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初中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期,而英语阅读对于初中生提高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英语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对于英语学习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将阅读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突出活动的重点即阅读,又能兼顾学生了解其他知识与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教学活动设计
【作者简介】林华,闽侯县实验中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内容
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教学活动内容是通过阅读来获取所需信息,而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解文章的词句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目前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活动更侧重强调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俗称英语阅读“三步曲”。在这个过程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将阅读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突出活动的重点即阅读,又能兼顾学生了解其他知识与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笔者结合了自己20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出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
1.读前(Pre-reading)。读前任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导入课文,引出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因此这个环节的活动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课堂,走入情境,简单有趣为主,不可加大难度,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可设置任务活动如:
(1)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在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适当进行一些文化背景的知识渗透,在课前主动了解相关文化背景,也可与学生共同讨论与短文相关的背景内容,让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短文,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例如关于传统节日的英语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前对该节日的背景、文化习俗等文化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可更好地理解短文内容和答题。
(2)视频导入法。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更多地追求新颖、有趣的上课方式和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利用视频导入法来进行英语阅读理解的读前准备。在视频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英文版的且有中英文字幕的视频,在帮助学生理解视频内容的同时培养语感、训练英语听力、学习英语单词等。
(3)阅读前的预测活动。教师可以根据短文内容提前设计一些问题,在阅读前向学生提问,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短文理解的情况进行作答或预测。在学生作答时,教师应鼓励更多的学生回答,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进一步的引导和补充提问,启发学生。
(4)英文歌曲导入法。教师可播放与短文内容有关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尝试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开展阅读,同时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
(5)图文结合描述法。教师可在课前搜集一些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图片与文字介绍,运用图文结合描述法,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给出关键词,通过展示图片并结合关键词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描述,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章内容。
(6)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浏览文章所设置的问题,尝试思考并对问题展开討论,如问题的对象、内容、重点、文章要提炼的中心等,讨论所给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7)预测所给信息的准确性。在阅读前,学生可首先浏览题目所给的选项内容,对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初步的预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短文的大致内容和答题方向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关注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在阅读时做出适当的判断。
2.读中(While-reading)。有了读前的铺垫,读中的任务活动可有的放矢,可加深难度进入更深层次的课文学习。在泛读、精度和听力等环节中可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活动,对文章的词、句、段落、篇章布局等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与深入的学习。
(1)泛读(Extensive Reading)。泛读是指广泛性地阅读,是以较快的阅读速度通读课文,任务活动的设计应统观全文且概括性强,泛读环节可设置活动任务如:
①单词与注释的匹配,即单词的英文释义。生词是阅读文章的“拦路虎”,通过完成单词与注释的匹配可猜测出单词的大致意思,能够锻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来推断、理解生词含义的能力。
②图片的排序。图片具有较强的直观感,通过图片排序能有效帮助学生从零碎的图片中最快地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将图片内容相联系,猜测出文章的大意。
③图片与关键词的匹配。图片与关键词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炼,通过图片与关键词的匹配,图文结合,能够训练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把握和理解。
④时间与事件的排序。对于以时间为轴线的文章,可以设计将时间与事件进行排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梳理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文章有更清晰明了的认识结构,很快地从时间与事件中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
⑤完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作用类似于“头脑风暴”,能形象直观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构建逻辑框架,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
⑥完成图表。完成图表也是常见的阅读活动,图表的特点是直观形象,能够简单扼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明确,一目了然。
⑦概括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概括。标题即为主旨句的压缩表达,这一活动能培养学生抓住主旨句进行主要词汇的提炼,把一个句子提炼为几个关键词,即是对主旨大意进行概括归纳的标题。
⑧完成笔记摘要。笔记摘要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通过完成笔记摘要的方式,以精要的文字形式,呈现课文内容。 ⑨找出每段话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概括了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泛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泛读后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形成一个大致的内容框架。
