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渣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清代人的《笑笑录》说,有个人只有八文铜钱,而他的几位诗友正在来的路上,怎么招待?急得不得了。佣人说:“这点儿钱满够啦。”于是,佣人出门用六文买了两个鸡蛋,一文买了些韭菜,一文买了些豆腐渣。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上面铺两颗蛋黄,他说:“这叫作‘两个黄鹂鸣翠柳’。”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叫作“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名为“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看笑话书常常笑,有些笑得不厚道。可这一则,我却没有笑,因为我看到豆腐渣,便默默合上书,去了城南的菜场,想买一块霉豆渣。好多菜场都有霉豆渣卖,但我只买这一家的,他家的霉豆渣做得像块小砖头,霉得恰到好处—没霉好容易散,霉过了就苦。
  一个人背井离乡,心性可能会变得杂七杂八,可肠胃很少有背叛的,就像我见了霉豆渣总要运动一下喉结,为的是防止垂涎三尺。尽管这儿的霉豆渣和老家的不可同日而语,毕竟还算有点儿慰藉。
  豆渣是做豆腐的废物。老家用石磨来磨豆子,豆渣有点儿粗细不一,这样吃起来便更有口感。豆渣可以炒了来吃,油脂不多,用小火来炒,炒得豆香味起来,加盐,春夏加点儿青蒜苗最好,冬天加点儿春不老最好,看上去像一盘雪花。
  炒豆渣并不容易吃,吃一点儿,嚼得满嘴都有了。有个歇后语说,豆腐渣包饺子—用错了馅儿。为啥用错?包不拢它。不过,我们用来就着糊汤吃,这样就干湿相宜了。
  张爱玲说:“豆腐渣,浇上吃剩的红烧肉汤汁一炒,就是一碗好菜,可见它吸收肉味之敏感;累累结成细小的一球球,也比豆泥像碎肉。”
  这样吃,不操心入口问题,只是不知道肉味夺没夺走豆香味。我吃过一次特别的,主人家蒸了扣肉,同时端上来一盘刚出锅的豆渣,夹一片肉在豆渣里打个滚,满口肥甘,夹带有点儿焦的豆香,好吃得想让人掌嘴,太有口福了。
  “老饕”唐鲁孙把豆渣列为珍馐,有点儿过了。不过,他说豆渣那点儿残存的营养于老年人刚刚好,看上去有理。
  他的文章里有一种豆渣菜:把玉簪花剖开洗净去蕊,面粉稀释,搅入去皮碎核桃仁,玉簪花在面浆里一蘸,放进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另外把豆腐渣用大火滚油翻炒,待呈松状后加入火腿屑起锅,跟炸好的玉簪花同吃。这道菜不能加盐,完全利用火腿屑的鲜咸,才能衬托出玉簪花新芽的香柔味永。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如何相逢得好,这便是了。
  霉豆渣讲究冬天做,也要炒熟,一点儿油星也不要,干炒。炒熟之后,微温时放进蒸笼,压实,不管它。十天半月之后,揭开笼盖,它起了白霉,原本疏散的已经结在一起,中间切一刀看看霉好没有。霉好了,先切成方块,再切成薄片,晒干,装在竹篮子里悬在房梁上。
  等来年春天,山上的小蒜最早出来,找一把回来,把霉豆渣用温水泡软,大火炒小蒜,放霉豆渣,滋点儿水,再烧一会儿,起锅,一碗素素的菜,看上去就是一碗春天。
  暑热天气,挖一把青菜和霉豆渣一起煮了,一碗下肚,苦夏好像也不苦了。
  还有一种豆渣,不是做豆腐剩下的渣,是专门做的。一碗豆子,泡涨,用石磨磨了,豆浆和豆渣一起下锅去煮,快煮好时,下青菜,直接当饭吃。要是想变个花样,就给锅里点一点儿囟水,豆渣和青菜抱了小团,有点儿豆腐相,汤跟着也清了。这么做,好看是好看,但缺了豆浆的浓郁。
  有位朋友的父亲年过八旬,有天突然说要回老家。这是个难题,因为老人已经卧床很久了,况且老家在鄂西没通公路的山林里头。可老人不管这些,只是老泪纵横,就是想回,想回。朋友問父亲:“是想见老家的谁?”父亲摇头:“咱们老家房子早倒了。”“回去干啥呢?”父亲说:“要回去吃一碗豆渣。”“请老家亲戚来做行不?”答:“不行。”
  既是这般,给亲戚打电话,找辆面包车让父亲躺着,疾驰三百多公里,再请人绑了竹椅当轿,往老家抬。
  父亲在老家只待了三个小时。那三小时,亲戚用石磨磨了大豆,连渣带浆下到锅里,一把茅草引着灶火,煮的当儿,又从菜园扯几把青菜,切成细丝,豆香起来时,散在锅里,再给点儿盐就成了。盛在粗黑碗里,菜青浆白渣黄,旁边放了一碟在石窝子里捣好的蒜泥。
  父亲吃得一脸老泪,然后就下山了,嘴里轻轻念叨:“这是回来辞个路啊。”“辞路”这个说法有古意:路啊,走了你这么久,跟你告辞了,对不起,得走了。
  三个月后,父亲溘然长逝。那一碗豆渣,何止是一碗豆渣,分明是一碗河山,一场生死。
其他文献
记得小时候的春天,跟几个小伙伴上山游逛,转过一个山沟,忽然看到一丛桃花时的那种欣喜。彼时,阳光正暖,微风正熏,花儿也开得正好,几个小姑娘忘了路上的争执,摘一大捧花带回家插到花瓶里,没有人能拒绝摘花这个诱惑。当时没有手机,否则的话,肯定也没有人能拒绝和花朵合影的诱惑。的确如此,桃花的美太单纯,只适宜单纯的偶遇,一旦养在院子里、种在公园里,就少了那种灵性和野趣。  说到赏花,李渔这个生活家说,桃花不会
