。“必要时”三个字使得辨认活动同步录音录像形同虚设。规定辨认活动同步录音录像一可直观、生动地反映辨认活动,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提供了证据保障,二为检察机关对辨认活动和结果(笔录)进行全面审查提供了契机。借用一句网络语,所谓“无图无真相”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现阶段录音、录像等电子产品的廉价与普及为辨认活动同步录音录像提供了物质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定辨认活动同步录音录像时,一定要坚持同步录音录像全面、全部、全程的“三全原则”,即每次组织辨认时,应对辨认时的场所、参与人、辨认对象、询(讯)问等各方面都同步录音录像;无论在看守所、侦查机关亦或是其他场所组织辨认,都应同步录音录像;从组织辨认的开始到结束,不间断地录音录像。
  (二)第三人在场见证
  《规则》规定了“必要时”允许见证人在场,《规定》虽未明确规定辨认时允许见证人在场,但其明确了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的规定,照此理解,《规定》实为规定了辨认时须有见证人在场。遗憾的是,由于实践中见证人往往系侦查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在审查辨认笔录时,往往也只注重辨认笔录是否有见证人签名而未审查见证人的身份问题,使得见证人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证明作用。
  实际上,作为见证人,最高院司法解释第六十七条作了详细规定: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刑事诉讼活动的见证人:(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二)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三)行使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等刑事诉讼职权的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其聘用的人员。因此,检察机关在审查辨认笔录时,应当审查见证人的身份问题。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实际,充当见证人的适合人员为律师或者法律服务自愿者以及其他无利害关系的社会人士。
  (三)询(讯)问人员回避
  参与询(讯)问的人员不宜再参与组织同一案件的辨认。理由有二:一是由于经办特定案件的侦查人员已经知道队列或照片中的哪个人是犯罪嫌疑人,即使尽力排除个人的暗示作用,也会无意识地流露一些信息,在与辨认人交流中的眼神、面部表情、语气、体态等都会流露出个人倾向。而辨认人在自己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总希望从侦查人员那里获得一些信息,甚至从侦查人员流露出的信息中进行推测。[2]二是询(讯)问人员迫于考核压力,通常都具有破案的功利目的和强烈的追诉倾向,在“有罪推定”、先入为主思想的支配下,往往把已知的犯罪嫌疑人认定为犯罪行为人,从而难以在主持辨认时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为此,域外学者均不约而同地提出立法建议:辨认应当由一名中立的警官来主持,该警官不应当了解案情或者不认识犯罪嫌疑人。[3]
  (四)设立专业的辨认场所
  《规则》与《规定》均未对组织辨认的场所作出规定,同时又均规定了“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事实上,专业的辨认场所不仅可以保障辨认结果的可靠性,还有利于对辨认人、辨认对象的保护。据《解密香港廉政公署》一书介绍,早在1987年,廉政公署就建立了专门的辨认室并在室内安单面镜让证人辨认嫌疑人。单面镜认人可避免证人暴露,并可减轻证人的心理压力。这值得我们借鉴。
  (五)履行告知义务
  笔者注意到,在《规定》中,并无关于辨认前应当告知辨认人作虚假辨认应负法律责任的规定。在辨认前告知辨认人如实辨认、不得作虚假辨认,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不仅是满足辨认人知情权的需要,更是落实程序正义、促进发现客观真实的需要,同时对辨认人也起到一定程度的督促、监督作用。因此,侦查人员在组织辨认前,应当告知辨认人作虚假辨认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将此告知记录在辨认笔录中。
  注释:
  [1]龙宗智、夏黎阳主编:中国刑事证据规则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P272
  [2]张丽云:刑事错案与七种证据,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P110
  [3]韩旭:辨认笔录证据能力问题研究,载《证据科学》,2012年第2期
  (作者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贵州 贵阳 550005)
其他文献
一、基本案情  陆某和谢某之间存在经济纠纷,后经A区法院判决,陆某应支付谢某人民币8万元。因陆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付款义务,谢某向A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A区法院依法扣押了陆某的汽车,将该车贴封条后停放在法院的停车场内。5月10日下午5时许,陆某到法院停车场,乘无人之机,偷偷撕毁汽车上的封条,将其汽车开走,藏匿于某宾馆停车场内。5月13日,在得知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此案后,陆某惧怕事情败露,到公安局
期刊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和基础,对证据的甄别和抉择,关系到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价值取向,以及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利益冲突的权衡和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刑事证据的“两个规定”是确保刑事案件办案质量和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非法证据问题的一个具体举措,是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对办理刑事案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期刊
摘要: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重要保障。新刑事诉讼法对现行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了不少的修改和完善。但刑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落实,需要各司法部门共同协作配合,特别要建立健全刑事法律援助的衔接机制。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辩护权;衔接机制  刑事法律援助,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负有法律援助责任的机构和人员对需要得到法律服务而又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为保障其
期刊
摘要: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所运用的重要方法,具有多种积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制度化后的检察建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拟对检察建议制度进行简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旨在更好地发挥检察建议的“正能量”作用。  关键词:制度化;作用;不足;完善建议  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检察建议具有化解社会矛盾、防范社会风险、弘扬社会正气、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
期刊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检察院创新思维、踏实探索,积极应对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非法证据排除方面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区院与相关部门多方协商、达成共识,探索实行“五环节、五措施”非法证据排除立体机制,在关键环节切实采取积极有效地新举措、发挥新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案件受理环节,更新受案标准  区院结合工作实际,参照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与《人民
期刊
摘要: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危险驾驶罪”,这是我国刑事立法对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开始以刑事立法的方式来进行规制,这种重刑化的方式也引发了众多争议。文章将从我国醉驾的现状和国外立法来阐述醉驾入刑的必要性,同时对醉驾入刑的相关法律构成进行探讨,最后探讨如何有效的施行这一新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对醉驾入刑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醉驾;交通肇事;客观;法律适用  醉酒驾驶写入刑法,在
期刊
诉前调解,是指立案前的调解,就是在当事人提起诉讼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前,法官在征得起诉人同意的情况下,暂缓立案,将纠纷交由诉前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再由人民法院立案受理的制度。诉前调解程序独立于诉讼程序,同时又与诉讼程序紧密相连。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的规定是诉前调解直接法律依据。2012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122条
期刊
摘要:不捕案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查批捕工作的优劣,建立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程序和标准,完善并创新不捕案件工作模式,是摆在每一名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检察官面前切实要解决的实务问题。本文结合本院多年的司法实践,从准确认定不捕案件事实、证据;审查、决定、执行程序;三种告知,说理、释法;自我监督评价等方面进行简述,拟在这方面做一有益探索。  关键词:不捕案件;五位一体;常规联动;三种告知;五项指标反馈  审
期刊
摘要:建立健全检察机关内部纵向监督机制,是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维护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针对当前检察机关内部纵向监督机制中存在的检察一体化业务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手段单一、监督刚性不足等问题,有必要从合理配置检察权、强化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业务管理、发挥检委会的业务监督作用等方面加以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检察机关;内部纵向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司法公正  一、检察机关内部纵向监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交通肇事致近亲属死亡案件大量涌现,目前对该类案件的处理,在理论上对其处理方式、社会影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全面、科学、系统地认识。笔者以为,研究交通肇事刑事致近亲属死亡案件的不诉制度,对探索现有刑罚体系下的社会问题和刑罚成本高居不下的解决途径,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化解社会矛盾彰显司法关怀,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不起诉;交通肇事;近亲属  随着经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