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对言语作品词义理解的作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词语来说,其本身和在具体言语作品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将其称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对词语的言语意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学语言;言语意义;语言能力;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最新课标”在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定义时做了如下概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不断地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提高对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所独有的赋予学习者的重要人格与品质。语文课标修订稿中再一次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问题,这里所说的人文性,已经明确了我们不能只把语文视为没有内容的符号与工具,而要重视语言中所蕴含的思维、审美和文化,也就是要强调语文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而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依托于教材这一主要工具,通过对他人言语作品的理解和相关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我们从语文课标修订稿不难看出,其中提出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所指的都是对言语的运用,到了“梳理与探究”才开始进入社会语言的规律探究。拿语文课的词汇教学为例,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对词义进行解读和体会。词义本身是用一种固定的语音系统负载的对事物的描述,是客观的、概括的;在进入言语作品中后,词汇的意义就不只是词汇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而是被作者的头脑进行加工后,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主观经验和审美情趣的个人话语。所以从使用词汇时所处的实际环境即语境的角度,可将词义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语言意义即语言本身的意义,是脱离语境独立存在的,是语义的核心部分,是我们可以通过字典所查出的义项;言语意义则是指词语在特定交际语境中的意义,是具体的、个别的而又复杂多变的,包括词语的临时意义和只有在这一语境下才有的意义。语文教学中对言语作品的词义理解便是属于理解词汇的言语意义,需要放在课文中和语文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去理解。所以,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从言语作品中理解和归纳词义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提高积累和运用词汇的能力,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升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在上文中所提到的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语境的角度将词义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所着重的便是词语的言语意义,即词语在具体运用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者联想获得的意义。在着眼于词语本身的语言意义的同时,有意识地强化词语的言语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词语的言语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对于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从而使读者得到审美愉悦和情感升华为旨归的文学作品来说,在选择用词时,通常会偏向于挑选那些形象突出、色彩鲜明且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其在形象、色彩、情感、风格等方面的言语意义,从而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而在文学作品中把词语的言语意义突出到极致的,就是诗。
  诗是用词最少而蕴含最为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古人对诗的特质的探索,无论是强调“风骨”,还是重视“境界”,归根结底都在于揭示诗在构思、创作和鉴赏方面的独到之处。古代诗人在选择使用词语时,会在着眼于词语的语言意义基础上有意识地强化它的言语意义,尤其是强化词语在色彩、情感、形象诸方面的言语意义,以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来刺激读者感官、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调动读者的已有认知经验,从而使读者的认知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净化。这也就是古诗词中所常说的意象。比如“冰”这个词,若让学生去查字典或调动生活中的经验回答它的意思,往往会得到“水在摄氏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这样的答案,这就是它的语言意义,是在告诉人们“冰”是什么以及它的产生条件,但在诗人的笔下,在使用“冰”一词时,除了它固有的语言意义外,还会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或创作环境,产生关于“冰”的种种联想,通过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赋予它更为丰富和深层次的含义。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写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就以冰雪的晶莹来比喻其心志的忠贞和品格的高尚;宋代词人张孝祥所写的“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则是借冰雪来象征其高洁忠贞。所以后世读者在欣赏时,都会自然地从“冰”这个词联想到“忠贞高洁”或“光明磊落”等高尚的道德情操。作者所选用的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和如何使用这一词语的手法,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点教授和学生应着重学习的地方。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些词语在色彩、情感、形象等方面所蕴含的言语意义,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巧妙和独到之处,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引导学生将其变为自身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
  教师还可以选择从文学的形象思维这一特点出发,启发学生在学习文学作品时,不只是单纯停留在作品的字面意义上,而能透过字面意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充分发掘其中蕴含的言语意义,从而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蘊。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来说,若只是满足于对作品语言进行字面意义的理解,那么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将完全不复存在。以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唧唧”为例,在这里“唧唧”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一直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说这是木兰在织布的机杼之声,有人则说这是木兰的叹息之声,双方各执一词,都想要给它定下一个确切的字面意义。但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来说,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唧唧”到底具有什么意义。无论是织布的机杼声还是木兰的叹息声,对于诗歌的主旨都无影响。教师在对这首诗进行教学时,对这一句的关注点应该是通过“唧唧”这个象声词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为塑造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营造出的艺术氛围。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被调动得越充分,课堂中的诗味就越浓厚。如果真的将“唧唧”一词坐实了某一处意义,反而对于诗歌意境的欣赏是无益的。诗歌以精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因其凝练的特点,使其用词极为巧妙和精确。学生在品味诗歌中精妙的词句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多读、多感悟诗歌的用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而高质量的语言不仅能准确地表达出自身所想,更能体现为人处世的智慧。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尤为重要。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是担任语文教育的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精粹语言,通过将语言本身的意义转化为言语在文中的意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为自身进行语言建构和运用积累下丰富的语言储备和多样的运用方法。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去,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反复的语言运用中,不断激活语言积淀,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从而形成高品质的文学语言素养,体验语言所带来的魅力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廖以厚.论文学语言的词义特征[N].抚州师专学报,1996(2).