期刊
初夏  夏天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就中了创作漫画的毒,开始窝在教室想一些可以画的关于校园的事情。故事以我们三个人为原型,小岳负责画,我负责情节,小尤负责创作主题歌曲。分工明确。  小尤是我的同桌,他唱歌很好听,最大的理想是可以在这个夏天逃学去听一场草莓音乐节,他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就是有天可以站在音乐节的舞台上唱自己的歌。  他最大的困扰是不会写歌词,所以,我们问他想在漫画里有什么超能力的时候
期刊
一  夜里9点,窗外的上海已经下了一整天的雨,汽车经过,可以听见车轮碾过地面积水的声音。我趴在窗户前面,屋子里灰暗,隐约可以看见玻璃映出我的轮廓,和亮起的手机屏幕。  同一秒,L那边却是晴空万里。视频里,他从悬崖上纵身一跃,接着,像一只灵活的鱼儿钻入水里。淡蓝色的水波淹没他的身体,只能看见一些水花被拍起,像是透明的烟火在空气里飞舞。  我不知道这是L的第几站,只知道他永远在路上。他去热带岛屿,去寒
期刊
吴曼:我与他相恋于2006年,在一起14年了。他记不起恋爱纪念日、结婚纪念日,甚至偶尔会忘记我的生日。他心里牵挂的是如果升职了就全家一起吃个大餐庆祝一下;他不再觉得我漂亮,只是感恩我对家庭的付出。我之于他,是人生的伙伴,而我终生都在追求爱人的陪伴。我想念那个在大学宿舍楼下等我一个小时也不生气的憨小伙儿,我想念那个因为我生理痛而急得团团转的傻小伙儿,我想念那个在我生完孩子第一时间亲吻我、感谢我生下女
期刊
一  这是广东中山某鞋厂宿舍。十多年前,我在这个地方混得不堪回首、一言难尽。  这个宿舍住着8个人,大部分是我的同乡。我被一位沾亲带故的老乡带到这里,他在这个镇上以补鞋为生。  我是一只手拖着一个大包、另一边肩膀上扛着一个大包进来的。此时,宿舍里所有人都抬起头看我。她们显然愣了一下,然后互相对视,掩嘴而笑。  一个女孩子指着我身上的某处,问我:“这是什么?”  我低头一看,立即尴尬得想去死—不知道
期刊
辽阔的5月里的每一天,都和桐花有关。香可嚼,醉可调。  一大早,我便去朝阳道上拍泡桐花。虽说故意起了个早,避开了人流车流的高峰期,可是总有那起得更早的鸟儿已经在觅食的路上。那条街道两边栽种着高大的泡桐树,开着淡紫间白的层层花朵,远远看去,路的尽头花树相交,像沁了淡紫色的云雾,连附近那些盖起并不太久的楼都一同有了历史感。  女儿读初中时,这条路我来回走了三年,度过了三年的“紫”春。  泡桐应该是顶中
期刊
在我的观念中,还是觉得比起昆虫来,植物缺乏丰富性,也缺少动态美。实在没有昆虫可拍,我才仔细观察起那些陌生的植物来。  忽然发现一串“小鸟儿”,似乎眼前一亮,一下子激动起来。它们从上至下,由小到大,从雏鸟到幼鸟,从翩然欲飞到展翅翱翔,阶梯状排列。翅膀和鸟身颜色不同,展翅后姿态各异。它们一律将嘴巴插进竖直的嫩茎之中,似乎在吸吮里面的蜜汁。大部分两两相对,像正在举行一个祭祀的仪式。  放眼望去,这种花儿
期刊
李思侬:大概真的懂了毛姆那句“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一开始选择阅读是为了逃避,逃避每日疫情报告中不断增长的数字、日益空下去的冰箱,还有父母不停的絮叨。随之而来的情绪也是极其丰富的:惶恐、悲痛、感动……一定要找点儿事情来做了,我反复告诫(更准确的形容是逼迫)自己,最终在阅读时得到的感悟和思索中寻求到一份内心的平静。  倩:如果问我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会回答说:“负罪感。”这种感
期刊
一  大四的一天,我们决定去爬九华山。说去就去,一个小时后,我们已站在长江边等船—我们是四个室友。  有如此行动力,概因领头的陈同学家就在青阳。她打包票,九华山景好,人好,一切免费,“一定能给你们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陈同学联系了她的好友孙,孙在九华山山腰的一家单位工作。恰逢周末,有间宿舍没人,“你们来住!”电话中,孙的声音很活泼。孙真人更活泼,活泼的她和我们仨打了招呼,就带着陈同学去跳舞了。 
期刊
一  我打小就住平房,我们村只有一个厕所,你要问半夜上厕所怎么办?确实挺麻烦,我一般吃完晚饭就不喝水了。  我爸妈特别节约。我爸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是看水表,水表走字儿走多了,他就在那儿骂骂咧咧。我妈喜欢去早市捡漏儿,她发现早市关门前总会放出一些特价菜,比如商家就剩两斤油菜,那就可能让你5毛钱全拿走,所以别人早上6点就去买菜,我妈11点才出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鸡蛋特价,她囤了20斤,天天炒鸡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