(2)精读(Intensive Reading)。精读是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它与泛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它能使学生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所以精读要适当增加难度与深度,可设置活动任务如:
①回答提出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可以简单些,引导学生精读完课文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②判断句子的正误。判断句子的正误是阅读文章常见的课堂活动,通常是对文章细节的处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③改写短文。改写后的短文是原文的浓缩版,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与综合能力。
④完成笔记摘要。笔记摘要能够提炼文章的精髓,具有明白直观的特点。
⑤找出本课重要的语言点与重点句型。掌握课文的重难点是精读活动的重点,只有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才能深入理解课文,掌握重点。
⑥听课文录音,可布置以下活动任务:
判断句子的正误。通过判断所给句子的正误,能够检查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
补全短文。将原文进行改写,听完录音,补全短文中所缺的单词,完善短文。
完成表格。表格是短文内容的提炼与浓缩,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直接明了。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整理,思路更加清晰,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选择正确的答案。听课文录音,设置2-3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去听课文,发现问题的答案。
补全图表信息。听力过程中的补全图表信息,内容应适中,贴切课文的主要内容。
补全思维导图。根据听力材料补全思维导图既可锻炼听力,又可训练学生将听力内容输入与加工输出的能力。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能够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词的处理能力。
读后(Post-reading)读后的活动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这个环节的任务活动要体现适当的难度与深度。可设置的任务活动如:
(1)讨论文章的后续发展。在完成本课的阅读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文章的后续发展和诸多的可能性。
(2)写一封回信。若是以信件为形式的文章,在完成阅读理解后,学生可以尝试写一封回信,表示感谢,或是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寄信人解决困扰等。
(3)小組报告(Class Report)。设置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讨论结果后制作报告,最后各小组进行报告展示。
(4)写一篇关于阅读理解的调查报告或文章课后学生可查找阅读理解的相关学习资料,整理成调查报告,或是写一篇关于自己对阅读理解的感悟与学习心得的文章。
(5)制作关于该课内容的海报并展示。学生可针对该课的学习内容,制作相关的海报,突出课程主题和内容,在班级进行展示。
(6)查找更多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可在课后查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丰富知识面,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
(7)短文改写。学生可选取该课的片段,根据文章主题内容进行短文改写,在丰富短文内容的同时锻炼英语写作。
(8)做演讲。在学习完该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后英语演讲,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9)开展问卷调查。学生可在课后围绕学习的内容开展问卷调查,从多方面了解该课更多的信息。
三、结语
阅读理解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阅读来输入所需信息,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所获取的信息输出的一个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而多样化的任务型阅读不会显得枯燥无味,可使课堂变得有趣且高效。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计划,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获取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实现了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教学活动设计
【作者简介】林华,闽侯县实验中学。
一、初中英语阅读内容
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教学活动内容是通过阅读来获取所需信息,而传统的英语课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讲解文章的词句来理解文章的内容。目前的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活动更侧重强调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俗称英语阅读“三步曲”。在这个过程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够将阅读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突出活动的重点即阅读,又能兼顾学生了解其他知识与培养语言技能的教学目的。笔者结合了自己20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经验,总结出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初中英语阅读“三步曲”
1.读前(Pre-reading)。读前任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导入课文,引出课文内容,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因此这个环节的活动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课堂,走入情境,简单有趣为主,不可加大难度,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可设置任务活动如:
(1)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在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适当进行一些文化背景的知识渗透,在课前主动了解相关文化背景,也可与学生共同讨论与短文相关的背景内容,让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短文,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例如关于传统节日的英语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之前对该节日的背景、文化习俗等文化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可更好地理解短文内容和答题。
(2)视频导入法。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更多地追求新颖、有趣的上课方式和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利用视频导入法来进行英语阅读理解的读前准备。在视频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英文版的且有中英文字幕的视频,在帮助学生理解视频内容的同时培养语感、训练英语听力、学习英语单词等。
(3)阅读前的预测活动。教师可以根据短文内容提前设计一些问题,在阅读前向学生提问,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短文理解的情况进行作答或预测。在学生作答时,教师应鼓励更多的学生回答,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进一步的引导和补充提问,启发学生。
(4)英文歌曲导入法。教师可播放与短文内容有关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尝试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开展阅读,同时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