  [2]彭海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4).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错题集就是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把作业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找出来、分好类,把错误的习题摘抄并编辑整理在这本本子上,从而形成错题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会出现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我们利用错题集,让学生对错题进行摘抄记录,整合编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后续复习提供有效材料。错题集的建立与利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配合习惯培养,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能力。  【关
【摘要】语文教育的任务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上出语文味。要完成这个任务,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文字,文学,文化。完成这三个层面的解读,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首先,对文字解读是基础,但它不应只是教条地传授字的意思,而更应侧重對文章内容的发掘,把个别字词放在文章整体中去把握。其次,通过文学的解读,力争了解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最后,在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的同时,用
【摘要】在这个智能手机功能日臻完美,诱惑力与日俱增的时代,家庭、学校、社会要给孩子正确的导向,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手机  的利弊,认识到学习才是学生时代首要任务。让每一位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健康茁壮地成长,让他们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有抱负、有志气的青少年,在祖国的沃土上绽放光芒。  【关键词】小学生;迷恋手机;迷恋的成因;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
【摘要】本文是作者对开展“经典阅读”实践活动的总结。通过描述所在学校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以阅读经典为切入点的主张,尝试思考阅读经典的意义这个方面的问题,并试图以此为基础,探讨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行性。  【关键词】经典;阅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学校开展“经典阅读”的实践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学生的语文素
【摘要】中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合理利用教材,二度开发单元习作,通过“微话题”“微积累”“微情境”“微写作”“微点评”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原动力,激起学生习作的头脑风暴,轻叩习作教学大门。  【关键词】微话题;微积累;微情境;微写作;微点评;习作原动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中年级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将从低年级的
【摘要】叶圣陶的阅读教学核心思想是: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习惯。在叶圣陶先生看来,国文的学习,阅读是习惯的事情,必须要养成。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需要教师深入领会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践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关键词】阅读;习惯;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叶圣陶阅读教学理论  叶圣陶是语文教育学界的
【摘要】通过借物喻人的范例教学,体会、发现“物”与“人”的相似点,领悟文字背后的情感,学生能对“物”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并由此迁移其中的情感,去认识更多的“人”,突破文本原生价值。  【关键词】借物喻人;品词析句;迁移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材分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中两棵樟树的外形及生长特点,
【摘要】《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四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课文第一段先介绍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和葡萄沟出产水果;接着第二段对葡萄沟的葡萄进行了特写——葡萄颜色多、品种多、结得也多,点出这里不仅景色美,人也热情好客;第三段接着写了正是因为葡萄沟的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动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格外重要。  【关键词】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古代诗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一直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
【摘要】自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很多以前并未放在第一位的课程渐渐以一种新的形势出现在课堂中、书本上。在初中语文教  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始得到系统的训练。在语文这门课程中,写作能力应该是体现一个人语文综合学习水平的很好的衡量标准,虽然很多老师用多样化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写作依旧是很多学生长期以来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当然,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语文老师,虽然想方设法解决学生写作的难题,但