(5)图文结合描述法。教师可在课前搜集一些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图片与文字介绍,运用图文结合描述法,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并给出关键词,通过展示图片并结合关键词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描述,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章内容。
(6)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浏览文章所设置的问题,尝试思考并对问题展开討论,如问题的对象、内容、重点、文章要提炼的中心等,讨论所给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7)预测所给信息的准确性。在阅读前,学生可首先浏览题目所给的选项内容,对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初步的预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短文的大致内容和答题方向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关注到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在阅读时做出适当的判断。
2.读中(While-reading)。有了读前的铺垫,读中的任务活动可有的放矢,可加深难度进入更深层次的课文学习。在泛读、精度和听力等环节中可设置不同层次的任务活动,对文章的词、句、段落、篇章布局等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与深入的学习。
(1)泛读(Extensive Reading)。泛读是指广泛性地阅读,是以较快的阅读速度通读课文,任务活动的设计应统观全文且概括性强,泛读环节可设置活动任务如:
①单词与注释的匹配,即单词的英文释义。生词是阅读文章的“拦路虎”,通过完成单词与注释的匹配可猜测出单词的大致意思,能够锻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来推断、理解生词含义的能力。
②图片的排序。图片具有较强的直观感,通过图片排序能有效帮助学生从零碎的图片中最快地获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将图片内容相联系,猜测出文章的大意。
③图片与关键词的匹配。图片与关键词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炼,通过图片与关键词的匹配,图文结合,能够训练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把握和理解。
④时间与事件的排序。对于以时间为轴线的文章,可以设计将时间与事件进行排序的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梳理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文章有更清晰明了的认识结构,很快地从时间与事件中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
⑤完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作用类似于“头脑风暴”,能形象直观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构建逻辑框架,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
⑥完成图表。完成图表也是常见的阅读活动,图表的特点是直观形象,能够简单扼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明确,一目了然。
⑦概括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概括。标题即为主旨句的压缩表达,这一活动能培养学生抓住主旨句进行主要词汇的提炼,把一个句子提炼为几个关键词,即是对主旨大意进行概括归纳的标题。
⑧完成笔记摘要。笔记摘要能够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通过完成笔记摘要的方式,以精要的文字形式,呈现课文内容。 ⑨找出每段话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概括了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泛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泛读后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形成一个大致的内容框架。
(2)精读(Intensive Reading)。精读是指深入细致地研读,它与泛读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它能使学生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所以精读要适当增加难度与深度,可设置活动任务如:
①回答提出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可以简单些,引导学生精读完课文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②判断句子的正误。判断句子的正误是阅读文章常见的课堂活动,通常是对文章细节的处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③改写短文。改写后的短文是原文的浓缩版,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与综合能力。
④完成笔记摘要。笔记摘要能够提炼文章的精髓,具有明白直观的特点。
⑤找出本课重要的语言点与重点句型。掌握课文的重难点是精读活动的重点,只有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才能深入理解课文,掌握重点。
⑥听课文录音,可布置以下活动任务:
判断句子的正误。通过判断所给句子的正误,能够检查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
补全短文。将原文进行改写,听完录音,补全短文中所缺的单词,完善短文。
完成表格。表格是短文内容的提炼与浓缩,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直接明了。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整理,思路更加清晰,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
选择正确的答案。听课文录音,设置2-3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去听课文,发现问题的答案。
补全图表信息。听力过程中的补全图表信息,内容应适中,贴切课文的主要内容。
补全思维导图。根据听力材料补全思维导图既可锻炼听力,又可训练学生将听力内容输入与加工输出的能力。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能够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对词的处理能力。
读后(Post-reading)读后的活动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这个环节的任务活动要体现适当的难度与深度。可设置的任务活动如:
(1)讨论文章的后续发展。在完成本课的阅读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文章的后续发展和诸多的可能性。
(2)写一封回信。若是以信件为形式的文章,在完成阅读理解后,学生可以尝试写一封回信,表示感谢,或是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寄信人解决困扰等。
(3)小組报告(Class Report)。设置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讨论结果后制作报告,最后各小组进行报告展示。
(4)写一篇关于阅读理解的调查报告或文章课后学生可查找阅读理解的相关学习资料,整理成调查报告,或是写一篇关于自己对阅读理解的感悟与学习心得的文章。
(5)制作关于该课内容的海报并展示。学生可针对该课的学习内容,制作相关的海报,突出课程主题和内容,在班级进行展示。
(6)查找更多相关的知识内容。学生可在课后查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丰富知识面,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
(7)短文改写。学生可选取该课的片段,根据文章主题内容进行短文改写,在丰富短文内容的同时锻炼英语写作。
(8)做演讲。在学习完该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后英语演讲,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9)开展问卷调查。学生可在课后围绕学习的内容开展问卷调查,从多方面了解该课更多的信息。
三、结语
阅读理解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阅读来输入所需信息,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所获取的信息输出的一个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而多样化的任务型阅读不会显得枯燥无味,可使课堂变得有趣且高效。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计划,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获取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实现了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